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多造精品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0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多造精品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编后 多造精品 木舟   长期以来,一个问题不断地被人们提出来——什么是精品?怎样创造精品?精品如何成为经典?关于'...

多造精品

第14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编后

多造精品
木舟
  长期以来,一个问题不断地被人们提出来——什么是精品?怎样创造精品?精品如何成为经典?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映射着文学艺术的流变与走向。
  翻开中国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精品是流经历史长河沉淀在读者和观众记忆中的,它未必流行,却历久弥新;它未必耀眼,却垂范后世。精品就像一条河,在静静的流波下,在不断的选择和冲击中,而那些精心打造、历经磨砺的真正的精品终将镌刻在人们的心里。
  精品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岁月的更迭、人世的兴替,精品的内涵和意义也在不断变化。从2002年开始,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的建设。国家每年投入4000万元,计划5年内在全国范围内推出50台左右的精品剧目,使之进一步修改、加工、提高,最终成为常演不衰的精品力作。应该说,对于保存、承续和发扬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有未来眼光的巨大工程。
  从上海市精心打造四台优秀剧目精益求精的态度,我们不难看出:精品是打磨出来的。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恰如四台剧目的主创人员所说和所做的:对传统的敬畏之情、对精品的谨慎态度、对细节千锤百炼的不懈追求和对时代精神的深入理解,是创造精品的前提和保障。在一招一式、一词一句、一点一滴的背后,是无数挥汗如雨、日夜兼程的努力,他们的努力令观众感动,这些从那持久而热烈的掌声中可以体味得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那些不断锤炼和打磨、深受人民喜爱、经历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的精品,才会沉淀下来,逐渐变得更加厚重、更加意蕴隽永,最终成为铭刻在文学艺术史中的经典。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