【美国《洛杉矶时报》十月十六日文章】(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商学院名誉院长厄尔·凯特)
如今从中国传出的大多数消息都跟商务和金融有关。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共产党国家现在正在忙于洽谈兴办联合企业,出售钻探权,建立经济特区,训练企业经理,开始推行物质刺激计划,为农民建立自由市场。据新华社说,人民银行不久将只负责处理诸如制订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等比较虚的事情,而实际金融活动——向工矿企业发放贷款的工作——将由为了这个目的而成立的一个新商业银行接管。
官方对这一切活动的说法是,中国正在对经济实行调整。
在一九七九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左的错误。以前,中国靠苏联式的计划工作和集中决策,不重视消费品生产,只重视资本货物的生产,反对利用外资,农业实行集体化,消灭私人企业,不搞经济刺激措施。
那时要得到准确的经济情报是不可能的。多年来一直不发表统计材料,有关将来计划的公开声明让人看了反而觉得糊涂。今天,我们能够了解情况了。一九九七九年,中国的新领导人制订到二○○○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总战略。
几个星期前,我第二次访华的时候,看到过去的经济政策正在被扭转,并得到一场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胜利。
中国人称这种新方针是“实事求是”。进行这种探索的关键时刻是在一九八一年来到的,那时赵总理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说,中国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的做法”。他提出十点计划,内容包括实行开放政策,强调消费品的生产,在农业方面采取刺激措施。
为了实现到二○○○年把产量翻两番的经济指标,中国将不得不在二十年计划期间内保持平均每年百分之七点二的增长率。中国人了解到,其他国家曾经达到过这样高的增长率:日本在一九五六至一九七○年的十四年间把实际产量翻了两番。
就现在而言,中国现行的经济政策是起作用的。
【黎巴嫩《事件》周刊十月七日一期文章】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期间,一家法国餐馆在北京开张。中国的目的是让西方和美国首先了解,中国已不再是一个难解的密码国家,而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温伯格通过在北京的会谈还懂得了另外一种意思,即中国今后决不会附着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或求它庇护,而是正相反,它将试图加强其能力。因此,它同美国打交道决不意味着接受或支持华盛顿的政策,而是要符合自己的政策和利益。同样原则也适用于同苏联打交道。中国人对上月在北京会谈的苏联副外长贾丕才也阐明了这一意思。正如有人坦率地对温伯格所说的,中国宁愿同美国打交道主要是出于政治考虑。这种考虑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实现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关系平衡。美国在中国邻近地区的存在是必要的。中国认为,苏联在其边界上继续集结军队和SS—20导弹是对其安全的威胁。它试图寻找一种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
美国国防部长建议两国之间建立一种战略同盟,以协调行动,反对苏联。中国人坚决地拒绝了。他们告诉他,中国绝不同任何力量,无论是大还是小,结成同盟关系。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九月二十八日报道】题:原子能发电设备出口以中国为舞台展开商战
中国作为出口原子能发电设备的有希望的市场崭露头角。中国最近一方面在申请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同时又积极地想和美国及日本缔结原子能合作协定。
与此同时,中国还正在积极接近包括我国在内的西方原子能发电设备厂家进行洽购,要引进技术和进口机器。西方各国都因能源消费停滞,要缩小原子能发电建设计划。正因为如此,对厂家来说,要在二○○○年之前建设总计一千万千瓦原子能发电设备的中国,是很有魅力的市场。
尽管中国方面有资金方面等令人不放心的因素,但是原子能发电设备厂家对于洽谈却是积极的。
向中国出口原子能发电设备的环境开始发生变化的背景中,似乎也有为美国国内原子能发电设备需要量减少而苦恼的原子能发电设备厂家所作的工作。
美国厂家也担心,稍一放松,就有可能被欧洲势力抢走这个有前景的市场。
中国要在广东等地建设加压水冷式反应堆,因此美国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等生产加压水冷式反应堆设备的厂家已先行一步。但是生产沸水反应堆设备的盟主通用电气公司也毫不示弱。据说通用电气公司电气系统部部长布赖今年夏天曾访问中国,与有关电力负责人进行j了会谈。
我国生产沸水反应堆设备的厂家日立制作所和东京芝浦电气公司也都正在建立能够进行贸易谈判的体制。
日立制作所去年通过日本原子能产业会议接受了初级泵和真空管的洽购,今年七月,又派原子能事业部的干部去中国,了解中国方面的打算。另一方面,东京芝浦电气公司也积极地行动起来,说“想和通用电气公司采取统一步调”。
【台湾《联合报》十月二十一日报道】省议员施金协二十日指出,所得税法免纳所得税的规定共有二十三项,其中因职业而免税的有十二项之多;由于免税的人太多,使我国民众税捐负担已成为所有开发中国家最重的,这是绝对不公平的。
施金协在财政质询中指出,依据财政部统计年报,六年来我国税收占国民生产毛额的比率一直升高;民众的税捐负担占国民所得的百分之二十一,是所有开发中国家最重的。
施金协说,国民税负太重,原因是有太多人免税,而将免税者应纳的税分担给一般民众,尤其是受薪阶级,这是绝对不公平的。
其次是在营利所得、租赁所得、财产交易所得、利息所得、执行业务所得方面,又有大量的逃漏。这些都是造成税负不公平的因素。
【英国《每日电讯报》十月十八日报道】由工党控制的谢菲尔德城议会领导人,昨天在中国签订关于建立姐妹城关系的协议。
昨天,鞍山市有一百五十位显要人物出席了签订关于建立姐妹城关系的协议的签字仪式。布伦凯特先生在发自中国的一封信中说:「谢菲尔德城议会代表团在鞍山市受到热情的接待。全体鞍山人民对建立姐妹城都很感兴趣。代表团参加的会谈十分开诚布公。所有这些使代表团深为感动。」
【合众国际社墨尔本十月十六日电】澳大利亚小麦委员会今天宣布,中国又向澳大利亚购买了一百三十万吨小麦,这使中国购买的、八四年内交货的澳小麦达到二百五十万吨。
所有经营者都关心“精神科学和技术”,这是今后时代的需要。信息化社会很可能成为文化最成熟时代。从历史上对物质的观点来看,可以预料,有关文化方面的支出的比重将增大,同文化有关的商业将占很大的势力。技术革新的速度——“三年一大变”
上面简要地叙述了科学技术将来发展的方向。下面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些科学技术动向为崭新的社会作了何种准备的问题。
(四)比过去的产业结构更加节省能源和资源。譬如从无线电收音机来看,其中使用的铝框数量还不到原来十分之一。而其性能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越来越好。
最近象无线电收音机等,性能比过去更好,同时体积也变得“轻薄小”,而且节省资源和能源。
△“三年一大变”指的是今天技术革新的速度。同十年一大变的时代相比,经营者改变态度显然很重要。由于三年一大变,必须在短期内回收投资。
因此,技术开发的目标必须是下下代商品,因为如果在刚刚参加市场时开发的是下一代商品就会落后。即使作为下下代商品也是在三年之后,因为商品的寿命周期以后只有三年的时间,非常能赚钱的时间不长。经商本身处于投机的倾向。彻底进行英才教育的必要性
△在处于逐渐过渡为短期交货、短期回收投资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体制的情况下,操纵企业的经营者阶层的决策机制极为重要。它必须对新的需求市场作出判断,决定投资额,组成开发体制,使开发品迅速纳入生产线,完备销售系统,在一两年贩卖其商品,回收投资,产生利润。
为此,经营者的当机立断和付诸实践很重要。可以认为,需要能够作到这一点的人物。从这一点来看,经营中小企业的业主经营者同大企业雇用的总经理之间各有利弊。如果经营中小企业的业主经营者有先见之明,那么,就可以强制迅速发展企业,因为他是业主。反之,如果没有先见之明的人物任总经理,那么,就很可能因为是业主而不敢行动,坐以待毙。
另一方面,大企业也可以使有先见之明的人物和符合时代潮流的人材任总经理。不过,另方面由于在决策方面有公司领导人会议等掣肘,因而有可能使对应落后。因此,今后考虑企业活动的时候,作为企业组织来说,必须把应付急剧变动的部门和不是应付急剧变动的部门分别开来进行工作,譬如把原材料和粮食等分别开来。
而且,必须考虑加强在各方面都能掌握消费者的需求的调查和计划部门,考虑加强也能灵活应付各种需求的生产部门和无论在何处都能批发商品的营业贩卖部门。也就是说,必须准备好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人物和组织。否则,企业活动未必不会出现一夜之间就变成萧条行业的局面。
(五)采取何种对策为好呢?对策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等三种。从短期对策来说,就是录用现有的优秀人材。也就是说,即使选择领导人,也要寻找、录用优秀人物。录用时,不受本公司工资规定的束缚是重要的。今后要按照如下一种指导思想录用人材。这种指导思想是:即使支付一百万日元的工资,但能够赚五百万日元就行。如果只是拘泥于原有人员和组织,就无法应付。因此,要利用一切关系,发现优秀人材。
从中期的对策来说,就是从现有的人材中把有可能性的人材派到其他公司,彻底培养成能根据时代的潮流开展工作的人物。这就是任下届总经理式的人物。另外,从长期的对策来说,就是在公司内外挖掘优秀的年轻人材,充分利用公司内外的所有组织,彻底进行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英才教育。
总之,八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决不是轰轰烈烈的。不过,它正在产生象改变产业结构那样的影响。如不具备相应的人物和组织,那么,旧企业就会受到新企业的物力论的严重排挤。必须注入新鲜血液,同过去的积累巧妙地配合起来,以赶上新时代的潮流。
(下)
(十月二十七日)
一六七六年波兰和土耳其在茹拉夫纳实现和平。
一八○六年拿破伦·波拿巴占领柏林。
一八七○年法国军队退出法国的梅斯,普鲁士军队占领这座城市。
一九五一年埃及废除一九三六年同英国达成的同盟条约以及一八九九年的苏丹协议。
一九七八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获诺贝尔和平奖。
一九八二年美国总统里根为报复波兰政府取缔团结工会而暂时停止对从波兰进口物资实行关税优惠。
生日在今天的有: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八五八——一九一九)(美联社)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