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毛主席选定、布局、安排交办,八路军总部和129师着力创建落办的“晋东南眼位”,是毛主席华北敌后持久抗战战略的核心,是八路军华北敌后能否立足、持久抗战的战略中心和战略支点,是八路军华北敌后持久抗战战略的核心机密。没有“晋东南眼位”这个战略中心,八路军就无法在华北敌后立足、发展、壮大,就无法在敌后持久抗战。八路军敌后持久抗战的军工中心,金融造币中心,后勤保障的被服、印染、鞋帽、纺织、毛工、造酒、制药、造纸、印钞、冀南银行、各种军工厂、化工厂等几百各级各类八路军工厂、单位等后勤保障中心,大生产中心,文化、教育(包括各类学校)中心,卫生医疗中心,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的重要会议及其决策中心,战役战斗指挥中心、八路军粮食(经费)拨付中心就无法在敌后长期安全稳定立足,八路军不可能背着几百个工厂到处流动打游击,八路军华北敌后持久抗战就无法实现。
经研究,黎城根据地是毛主席党中央全面抗战爆发前,派中央红军二次到黎城勘察选定,1937年8月下旬党的“洛川会议”和八路军东渡黄河之前交办,129师师部和八路军总部着力开辟创建保卫的八路军华北敌后持久抗战的战略核心,即“晋东南眼位”。这是八路军的家,就像鸡蛋的蛋黄。黎城根据地周边各县都是紧邻敌区、顽区或不完整的根据地,就像鸡蛋的蛋清或蛋皮,起着拱卫、护卫、保卫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晋东南眼位”的功能,是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晋东南眼位”的卫星根据地。黎城腹心根据地可谓是:周边环敌万千重,顽敌丛中一片红。八路军129师的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长乐战斗,二次反“晋东南九路围攻”,前门打虎、后门拒狼的长邯战役、磁武涉林战役、白晋战役、正太战役、榆辽战役、广志山战斗、关家垴战斗、黄崖洞保卫战、三十亩伏击战,历次八路军晋冀豫根据地反扫荡均是以围绕创建、拱卫、保卫“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为战略核心,这个八路军的生存命脉而开展。
今年是黎城解放85周年,也是八路军建军东渡黄河抗战85周年。八路军按照党的洛川会议精神,开辟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脉络,概括总结为,一核(晋东南眼位,即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二翼(太北、太南乃至太岳)一圈(黎城腹心根据地周边各县的卫星根据地)一面向(华北敌后乃至华中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按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创建核心家园(眼位),立足太行,持久抗战。
八路军有许多游击根据地,有短时的抗日根据地、阶段性的抗日根据地等多种多样不完整的抗日根据地。但毛主席选定的晋东南眼位必须是完整的根据地,不完整的根据地不具备构成具有八路军对腹心根据地即“眼位”完整、持久、核心、隐秘、安全功能要求的,持久抗战战略的许多重大作用要义。
黎城1937年11月18日即成立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共产党在黎城成为完整的执政党,再没有国民党顽固政府存在,再没有日伪政府和维持会存在,黎城人民获得解放。黎城解放比周边县份解放早七、八年,比黄河两岸,长江流域,东北更是早十多年,成为中国解放最早的县份。正是这种红色政权的完整、唯一、始终存在,黎城成为了八路军的家,成为八路军华北敌后持久抗战的战略中心,成为八路军在敌后立足、发展、壮大的核心根据地。
八路军对“晋东南眼位”,黎城腹心根据地里三层、外三层的拱卫、保卫、隐秘、保密、绝密,采取八路军重要机关、重要单位、重要领导、重要工厂、重要活动、重要驻地、重要会址在黎城腹心根据地以代号、不记载、不公开或记到敌区张冠李戴等各种各样的保密绝密措施,保卫八路军自己赖以生存的“晋东南眼位”黎城腹心根据地,落实毛主席选定的“晋东南眼位”重大战略布局安排,隐秘自己的战略意图,欺骗敌顽,持久抗战。
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承担着创建、保卫、落实毛主席“晋东南眼位”的重大历史使命,由于国共合作抗战的历史大背景,八路军总部驻地不仅必须给国民政府蒋介石和第二战区阎锡山报告,人员还要常往来,蒋介石和阎锡山还有常驻八路军总部的联络副官,八路军不可能将自己的核心机密暴露给敌人,所以八路军总部在太行的公开驻地转移轨迹规律是:不在黎城,紧邻黎城,背靠黎城,依托黎城,拱卫黎城。黎城腹心根据地,是八路军能否立足华北敌后持久抗战的战略核心和生存命脉,是毛主席交办的“晋东南眼位”核心,是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指挥八路军誓死保卫的战略中心和敌后抗战指挥中心。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在太行的公开驻地始终围绕着黎城,八路军在太行的重大战役、战斗、战略,大部是围绕保卫自己赖以生存的黎城腹心根据地“晋东南眼位”战略目标,这是八路军太行八年抗战的基本战略遵循和重点。
如:1941年11月11日至18日,8天8夜的黄崖洞保卫战之后的第二天,即19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在黎城三十亩至长畛背一线10多华里的山沟指挥八路军三八五旅、三八六旅、新一旅歼灭黄崖洞扫荡西退之敌400多人,是为三十亩伏击战。之后,日军从黄崖洞地区逃跑撤退到了黎城县城,拟在黎城县城建立据点,长期盘踞。日军如驻在黎城县城建立据点,将严重威胁八路军在黎城腹心根据地的生存安全,八路军腹心黎城根据地将可能不复存在,这事关八路军在敌后的生存命脉大计。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发动了规模宏大以逼退黎城之敌为目标的黎城保卫战,这在八路军抗战历史上是少有的。据《刘伯承年谱》《邓小平年谱》载,11月21日,刘伯承和邓小平致电新一旅、三八五旅、七七二团、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并报集总,指示对黎城地区实施破袭,以逼敌退出黎城。详细规定了韦杰、唐天际指挥新一旅和七七二团,陈锡联、谢富治指挥十三团、七六九团及丁志本部在黎城、襄垣、潞城、长治的袭击地域、战役计划、战斗目标、动手时间,采取夹击、伏击、袭击,袭击长治日军老巢和机场,从黎城县城地道突然袭击日军司令部,相互配合,逼敌退出黎城。据《彭德怀年谱》载,11月24日,彭德怀部署129师冬季规复黎城:令新一旅主力逼退黎城之敌以规复黎城,三八六旅在黎城南,七七二团在襄垣南,太岳区部队在屯留、长子,冀南部队在平汉东侧配合。研究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这时的战略方针,“黄崖洞保卫战”之后又紧接着部署发动规模宏大的“黎城保卫战”,保卫“晋东南眼位”黎城腹心根据地这个八路军的生存命脉和战略中心,发生新一旅袭击长治日军飞机场,发生八路军从地道钻进黎城县城的日军司令部附近,袭击日军司令部的著名最大地道战(日本档案资料)。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保卫黎城的战役战斗布局如此宏大,说明黎城腹心根据地在八路军敌后抗战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刘伯承师长在1941年12月9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与新华社记者关于太行区1941年秋季反“扫荡”经过,及对今后战局看法专门谈话,刘伯承指出:粉碎这次大扫荡意义(1)缩短了日军“扫荡”的时间。(2)打破了日军在黎城建立据点,长久盘踞的企图。(3)打破了日军打通邯(郸)长(治)大道的企图。(4)打破了日军破坏根据地经济建设,摧毁我有生力量,大量捕捉壮丁的阴谋。《刘伯承年谱》也有记载。由此可知,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是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誓死保卫的战略核心。
创建“晋东南眼位”目标,就是要创建八路军赖以生存、立足、安全、发展的腹心根据地。1937年8月下旬,在党的洛川会议前后,毛主席交办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开辟“晋东南眼位”目标任务之后,又于9月21日,致电彭德怀“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自己的拿手好戏,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侧翼,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集中打仗则不能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则不能打仗,二者不能并举。”纵观八路军主要军事机关,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在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及其周边各县根据地的公开驻地布局概况,分析当时敌我态势和情势,除八路军腹心黎城根据地初创期间,129师师部(1938年3月至1939年7月)基本一直在黎城根据地外,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的公开驻地布局,基本是处于八路军开辟的“晋东南眼位”黎城腹心根据地的外缘,临近敌区或游击区,是拱卫、保卫黎城腹心根据地“晋东南眼位”的抗敌前沿,与毛主席的“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侧翼”的要求相一致。由此拉大了战略空间,从战略、战术、战役、战斗等多个层面拱卫、保卫、隐秘“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八路军不可能让公开的八路军重要军政机关布局到八路军的腹心根据地,自我暴露,缩小战略空间,引敌毁灭。
如:1939年7月初,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九路围攻,八路军总部从潞城靠近黎城侧的北村经黎城进驻武乡砖壁、王家峪,这里就是处于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外缘,白晋路和武(乡)西敌占区的敌之侧翼,是拱卫、保卫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抗敌前线。
据《朱德年谱》载,1939年4月19日,朱德、彭德怀致电刘伯承、陈赓等:沿白晋公路南犯之敌,已退集分水岭(属武乡)及其以北地区,似有不再后撤模样。据《武乡县志》载,1939年5月,武乡权店、南沟已成立维持会。1939年7月初,日军发动对晋东南的“第二次九路围攻”。据《朱德年谱》载,7月5日,日军占领沁县县城、武乡县城,控制白晋路全线。自此白晋路和武(乡)西在抗战胜利前一直为敌所占领。晋东南根据地被分割成太行、太岳二个战略区,武西成为敌占区,直至抗战胜利。7月7日,日军占领了长治、襄垣、潞城、长子、屯留,7月6日,八路军总部被迫从潞城北村,经黎城河南、下庄、阳和脚村,7月15日到达与黎城仟仵、小窝铺、阳和脚村邻近的武乡砖壁,不久移驻王家峪。显然,这里不是八路军根据地的腹心,而是拱卫、保卫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外缘,敌之侧翼,是保卫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抗敌前线,是以毛主席“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侧翼”的战略方针要求而布局,是拱卫、隐秘“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这个战略核心指导原则指导的必然结果。
1939年初,八路军总部落实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当时唯一的抗日完整根据地——黎城大搞八路军后勤保障基地建设,2月,冀南银行等上百个八路军后勤保障工厂已在黎城腹心根据地大规模秘密建设,6月,黄崖洞兵工厂开工建设,黎城腹心根据地是八路军华北敌后持久抗战的战略中心,生存命脉。显然八路军总部到邻近敌区的武乡砖壁、王家峪,是拱卫、保卫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晋东南眼位”,隐秘自己战略目标的需要,是毛主席“以有力部队处于敌之侧翼”的战略目标要求所致。
再比如,1940年12月百团大战之后,129师师部、政治部公开驻地,从邻近黎城北侧黄崖洞镇边缘的辽县桐峪镇(虽辽县县城在1939年7月已成敌区,需防范应对日军对八路军腹心根据地的蚕食扫荡,但1940年11月8日八路军总部已转移到辽县桐屿武军寺,八路军总部与129师师部不可能挤在同一个狭小区域)移至涉县赤岸、王堡,这里是守卫涉县至武安方向邯长大道安全,防范武安东线方向之敌的敌之侧翼,是拱卫、保卫“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抗敌前线。
从1938年早春日军侵占晋东南,至1945年八路军进入局部战略反攻和日军投降,围绕邯长大道控制权的斗争就始终没有停止过。邯长大道的通否,不仅是关乎邯郸东线日军与长治临汾西线日军的相互沟通支援联动战况形势大问题,而且还是关乎是否阻断日军魔爪长期深入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威胁毁灭八路军持久抗战后勤保障中心大本营,这个八路军的生存命脉大问题;威胁毛主席布局交办的“晋东南眼位”持久抗战战略能否实施的大问题。斗争非常激烈。期间日军每次对太行根据地的大扫荡,都拟定有以打通邯长大道为重要目标的扫荡计划企图。围绕邯长大道的畅通与破袭,八路军与敌顽进行了七年左右的顽强战斗搏弈。
1939年12月下旬,八路军发动邯长战役,虽然八路军将黎城至涉县邯长大道上的日军打跑,太南、太北连成一片,但邯长大道上的潞城、武安段仍然为敌占领,直至抗战胜利光复。1940年1月,蒋介石发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朱怀冰部南下冀西限共。2月,朱怀兵部北上磁县、武安、涉县、林县限共。顽军离黎城腹心根据地最近的区域已进至黎城与涉县交界的黎城石背底、五十亩、寺底村一带。据《邓小平年谱》载,1940年1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蔡树藩在执行八路军总部指示,给路东各兵团首长的反顽电文中指出,对朱怀冰部,应加紧争取其下层工作,孤立其反动分子,并采取一切办法,巩固黎(城)、武(安)大道阵地。3月5日至8日,八路军发起磁(县)武(安)涉(县)林(县)反顽战役,一举消灭朱怀冰1万多人,打破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5月初,朱德与卫立煌在洛阳谈判,确定漳河划界,漳河南为国民党驻防区,漳河北为八路军驻防区。从此,涉县孙殿英国民党政府才退出县境,涉县成为八路军根据地。
1940年春、夏,日军依托根据地周边的公路、铁路挖沟做堡,实行囚笼政策,封锁蚕食根据地。涉县井店镇、偏店镇、西戍镇、与武安阳邑镇(抗战期间阳邑一直是公开的敌伪政府把持,)等邯长大道一线敌我交界区域是敌我斗争封锁争夺的焦点之一。据《光辉的历程》《偏城置县治始末》载,1940年9月24日,根据冀豫边区政府指示,为阻止日军,配合八路军百团大战,调集涉县、偏城、黎城、武安四县自卫队1.5万人,对邯长公路进行了连续五天的大破击,断绝了日军交通。1941年,日军连续实施三次治安强化运动,武安北部深山区是八路军根据地,武安县城,武安南部、西部、东部都是日伪统治区。与武安敌占区紧邻的涉县龙虎镇、西戍镇、木井乡及邯长大道上的偏店镇等涉县许多乡村都被敌蚕食,成立维持会或两面政府,是敌我斗争争夺的游击区域或敌统区。武安至涉县的邯长大道沿线周边,是日军蚕食根据地、着力统治的重点区域之一,是邯郸武安日军扫荡太行根据地,威胁进攻“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必经之道。1942年日军又持续实施了二次治安强化运动,1942年正月、5月日军连续对太行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蚕食与反蚕食,维持与反维持斗争非常激烈。甚至1942年,八路军驻扎涉县清漳河沿岸索堡区的索堡、新桥一线等19个村还成立了“西乡联络维持会”组织。据《涉县县志》载,至8月被根据地公安部门取缔。
1940年12月下旬,129师选择涉县城西侧,清漳河南岸的赤岸、王堡作为129师师部和政治部的公开驻地,具有重要的战略考量,不仅拉大了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晋东南眼位)反扫荡的战略空间,拱卫了“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防止武(安)涉(县)大道被敌修通利用。而且同时也避免了日军从武安方向沿邯长大道突然袭击被包抄或拦腰截断的可能。129师师部公开驻地不可能设置在涉县城和邯长大道以东的清漳河下游,置自己于不利的危险境地。1944年,抗战形势逐步好转,逐步进入战略反攻,涉县武(安)涉(县)大道井店以北地区邻近武安敌占区的偏店镇、西戍镇、木井乡、龙虎镇等游击区域或敌占区逐步光复。3月26日,根据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命令,将原涉县第三区,即西戍区的全部和第四区的前寨、后寨、杨家寨、赵峪四村和武安县车谷区的马区水、万谷城、长亭三村划归偏城县管辖,增设偏城县第三区东戌区。下辖:前寨、后寨、杨家寨、赵峪、水溢河、鸡鸣铺、东戍、西戍、乱石岩、龙虎、小井、马布、北郭口、南郭口、沙河、土木河、东豆庄、西豆庄、木井、前西峪、后西峪、邱子峪、史家庄、择营交、李家庄、马渠水、长亭、万谷城等28个行政村,偏城县面积由原260平方公里扩大到460平方公里。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12日,偏城县与涉县合并。据《丰碑》文集载,1945年7月26日涉县全县才完全光复。与偏城县东戍区邻近的武安县阳邑镇、冶陶镇等日伪统治区在日军投降前后逐步光复。所以,涉县赤岸、王堡的129师师部公开驻地是拱卫“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抗敌前沿。
周边环敌万千重,“晋东南眼位”八路军的黎城腹心根据地周边布满了日军的据点,仅常驻的大据点就有长治、潞城县、潞城微子镇、襄垣县、武乡县城、武乡蟠龙洪水(1942年6月至1944年春系日伪常驻)、辽县县城、武安县城、林县县城、壶关县城等大大小小的日军据点上千处,日军不断施以扫荡,突袭包围,蚕食,强化治安等手段,建立伪政府,特务组织,维持会等日伪组织。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是在敌伪顽的夹攻、围困、封锁、不断围剿扫荡中,坚决捍卫和依托“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立足太行,扎根黎城为中心的晋冀豫根据地,坚持抗战,指挥抗战,发展壮大。
面对敌顽夹击,不断围剿的生存环境,八路军总部采取一分为二,有明有暗,狡兔三窟的生存之道,依托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坚持、指挥八路军华北、华中敌后持久抗战。深入研究八路军总部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要事件,你会发现大都发生在黎城,深入研究八路军总部主要领导的活动轨迹你会发现他们经常秘密活动在黎城,指挥抗战。既使129师师部,也和八路军总部一样,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战役战斗指挥都是在黎城腹心根据地进行的。如:1941年夏,刘伯承指挥邢(台)沙(河)永(年)战役,期间就是一直驻在黎城指挥的,直至9月18日,129师在涉县的运动会之前不久,刘伯承才返回涉县。黎城是没有八路军总部牌子的真正总部内涵所在地。研究发现,日军每次对太行根据地的大扫荡,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主要领导的最终突围地,都是在黎城,黎城是八路军最安全的根据地。这也是毛主席“晋东南眼位”作用、功能、内涵要义之使然。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是129师师部和八路军总部立足太行,发展壮大,持久抗战的核心区域和生存命脉,是八路军发展、壮大的老根。黎城孔家峧郭建仁家,作为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财经小组和129师师部领导抗战期间的长期秘密驻地,祖训传四代,保密七十年,使八路军粮食(经费)这个八路军的后勤保障中心和八路军的供给生命线,秘密隐藏深山七十年。
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成功创建,毛主席“晋东南眼位”持久抗战战略支点的成功实施与落实,八路军在太行有了一个较为安定、较为安全、再出发的家。黎城八路军腹心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八路军的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不仅是八路军军工中心,金融中心,造币中心,各种各类八路军工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中心,大生产中心,卫生医疗中心,后勤保障中心,文化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粮食(经费)拨付中心,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师部的重要会议,战略决策,战役战斗指挥中心;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还是八路军华北敌后根据地各项方针政策、试验实施的第一块完整试验田;还是八路军开辟拓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先行军和出发地。
八路军华北敌后唯一集抗日完整县、抗日中心县、抗日试验县、抗日模范县于一身的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环境条件,是八路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各项方针政策之所以最早在黎城腹心根据地试验、总结、实施推广的根本原因和光荣使命。没有完整的根据地,没有巩固的红色政权,敌、我、顽残酷斗争的游击环境,八路军制定实施的根据地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势必遭受曲折。1939年是八路军落实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黎城腹心根据地大搞八路军后勤保障基地建设的关键年,黄崖洞兵工厂、冀南银行等上百个工厂在黎城的山山沟沟、村村寨寨大规模秘密实施兴建。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限共、溶共、反共、灭共的反共政策,国民党各级顽固组织,顽固政权都在限共、溶共、反共。7月初,日军又发动对晋东南的第二次九路围攻,8月7日,日军最后打通邯长大道,占领涉县、黎城县城。虽然,129师特务团在皮定均团长率领指挥下,如《在邯长大道上的日日夜夜》所述,袭敌、困敌于邯长大道,八路军的黄崖洞兵工厂、冀南银行等上百个后勤保障工厂得以继续在黎城建设进行,但前门打虎,后门拒狼的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恶劣环境,对八路军的决策者们是一个严峻考验。涉县与黎城山水相连,9月前,涉县还是完整的国民党顽固政权,不开辟涉县根据地,“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后勤保障基地就没有东侧屏障,就会像3月初朱怀冰部到涉县限共,部分国民党兵已抵黎城边缘村庄一样,暴露在国民党顽固派的眼皮底下,将涉县创建成拱卫黎城腹心根据地的东侧侧翼卫星根据地,拱卫黎城腹心根据地,迫在眉睫。中共涉县县委(秘密党)分别于10月和11月,在涉县西辽城(与黎城西井区的原庄石背底邻近)和择营峧(与黎城偏城区的青塔村邻近、与武安交界)依托背靠黎城腹心根据地,领导指挥涉县民运反贪污官僚,民选成第一个和第二个抗日区政府(当时涉县共7个区),与消极抗日反共的涉县国民党顽固政权作坚决斗争,为将涉县创建成拱卫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卫星根据地创造条件。这时,涉县县委的组织部长是郑晶华(1940年2月转任涉县县长)、宣传部长是刘环,都是黎城牺盟会中1937年入党的黎城秘密共产党员,是黎城一大批留潞、留并学生会中爱国青年的一分子。1940年1月,为支援涉县、武安和冀西等新区的根据地开辟建设,八路军(太北军政委员会)将黎城腹心根据地的偏城区划出,单独立县。1940年3月“磁武涉林”反顽斗争消灭朱怀冰一万多人,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捍卫了“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5月初,朱德与卫立煌谈判,国共漳河划界成功,漳河南为国民党驻防区,漳河北为八路军驻防区。涉县至此才创建成为八路军根据地。
1937年11月,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的成功开辟,和黎城人民从此的彻底解放,不仅为八路军立足太行、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也为黎城一大批优秀儿女,紧跟共产党抗日救国发展根据地,保卫根据地,创造了为民族命运奋勇献身的广阔舞台。从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晋东南眼位”的开创建设保卫,到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一周相邻县,卫星根据地的开创建设;从黎城偏城区根据地的初创建设保卫,到1940年独立成县,支援涉县、武安根据地创建,从1944年八路军进入反攻,黎城儿女随军支援前线,南下北上,接管政权开始,到1949年最后一批随“长江支队”进军福建,从1937年秋冬黎城首批500名优秀健儿参加115师,到抗战胜利,参加胜利军,期间的数十批黎城参军健儿,在大江南北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黎城是八路军华北敌后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的试验田,是开辟拓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先行军和出发地。
在黎城解放85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回首峥嵘岁月,展望祖国的美好未来,百感交集。黎城解放,是毛主席“晋东南眼位”这一华北敌后持久抗战战略核心的伟大思想胜利光辉结晶;黎城解放,是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等八路军将士,认真贯彻毛主席党中央,坚持华北敌后持久抗战战略,誓死捍卫“晋东南眼位”与华北人民共存亡,浴血太行,斗敌反顽的光辉篇章;黎城解放,更是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这一光辉的土地、伟大的人民的无限荣光。
“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是毛主席在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经过艰难曲折,最终在太行山上燃烧,燃红全国的最终燎原圣地。是八路军共产党和129师成长壮大的红色圣地,是“太行精神”形成的核心区域。“晋东南眼位”战略,是毛主席持久抗战战略的核心和灵魂,是毛主席光辉军事战略思想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朱德、彭德怀、左权、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杨立三、滕代远、李达、陈赓、陈锡联等一大批八路军将帅浴血太行的光辉杰作,是太行军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凝结成的不朽丰碑。宣传太行精神,就应宣传毛主席高瞻远瞩,谋略布局“晋东南眼位”华北敌后持久抗战的这个战略核心、生存命脉和抗战圣地。宣传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就应宣传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领导太行军民,落实、创建、保卫毛主席持久抗战的“晋东南眼位”战略核心,立足太行,斗敌反顽,指挥八路军敌后持久抗战的伟大壮举和光辉形象。而不能以次代主,以偏充全,本末倒置,忘记宣传毛主席党中央布局、交办、安排、指导“晋东南眼位”这个八路军敌后持久抗战的战略核心和战略支点;忘记宣传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为开辟、创建、保卫、隐秘“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这个八路军持久抗战的战略核心、生存命脉和发展圣地;忘记宣传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围绕创建、拱卫、保卫“晋东南眼位”八路军黎城腹心根据地而采取的各种惊心动魄,狡兔三窟,斗敌反顽,前门打虎,后门拒狼,超越任何历史史诗剧,与华北人民共存亡,立足太行,使八路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英明睿智伟大形象。只看表象,简单武断,忽略毛主席选择交办的“晋东南眼位”这个八路军敌后持久抗战的战略核心与丰富内涵,只述表象,移花接木,言表不求本,必然得出敌区或游击区是抗战中心、抗战圣地的错误结论,本末倒置,违背历史真实,必然滑到黑白颠倒的错误认知上,愧对这一段光辉璀璨的历史,愧对创造这一历史奇迹的革命先烈。
2022年10月21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