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一缕清风拂面来
范敬宜
入夏以来,有点心烦意乱。一是由于北方持续高温,闷热难忍;二是从报纸、电视和其他渠道不断获悉有些重要历史文化名城、遗址正在遭到大规模损坏,令人忧心如焚。
想不到7月22日一大早,突然接到一个从苏州打来的长途电话,恰似一缕清风,把连日来胸中的积郁驱散了不少。
打电话的人名叫王真,是近代著名学者、版本目录和考古学家王謇(佩诤)的孙女。我们是在1999年3月28日上海《新民晚报》发表拙作《从章太炎想到王佩诤》一文以后,通过电话“相识”的。那次,她在电话里痛陈她祖父在“文革”中惨遭迫害的经过;这次,她却是十分兴奋地向我报告一个好消息:“王佩诤故居保留下来了!我们全家都感谢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感谢苏州市政府!”
原来,王佩诤先生的故居在苏州颜家巷16号,是一座典型乾嘉风格的建筑物,雕梁画栋,十分精美。但在当前苏州观前街二期改造工程中,它被划入了拆除的范围。为此,王佩诤先生的后人向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写信反映,据理力争,要求“刀下留情”,把这座富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名人故居保留下来。市文管会对这事非常重视,立即会同市建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勘察研究,确认它属于应该保留的文物,并向苏州市政府报告备案。现在,它已被列为苏州市第二批控制保护的古建筑,免除了被毁的厄运。
听了这件事情的经过,我感慨万端。对于苏州市旧城改造的总体情况如何,我不清楚,不好随意评价,但就这一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我觉得很有值得称道之处。第一,在当前不少地方相继出现大规模“建筑性破坏”的飙风中,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能够坚决贯彻《文物保护法》,主持正义,旗帜鲜明地保护应该保护的历史文物,这是需要一种对法律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勇气和精神的。第二,苏州市政府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纠正在旧城改造中出现的某些偏差,妥善处理保护文物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也反映了一种值得钦佩的气度和文化素质。
综观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经济建设与保护文物的矛盾。但最终都是抢救、保护文物的力量占了上风。而在这方面,我国是有过沉痛历史教训的。前几年,当破坏历史文物的苗头开始出现时,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们的同志说:“我们现在有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现在有的(历史文物),我们永远不会有。”遗憾的是,许许多多我们“现在有的”正在很快变成“永远不会再有”,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痛惜啊!有些地方或为追求经济利益,或为追求所谓“政绩”,竟然无视国家的法律,无视人大的监督,无视人民代表的呼吁,无视文化部门的劝阻,无视新闻媒体的曝光,一意孤行,日夜开动推土机将历史遗址夷为平地,这就不仅令人愤怒,而且令人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有恃无恐了!
正写到这里,从7月23日《北京晚报》一版读到一则头条新闻:《北京划出2300公顷保护旧城文物遗迹25片旧街区不许开发》,顿觉神清气爽。看来,我所感受到的清风,已经不止“一缕”,而是“一股”了。我敢肯定,这是北京市党政领导机关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战略思想的具体成果之一。人们的头脑都在开始冷静。因此,我们有理由期盼,不久之后,这样一股股的清风会在祖国东西南北倏然而起,汇成压倒那股歪风的强劲“气流”。
但愿如此,也必然如此,必须如此。
第4版(要闻)
专栏:
实践“三个代表”的战斗堡垒
——来自长沙县印山村的报告
周立耘 王国平 邹蓬
湖南省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悄然崛起在全国闻名小康村之列。去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上交税金64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900元。印山村的发展靠的是一心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党支部,他们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战斗堡垒。
创造优势,始终站在农村生产力发展前列
1982年,印山村人均收入仅120元,村上办企业亏损12万元。在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村党员毅然集资捐款30万元,建起一家年产5000吨的小型水泥厂,当年产值就达60万元。
党支部一班人并未陶醉,他们咬定发展的新目标,投资20多万元扩大用电容量,又投资50多万元买回10台东风大卡车,加强原材料运输,结果,年产4.4万吨水泥厂仅8个月就投产,当年就生产水泥2.6万吨,实现利税120万元。1997年,他们再创水泥生产优势,又投资150万元,进行8.8万吨扩建改造,从此,水泥生产成为印山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从办厂的成功到扩建的跨越,印山村人看到了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希望,他们紧紧抓住以水泥为龙头的乡村工业,进一步扩大自身形成的强工富民优势,在组建湖南印山实业总公司的基础上,又先后办起了白色水泥、彩色水泥、编织袋、家具、机械等10多家村办企业,职工队伍扩大到千人。1999年,村里企业人均实现工农业产值23万多元,税金5799元,村交税总额和人均交税额居全省前茅,村办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过亿元。
印山村在发展农村工业的同时,也把眼光放在发展高效农业上,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研究开发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引导农民发展精品、高效农业。去年,村里投入130多万元,建成了80亩印山精品农业示范区,引进和种植草莓、葡萄以及名贵花卉苗木。今年投入200万元,正在兴建油料、茶叶和牛肉三个加工厂。他们还计划投资30万元,兴建150头肉牛养殖场。
更新观念,营造乡村新风貌
印山村党支部在带领印山人走富民之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只让印山村人富了口袋而穷了脑袋。
当年,印山村村办企业上马时,有人怕企业的技术被人学去,钱被别人赚去,提出村里企业不用外村人。印山村党支部清楚地看到村民的这种思想观念已不适应农村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他们走村串户给乡亲们做工作:只有打开村门,我们才可以广招各种人才,才可以进一步形成竞争发展的新局面。于是,村里出台了鼓励大家学技术、搞创新的措施。先后从省建材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聘请了50多位学者专家来印山村授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10多人,并现场指导,解决煅烧、配方及白水泥的白度和强度等问题。同时,有计划地选派业务骨干到大专院校和有关单位学习深造。目前,印山村已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0人,并已开发出新产品3个,进行各种技术革新60多项。去年11月,他们自己开发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水泥低速磨式破碎机获国家专利,产品投入生产后供不应求,仅此项创新,就可每年为印山村增加收入300多万元。他们摒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识,先后带动附近县、乡、村办起了工厂。
为给村民头脑“充电”,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先后举办邓小平理论学习班20多场次,培训村组骨干100多人次,组织下组理论宣讲10多场次,发放理论学习资料300多册;村里每年都要花2万多元专门订阅科技和管理方面的报纸杂志;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每逢节日,都要组织党员、团员和妇女、儿童、老人到外地参观考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为印山发展献计献策。
村里还投资1000多万元美化村貌,塑造印山新形象,先后建起了错落有致的别墅小楼、设施完备的印山学校、美观大方的村办公大楼、功能齐全的娱乐城、草木吐翠的农民公园以及田径运动场、球类运动场等文化设施。
印山村变了,印山人也变了。这里10多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赌钱打牌现象销声匿迹,计划生育成了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乡里邻里形成了和睦融洽、宽容、谦让的良好氛围。
心系大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大局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印山村党支部成员的共识。当年,老支书刘德应面对村上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排除来自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抛弃一切个人得失,先后把村水泥厂厂长和村支书的位置让给李焕然,又谢绝乡里安排他到乡政府国土所工作的机会,决意留下来辅佐李焕然,他心里想的是村里经济发展的大局,他的这一举动,带动了印山村党支部一班人。许多党员干部主动放弃带技术出去打工赚钱的机会,留在村里搞集体经济。党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厂干部坚持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村党支部书记李焕然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年休假都没超过10天。
印山村先后建立了基础设施招标、财务公开、集中采购、干部任职等一系列制度。特别是近几年来,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执行招投标制度,没有出现过一起偷工减料、行贿受贿问题,个个工程都是优质合格工程。在印山村,村民们进厂既要经过公开招聘,又要经过村上集体讨论,村里不论是村委会还是工厂,重要岗位都要竞争上岗。
群众的呼声就是村党支部的行动。村里通过村委会、村党支部、村民小组、村里50多名党员建立起扎根群众、面向群众的社情民意服务网。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村民比较集中的工厂、市场、村委会办公楼设立了社情民意意见箱,发动群众为村里发展经济提意见、当参谋。村民小组长和小组的党员每人联系1至2个农户,向村民征求意见。村里建立了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联席会议制度,村党支部指定专人担任社情民意联络员,搜集综合意见,回答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组织联席会议现场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印山村,群众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群众想到的,村党支部做了,群众没想到的,村党支部也为群众办了。他们说:“村党支部是我们的贴心人!”
第4版(要闻)
专栏:友好往来
迟浩田会见罗马尼亚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七月二十五日电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今天在这里会见了由国防国务秘书杨·米尔恰·普伦古率领的罗马尼亚国际关系代表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吴铨叙上将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为下岗及特困职工排忧解难
福州启动“春风行动”
本报福州电 记者江宝章报道:旨在为下岗职工、特困职工和生活困难的劳动模范解决实际困难的“春风行动”,7月21日在福州启动。92家用工单位向下岗职工提供了2998个就业岗位。近5000名下岗职工闻讯前往,其中1123人现场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
福州市现有2万多名下岗职工、4991名特困职工。此次“春风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名下岗职工或特困职工结对帮扶,年内为下岗、特困职工创造1.3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免费为3000名下岗、特困职工提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对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全国、省、市劳模在申请购买职工解困住房时一次性给予6500—30000元不等的补助;为500名下岗、特困职工子女提供助学金;对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列入最低生活保障线予以统筹解决等等。
在该行动的启动仪式上,12家企业还举行了商品义卖活动,义卖所得全部用于资助下岗、特困职工子女就学。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1998年,原来从事服装设计的女大学生汪滢来到江西丰城市湖塘乡湖塘村,签订了100亩荒山租赁50年的承包合同。如今,汪滢和丈夫在100亩荒山上栽种了葡萄、油桃、板栗、南方苹果、西瓜等作物。图为汪滢夫妇收工回家。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阿诗玛”杨丽坤去世
新华社上海7月25日电 成功塑造“金花”和“阿诗玛”两个银幕形象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丽坤,因突发脑血栓,7月21日在上海的家中去世。
杨丽坤1942年出生在美丽的云南普洱,1954年进入云南歌舞团。
16岁时,杨丽坤第一次在电影《五朵金花》中出演主角——女社长金花,以朴实自然的表演,使“金花”这个银幕形象深入人心,1960年因此获得了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鹰奖”;其后,她又主演了歌剧片《阿诗玛》的主角阿诗玛,使阿诗玛成了人类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代名词,阿诗玛也因此成了广大电影观众对杨丽坤的别称。
1978年,杨丽坤调往上海电影制片厂。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