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汉中菜豆腐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1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汉中菜豆腐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多味斋 汉中菜豆腐 冯贵华   菜豆腐是汉中人爱吃且吃不厌的一种家常饭。这种颇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酸味膳食,既'...

汉中菜豆腐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多味斋

汉中菜豆腐
冯贵华
  菜豆腐是汉中人爱吃且吃不厌的一种家常饭。这种颇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酸味膳食,既是山珍海味无法替代的乡情美食,又是招待贵客的高级肴馔和当家饭。如果说豆腐是中国的国粹,那么菜豆腐可算是汉中的“乡粹”了。
  凡是出生在汉中的人,都有一种菜豆腐情结,不管走到天南海北,总会想起菜豆腐来,那种酸润、香辣、回甜的韵味儿,永远也忘不了。
  我在乡下长大,早年家贫,十天半月吃一顿菜豆腐便成了渴盼又诱人的美食了。上中学那些年,吃住在校,只能每月回家带上几罐头瓶咸菜和酸菜,算是一月的下饭菜,吃得人一身轻飘。母亲深知学子清苦,因而每次回到家,都要用自家种的豆子为我做菜豆腐吃,三碗下肚,筋舒脉活,浑身是劲,其美殊难言状。
  菜豆腐吃起来香,做起来却是一门绝活。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泡胀的豆子磨成浆。咱家石磨重,父亲推磨,母亲往磨眼里一边灌豆子一边灌水,豆子和水要均匀地下,磨要慢悠悠地转,这样磨出的浆细。磨好了浆,再细细滤过渣,之后倒进锅里,把豆浆烧开,放进切好的小白菜,就该点豆腐了。这顿饭的好坏全在这“点”的功夫上。这里的人家家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白、活、细、绵、精、嫩,后味清幽淡远,略带甘甜,不像用传统的石膏、卤水等化学原料点制的那样发涩发苦。点要得法,每隔四五分钟点一次酸浆水,需一勺一勺慢慢点,性急不得,如此数回,待豆花一层层结块,水和豆腐两分明时,轻轻捞起,用纱布包裹,稍稍挤压成形,腐块间杂青菜,色泽青白如玉,一股酸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然后将淘净的大米下进滤过豆腐的清亮酸水中熬粥,小火慢熬,不时用铁勺在锅底轻搅几次。粥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要汤浓米烂,这时再将豆腐切成小块,回锅与粥一起稍煮一下,一锅酸香四溢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再说吃菜豆腐更算得上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绝。吃时需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极有讲究,一般是用葱花、香菜、姜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泼豆瓣酱、咸菜、红油辣子等拌匀入盘下饭。这饭吃起来急不得,要有章有法,一口豆腐,一口汤粥,即一口浓香,一口清香,对比换口,乱招式便走了韵味儿。先小心翼翼地呷一口热滚滚的汤,吸气品,清香自然,浸润双肋;再用筷子夹上一撮配菜抹于豆腐上,送入口中,细嚼慢咽,浓香悠长,弥漫鼻息。豆腐绵甜,汤粥酸香,小菜麻辣,那种难言之妙令人回味无穷,时常牵着我的魂和梦。
  后来我参加工作到了小县城,三天不吃一顿菜豆腐,心就闷得慌。好在小城到处都有菜豆腐卖,时常可满足我的这一嗜好。近来,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搞活动,都不摆酒肉宴席,而是吃菜豆腐。清淡如水的菜豆腐有一种说不清的吸引力,诗友如云,文朋满座,几百号人端着土碗吃,哧溜溜吃出一片欢笑,不啻是一种享受。
  到汉中来,若能吃上一顿菜豆腐,不仅是在享受一种美食,更是在感受一种文化。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