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身深绿色军装,头戴黑色贝雷帽,叼着雪茄,一头卷曲的长发,一口络腮胡子,目光深邃而忧郁,眼神里充满了倔强与叛逆......这就是切·格瓦拉广为人知的形象。
曾几何时,格瓦拉的肖像遍布了多个国家的大街小巷,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知名、最有魄力的照片”,这成为了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
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古巴人民的心中,格瓦拉都被视为偶像。
当然,格瓦拉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在古巴革命期间,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兄弟都读过不少毛主席的著作,从中受益良多。同时,第三世界国家在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中国很多实质上的支持,这使格瓦拉对中国神往已久。
1960年11月,格瓦拉率领古巴政府经济代表团第一次访华,他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周总理。
据随身翻译说,这位名扬天下、见惯了大场面的革命狂人,在见到了崇拜已久的偶像时,竟然紧张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毛主席先开口了:“切,你好年轻。”
随后,二人展开了亲切的交谈。
在毛主席面前,格瓦拉非常诚恳的表达了崇拜之情,并表示曾经拜读过《游击战》等诸多文章和书籍,这使他受益颇多。尤其是书中提到的优待俘虏政策,对古巴革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65年2月时,格瓦拉曾第二次来华访问,并再次见到了周总理。格瓦拉曾虚心向周总理请教革命经验,但在听到了格瓦拉所描述的革命之后,周总理皱起了眉头。
周总理对格瓦拉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答复,也对他的一些思想进行了适度批评和评价。周总理的建议是非常中肯的,毕竟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宝贵经验是在战火中形成的,是由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只可惜,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格瓦拉并未听进去周总理的建议。这次来访成了格瓦拉与中国的诀别,周总理的评价正好预言了格瓦拉的命运。
1967年10月8日,格瓦拉在南美洲玻利维亚一个叫做拉伊格拉的地方被俘,9日下午遭到杀害。
就这样,这位将毛主席奉为导师的战士,这位被历史学家称为“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唐吉诃德”,被作家称为“尘世的基督”、“复活的普罗米修斯”、“拉丁美洲的浮士德”的传奇人物,在离开中国后两年,倒在了玻利维亚的丛林中。
一方面,格瓦拉在古巴革命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习了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格瓦拉在刚果、玻利维亚的一系列失败直至牺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并没有彻底领悟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
如果你仔细去看格瓦拉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他与毛主席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时,格瓦拉对于革命的见解和处理方式,远不及毛主席来得深刻和成熟。
这一篇,咱们就深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革命经历,分析一下他究竟败在哪里?
2
可以说,格瓦拉是个相当有个性的人,性格中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在美国中情局解密的一份关于格瓦拉的个性报告中,对他的定义是:具有广泛的学术兴趣和过人才智。
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一个富裕家庭,但因为在大学期间的一次暑假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一路上他真正了解到了拉丁美洲底层人民的贫穷与苦难,国际主义思想开始在他心中成型。
大学毕业后,格瓦拉再次启程旅游,这次游历中美洲的过程中,他见识了美国新殖民主义象征--联合果品公司控制中美洲国家经济命脉,压榨民众的种种行为。
这些经历,促使格瓦拉成为了一名革命者。
这一点,倒是与青年时期的毛主席颇为相似。
早在1917年7--8月,时年24岁的毛主席还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他就利用暑假时间和同学萧子升一起,徒步走遍了湖南的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5县,行程900多里,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农村调查。
在这次长途旅行中,毛主席和萧子升未带一文钱,用游学的方法或写些对联送人以解决食宿,所到之处,受到农民友善的欢迎和款待。沿途接触城乡社会各阶层的人,了解一些风土民情,获得许多新鲜知识。
这些未来成为革命家的人,很多都在学生时期有过一段四处旅行、增长见识的经历,他们深切体验到了底层人民的真实疾苦,对社会的理解就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
社会阅历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人对一些事物有着深切领悟。那些与人生信仰、终极目标相关的信念种子,只能从内心里萌生出来,任何外在的力量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在危地马拉有了一些失败经历之后,格瓦拉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推翻美国政府的殖民统治,以及当地政权的反动独裁统治,只有“革命行动”这一条才能走得通!
这一点,倒是再次与毛主席青年时期的经历相似,当时“驱张运动”失败后,毛主席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解决中国的问题,靠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根本走不通,只能依靠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
后来,毛主席又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的革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所以,格瓦拉后来将毛主席当作偶像,冥冥之中存在一些必然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格瓦拉都在苦苦寻找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后来,在墨西哥的一家儿童医院做志愿者的时候,格瓦拉偶然间结识了逃亡在此的卡斯特罗兄弟--菲德尔·卡斯特罗、劳尔·卡斯特罗,他与二人一见如故,在思想深处都激荡着同频的火花。
此时的卡斯特罗兄弟正在策划古巴的革命,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巴蒂斯独裁统治,让古巴真正成为民主的国家。
格瓦拉非常认同他们的想法,随后坚决加入了他们的军事组织,并且和组织中的80多名战友一起秘密来到古巴,准备展开行动。
可惜的是,他们的这次行动失败了,遭遇到伏击的战友们拼死奋战,最终只有12人幸存下来,其中就包括卡斯特罗兄弟和格瓦拉。
这些仅存的革命火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突围后进入了马埃斯特腊山区,继续展开游击战,并且逐步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此时的格瓦拉从一名军医已经彻底变成了战士,他放下医药箱拿起了武器,并且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能力。
3
正是在这个时期,格瓦拉想到了之前看过毛主席几篇关于游击战的文章。当时还印象不深,现在他们自己跑到山区里打游击了,看来有必要重新看一看。
于是,他重新阅读了毛主席的文章,然后内心极其震撼,不断猛拍大腿:哎呀,当时怎么没重视啊?
他和卡斯特罗兄弟想在古巴建立民主政权,这种愿望不是在中国已经实现了吗?
他和卡斯特罗兄弟遭遇伏击之后进入了古巴山区,并在那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这事儿毛主席不早就干过了吗?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相当于中国的井冈山。
当年毛主席指挥“秋收起义”部队不断受挫,于是便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行军路线,转而率队上了井冈山,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成为了“农村包围城市”伟大战略的开端!
毛主席文章里的内容,简直句句戳心啊!
格瓦拉不仅自己如饥似渴的阅读,而且把文章推荐给了卡斯特罗兄弟,这让他们对游击战和革命斗争有了全新的认识。
格瓦拉开始效仿毛主席所提倡的“农村包围城市”、“优待俘虏”、“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等革命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协助卡斯特罗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取得了古巴革命的胜利。
1959年1月,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成立了革命政府。当格瓦拉、卡斯特罗兄弟与战友们进入古巴首都哈瓦那时,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如此对比下来,这个在拉丁美洲被无数人奉为偶像的革命者,身上确实有太多与毛主席相似的地方,而且他本人也从“毛泽东思想”中获益良多。
正因为如此,当他首次访问中国时,卡斯特罗兄弟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说无论如何一定要见到毛主席,而他本人也对心中的偶像充满了向往。
无论他在国际社会上享有多么高的知名度,在毛主席面前,格瓦拉都是个“小迷弟”!
每当说到毛主席时,一向桀骜不驯的格瓦拉就会一反常态,谦虚的说到:“毛泽东才是游击战大师,跟他相比我只是个小学生”。
但是,格瓦拉并不是毛主席,从他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没能真正看懂和学会战争,更没能领会毛主席的政治智慧,这为他后来人生的境遇埋下了伏笔。
在这里,咱们就总结几点“毛泽东思想”中被格瓦拉犯下的几个关键错误,思索他人生命运背后的原因。
4
格瓦拉的第一个关键错误:未坚定“统一战线”
在这里,我们需要提及一个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当时的古巴,他既与格瓦拉齐名,又是格瓦拉的亲密战友,被称为“古巴国父”。
二人有太多的相同点,他们都以硬汉形象示人,都有坚定的革命意志,都对古巴革命事业有着火一般的热情。
同时,二人也有明显的差异点。这种差异点,在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核武器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在古巴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冲突,甚至一度发展到要使世界毁灭的地步。
说“世界毁灭”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美苏双方都在“核按钮”旁徘徊,假如任何一方引爆了核弹,那么另一方也会引爆核弹进行还击,而此次还击将会带来对方下一次的还击......如此产生连锁反应,将有成百上千个核弹在地球上爆炸,人类存亡处在了最危险的时刻。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苏联先妥协了,把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危机解除之后,整个世界都松了一口气。
在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对美国的立场要比苏联人强硬得多,古巴坚决不同意撤出导弹,但在古巴的强烈反对下赫鲁晓夫却这样做了,古巴人感觉他们被忽视、被背叛了。
在这件事情上,卡斯特罗和格瓦拉都对苏联的退让不满,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小国只不过是大国间角逐中的棋子。
但是,两个人在接下来的对苏关系意见上却出现了分歧,这也是二人性格的差异点。
卡斯特罗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思考问题更偏向于理性和实用主义。毕竟古巴在国际社会上一直高调反美,但古巴是个实力有限的小国,需要在国际上有坚强的后盾,在当时情况下即使对苏联不满,也不能跟“老大哥”翻脸;
格瓦拉则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疯狂的斗士,一个以四海为家的革命者,他表示了对单一苏联模式的失望,因为他发现许多苏联革命者在物质享受中失去了往日锐气,为保持革命者完美形象,他选择继续战斗。
卡斯特罗与格瓦拉关于“对苏关系”的分歧,本质上就是“国际统一战线”上的策略问题。当年毛主席在处理与国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时,也遇到过相似的问题。
当时国共两党之间矛盾重重,甚至有着血海深仇,于是党内就有很多人拒绝与国民党合作,提出了“关门主义”。顾名思义,意思就是关上门来,不与其它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合作,或拒不接纳符合条件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单独抗日。
可问题是,此时共产党尚且弱小,面对一触即发的对日全面抗战,力量不够啊!
国民党虽然与我们有诸多摩擦,但在“抗日救国”的大方向上却是一致的。按照《矛盾论》的说法,“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矛盾”是次要矛盾,因此要抓住“主要矛盾”!
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统一战线”并不是说各方之间一点摩擦、一点意见都没有,而是说各方的主要利益、大方向是一致的。真正成熟的政治家要非常清晰的识别利害关系,在共同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协调各方关系。
如此来讲“古巴导弹危机”中各方的矛盾,古巴与美国的矛盾要大于与苏联的矛盾,而且古巴和苏联都有“反美”的大方向,所以要以“统一战线”为前提来协调各方关系。
从这一点讲,卡斯特罗显然有成熟的政治智慧,格瓦拉则有些“左倾关门主义”思想。
5
格瓦拉的第二个关键错误:放弃了根据地
1965年,不安于现状的格瓦拉给卡斯特罗写下了一封辞别信,决定辞去一切职务,放弃古巴公民身份,去追求新的生活。
格瓦拉追求的是继续革命,解放世界所有处于苦难下的劳苦大众。尤其在经历了非洲访问之后,他的心中更不安分,他感觉那里是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具有极大的革命潜力,于是决心去非洲点燃革命之火。
事实上,格瓦拉在外面转了一圈后,曾于1966年7月秘密回到古巴,见到了卡斯特罗。卡斯特罗希望老友留下,别再折腾了!
看看眼下我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持第三世界的所有国家进行革命。虽然世界那么大,但先把古巴自己的事儿管好,再图未来。
但格瓦拉已经下定决心,要用生命为革命树立典范。他给自己孩子留下一封信,要他们在自己死后再看。他在信的最后写道:“要始终能够对世界上任何地方,针对任何人的任何不公正行为深有感触,这是革命者最美丽的品质。”
这一对曾经并肩作战、生死相依的革命战友,就这样踏上了人生的不同道路。
说实在的,当我看到这一段时,心中想起了武侠小说里一些劫富济贫的大侠,拯救一方劳苦百姓于水火之中,然后又淡泊名利、功成身退,视金钱如粪土,继续去拯救另一方的劳苦百姓......
甚至,在不同年代一些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里,都在歌颂这种追逐梦想、永不止步的生活:
90年代初期的流行歌曲,黄家驹《海阔天空》中有这样的歌词: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90年代末期的流行歌曲,陈晓东《风一样的男子》中有这样的歌词:
“想看远一些,想走远一点,我不甘心就这样让一切停下来,假装这是所谓的永远。也许我是将风溶解在血中的男子,也许我是天生崇拜追逐,当你将疑虑装得若无其事,请原谅我,像风一样的男子......”
00年代初期的流行歌曲,许巍《蓝莲花》中有这样的歌词: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2年后,许巍又出了一首歌《曾经的你》,里面有这样的歌词: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
哪怕到了当今,也有一首超级火爆的流行歌曲,陈奕迅《孤勇者》中有这样的歌词: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
为什么在不同的年代,这些歌曲都那么受欢迎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有一种“侠客情怀”,向往去追逐自由、浪迹天涯、四海为家,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当音乐响起,我们的心就会飞向远方,随风一起摇摆......
我们只是唱一唱歌,向往一下这种生活,可人家格瓦拉就在过这种生活!如果仔细对照一下歌词,你看看格瓦拉的形象,不就是现实版的“孤勇者”吗?
浪不浪漫?
陶不陶醉?
羡不羡慕?
向不向往?
5
只是,这种浪漫情怀在和平年代是可以陶冶情操的,但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极其危险的!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失去了自己可以依靠的根据地,搞“盲动主义”。
格瓦拉虽然爱读毛主席关于“游击战”的文章,却没有领悟毛主席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的几段话:
“游击战争的根据地是什么呢?它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
“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在交通和技术进步的今日而企图用流寇主义获得胜利,更是毫无根据的幻想。然而流寇主义在今天的破产农民中还是存在的,他们的意识反映到游击战争的领导者们的头脑中,就成了不要或不重视根据地的思想。”
“只有彻底地克服了流寇主义,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长期支持的游击战争。”
“游击区”和“根据地”的关系,就像是风筝和风筝线的关系--允许风筝随风飘,去争取更大的空间;同时,一定要握住风筝线,这是我们依托的保障!
一切没有根据地的游击战,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
显然,卡斯特罗深刻领悟了“先求不败而后求胜”的道理,更加理解毛主席“依托根据地打游击战”的精髓,更加有“战略定力”。
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古巴才是“根据地”,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要守住根据地,不要对外扩张;即使条件成熟,也要“依托根据地打游击”,切莫凭着一腔热情搞“流寇主义”。
显然,格瓦拉存在很浓的“流寇主义思想”,这会让他在离开古巴后遭遇一系列的困难,后来发生的事也印证了这一点。
1967年,当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牺牲的消息传到古巴时,卡斯特罗感到万分震惊、心如刀割。流行歌曲《断线风筝》倒是能描写出卡斯特罗当时的心情:
“手中风筝像我们断了线,你我之间越来越远,已看不见。以为飞向明天就能到永远,却又偏偏风太剧烈,摔落眼前......”
那么,格瓦拉在离开古巴之后,到底遭遇了什么呢?周总理到底是怎么评价格瓦拉的呢?
咱们下半段再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