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贫困,使人更加依赖自然环境,增加对自然资源的攫取;自然资源的匮乏则导致依赖它的人更加贫困。许多自然保护区正面临着这样的严峻现实。7年前在贵州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实施的“渐进项目”却在消融着这对矛盾。
草海复苏了
本报记者 孙海涛
解开人鸟争地的死结
6月底,我们来到威宁草海。
波光潋滟的草海像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云贵高原上。雨季是草海最充盈丰美的时候,岸边平坦的草地浸在浅浅的水面下,赤脚踩上去,水面刚过脚背,依稀可见草海特有的细鱼在脚边游弋。远处一位老农正在拾掇土地,几只白鹭在他身后觅食,悠悠然,毫不惧人。
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管理处的人说,冬天才是最好的观鸟季节,来的候鸟有80多种,超过10万只。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其中国家二级以上的保护鸟类有27种。最珍贵的当数黑颈鹤,这几年数量逐年递增,现在已达500多只,是我国黑颈鹤最集中的越冬地。
我们走进草海簸箕湾村民组村民张锡态的家。他曾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一年在山上种的洋芋只够半年糊口。他首批进入“渐进小组”,用两次得到的600元赠款买来木料,凭着一点木工手艺给人做门窗。慢慢地积累了几千元。前年他建了砖窑后已基本不再种地,和妻子一同伺候砖窑,还雇了3个小工,现在已是村里中等水平的家庭。前来串门的邻居辛言举则用600元赠款买了台缝纫机和一套理发工具,他给人理发,妻子给人缝补衣裳。靠这些收入一家人解决了温饱,如今很少去捕鱼捞虾了。
鱼虾多了,农民不来干扰了,草海的鸟又多了起来。
如今的草海,人鹤相亲的场面随处可见。然而,这里曾经历过堪称残酷的生存竞争。历史上的草海水面有45平方公里,水深仅3至5米,因水中长满各种水草而得名。10年前,这25平方公里的水面下还是2万多农民的耕地。1958年人们开始排水造田,到70年代初,湖水被放干,草海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1975年统计黑颈鹤只有35只,而水禽几乎绝迹。1982年重新筑坝恢复了25平方公里的水面,草海才重现生机。1992年,连同水面周围120平方公里的湿地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周围农民因此从人均3亩耕地一下子变为人均不足半亩,人与自然的竞争即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耕地渐渐铺满山顶,鱼虾捕捞量从每年15万吨锐减到万吨左右,如何解决环境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呢?
1993年,专门从事扶贫就业训练的国际“渐进组织”选择草海作项目实验,与贵州省环保局共同实施。
该项目首先评估出村里最穷的农户,3至5人组成一个“渐进小组”(往往是一个家庭)。“渐进组织”向每个小组提供800元作启动资金。每个“渐进小组”要接受培训,选择非农项目,填写计划书,然后得到400元赠款。3个月内为项目工作1000小时以上并产生利润的成功小组,可得到余下的400元赠款,用于持续发展。
簸箕湾有77户人家,其中10户列入“渐进小组”。他们或是买来燕麦、蜂糖,采来酒药花,做成甜酒药出售,或是收来核桃、板栗做些小买卖,这些小营生渐渐成了他们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渐进组织”在4年中发展了412个“渐进小组”,涉及1000多个农民,但这只是沿湖27000多农民中的极少部分。“渐进组织”原定给每个成功的“渐进小组”800元赠款,当渐进户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后,他们对第二笔赠款作了一些调整,将其中的200元转为建立能照顾到更多农户的村寨基金。
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
1998年,省环保局和渐进组织联合国际鹤类基金会,设计了草海村寨发展信用基金,保护区内成立10户左右为一组的村基金小组。国际鹤类基金组织向每一小组提供800元,省环保局提供300元,加上“渐进组织”预留的200元,各组根据不同情况,每人少则5元,多则百元,投入本组基金。与渐进小组选择“穷人中的穷人”不同,村基金小组向所有村民开放,条件是不能投资有损环境的项目,不能经营烟酒。
村民们自己制定贷款利息和还款期限,并帮助贷款者考察赢利的可能性。由于资金都能有效地快速周转,基金增长也较快。初期村民们只能靠抓阄一次贷款300元,现在每个农户每3个月都能贷到450元以上。
在菱角村民组,我们特地来到贫困的赵庆玲家,不巧她外出进货去了。村基金小组长朱和平介绍说,她一人拖着5个孩子,以前日子十分艰难,但现在好多了。她在基金小组已经贷了7次款,往来于各个乡场买卖鸡鸭,不仅还完了几千元债务,还修好了破烂的房屋。朱和平也在打工、做买卖,把渔船卖了。
起初有些村民不敢贷款而把指标让给别人,但多次见别人赚了钱后没有一个不动心的了。
在两年时间里,村基金小组覆盖了1114个农户,占湖区农户总数的30%左右。这些农户的年人均收入已从两年前的450元,增加到现在的958元,其中有70%的家庭主要收入来自农业和渔业之外。沿湖出现了不少做铁皮炉、出租游船、饲养禽畜、食品加工等有特色的村寨。渐进项目、村寨基金在其余农户中仍在渐次推进,草海周围的环境压力不断减轻。
农民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
冒着细雨,我们来到村民潘光俊家。听说保护区管理处的人来了,村民们围拢过来,满满一屋人,七嘴八舌和管理处的人聊上了。有人端来半盆煮洋芋,一碗白酒,争着端茶递烟,那股亲热劲真令人感动。
管理处的余副处长说,多年前,农民与管理处的对立曾令他们非常头疼。管理处的19个人要完全禁止120平方公里的开山垦荒、偷猎鸟类、违禁捕鱼,根本做不到。和农民的暴力对峙也记不清有多少回了。几年前,他们在沿湖许多村寨聘请农民环保员,每月80元工资,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不是推行渐进项目和村寨基金,和农民的关系绝不会有今天这般融洽。
簸箕湾是片浅水沼泽地,我们远远看到靠岸约有1平方公里的沼泽被水泥柱和铁丝网围起来,这是村民们提议由管理处资助围起来的水禽繁殖区。围起来的这片沼泽限制的是村民自己——不准在里面放牧,不准打捞水草,不准捡拾鸟蛋,按基金户头管理,1户管1天,哪户没有看管好让人畜进入或损坏了围栏,哪户受罚。簸箕湾村正在实施自己做的规划:已经建起一个观鸟台,又在修一条进村的路,以吸引外来游客。其中部分资金用的是他们村寨基金的利息收益。
每个进入渐进项目和村基金小组的村民都要种5棵以上树木,每个基金组的利息都有一部分要用于保护环境的公益事业。许多村寨成立了禁渔协会、护鸟协会。每年4至7月封渔期,各村会自觉收起鱼网。再也没有人因鸟啄食了地里的种子而结伙到管理处索赔。在草海周围,人鸟通常可以靠近到20米之内。农民们已经知道,保护好鸟类,就是保护了自己的将来。
题图:绿树掩映中的村寨。 孙海涛 摄
草海出现人鹤相亲的情景
(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天津节水下“猛药”
关闭洗车业
本报记者 陈杰
天津今夏出现特别的一幕,以往沿街冲车点水枪喷射、水花四溅的景象荡然无存。在冲车点相对集中的河东区沙柳路、河西区黄埔路“高压洗车”的广告牌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无水洗车”。那些摇着湿手巾在道路上叫喊拦车冲洗的小伙子见不到了,还在营业的各个洗车点悬挂着厂家赠送的条幅“响应政府号召,推广无水洗车”。下岗职工杨女士过去一天用水最多冲三四十辆车,粗略地算,扣去水电费10元,收入七八十元,雇了一个人,两人均分,日收入三四十元。现在“无水洗车”,她用“无水洗车液”一个下午擦了一辆夏利车,收费10元。她自嘲:“吭哧吭哧,累得像‘傻小子’似的。”
天津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自1997年以来,天津连续4年严重干旱,特别是去年供水源头的潘家口水库上游地区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水利工程蓄水很少,已接近死库容。如果近期没有较大范围的有效降雨,天津城市供水将更加紧张。因此天津市委、市政府今年从6月初采取紧急措施,动员全市人民开源节流,尽最大努力减少水资源紧缺造成的不利影响。
天津市区已办理工商执照和运营证的冲车企业有170家,它们有固定的场地,设备齐全。街上的冲车点则大部分无照无证,多为下岗、无业人员,操作工具简单,无序用水。违章取水以及浪费水的问题十分突出。接自来水直接冲车,一分钟用水约12升。6月9日,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市节约用水办公室颁发加强管理措施的“通告”,其中要求“经营洗车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到市节水管理部门办理用水手续;对非法经营的坚决依法取缔”。时隔8天,6月17日,市节水办发布第二号“通告”,要求“关闭所有冲车业”。
第二号“通告”公布当天,天津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执法人员立即行动,上街宣传,在一周之内检查关闭冲车点近千余户次,天津冲车业较长时间那种无节制蔓延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以水冲车的“回潮”现象时有发生,至今,市城市节水办每天出动8辆车在市区巡回检查,处理举报投诉。
天津月福汽车装俱商厦资产规模500多万元,其中具有循环水装置的洗车设备的投入达40多万元,每年洗车一项的营业额30多万元。在市节水办第二号“通告”公布的第二天,商厦洗车房门前高悬红色条幅“响应市政府号召,节约用水”,煞是醒目。以前来这里洗车的人要排队,车水马龙,显得人气兴旺,而今门庭冷落,7月1日一天,无水洗车6辆,现金收入仅30元。作为私营企业家,总经理段文谦表示,为了百姓共同的利益,我舍掉“蝇头小利”,甘愿赔了!惟愿老天早下几场雨,解了旱情,让生意再火起来。他反映了相当多的冲车业主等待期盼的心态。
“关闭所有冲车业”是天津应对“水荒”的诸多紧急措施之一。天津下了节水管理措施的“猛药”之后,自来水高峰供水呈现下降的态势。最近,日供水量最高达119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最高日供水130万立方米下降11万立方米。市区自来水没有出现停断水、限时供水、定时加压的 现象。
右图:天津市有关部门对洗车业进行清理检查,对严重违章的给予强制性关闭。 贾津生 摄 (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朱建华:
痴心办学意志坚
本报记者 胡继鸿
初夏,一则招生消息在宁夏西海固地区不胫而走。刚刚挂牌的宁夏建华中学在西海固招收免费高中生,每县两名,总共16个名额。招生标准很明确:学习成绩优异,家境困难。一时间,数百名优秀学生报名。
宁夏建华中学是宁夏第一所由民营企业投资创办的全日制、股份制高级中学,今年计划招收初中生120人,高中生240人。学校的投资创办者——33岁的宁夏华成实业总公司董事长朱建华不但追求学校的高标准、国际化,还捐赠100万元,设立“建华奖学金”。奖励内容有二:一、每年由校方评选奖励本校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全区高考文理科状元,每人1万元;二、每年招收一批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西海固地区学生免费就读,直至高中毕业。
朱建华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从5万元贷款起家,近10年时间,发展到现在拥有资产3000余万元。他的公司在宁夏农业银行获得了民营企业鲜能得到的荣誉——优良客户。那么,他缘何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而资金并不十分充裕时,将投资方向转向教育事业?
办学的初衷,出自两年前与几位学生家长的攀谈。在孩子就读的学校,朱建华了解到:许多孩子因为升学竞争激烈而不能读高中,小小年纪就进入社会。“这样如何提高全民族素质?又如何应对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他忧心忡忡。
对于朱建华的办学举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朱建华因此信心倍增,从去年春天起,他开始了办学的先期论证。除了遍访国内教育界名流及私立学校外,朱建华还访问了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二十几所大学、中学,期待着“他山之石”能给自己以启示。
筹办建华中学,朱建华把创新和高标准放在第一位。学校高薪聘请全区一流教师,特级、高级和一级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聘请一些区内外知名的教授担任教学顾问,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教学实验设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群体意识。
尽管学校如期挂牌,朱建华还有一件心事未了。他本来计划投资3500万元,建立一座全新的建华中学。朱建华说:“新学校的设计图纸都出来了,可是征地却始终没批下来。”无可奈何的建华中学只能租用银川师范学校的校园。
朱建华一直憧憬着:花园式的建华中学,校园里一群群快乐的孩子。为了未来,他还要继续奔波……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访谈
为烟农解惑
本报记者 周立耘
湖南桂阳县是全国5个国际型高香气优质烤烟试点县之一。6月中旬,县委书记钟本强在村组、农户中调查发现,已烘烤出来的烟叶达不到标准,部分烟农因此对高香气优质烟叶的试点和推广产生了怀疑和忧虑。
为了找出问题所在,6月12日,钟本强带领烟草、农业部门的专家深入和平镇白杜村等优质烟叶试点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问题主要出在烟叶生长期上。
原来,该县农民实施烟稻连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已习惯早摘烟叶早插晚稻。为了赶季节,农民不待烟叶成熟,就开始采摘烘烤,这一传统做法,影响了烤烟的质量,烟价也受到了影响。
从田头回来,钟本强找来气象、农业专家研究。发现要使烤烟达到成熟采摘,必须在7月20日以后才能采完上部烟叶,然后插下的晚稻也同样可以高产。钟本强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帮助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种田。
6月17日,钟本强再次来到和平镇白杜村。在烟田边,他顶着炎炎烈日向烟农讲解高香气优质烟叶成熟采摘的利害关系,以及在桂阳气候条件下,晚几天插晚稻也能高产的科学道理。烟农心中的疑团,顺着钟本强淌下的汗水慢慢消除了,白杜村成了全县烟叶“成熟采摘”的样板。
6月下旬,钟本强又带领乡镇和烟草部门干部职工到白杜村参观,随后又召开紧急会议,与各乡镇签订了烟叶成熟采摘责任状,从制度上保证了“成熟采摘”的贯彻落实。据测算,仅此一项,桂阳烟农人均可增收100多元。通过这桩事,钟本强意识到,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推广新技术,不但需要破旧立新的胆量和气魄,更需要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别让环保产品有“场”无“市”
宣宇才
泡沫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人所共知。国际公约明确规定了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的期限,中国也作出规定,今年年底前全部淘汰塑料材质的一次性餐具。现在,离最后期限仅剩半年时间了,周围的生活环境仍然被白色污染层层包围,难见环保型餐具的踪影。经采访了解到,一次性环保餐具有“场”无“市”。
何谓有“场”?21世纪的环保大势,12亿人的中国,一次性环保餐具市场可谓魅力无限。目前,我国年消耗各类一次性快餐用具超过100亿只,而且这个数量每年以6%的速度增长。颇具慧眼的企业家自然相中了这个巨大市场。
何以无“市”呢?福建永安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蔡为茂告诉记者,某些城市和行业虽然从1995年就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材质餐具,然而禁令的过渡时间过长,新旧餐具交叉重叠期也长,客观上导致禁而不止。正由于此,永安林业集团公司1998年投资2513万元开发出无毒无味的木质纤维一次性餐具,在市场中屡遭冷遇。一些环保餐具企业也被迫采取了观望态度。
从1998年开始,国内已经有近百家企业进军环保餐具领域,年生产能力也超过30亿只。在这个时候,需要尽快采取果断行动,大规模淘汰发泡餐具。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市场成长期以培育市场,可以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国家也可以早日受惠——泡沫塑料餐具的成本表面看为7分钱,国家处理其造成的白色污染却需要花7毛多钱,整个成本远远超过2毛钱的纸浆餐具。销售商把治理污染的成本悄悄转嫁给了社会。
为了消除一次性环保餐具市场的“肠梗阻”,让环保产品既有“场”又有“市”,当务之急是各个城市从生存安全的高度认识环保的意义,加大治理白色污染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凤凰”不再“伤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至今仍保留着典型的苗族传统建筑群——吊脚楼、石板街。沱江穿城而过,典雅的景致和淳朴的民俗吸引了无数游人。
一年前,由于沱江两岸居民向河中倾倒生活垃圾,一些企业将工业废水排向河中,沱江遭到严重污染。又逢枯水季节,这些污染物沉积下来,造成部分河段水流不畅,恶臭扑鼻。1999年4月,一组题为《伤心凤凰城》的图片新闻,引起各界关注。
经过一年整治,凤凰古城重新恢复了本来面目,美丽的沱江清澈如镜,微波轻漾,缓缓地绕古城流动,幽幽地流进游人的梦中。
下图:1999年4月,记者在凤凰县古城“北门”对岸拍摄的沱江惨状。
左图:一叶小舟荡漾清波之上,撑船者专门负责打捞沱江上的漂浮物和清理河底水草。沱江上这样的小舟共有3艘。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摄
(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清苑开设“贤妻课堂”
本报记者 陈国琦
一出豫剧《七品芝麻官》,使河北省清苑县名闻遐迩。人们都知道:清苑县里多清官。如今,县妇联办的“贤内助培训班”,又成了清苑县一件新鲜事儿。
谈起清苑的“贤内助培训班”,人们又总要提到县妇联主席张蕊珍。
张蕊珍原是乡官,工作泼辣,待人热情。她出任县妇联主席后,凭她多年同村干部家属打交道的经验,感到有必要把这些“芝麻官”夫人们集中起来,和她们一起念叨念叨怎样当“贤内助”?如何吹“枕边风”?她觉得,这些人提高了素质,在家是贤妻,枕边吹新风,对村干部勤政廉政大有裨益。
她请来了河北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张艳春老师,决定办“贤内助培训班”,并确定了授课内容: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村干部妻子?80多名农村干部的夫人坐进课堂,第一次学习起“为妻之道”。
张艳春老师针对大嫂们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农村里随处可见的生动事例,教她们树立起角色、情感、架桥、法律、健康、参与和自我7个意识,引导她们帮丈夫挑担子、补空子、出点子、解难题。
原来给干部当老婆还有这么多讲究!大嫂们听得入了迷。在这个课堂上,她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丈夫的工作,了解了自己的责任,学到了现代女性处理家庭矛盾、增进夫妻感情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技巧。
培训班结束后,村干部妻子们到县里先进的卫生村、绿化村、大棚村参观。许多妻子回家后跟丈夫唠叨的内容就丰富了,不是和富村干部比如何富足、阔气,而是吹起了督促丈夫改进工作、带领村民致富的“枕边风”。于是,眉开眼笑的村干部亲切地把“贤内助培训班”称为“贤妻课堂”。
望亭村党支部书记庞国全的妻子是第一期培训班的学员,第二期开班她又来了。张蕊珍问:“你听了几次也不腻?”她说:“不腻,越听心里越敞亮!”
不少县里的干部希望自己的妻子也能到“贤妻课堂”深造一番,成为自己工作生活的好帮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