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布什外交三难题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11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布什外交三难题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布什外交三难题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美国总统布什9月7日发表电视讲话后,美国主流媒体评论认为,这是布'...

布什外交三难题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布什外交三难题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美国总统布什9月7日发表电视讲话后,美国主流媒体评论认为,这是布什公开承认将调整其外交政策。
  目前,布什政府在外交上面临三大难题:伊拉克重建、中东和平“路线图”的实施和朝鲜半岛核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上,美国不是连遭挫折,就是束手无策,或停滞不前。
  首先是伊拉克问题。此间舆论认为,事态的发展可能演变成影响布什政治前途的因素。在伊拉克问题上,布什政府对联合国的态度可谓“前倨后恭”。战前,布什政府抛开联合国安理会,未经授权就对伊拉克实施了“先发制人”式的军事打击。其后,美国一手包揽伊拉克重建,不让联合国插手。从9月份开始,布什回过头来又寻求联合国的支持与合作,允诺联合国在伊重建过程中扮演“更大的角色”。
  《华盛顿邮报》8日头版一篇题为《战后现实的沉重打击》的分析文章指出:“在遭受一系列打击后,布什总统7日晚不得不面对质疑:伊拉克战后重建不顺利,美国所要花的时间、金钱,以及要付出的牺牲,都比他在战前向老百姓说的多出很多。”“最值得注意的是,布什竟在演说中向其他国家求援。布什在未获联合国支持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动武,但昨晚却坦承如果没有联合国扩大介入,没有更多国家派兵援助,美国在伊拉克将无法成功。”民主党在伊拉克问题上予以严厉指责,共和党内也向他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布什不得不调整政策以摆脱困境。
  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后,布什有意加快中东和平进程。6月初,布什亲赴中东,举行了美以巴三方领导人亚喀巴会晤。之后,国务卿鲍威尔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相继访问中东。7月下旬,布什分别邀请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访美,举行了“间接三方会晤”。布什政府虽对其中东问题的立场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明显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并未真正改变,致使中东和平“路线图”进展受阻。6日,阿巴斯突然辞职,以色列公然追杀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并使其受伤,巴激进武装组织不时发起对以色列的自杀性袭击,使美国推行中东政策遭受重创。然而,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的选择是只能继续推进这一和平进程。这将需要布什政府对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特别是加大对以色列施压的力度。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布什政府坚持“只有在朝鲜采取可验证、不可逆转、实质性废除核计划的情况下,才能讨论朝鲜所关心的事项”。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六方会谈后,朝鲜指责美国丝毫没有表示出改善关系和转变政策的意愿,反而想使会谈成为“解除朝鲜武装的场所”。
  近来,美国对朝鲜的态度有所松动。《纽约时报》9月5日报道说,布什总统日前曾经授权美方谈判代表向朝鲜表示,美国在朝鲜开始解除核项目的同时,会考虑分步骤地减轻对其制裁并最终与其签订和约。美国各大媒体普遍把这种言论解读为美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立场的软化。而《华盛顿邮报》同一天的一篇报道指出,中国、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有关国家敦促美国在下轮谈判之前就解决朝核危机和改善美国与朝鲜关系拿出更加切实具体的方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美国考虑调整对朝鲜的政策。
  布什执政以来,受共和党“鹰派”人物宣扬的新保守主义影响,在外交上执行确保美国“一超独霸”地位的单边主义,凡事以美国为中心,以美国利益为第一,甚至对一些传统盟友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动武之后,美国的单边主义更是膨胀。美国舆论界已指出,新保守主义将给美国“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一些所谓“鹰派”代表人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日前,一位民主党资深议员指出,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应为“伊拉克困境”负责,并要求他引咎辞职。
  国际社会要求美国改变单边主义的压力越来越大。布什政府宣布重新寻求联合国的合作与支持,要求更多国家参与伊拉克重建。法国、俄罗斯和德国,对于批准任何安理会新决议都持保留态度,因为这些国家都曾反对伊拉克战争,而通过新决议则意味着对战争的认可。这些国家坚持认为,联合国的任何参与都应当是赋予这个国际机构真正的权力,而不能是为美主导伊事务贴上一个“联合国标签”。布什8日主动给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打电话,希望两国向伊拉克派兵。而两国的态度仍然是,只有联合国授权,才会重新考虑向伊拉克派遣军队的可能性。
  在美国国内,批评布什的声浪不断增高。伊拉克战争的严重后果、中东和平进程受挫、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解决踯躅不前、美国经济困难重重,使布什的民望不断下跌。有评论指出,所有这些正在动摇布什的政治前途。布什此时调整外交政策,是为了解脱困境,挽回民心,为明年大选打基础,实现竞选连任的最终目的。(本报华盛顿9月9日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