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黄河畔的花圃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0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黄河畔的花圃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黄河畔的花圃 青杨   沿着黄河岸畔栽种各种形状的花圃,培育四十里长的花廊林带,是兰州近来打扮家园时设施'...

黄河畔的花圃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黄河畔的花圃
青杨
  沿着黄河岸畔栽种各种形状的花圃,培育四十里长的花廊林带,是兰州近来打扮家园时设施的美好创意。在原有的竹伐、水车中间,铺下无数块花布,倒满缤纷的姚黄魏紫;在长堤、铁桥周围,展摆万千幅油画,盛绽绚烂的赤橙黄绿。
  把沙滩铺成香径,把黄土织成丹崖。就地取材,捡来黄河石,一块块砌进沙土,让心中的五彩图案,如黄河样在祖国的版图上曲折幽长。用郁金香和仙客来挽住游人的脚步,让惊喜的目光和夸赞的话语在月季、绣球、金菊中间久久环绕、蜿蜒、飘飞。
  黄河在这条峡谷里久久地徘徊,在岸边孕育出一个叫兰州的市镇。兰州现在已经是一个高楼林立、人群攒动的庞大的家族,五泉山是她古老的花园,大铁桥是她童年时的摇篮。羊皮筏子是她冲浪的勇敢,大水车是她少小时举着的风葫芦。牛肉拉面是她祖传的创造,白兰瓜是西部阳光抽出的甘甜。还有那座精美温柔的黄河母亲雕塑,成了兰州的象征。
  从前,人们到兰州是奔黄河而来。黄河从兰州穿流而过,给兰州系上一条赭黄色的飘带。兰州川流不息的车浪与黄河的涛声一起汹涌奔腾,兰州的高楼大厦挡不住黄河拍岸的雄姿。从戈壁沙原而来的黄河,挟裹着源头的野芜,沿途的荒凉。多少年了,远方的客人来了,沿着四十里河堤品尝母亲河源头赤裸光秃的悲怆,叹息千年不变的依然浊黄。世世代代,黄河不能就这样让人心伤,捞不出水中沉积的贫穷,就努力改变眼前的这段河堤的模样。种树来不及快速生长成茂密的青葱,就移栽仙人掌、椰子树,就大面积种花种草,就展览黄河的石头。给黄河戴上花环,为城市铺出石径,给铁桥系上长长的彩裙。要想生活的美好惬意,就一定要把家乡打扮得花团锦簇,就要让花木来填充环境的空白。
  如今,多少城市都在精心美饰自己的家园,多少乡村都在雕造自己的容颜。在道边植树,在楼间种草,在房前栽花。让所有的园艺家展示独特的才艺,让所有的雕塑家拿出看家的本领,让所有的房前屋后五颜六色。
  为了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为了自己的城市俊秀,为了生活的幽香,为了让客人们来了能呆得久一些,为了让人们对这里有个好印象,兰州人勾画出一张最大的蓝图,找出最好的园艺师、雕塑师、画家、诗人,一起举起手中的刀笔,用几年时间,在楼下的河畔涂抹描绘这块四十里长的画卷。河边少一片荒芜,人心就少一点浮躁;城市少一些脏乱,人心就少一些怨怒。花草林木是大自然的笑颜,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色彩。一丛花能换一伙人的微笑,一坛花能带出一群人的激情,花不再只是花,而是一个地方的风貌,是一个时代的底蕴,是一伙人的文明高度。
  四十里花路的姹紫嫣红,正在沿着河堤一米米向两边延伸。翠色的草坪正在河边蓬蓬勃勃喷吐翠碧,河卵石砌出的小径在花间光洁圆润,花盂花盆摆出的图案摇迷了人的目色,节假日的欢笑在花间徜徉,如入他方仙境。即使远方来的游人,竟然也忘了这里正是几百里没有人烟的戈壁深处,是去滚滚黄沙淹埋的嘉峪关、莫高窟的路上,忘了那两肩仆仆风尘。
  兰州有了四十里花圃的妩媚,就不再唱从前苍灰、萧瑟、凄凉的阳关三叠,不再需要友人在初春聊寄一枝红梅,来安慰陇上的寂寞。兰州就像现在的老人,越来越懂得养生,一年比一年穿得楚楚华丽,打扮的格外年轻漂亮。让人不再惦念兰州境内的桔色黄河,却开始思恋那四十里花丛的嫩粉、雪白、鲜红、橙黄、浓绿……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