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

城乡协调谋发展——杭州市萧山区建设都市文明纪实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09-0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城乡协调谋发展——杭州市萧山区建设都市文明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城乡协调谋发展 ——杭州市萧山区建设都市文明纪实 本报记者 鲍洪俊   鸟瞰大'...

城乡协调谋发展——杭州市萧山区建设都市文明纪实

第1版(要闻)
专栏:

城乡协调谋发展
——杭州市萧山区建设都市文明纪实
本报记者 鲍洪俊
  鸟瞰大杭州,以钱塘江为中轴,一本打开的“大书”横空出世:北面,精致大气的杭州老城区展示深厚文化底蕴;南岸,日新月异的萧山新区则是洋溢着现代气息、活力迸发的崭新一页——
  迈向都市强区8月20日,萧山区委会议室里,一幅彩色地图鲜艳夺目:上海—杭州—宁波3个紫红色的圆圈,组成一个巨大的杭州湾侧“V”形城市布局。杭州市委副书记、萧山区委书记王建满手拿红外线指示笔,在杭州东面的宁波、绍兴两市画出两道跨海北上的并行红线,那是已于6月8日开工的宁波跨海大桥,以及位于杭州、宁波中间正在筹划建设的绍兴跨海大桥。他说:“杭州湾诸城市接轨上海的强劲态势,让萧山感到了压力和危机。”
  多年来在全国市县十强行列奋勇争先的萧山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目标。2001年3月,国务院决定,萧山撤市建区,并入杭州。杭州市作出“跨江发展,建设新天堂”的决策。按照大杭州“一主三副六组团”建设规划,未来杭州的重要成长空间是钱塘江南岸的“一副三组团”:即以目前萧山城区为主的江南城,以及临浦、瓜沥、义蓬三镇的“三组团”。萧山的决策者意识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主导、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融入大杭州,巩固提升杭州的长三角南翼次中心地位,是杭州的需要、浙江的需要,更是提升长江三角洲发展竞争力的需要。撤市设区的萧山用大都市的尺度考量自己,决心融入大杭州,成为杭州跨江发展的核心区块。在去年完成工业超千亿的基础上,萧山果断地从“强县经济模式”跃向“都市经济模式”,把发展目标定格在都市强区的更高舞台上。
  融入杭州,先从基础设施做起。已经和即将建设的十座跨江大桥、一座过江隧道,加上杭州绕城公路,将千百年来隔钱塘江而治的杭州、萧山紧紧“链接”在一起。为了实现“对外交通高速化、主城区到各镇交通快速化、通社区公路等级化、全区公路网络化”建设目标,壮观的“1918”工程全面推进:19条交通道路,计划投资22亿元,已经完成投资12.4亿元;18条市政道路,累计完成投资12.16亿元。一批电力项目、给排水项目正在建设。
  响应省市建设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决策,萧山在东部钱塘江南岸的倒“U”形围涂区块,对现有的江东工业区和临江工业区进行整合,重新规划建设34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全力建设江东高附加值制造业基地,打造杭州湾产业带核心区。即将在这里建设的钱江九桥、十桥,连接规划中的沪杭高速公路复线和杭州湾各大港口,直面浙北各市沿杭州湾各类园区的竞争,以消弭边缘化危机。眼下,江东工业区首期区块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道路开始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已签约进区项目15个,计划投资50亿元。萧山乘势而上,鼓励生产要素向萧山开发区等主要工业园区集聚。“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全面推进。全区已有700多家企业落户各类工业园区。目前,全区涌现出产销值超亿元的企业118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9家,超100亿元的企业1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杭州市的26%和29%。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强区已经初露端倪。
  城乡协调共进
  从“强县”跃向“强区”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多年来形成的民房布局“格子型”、集镇散落规模小,展露萧山乡村建设的缺憾。从收入看,去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7000多元,也只有城镇人均收入的一半多一点,差距依然明显。
  “现代化的萧山必须是城乡协调共进的萧山,萧山再不能带着遗憾奋进!”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作出决策,实施城乡配套改革,打破行政区划,以制度创新为动力,突出中心城市建设、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三大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个着眼未来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已经出台。区财政今年拿出5000万元启动资金,乡镇按照1∶1或1∶1.5配套,大力建设城市示范社区、集镇示范社区、农村示范村、环境整治村,推进农村社区化。
  为了从根本上解放农民,萧山坚持“多予少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直接补贴“三农”。近两年来,全区取消屠宰税、农村教育集资、镇统筹,调减农业特产税,减轻农民负担5116万元。目前农民人均负担96.67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31%。区、镇财政转移支付4279万元,保证了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扶助困难群众、落后地区,事关全区现代化建设大局。萧山的党政领导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建立起一套符合实际的帮贫助困机制。区委、区政府及时拍板,投资兴建日供水30万吨的水厂,逐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南片7镇30万人的饮水难题;还投入巨资,兴办居民小区,帮助730多户农村特困家庭和1218户城镇困难户圆了住房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堪称萧山的一道温馨风景。一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得全区8417名城乡特困群众温饱无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是惠及普通农民的一大举措:农民每年花20元参加合作医疗,区镇两级财政补贴20元,就可以在本区医院享受门诊药费10%的优惠,报销2万元的大病费用。眼下,萧山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项目全部实施到位。目前,萧山的社会保险正在向各种所有制和城乡全覆盖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塑造文明市民
  建设都市强区,软件是萧山的软肋。
  着眼于培育现代市民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素质,一个体现“以德兴区”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正在萧山兴起:党政干部讲究从政道德,少年学生争做“四有新人”,企事业单位职工“诚实守信”,普通市民“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作为活动载体,萧山在全区实施了“个十百千万”工程:编织一张道德教育活动协调网,倡导无偿献血、慈善捐助、结对助学等10项道德实践活动,建立120所市民学校,开展千家星级文明户评选、万名市民进课堂和万人结对送温暖活动。
  规模空前的“农民培训工程”已于去年启动。区教育局负责同志介绍说,全区已经培训农民24.6万人;累计举办农函大教育班52个,2862名农民学员毕业。下一步萧山还要成立“社区学院”,下设8个分院,培育城乡社区干部。
  萧山人正在叫响“争当学习型市民”的口号。“知识积累的厚度,决定谈吐文明的程度、决策办事的高度”,这是一位农民企业家的体会。我们慕名采访了新塘街道文里头村的“家庭文化室”。这里的1万多册藏书、数百种报刊,成为村民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殿堂。文化室主人李一强说,这里经常举办青少年读书活动、做百件好事竞赛、普法科技讲座等活动。村民们踊跃参加。
  如今,一批知识型的市民正在萧山出现。浙江恒逸集团总经理邱建林,一位正在大学里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已在东华大学成立恒逸研究院,委托培训企业职工。恒逸最值得骄傲的并不是今年将有55亿元的产值,而是拥有120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记者信步走进红山农场一户家庭,这里的电脑、宽带设施让我们大开眼界。主人沈兴法介绍说,红山农场几乎每家每户都能宽带上网,邻居王勤民、王伯仁等外出跑业务总随身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7月31日,萧山市组成庞大的代表团,把学习修养的课堂摆到了大上海:企业家走访世界500强企业,政府官员对话决策管理……萧山人悄悄把上海人的文明水平当成了追求目标,开始了与上海城市文明的学习对接。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