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7月8日人民日报第7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7-0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血与火的岁月 '...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佳作赏析

  血与火的岁月
  《血与火》是一幅表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恢宏画卷。它继承了民族戏曲艺术与民间庙堂壁画的美学传统,运用虚拟、自由时空、程式化、装饰性等艺术手法,创作出独具中国气派的作品。画中摒弃了对战争残酷场景的如实描绘,创造出歌颂正义战争壮美精神的独特意境。画题中的血是中华儿女满腔的热血;画题中的火是遍布中华大地绚丽的烽火。画面中,用一山、一石、一树、一云之隔连接起情节丰富的构图,集前方后方为一体,八年时光为一瞬,在漫天烽火之际,庙宇里闪现出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伟岸的身影。在硝烟迷漫的山道上,展现出八路军骑兵健儿跃马横刀,彩带飞扬,如天兵天将勇不可挡。耳旁似乎敲击着戏曲锣鼓的声响,奏出一曲东方艺术神奇浪漫的民族乐章。这乐章的音符就是火,它映衬出正义战争的绚丽多彩,它倾泻出百年屈辱的绵绵长恨,它奏响了国际歌高亢的旋律,它燃烧起中华儿女英雄的梦想。(晋人)
  血与火(工笔重彩)(局部)
  血与火(工笔重彩)(局部)
李玉滋 冯长江合作 (附图片) AmR品论天涯网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

  心随情动 意在笔墨
  叶兆信
  读王科三先生的国画作品《骆驼》,那莽莽戈壁、那悦耳的驼铃,引发了我许多回忆和联想。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画境:苍莽天地间,一队骆驼从地平线上走来,风沙吹着富有质感的驼毛,让人能感知到它的体温。骆驼坚毅执着,一往无前,给人一种力量,似乎什么样的险峰都无法阻止它们前进的脚步。
  可以说,科三先生的绘画已达到了写“心”的层面。他的画不只是停留在“表现”上,而是以自我情感为中心,表达内在的“意”。讴歌奉献精神是他绘画的主题之一。《骆驼》正是反映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以自然为本又是他创作的另一主题。《牧归》、《松下对弈》、《乐在其中》、《教子图》等,画中的山野、牧童、落日、流水、庭院,都是自由自在的。看他的人物画,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以自然、宁静的感受。在画作“趣”的表现上,作者有不同寻常的构思。他画的猴子,充满了“意趣”、“情趣”、“谐趣”,反映了他乐观向上,童心不泯的创作情态。痴心望月的老猴多愁善感;异想天开的小猴憨态可掬;有相亲相爱的情侣,也有相偎相依的母子。在他笔下猴子的情态似乎是一个永远表现不完的题材。
  猴面映透樱桃红(中国画) 王科三 (附图片) AmR品论天涯网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风景线

艺坛风景线
  中国工笔画大展隆重举行
  “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大展”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展出的一百五十余幅作品是从一千多件来稿中精选出来的,它们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较全面地展现出当代工笔画创作的审美观念和多样的风格语言。 (文一)
  黄胄精品研究展别开生面
  炎黄艺术馆近期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画展:“千磨万砺——黄胄部分绘画精品研究展”。展出黄胄两件代表性作品《飞雪迎春》、《草原八月》及与这两幅画有关的草图、速写、变体画、未完成稿、修改稿等,观众可以从这些作品的参照比较中,了解画家苦心孤诣的构思、创作过程,从而获得启发和帮助。 (钱守仁)
  淮河画院成立
  由个人投资组建的淮河画院,近日在安徽蚌埠成立。收藏家冯峰自幼喜爱绘画和收藏,曾经王个簃、赖少其、徐子鹤、韩美林等名家指点,已在国内举办了几十次收藏展。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向世人展示淮河文化艺术,冯峰团结一批淮河流域及海内外知名的书画家,个人投资创办了集创作采风、学术研究、交流联谊和办学经营于一身的民间艺术实体——淮河画院。力图开辟出一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民间兴办艺术研究团体的新路子。 (袁泉)
  《金陵胜概——庄利经山水画展》在京举行
  由新华书画院、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金陵胜概——庄利经山水画展》近日在北京举行,共展出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庄利经的山水画二十余幅。庄利经是一位学者型画家,集教学、著书、创作于一身。其山水作品既有传统笔墨的神韵,又具墨彩相泼的光色,呈现出雄浑而又细腻的抒情风貌。 (李辉)
  《京门九衢图》开笔
  百米长卷《京门九衢图》近日在京投入创作。《京门九衢图》将以老北京护城河为纽带,联接二十座城门,从各个角度,历史地再现乾隆鼎盛时期老北京的社会风情。和以往的风俗长卷不同,这件作品将在北京市文化局指导下,作为一项文化工程,由北京星联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实施。 (美三) AmR品论天涯网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

  桃李芬芳 丹青隽永
  ——记画家、美术教育家王盛烈、吕馥慧夫妇
  刘恪山
  我国著名人物画家、美术教育家王盛烈教授和他的夫人、水彩画家吕馥慧教授,是享誉画坛的伉俪画家。他们一同执教于鲁迅美术学院数十年,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王盛烈教授,行年七十有七,沈阳人,早年留学东瀛,新中国成立后即执教于鲁迅美术学院,曾任院长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其创作涉及中国画人物、山水、花卉,油画、素描,尤以中国画人物著称。他还是“关东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许多力作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华美的篇章。
  他的人物画,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笔墨苍劲,造型生动,构图严谨,充满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五十年代,他创作的巨幅中国画《八女投江》,成为传世名作。画中八位宁死不屈的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从容投江、为国牺牲的光辉形象,显示出中华儿女自信、自尊、自强的气概。这是一幅鼓舞斗志、震撼人心的革命历史画卷,至今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他创作的《老将军的规劝》、《秋雨》、《日本有个东史郎》等一系列揭露、鞭挞日本侵略军滔天罪行的画作,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王盛烈先生还善于创作反映东北农民和孩子们的作品,如《耕者》、《家乡的孩子》、《山泉》、《海风》等,无不给人以质朴、敦厚、亲切的感受,体现出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再如他画的巨幅山水画《长白山天池》、《兴安岭林海》等,更是莽莽苍苍,大气磅礴,笔墨豪放,章法森然。他的山水画是实地写生得来再加以艺术的创造,而不是坐在家里臆造出来的,因之使人感到真实而亲切。从画中也能看出他对祖国河山诚挚的赞颂之情。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美展,多次荣获金奖。出版有《王盛烈画集》,并曾在美国、日本、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吕馥慧教授,行年七十有八,辽宁省新民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新中国成立后即执教于鲁迅美术学院,培养了许多学生,育人敬业,深得学生的敬仰和爱戴。她擅长水彩画、水粉画、素描,尤以花卉、静物、人物见长。她的画端庄秀雅,平和清新,色彩沉着凝重,笔触刚健豪放,具有深厚的力度。她的代表作品有《芍药花》、《摘菜的老人》、《红苹果》、《戴红帽的女孩》等,出版有《吕馥慧画集》,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的水彩卷。九十年代她与王盛烈共同在新加坡举办画展,博得广泛好评。
  家乡的孩子(中国画)王盛烈
  瓶花(水彩画)吕馥慧
  王盛烈、吕馥慧夫妇近影 (附图片) AmR品论天涯网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苑掇英

  大俗大雅 朴拙清新
  丁竹
  杜雪松,1954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7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1980年在黄山开始兼事中国画创作,《康乐农家》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出版有《杜雪松画集》等。
  杜雪松的作品,既弥漫着乡土气息,又蕴藉着现代意味。他捕捉那些常被人们忽略的日常生活用具和乡村场景。散落在绿树丛中的三五间茅舍,瓜藤满架,串串辣椒鲜红艳丽,老妇撒粟,雏鸡觅食和那极具东方特色的木格窗子,以及那窗上的剪纸窗花等等。这些寻常景物,信手拈来便入画中,经过画家的深思熟虑,大俗变成了大雅,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迷人的生活情调飘逸在画面之间,给人一种朴拙清新之感。
  乐融融(彩墨画) 杜雪松 (附图片) AmR品论天涯网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

  高原艺旅 大漠情怀
  边文
  边塞画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舒春光新作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其近作几十幅。展出期间举行了舒春光艺术研讨会。
  舒春光1941年生于甘肃省康乐县,196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在新疆生活、工作三十年,1994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舒春光经过三十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取得了可喜成果,他的作品不但具有大西北,特别是高原、大漠的地域特色,而且其表现技法别具一格。
  山水(中国画)  舒春光 (附图片) AmR品论天涯网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编后

  铭心刻骨这一天
  六十三年前的七月七日,日寇野蛮炮轰宛平城、卢沟桥,侵略者血腥的铁蹄践踏了我们的国土。“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这一天,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铭心刻骨。
  尽管这段历史已过去了几十年,但是,当日本国内总有人模糊战争性质,掩盖侵略罪行,甚至公然鼓噪否认南京大屠杀、毫无负罪之心时,我们怎能不义愤满腔。此刻,回首往昔岁月,我们又听到了三千五百万伤亡同胞的血泪控诉,亡国苦痛,永远牢记,洗雪国耻,世代不忘;我们还看到了在与日寇八年浴血抗战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爱国精神,这怎能不令后人为之骄傲,永远崇仰。
  今天,我们特选发李玉滋、冯长江两位画家创作的《血与火》一画,感谢作者用画笔艺术地再现了那段抗日战争的悲壮岁月,并借此向所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致以深情的敬意! AmR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