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专栏:
将军的摇篮 舰长的母舰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事
新华社记者 黄彩虹 陈万军 本报记者 徐运平
这里是将军的“摇篮”,从这里成长起来的100多名将军,走上人民海军基地、舰队和领帅机关的领导岗位;
这里是舰长的“母舰”,1200多名舰艇长,从这里驰骋海疆,犁开碧波的第一道航迹;
这里是海军的人才基地,3万多名毕业学员从这里走上战舰,走向大洋;
这里是海军的科技库,千多名专家、教授成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千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成果成为海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助推器”……
这就是共和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大连舰艇学院。
“将才育人才通科育通才”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拍打着矗立在大连老虎滩畔的大连舰艇学院。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学院党委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军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需要“通才”。要培养通才,必须实施复合式通科教育。从1984年起,大连舰艇学院实行通科育才的教学改革,揭开了中国军事教育迎接跨世纪挑战的新的一页。
“将才育人才,通科育通才”。大连舰艇学院党委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航程中,不断犁开新的航迹。1997年3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海洋工程学博士张永刚,主动要求到海军舰艇学院任教。然而,有人提出,这个博士太傲,不稳重。情况反映到院长那里,院长听后明确指出:“张博士是海洋工程前沿学科人才,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就是需要像他这样有学识、有闯劲的科技将才!”
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人才“酵母”反应。学院每年都招收一批处于学科前沿的博士、硕士充实教员队伍,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
兵种战术学和军事运筹学硕士生导师赵晓哲博士,通读了军事院校参谋班、合成班、战术班、战役班的所有教材,对海军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等装备性能与作战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且10多次参加大型军事演习,100多次参加新装备试验试航。具有广博专业与军事学识的赵晓哲,带出的13名硕士研究生,全部在军事科研领域取得研究成果。
航海教研室副教授王孝通博士,主持研制的《单舰多功能模拟系统》,填补了我国海军驱护舰全武器系统模拟训练的空白,实现了我军高科技装备训练手段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一重大科研项目,吸收了13名在校学员参与全程攻关,是一次将才育人才的成功演习。
基础部自动控制系讲师马野运用多媒体、仿真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将前沿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员的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为把前沿学科知识介绍给学员,她在学院首开《神经网络》课程,编制出数十套软件,全程应用多媒体教学。今年6月,马野撰写的《细胞神经网络模板设计与分析》学术论文,入选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交流,成为神经网络学科的“一枝独秀”。
“宁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为适应高科技装备的发展需要,教员们广泛猎取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信息,最新装备发展动态,最新战略战术方法,最先进的训练手段和最新的战争模式,不断给学员输送新的信息。战法研讨会、设置模拟战场、组织“红”“蓝”对抗,全部由学员唱主角。
今天,驾驭高技术装备,打赢高科技战争,已是这所军事院校培养跨世纪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的一把新标尺。近10年来,毕业的5000多名学员,全部一次性通过了第一任职的合格考核。
“宁可淘汰在课堂,决不淘汰在战场”
清晨,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冉冉升起。两名学员将一面象征军舰启航的信号旗升上了“母舰”的“桅杆”。今天,480名本科毕业学员告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踏上了蔚蓝色的新航程。
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立下知识报国、献身海防志向的蒋科,1990年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四年寒窗,他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被保送就读本院硕士研究生。
在一次随舰出海训练中,当他发现我国舰艇海图作业仍沿用传统的人工绘算方法时,就立下“一定要让当代航海家们用上先进的电子海图”的誓言。凭着对蓝色事业的追求,凭着当代军人的责任感,经过两年时间的顽强拼搏,他攻克了400多个难题,研制成功人类航海史上划时代意义的电子海图。国内一家电脑公司的经营者了解到蒋科的这些科研成果后动员他说:“业余时间帮我干,月薪4000元。”蒋科婉言谢绝。他说:“挣钱的机会人人都有,报效祖国的机会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争取到的。”
跨入海军舰艇学院的大门,就将自己融入了保卫蓝色国土的事业中。掌握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维护祖国海洋权益,已付诸于学员们的实际行动。91届学员荣剑,是位从黄土地走来的年轻战士。当他了解到许多同龄人海洋知识贫乏,海洋国土和海洋防卫观念淡薄时,心里沉甸甸的。面对中华民族有海无防的百年屈辱史,面对300万平方公里蓝色海洋国土的呼唤,他心中升腾起一个强烈的愿望:为经略海洋著书立说,唤起人们对海洋的共同关注!刚进军校一年的荣剑,便开始了他撰写鸿篇巨著的艰难跋涉。从历代海洋战争到现代海权,从哥伦布、郑和的航海壮举到飞速发展的海洋科学技术,荣剑用微薄的津贴购买、搜集、整理了整整一大旅行箱的史料、资料。一页页书稿中,融进了他的思考,融进了他的观点,融进了他的展望。按规定,学员只能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写作计划。为支持荣剑早日完成写作任务,学院破例批准他可以在熄灯后到微机室写作,跳动的微机键盘伴随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一天深夜,在回寝室的路上,由于劳累过度,他一头栽倒在地,摔断6根肋骨。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上缠满绷带的荣剑,仍每天坚持写作。为了尽快拿出书稿,以至母亲和爷爷去世时,他都未能回家见亲人最后一面。连续4年寒暑假,他也留在校园笔耕不辍。经过荣剑3年的艰苦努力,一部长达78万字的《经略海洋纵横谈》终于脱稿。当北京海潮出版社的领导得知这部巨著出自一名军校学员之手时,当即拍板不计成本立即申报出版。1996年冬天,10多名海洋战略专家为《经略海洋纵横谈》出版发行举行专题研讨会,称赞这部巨著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工程,是一名跨世纪青年对人类海洋文明的杰出贡献,是一名当代军校大学生献给“海洋世纪”的一份厚礼。
“宁可淘汰在课堂,决不淘汰在战场。”学院党委这一育人原则,更加激励学员们发奋学习,更加自信地走向大海。在学院里,20多个“外军作战思想研究小组”、“战术战法研究小组”由学员们自发成立起来,世界各国的作战舰艇、飞机,他们了如指掌;高技术战争的特点,他们一清二楚;新装备的战法训法,他们胸有成竹。
今年年初,学员林岱从新装备研制单位调研归来,在《水面舰艇水声对抗作战模式及效能分析》毕业论文中,预先提出了新装备的新战法实施方案;
6月中旬,学员毛一凡从某驱逐舰部队实习归来,在《高技术战争中的电子战及我军电子战能力分析》实习论文中,就电子战装备的新训法提出了独到见解;
7月5日,学员翁先伟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雷达效能研究》毕业论文答辩中,首次将人的素质与装备的效能结合在一起做出了效能模型,对部队作战指挥具有重要价值,被评为优秀论文。
“我属于大海,我属于战舰”
“驾驭大海,驾驭未来。”这是大连舰艇学院毕业学员的共同心声。从这里走向万里海疆的万名毕业学员,在人民海军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创下了数十个第一:共和国第一个硕士舰长,第一个率科考队赴南极考察的海上编队指挥员,第一个为捍卫祖国海洋权益英勇作战的共和国功臣,第一个乘外国军舰环球航行的中国军人,第一个改变人类航海千年历史的科技专家……
毕业于大连舰艇学院的海军第一位硕士舰长贾晓光,本可以留在北京高级领导机关工作,但他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属于大海,我属于战舰。”1997年,他被任命为新型护卫舰舰长。当年,他就组织全舰开展全武器系统战术运用,使战舰当年就能遂行使命任务。在一次演习中,他凭着过硬的技术,圆满完成了两枚导弹齐射任务,准时、准点、准方位、准距离直接命中目标。任舰长仅一年,他就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了护卫舰舰长全训合格考核,次年即升任导弹驱逐舰舰长。他带领全舰官兵刻苦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掌握现代技术。今年5月,贾晓光所在军舰成为全军读书成才先进单位。
舰长是军舰之魂。112舰舰长吴洪乐曾担任共和国三代驱逐舰舰长,两次陪同江泽民主席视察新型战舰。担任舰长6年期间,他以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创新精神,率舰完成了1200多项试验试航任务,主持编写了600项使用管理条例和战斗部署,10多次执行远航巡逻、作战演习等重大战备任务,为新型战舰形成战斗力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96年以来,他3次率舰出访美洲四国和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中国舰长的风采。
创新,是民族之魂、强军之本。一代代毕业学员以“科技强军”为己任,为提高海军综合作战能力顽强拼搏,奋勇攀登。
9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在水中兵器技术领域一路领先进入了智能化时代。而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面对差距,刚刚从大连舰艇学院反潜武器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的章新华,憋着一股劲,奋起直追。他利用在国家重点试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选择“声纳目标自动识别技术”作为研究课题。为填补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他与某研究所合作,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军事装备科研中,使声纳装备的目标识别率有了质的飞跃。1997年,章新华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声纳目标识别的研究。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的“船舶辐射噪声混沌理论”准确刻画出噪声信号的特征,为我军舰艇探测识别水下目标提供了新途径。随后,他又在国内率先提出“水声信号的盲处理”理论,被列为国家“973”重大研究课题、国防重点研究项目。
在人民海军各个舰队、编队和一艘艘现代化战舰上,从舰队司令到编队指挥员,从舰长到部门长,有80%毕业于大连舰艇学院。大连舰艇学院领导自豪地说:“我们每个学员的身后,都是一艘军舰,一个编队,一支舰队!”在实兵实弹的演习场上,他们驾驭战舰演练着一个个排兵布阵的韬略,导演出一场场现代海战的壮观场景;在科研战线上,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摘取了一项项科研桂冠;在蓝色国土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忠于祖国的动人乐章。
人民海军历史上最近的一次海战中涌现出的9名功臣,7名毕业于大连舰艇学院。离开校门才半年的杨志亮、王正利在战斗中分别荣立一、二等战功。中央军委领导称赞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毕业学员的事迹证明,学生官是能打胜仗的!”
将忠诚写满祖国的每一片海疆。在保卫神圣海疆的历次海战中,1300多名从大连舰艇学院毕业的军事指挥官荣立战功。这是共和国对他们的褒奖!
风卷舰旗向大洋。从海军人才“母舰”出征的大海骄子们,在党的指引下,正迎着新世纪灿烂的曙光,向着大洋,向着未来远航。
图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英姿飒爽的海军学员。
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摆脱四年连续亏损
重庆工业整体扭亏
本报重庆7月24日电 记者李维平报道:连续亏损4年的重庆市工业,今年上半年实现重大突破,全市国有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盈利39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减亏6.29亿元,1至6月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指数逐月上升。
重庆工业整体扭亏在运行上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经济运行质量有较大改善,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呈全面回升趋势。上半年全市工业实现利税31.25亿元,同比增长30.4%,利税回升拉动全市经济综合指数上升9.7个百分点。二是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汽车、摩托车,电力、医药化工及烟草等四大支柱产业盈利额达7.59亿元。以庆铃公司、太极集团为代表的重庆工业50强,上半年实现利润8.88亿元,占全市企业盈利额一半以上。三是新产品开发势头不减。今年上半年新产品产值增长75%,完成产值85.9亿元,拉动产值增幅9.37个百分点。四是机电产品出口高速增长。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21.72亿元,增长75.2%,净增9.32亿元,占全市产值净增额19.74%。五是股份制企业由于资产质量较高,活力较强,成为全市工业扭亏的一大支撑力量。上半年实现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97.7%。债转股的成功实施,使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大幅下降,同比减少2.28亿元,下降11.8%。重钢、川维、嘉陵、建设、长安等企业通过债转股,剥离了不良资产,开始轻装上阵。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大改革力度 优化经营环境
贵州国企走出困境
本报贵阳7月24日电 记者孙海涛报道:贵州省狠抓“三改一加强”,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全省2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净盈利3.85亿元。
通过国家债转股、核销呆坏账等措施的落实,贵州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剥离不良资产近170亿元,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3年前的65%下降到48%。习酒总公司等一批企业通过与省内外优势企业兼并、合资等资产重组形式,重新焕发了活力。
去年以来,贵州依靠中央支持和省内自筹5亿多元技改贴息资金,带动近70亿元的技改贷款,使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午胎、贵州铝厂的氧化铝等一大批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得以投产或扩大产量。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品产销率达98.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9个百分点。
贵州今年已实现煤炭压产50%的目标。国有企业正逐步从医药、纺织和一般轻工、机械等竞争性行业退出。上半年“两税”收入中,工业占84%,全省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收22.2%。
第1版(要闻)
专栏:
改革创新育英才
本报评论员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瞄准军事高科技前沿,勇于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围绕打赢现代战争的目标,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他们的经验主要是如下四个方面:
有一个献身国防的信念。政治合格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个学院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首位,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秉承“献身、严格、图强、求实”的校训,创造性地开展以爱舰、爱岛、爱海洋为主题的“蓝色工程”教育,打牢理想信念、军魂意识、献身精神“三根桩子”,使学员成为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革命军人。
有一支优秀的“将才”队伍。院校是人才生长的源头和基地,教研队伍是院校的主体。这个学院党委把识才、选才、用才作为建设高素质教员队伍的一项永久性工程,不拘一格引进“将才”,以“将才”育人才。
有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改革创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这个学院在全军最早实行“通科育通才”的教育体制改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的新变化,更新观念,打破过去“专科育专才”的教学方式,创造了复合式通科教育模式,培养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的“通才”。追踪学科前沿,引进大批学科带头人,努力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新型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有一套面向实战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该学院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又一特点。培养既精通军事科技又能统领千军万马、驾驭全局的指挥员,仅靠学校课堂是不够的,必须立足实战。他们精心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把学员推到“蓝色课堂”、“社会课堂”、“国际课堂”、“实战模拟课堂”中磨练锻造,让学员们把掌握的高科技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打赢现代战争需要高素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需要高素质人才。因此,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经验,无论对军队建设还是对于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版(要闻)
专栏:
宁夏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0.7%
本报银川7月24日电 记者郑有义报道:西部大开发给宁夏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宁夏回族自治区上半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0.7%。
截至6月底,宁夏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改制面已达81%。整体退出制糖、纺织行业,关停小煤窑、小炼油、小水泥等“五小”工业。建成了宁夏化工厂第二套大化肥工程、世界第二座智能机床“小巨人”等项目,结构效益开始显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扭转了连续三年净亏损的局面,首次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大抓“富民工程”,促进农村种养结构调整的良性循环。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但优质品种增加,上半年肉类和牛奶产量分别比去年增长9%和11.2%。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实现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宁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投资。上半年利用国外贷款比去年同期增长6%,外商直接投资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与东部省区实施各类经济技术合作重点项目81项,总金额26.5亿元。
抢占科技制高点。今年全区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69项,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44项,其中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8项,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9项。上半年完成新产品产值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
第1版(要闻)
专栏:
内蒙古经济运行呈良好态势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53亿元,同比增长9.5%
本报呼和浩特7月24日电 记者孟辉、刘亮明报道: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国民经济初步摆脱了前几年低速运行的局面,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5%。
内蒙古工业生产呈现出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好势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122.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快于上年同期9.6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保持较高增长势头;工业产品销售率明显提高,达到96.9%,比上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66.85,比上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升,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消费品市场明显趋旺,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6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92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北京内蒙古经济合作再上台阶
日前,在北京—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讨会上,两地在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共签订经济合作协议16项,总金额164.16亿元。近3年,两地共实施经济技术合作项目610个,实际到位资金32.18亿元。两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刘亮明)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上半年汕头外贸出口大幅增长
今年,广东省汕头市外贸出口实现大幅度增长。1至6月,全市出口总值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4%。远洋贸易出口增长129.9%,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3.5%。企业踊跃参加春交会,总成交额1.47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侯伟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北京城建一公司通过环境认证
日前,北京城建一公司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绿色环保金钥匙,使企业打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面对国际市场绿色环保的挑战,该公司不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管理走在全国建筑系统前列。(廖礼永)
第1版(要闻)
专栏:
银行业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国家外汇储备:1586亿美元
本报北京7月24日讯 记者施明慎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在今后几年里,我国银行业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在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础上,按照平等竞争、互惠互利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截至今年6月底,在华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已达323亿美元,其中贷款208亿美元。已有32家外资银行获准在上海、深圳经营人民币业务,客户范围已扩大到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区。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达1586亿美元,比去年末增加39亿美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尉健行在西部地区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培训班上指出
人民法院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效司法保障
本报北京7月24日讯 新华社记者王炽、本报记者赵川东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今天来到国家法官学院,在首期西部地区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培训班上发表讲话,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正确的、有效的司法保障。
尉健行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步骤,是我国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和迎接世纪挑战而作出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的过程,是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要有完善的法律,也就是要加快研究制定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法规,保证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有切实有效的司法保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尉健行说,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人民法院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在新的形势下,对人民法院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要确立人民法院工作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合点,使国家法律和政策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确保审判质量,提高诉讼效率,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为西部大开发、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更新观念,认真解决法院工作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真正做到公正司法,为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正确的、有效的司法保障。
尉健行说,法院自身建设是创造西部大开发良好的法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一定要把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贯穿于建设高素质法院队伍全过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密联系法院队伍实际,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队伍,做到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也在西部地区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培训班上讲了话。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首期西部地区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培训班,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参加这期培训班的有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基层人民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和军事法院院长约150人。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同瓦希德总统会见
同梅加瓦蒂副总统举行会谈
本报雅加达7月24日电 记者张静宇报道: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今天前往总统府会见了印度尼西亚总统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胡锦涛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对瓦希德总统的亲切问候。他说,中国和印尼是友好近邻,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去年瓦希德总统访华后,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两国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两国元首之间所达成的共识正逐项得到落实。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关心下,中国和印尼关系正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健康发展势头。
胡锦涛感谢印尼政府多年来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给予中国宝贵的支持,也感谢印尼政府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他希望双方今后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反对外来干涉等方面加强相互支持,为推动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作出共同努力。
胡锦涛还表示赞赏瓦希德总统和印尼新政府推行民族和睦政策。他说,华人是印尼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真诚希望印尼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为印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瓦希德总统表示热烈欢迎胡锦涛副主席一行访问印尼。他请胡锦涛转达对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他说,他本人和印尼政府都将坚持对华友好的政策。印尼人民特别是工商界人士愿意同中国加强各种形式的互利合作,以造福于两国人民,并通过合作不断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瓦希德强调,印尼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西藏问题上的立场。
本报雅加达7月24日电记者张静宇报道:正在印度尼西亚访问的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今天在这里与印度尼西亚副总统梅加瓦蒂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说,中、印尼是友好近邻。新中国成立后,印尼是最早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去年年底瓦希德总统阁下成功访华,与江泽民主席就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互信全面合作关系达成共识,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两国于今年5月签署了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并成立了两国政府间联合委员会,这标志着双边关系正进一步走向正确的轨道。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与印尼的友好互利合作,愿与印尼方共同努力,积极落实两国政府关于未来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梅加瓦蒂说,印尼和中国近年来的关系很好,不断取得进展。印尼新政府成立后,重视同中国发展相互支持的互利合作关系,并高度赞赏中国政府为发展双边友好合作关系所作的积极努力。
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胡锦涛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作出不懈努力。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也符合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得到友好国家的支持。我们对印尼政府长期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表示感谢。
梅加瓦蒂表示,印尼政府坚决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作为真诚的朋友,印尼将继续坚持这一政策,不同台湾有任何官方往来。
双方着重就保持两国多层次交往势头、深化经贸等领域的合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相互支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配合与合作等方面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一致认为,中国与印尼都是本地区的发展中大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双方在东帝汶问题、人权问题及推进东亚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配合,并愿在联合国及其他多边场合继续加强磋商与合作,为维护本地区的和平、稳定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作出共同努力。
中方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令计划、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汪洋、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陈新华、中国驻印尼大使陈士球,印尼方代理外长苏亚蒂·苏迪查、社会福利和扶贫统筹部长巴斯里·哈桑迪、驻华大使昆达喇等参加了会谈。
会谈后,胡锦涛和梅加瓦蒂出席了《中印尼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签字仪式,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中午,胡锦涛副主席还会见了印尼工商界代表并发表了讲话。
晚上,梅加瓦蒂为胡锦涛一行举行盛大欢迎宴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七月二十四日,正在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雅加达同印度尼西亚总统瓦希德会见。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我将建汽配价格监测发布制度
日前,国家计委在京召开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汽配价格监测工作会议,决定建立全国汽车及汽车配件价格监测发布制度,并通过中国价格信息网(www.cpic.gov.cn)定期向社会公布全国30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整车及配件价格。(程小东)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