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第一批2.12万盒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入关,现已分别分发配送至吉林、上海、广东、福建、江西、山东、浙江和广西等至少8省份新冠救治临床一线。
我国当前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吉林、上海等地感染病例都已过万,对此,有媒体开始贩卖焦虑——称辉瑞新药大面积使用或受制产能。
那篇报道中,国内某市一位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的专家表示:“辉瑞口服药的产能是不足的,送到我们医院只有100盒,所以我们一定用好它,不能浪费这么好的医疗资源,要把需要救治的病人治好。”截至3月25日24时,该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近400例,其中确诊66例,无症状感染者超300例。——对此,该媒体认为,上述百盒药物,大部分患者无法覆盖。
以上出现的某市、某定点医院、某专家都没有具名。
还有国内一位疾控专家表示:“如果大面积使用辉瑞的这款药物,临床肯定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不管是“100盒药物,大部分患者无法覆盖”还是“僧多粥少”都让笔者产生了一种“矛盾”的感觉。
为什么说感觉“矛盾”呢?
辉瑞口服药Paxlovid的适应症写的是:“主要用于发病5天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3月15日发布的第9版诊疗方案中,该药适用人群还包括12-17岁,体重≥40kg的青少年,但3月23日卫健委做了调整,该药适用人群不再包含青少年,只用于成人。)
也就是说,Paxlovid是要给“潜在转重症”人群(有重症高危因素及有重症倾向的人群)使用的,而且要在发病5天内使用。
哪些人是“潜在转重症”人群呢?有用过这款药物的定点医院的新冠救治专家是这么界定这个人群的:比如身体肥胖、老年人以及身患肿瘤、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另一方面,我们所获知的信息是,当前主要流行毒株是奥密克戎,曾接种过疫苗者及感染奥密克戎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我国3月这一轮疫*情中,各地通报的病例情况中,出现了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尤以上海最为突出,比例十分悬殊。而且,从后期的通报来看,这一次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的占比相较去年要少得多(2021年7月郑州疫*情中,也曾通报了不少无症状感染者,但后期绝大多数都转确诊了,可参考阅读:关注!郑州无症状感染者已超百例,近三天95例转确诊!)。
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数据:截至3月2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7745例(其中重症病例58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8649例(境外输入1358例)。
染疫者绝大多数是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再结合Paxlovid适用于“潜在转重症”人群,是不是可以认为,绝大多数染疫者并不需要用到Paxlovid。
3月24日吉林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是,当时吉林省在院治疗的患者98%以上是轻症,其他地方也相差无几,按照这个比例来看,就不是“100盒药物,大部分患者无法覆盖”而是“大部分患者不需要用到Paxlovid”。
据此来看,认为可能出现Paxlovid“僧多粥少”的局面,是不是也不太会呢?绝大多数都是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有转重倾向的患者不多,Paxlovid就不需要大面积覆盖,如果大面积覆盖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是不是属于“过度治疗”了?
况且,我们还有中医药,在新药之前,救治上我们重点依靠的一直都是中医药。
在降低转重率上,抗疫两年来,中医药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2020年初张伯礼院士坐镇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收治564名轻症和普通型新冠患者,用中医药方法救治患者,实现了零转重、零复阳、医务人员零感染等亮眼的成绩。这一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方舱,使其他非中医药方舱的转重率下降到2%-5%!
Paxlovid最重要的应该就是降低转重风险,与之相比,辨证论治下的中医药降低转重率效果同样显著,而且几乎无副作用,还很便宜!(Paxlovid可能导致肝损;Paxlovid在我国一个疗程2300元VS清肺排毒汤一个疗程100元)
这轮疫*情中的吉林长春市也有个中医方舱医院——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这个方舱医院由长春中医药大学支援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医疗队整体接管,收治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3月21日晚收治第一批患者,已收治560余人,均以中医药为主治疗。3月27日,已经有176名患者出院!
这176名患者,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4岁,入院时是轻症。给予全程中医药治疗后,2-3天症状便明显好转,5天内完成间隔24小时的两次核酸检测,已经可以出院了!——这个效果够好,这个速度够快!
张伯礼院士讲述过天津用中医药首战奥密克戎的经验,当时天津有100多个孩子感染了新冠,都喝了中药,其中有30多个孩子发烧,喝中药2-3天退烧不反跳,对此西医病房的医生也来找中医。他们还总结出对于有基础病的有转重倾向的老年新冠患者要“先症而治”,截断病势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考阅读:张伯礼谈天津经验: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先症而治”)
张伯礼院士还说,对轻型病人应抓紧治疗(中医药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中药干预十分有必要。我们仍然要应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的经验。
“僧多粥少”用在中医药力量上或许更贴切,在抗疫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医药力量!
【文/壬岷,本文原载于公众号“人民健康论坛”,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