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健康中国·大家谈》节目,邀请到了一位大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2016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他就“中西医结合”“新冠疫情”等话题进行解读。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中医药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中医热。疫情期间,武汉的江夏方舱医院实现了“三个零”即零转重、零死亡、零复阳,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医药的重要作用。张伯礼介绍当时汇总的多个研究结果证实了中药具有多靶点综合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起到了免疫调节的作用,避免了轻症转为重症;同时也抑制了炎性风暴,达到了保护脏器和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张伯礼认为,通过这次疫情,大家对中医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连花清瘟胶囊,原来只是在国内销售,现在在20多个国家销售等等一系列的现象都反映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道路越来越宽,“但是中医药走向国际,靠的还是确切的疗效,以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不可操之过急。”
谈及中西医结合大势所趋,张伯礼引用他曾多次说过的话,“中国人民是幸福的,有两套医学服务,来保障健康。”张伯礼表示两种医学的服务对象都是人,但看病的角度不一样,各自有独特的优势,两种医学如何去互相补充,协调发展是关键。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医学,其实中医药的理念并不落后, “中医药发展了几千年,到了高科技的时代,我们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我所用,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同时,张伯礼指出要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创新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方法,推动中医药评价方面的进步。
想要真正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真正搞中西医结合,除了中医药人以外,还要有西医药以及其他学科的人一起。“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不是中医药人自己的,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它发展,不但惠及中国人民,也施惠于世界。”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关键,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关键在于中医思维的培养——用中医思维去思考病情,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制宜,是中医的灵魂和精华。
大数据系统、现代化制药设备等是互联网、物联网、精密制造等新兴技术在中医药里的实际应用。张伯礼认为其用途将非常广泛,需要深入地去研究,大胆地去使用,推动中医药不断进步。不过他也表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真正看病人和单纯数据分析还是有区别的,互联网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至于面对互联网医疗出现的一些问题,张伯礼认为不能因噎废食,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和保护,至关重要。
最后,谈及未来疫情的发展,张伯礼根据病毒性感染的流行周期的历史经验和奥密克戎的发展态势,认为新冠病毒可能已经到了拐点,“大概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整个疫情的形势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