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树松:高举“毛思”净寰尘
当听到“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上高歌:“东方太阳,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我们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
作者:朱树松2019-10-22 15:45 -
李旭之:闲话网络语言的混乱
白话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书面语,它摆脱了古代书面语与口语的分离,用口语式的语言书写文字,文言文成为了过去,对白话文贡献最大的是鲁迅,《狂人日记》是他创作的第一...
作者:李旭之2019-10-13 17:30 -
吴宁一: 志气
人活一口气,
作者:吴宁一2019-07-10 11:17
就要有志气。
卑贱露锋芒,
和氏献璧三。
吴宁一
2019年7月8日
附:
卑贱露锋芒,
语出左宗棠名言:卑贱时锋芒毕露…&hell... -
吴宁一:自信
人可以看不起我,
作者:吴宁一2019-07-10 08:59
而自己决不可以;
卑贱时锋芒毕露,
和氏献璧手脚断……
丧失自信等于自杀,
坚持不住抱憾饮恨;
自信自尊自主自立... -
孙锡良:戏里戏外
戏里戏外
作者:孙锡良2019-07-08 18:08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便有戏可看,主要是地方采茶戏,偶尔也能看到文曲戏和黄梅戏。按今天标准,当年看到的各类戏都只能算是土戏,戏台土,服装土,道具也土,碰到没电... -
李旭之:奔彘(小说)
一
作者: 李旭之2019-06-17 10:38
古丁疲累地带着儿子回来了,新升的半轮明月挂在门口那颗大树的梢尖上,放下背上的渔笼,儿子从笼中掏出一条大鱼,大鱼还有些挣扎,他使劲地双手抱住它,喊着娘跑进屋去。古... -
拍画
乡村小院,是一个怀旧的乡村风情饭店,大堂有个戏台,经常演唱红歌,杂技、二人转等,客人边边吃边看,有时候,还会把麦克风递给顾客,唱得好的顾客便乘机来两嗓子,饶有兴致。
作者:瞎娃子2019-05-31 12:21
有次... -
爱的反面是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恋人都相互问过:“爱情的反面是什么?”
作者:瞎娃子2019-05-04 17:54
恋爱时,她多次问过他:“爱的反面是什么?”
他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每个人的情况都... -
钱不够
二舅有次问逸尘:“你在外面,钱够不够花?”
作者:瞎娃子2019-05-02 11:29
逸尘说:“够,单位给的补贴虽然不多,但除了购买牙刷、牙膏、洗衣粉,其它的也没有什么花销。”
二舅表... -
不恢复人文精神,我们就没有未来!
笔者早在2010-2014年间就一再呼吁,务必恢复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也就是注重以人为本精神的发扬光大,利民兴邦。虽然这几年来政府在恢复人文精神方面,以身作则,做出了表率,特别...
作者:曾飞2019-04-29 15:22 -
强女人
她从小就很强势,几十年以来始终保持着。
作者:瞎娃子2019-04-25 11:11
大年夜跑出夫家
她喜欢自己动手放鞭炮,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
嫁出去第一次过春节,夫家人没有放鞭炮的习惯,她自己去购... -
官员·耶稣·毛泽东
忽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官员、耶稣与毛主席,应该是个什么关系?
作者:瞎娃子2019-04-22 14:27
首先,看看三者谁更牛。
毛泽东是党的领袖、国家的创建者,这种地位是铁的历史事实形成的,也是中国... -
二十一世纪禅宗公案
禅,太深奥了,其实很平常,就是天真,就在生活中。(附录1)
作者:吴宁一2019-02-28 14:42
大前天,我在同学群里面就发现了一则禅:
@杨薇 祝美女院士生日快乐,永远做院士里最美的,美女里最有学问的8023... -
李旭之:论中国文明的古与新
中国人常说,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是常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结论。如果中国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
作者:李旭之2019-01-01 11:34 -
王伟光 | 文化自信:在改革开放中砥砺坚定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民族自信,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40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
作者:王伟光2018-12-09 15:00 -
朱树松:“书法家”头衔之困惑
书写虽言“小道”,却是学问“心法”,虽非学问家不能,但万众皆可为之,只是难以成法。
作者:朱树松2018-10-31 15:26
写字只知古有法书之谓,不见有“书法家”之称。窃... -
朱树松:瘫趴打围
有瘫人,虽废行,嗓门却大,可逐家犬,驱鹰雀,夜呼曾退贼,自以为勇。每闻猎人捕猎归来,猎获甚丰,眼馋。欲入捕猎队,头领不允。瘫人自诩无敌,赖言殉志。无奈,应准试猎。
作者:朱树松2018-10-22 11:52
一日,出猎。... -
郭松民:中华民族为什么特别需要英雄?
——在武汉科技大学首届“人民英雄与国家精神”论坛上的书面发言
作者:郭松民2018-10-01 14:14
各位与会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由于行程的关系,今天不能亲身参加这个研... -
郭松民:美国对中国的文化统治——再评黄梅戏《将军玫瑰——孙立人》
01
作者:郭松民2018-09-20 17:34
黄梅戏《将军玫瑰——孙立人》被有关方面敕封为“红色主题”,这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考虑到孙立人至死未改的反共立场,这部作品可能是蓝... -
张文木: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在淮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家论坛”上的发言
摘要:中国有个词叫“经常”,“经”是理论,“常”是常识,理论不能离开常识。文化是理论,它来自常识,最根本的常识是人要吃饭,不吃饭要饿死人。...
作者:张文木2018-09-20 09:54 -
张文木:中国古代西部边疆南北治理经验与教训(全文)
说明:本文六万余字,全文刊发于《印度洋经济体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研究中心主办)2018年第4期。
作者:张文木2018-09-19 14:55
【内容提要】中国西部以昆仑山为中界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中... -
朱树松:也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了,反正这些年来,每年的“七夕”却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庆节日。笔者纳闷,难道悲凉哀伤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今却成了人们崇...
作者:朱树松2018-08-18 18:36 -
孔庆东:京西的文化秘密
京西端午话爱国(一)
作者:孔和尚2018-07-18 09:13
2014年6月1日
北京·门头沟
我的讲稿第一句话写的是“各位门头沟的父老乡亲们”——可我往下一看,这都不是父... -
刘仰:科技落后怪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锅该不该背?
近日连续出现一些文章,给所谓吹捧中国的高调文章降温。先是有某位国家级报纸的总编,又有某金融学院的院长。这只是真名实姓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有一些化了妆的、看不出人形...
作者:刘仰2018-07-04 09:44 -
何新怒怼教育部:惊闻屈原已从新版历史教材除名
端午节时期,惊闻屈原史事之内容已经从新版(2017年统编本)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消失了。屈原生前曾经被楚怀王放逐,他不会想到,二千多年后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编...
作者:何新2018-06-23 12:04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
余斌:论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
-
朱继东、许莫晗: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