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忆往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专栏:
中秋忆往
李一信
据史籍载,“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到魏晋时,虽有“谕尚书镇书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但仍未见“中秋节”一词,直到在《唐书·太宗记》中,才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字样。可见,唐初中秋节才固定为节日,到了宋朝方盛行起来,直至今日,仅次于一年一度的春节和元宵节。
中秋节,是我们中国最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古往今来,每当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无数诗人雅士,挥毫泼墨,吟诗唱和,作画传意,留下多少风流倜傥的轶趣。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更是把诗情人情推向天上人间的极致。
儿时的记忆里,中秋节是从一块核桃大小的芝麻饼开始的。日本投降的第二年,即1946年,北方迎来连续三年灾荒后的第一个好年景。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天晚饭后,妈妈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发我上炕睡觉,而是神秘地从围裙里摸出一块核桃大小的芝麻饼塞进我的手里,说,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你大哥弄来的,他没舍得吃,留给你的。大哥那年十六岁。那块芝麻饼是他为一家油坊榨油时弄来的。我慢慢咀嚼着那块芝麻饼,瞅着窗外朗朗明月,在妈妈纺纱织布缝制的被窝里酣然进入甜蜜的梦乡。这就是深深烙在我记忆里的第一个中秋之夜。
第二个印象较深的中秋是十年后。那年,我已是峰峰煤矿职工子弟中学一名中学生。我的两个哥哥都是煤矿工人,我才有缘考进这所中学。那年的中秋节是在学校度过的。午饭的餐桌上,每人多了两个油酥面点,大小如平时吃的一两重的小馒头,正顶上点着一个红红的圆点,像乡间阿福眉心点的痣。用餐的时候,食堂大师傅说,今天是中秋节,油酥面点可在中午吃,也可拿回宿舍晚上赏月时吃。经他这么一说,我们才知道今天是中秋节,个个高兴得不亦乐乎。那天晚上学校或者班级组织没组织什么文艺活动,现在已记不清了,但那两个油酥面点代替月饼给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喜悦,决不是当今的青少年能够体味和理解的。
弹指一挥又过去十年。1966年我已是一身戎装的解放军排长。部队响应“准备打大仗、打恶仗”的号召,1965年由北京移防到晋北的崇山峻岭。那时的食品凭票供应,中秋节那天,我从军人服务社买了两块月饼。我把公务班的四个战士聚在宿舍,每块月饼一切四瓣,五个人分享,月饼里装没装馅,装的什么馅,今儿已记不起来,只记得战士们能在嘴里嚼出嘎嘣嘎嘣的响声。有位战士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月饼还一边幽默地说出一段顺口溜:“八月十五月儿圆,深山赏月犹备战,月饼香甜比砖硬,个个赛过手榴弹,革命战士吃一口,坚决消灭帝修反。”今天想起来还忍俊不禁。
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刚解冻的土地上,残雪犹存,春寒料峭,人们还在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寻找着失去的岁月,打造着新的生活。城市乡村月饼敞开供应。走亲访友提个月饼盒子成了脸面。于是,中秋节前后,到处可以听到月饼盒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月饼在人们的心中虽已不再稀罕,但每年的中秋节,月饼仍是领衔礼品。全国的商家竞相推出自己的名牌,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月饼的价钱也抬到了惊人的地步,有上千元一块招揽顾客的月饼。但无论怎么说,中秋前后人们眼前堆放着品牌繁多的月饼,都标志着改革开放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
中秋之夜,圆魄当空,阖家老小,欢聚一堂,饮家酿,话桑麻,品月饼,贺团圆,起于何时,乃至形成风尚;二十一世纪,传统的中秋文化将有怎样的变迁?我说不清。但我相信,每当中秋佳节我们中国人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怀,是永远也不会变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