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旅人心语
诺贝尔的贡献
周伟苠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闻名于世得益于每年一次的诺贝尔奖颁奖活动。
诺贝尔是19世纪中叶瑞典著名的化学家。他研制的黄色炸药给人类以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炸药的发明和生产使诺贝尔获得巨大的财富,同时由于威力巨大的炸药的出现,使战争也变得更加残酷。诺贝尔先生在临终前决定:把他一生留下的财富捐献给社会,作为鼓励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基金———诺贝尔基金。诺贝尔基金会每年用这笔财产的利息,奖励有成就的科学家,即“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奖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经济学及和平等六项大奖,是世界公认的最高科学嘉奖。
在斯德哥尔摩老广场的一幢建筑里,每年的诺贝尔奖在这里评定。这幢建筑的一楼现在是斯德哥尔摩的证券交易所。现在,这里也成了每位来瑞典访问旅游的人士必来参观的地方。
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邻近斯维亚大街上,坐落着古朴典雅、别致大方的蓝色正方形的建筑物,这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每年12月,诺贝尔奖在这里隆重举行发奖仪式,国王为诺贝尔奖获得者颁发证书和奖金。音乐厅因此而闻名于世。
坐落在梅拉伦湖畔国王岛上的市政厅是市政委员会的办公处。这座20年代的建筑从外形看古朴如城堡,一端一座100多米的方塔直插云天,高耸的塔尖上带有三个金色大皇冠,它是这个城市的象征。这里的巨大宴会厅“蓝厅”是每年国王和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这里的“金厅”四壁用
40公斤黄金、1800多万块镀金
金属块和彩色玻璃镶嵌成一幅幅富丽堂皇的壁画,画中的梅拉伦湖女神是传说中的这座城市的保护神。“蓝厅”宴会结束后,国王和皇后将在此为获奖者举行舞会,诺贝尔奖获得者将与瑞典各界人士在这里共度一个难忘的夜晚。
诺贝尔先生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科学发明,不仅在于他将毕生的财富捐献给社会作为鼓励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基金,更在于他给瑞典,给斯德哥尔摩注入了永久的内涵和永恒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近普通人
安娜
李艾
乘上西去的列车,我将去看望阔别近20年的安娜,而我的思绪却飞回到20年前的中国。
1979年,幸运的安娜获得一笔奖学金,赴北京留学,成为我班上的一员。当年这个小巧玲珑的西班牙姑娘,一头棕黑色的秀发,高高的鼻子,托着一双动人的眼睛。年仅22岁,就已是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医学系的毕业生了。记得她很开朗、活泼、大方。
罗尼,一位比利时前议员的儿子,身材高大,一双蓝色睿智的眼睛,透出几分灵气。他从布鲁塞尔来到北京学习汉语,也在我的班上。
共同的爱好使罗尼和安娜走到了一起。作为他们的汉语老师,我是看着他们从相识到相爱,直至结婚。我荣幸地作为“家长”参加了他们在北京举行的俭朴婚礼。
他们离开北京后,每当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就寄给我一张小天使的照片,直到他们第三个孩子保尔出生。之后,便没了他们的消息。
这次有机会到马德里工作,就试着给安娜的父母亲写了一封信,因为安娜居无定所。很快我就接到了安娜的回信,但万万没想到罗尼竟永远离开了他眷恋的妻子儿女。
自接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就一直想去看看安娜和她的孩子们。真不知道安娜瘦小单薄的双肩怎么挑得起这么沉重的担子。
广播里响起播音员的声音,把我唤回到现实中来,我抵达了目的地。列车缓缓进站,我急切地向车门走去。“李老师!你好!我做梦也想不到能在西班牙看到你!”安娜扑了过来,我们紧紧地长时间地拥抱在一起。尔后四只饱含泪花的眼睛对视了片刻,彼此都发现了对方的改变。20年后的安娜,不像学生时代那么单薄,那双成熟、美丽、充满自信的眼睛告诉我,她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山道弯弯,安娜边开车边同我聊天,20年的离情别绪怎可能三言两语道完?她不停地说着。几经转折我们来到了安娜的家。两个漂亮的小姑娘,小燕儿般地飞了出来,同我亲吻拥抱。罗尼熟悉的脸庞又闪现在眼前,然而我只能看到他生命的延续,再也看不到那位虎虎如生的小伙子了。
这是一座带后花园的二层小楼,是去年才买的。花去了她和罗尼多年的积蓄加上父母兄弟的帮助。走进家门,让我吃惊,浓厚的东方气息扑面而来。一个紫檀木的中药柜摆在客厅显眼的地方。川穹、当归、柴胡、黄芪,作医生的安娜对此情有独钟。“李老师,我喜欢中国,我永远忘不了中国,在那儿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年!”日本古式立柜,韩国带镶嵌画的卧柜,泰国卧佛木雕,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摆设几乎都是东方的。在通往二楼卧室的楼梯的一侧,挂着两幅中国的水墨画,一幅是高风亮节的翠竹,显示出安娜性格坚强的一面,另一幅是蔓藤萝,那柔枝阔叶中点缀着的两朵淡红色的花,则是安娜温柔善良的写照。
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双眼盯着白色的墙壁,像是一块银幕,安娜和罗尼婚后那几年快乐生活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作为比利时的外交官,罗尼被派往韩国。安娜怀着老二牵着老大陪伴着他去了汉城。她不太习惯韩国的生活。安娜最喜欢在泰国的日子,因为她在那儿结识了一位老中医,她学习了中国传统医学的针灸。太阳穴、印堂穴、人中穴、迎香、合谷、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她一口气背出一大串穴位来。她还特别兴奋地告诉我,她曾运用针灸抢救过休克病人。简直神极了!
安娜是个自强自立的女孩子。她生养了三个小孩儿,但她始终没有丢掉她的医学专业。她走到哪儿都义务地为人们看病,稍一有空儿,就看最新的医学杂志。她就是凭着医科大学的文凭和多年没有停止从医的经历,在西班牙就业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居然找到三份工作。也就是这三份工作的薪水足以养家糊口,给孩子们交学费,孝敬父母,给保尔买现代流行的玩具。
然而谁能想象得出安娜完成这三份工作的艰辛呢?
安娜一般在早晨6点半起身,叫了大的叫小的,然后准备早饭。母子四人吃完早点,大女儿乘地铁去大学学习,二女儿骑摩托上中学。她把小儿子送到一所较远的私立小学后再去上班。她在区属健康中心作门诊大夫,兼两个远郊敬老院的保健医生,定期上门巡诊;另外她还在水族馆医务所兼两个下午的门诊。每周她要工作48个小时以上。有时一个电话,不管多晚她都得尽快赶到患者身旁。我陪她前往敬老院时,光单程就要45分钟。每天早出晚归,周而复始,马不停蹄,没有帮手,没有替班的。周末她还要去看望年事已高的双亲。
通过对她的观察,我认为,作为一个医生她是称职的,作为一位母亲她是合格的,作为一个女儿她是孝顺的,作为一位妻子她是不幸的。但安娜很坚强,她乐观地生活着。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农家情
本报记者 王义堂
摩尔多瓦的山川是秀美的。在摩尔多瓦的绿色田野中点缀着一座座多姿多彩的农家小院,远看就像一幅欧洲风情油画。
初夏时节,我们走进这幅油画,到摩尔多瓦农民瓦西里家采访。这是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院墙一米多高,是用篱笆和铁丝围起来的。院子很宽,屋前种了一大片土豆,可供他一家“自产自销”,还有一块玉米,一块苗圃;屋后是猪圈,养了口足有100多公斤的大肥猪,供自己过节时宰杀;紧靠猪舍的是鸡窝,养鸡也是为了自己吃蛋。问主人院子有多大,他们一会一个数字,一人一个说法,看来谁也没有认真丈量过。瓦西里所在的地方,人均6.5公顷土地,有的地方人均土地达到10公顷。来自人稠地稀的国度,我们最羡慕的是农舍的宽大和土地资源的丰厚。
瓦西里44岁,西装革履,很有几分风度。他的妻子叫莉达,在中年妇女中也数得上漂亮。两口子赤脚站在门前的地毯上欢迎我们。他们的住所,从外面看很像现代的欧式别墅。进得门来,里面干净极了。屋里的地面全都铺着地毯,所有的用具一尘不染。
在瓦西里家采访是很“困难”的——不是没人说话,而是抢着说话的人太多,中间又有人经常打岔,甚至为一个话题,他们先争个面红耳赤。直接的回答和风趣的“调侃”往往交织在一起,通常要费上老大的劲,才能弄清一个问题。瓦西里所在的村子有4600多人,由9名村委组成管理委员会,村委由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主任一个人由政府发工资。瓦西里有两个女儿,大的上经济管理学院,小的上初中,学费由国家负担,生活费自理。瓦西里一家有属于自己的小轿车和农用机械。过去农村收税费很少,以致瓦西里至今弄不清要交什么税费。但据陪同我们采访的农业学校的校长讲,从今年开始,将开征土地税和房产税。
离开瓦西里家,我们又参观了另一位农民家。由于时间太紧,我们来不及进屋。好客的女主人还是像瓦西里家一样,给我们准备了葡萄酒、咖啡、核桃仁等。我们来不及品尝,她就和她的乡邻端着这些东西,追了上百米,直到我们每个人都喝了她的酒,尝了她的核桃仁,她才对我们“放行”。恰在这时,男主人又闻讯赶来了,一切又得从头来,另外还加上了拥抱、照相等等项目。车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手握了一遍又一遍,道别的话说了一通又一通,人们就是离不开,走不了……这是一次难得的也是难忘的经历。摩尔多瓦农民那善良、热情、淳朴,那广阔而美好的心灵,留给我们的将是长久的回忆。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嗅毒犬”公司
清溪
1997年,有美国第三代宠物饲养和驯犬界领头人之称的埃伯索尔,率先投资成立了“毒品与爆炸物搜查侦探犬服务公司”,有偿向家庭、学校和企业提供毒品和武器等违禁品的搜查服务。
目前,该公司数十只训练有素的“嗅毒犬”可随时应客户之邀对孩子的卧室及工厂、公司等各类场所进行全方位的搜查,每次收费200到1000美元不等。这些“嗅毒犬”能力非凡,可“嗅”出藏在任何最隐蔽处的大麻烟卷、美沙酮等各种毒品。
如今,美国“靠狗鼻子赚钱”的公司已有6家之多,其中犬数最多、业务量最大的是英特奎斯特公司。该公司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出“嗅毒犬”到340所学校进行查检。
仅1998年一年,该公司就在各校园内进行了1万多次搜查活动,其中2000次查获了毒品,710次发现过枪支弹药。
“嗅毒犬”公司提供的服务并非只是查找违禁品。查获毒品或武器后,还要在现场举行一次“与犬对话”的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公司职员反复向学生或企业员工详细讲解毒品的危害,并让他们一遍遍观看“嗅毒犬”表演,直到他们相信这些“缉毒专家”确实具有洞察一切的本领为止。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观企鹅回巢
钟立宏
去过澳大利亚的人,无不为那里的绮丽风光所陶醉。然而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会让你留下非常独特的印象——那就是夜访菲利普岛的自然公园,观看企鹅集体回巢。
夏日的傍晚,落日尚未从连绵起伏的房屋后面沉下,我们乘车早早赶到菲利普岛,为的是求得一个最佳观景位置。
海滩观看台的游客中心里有一个博物馆,里面丰富详尽的资料,栩栩如生的企鹅标本,向我们展示了企鹅的生活习惯以及它们的活动方式。这里的企鹅是世界上个头最小的野生企鹅,每当晨曦来临,它们便结伴投入大海的怀抱,在蔚蓝的海水里,寻觅着各种浮生物和鱼类作为自己的美味佳肴。它们那似缎如绸的皮毛,在水中如箭般穿梭往来,互相追逐,嬉戏打闹,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水底美景。它们有的乐不思蜀,继续在海水里演绎着不断循环的游戏;有的思乡心切,沿着它们下海的足迹返回家园。这就是每天傍晚人们都能目睹到的成群结队的企鹅沐浴着落日余辉从海面上出现,越过海滩,回到坐落在沙丘上的洞穴里的整个过程。
观看台设在海滩的边缘,是用水泥搭建的阶梯式建筑。四根擎天水泥柱,顶端各有一只硕大的碘钨灯,把整个海滩照耀得如同白昼。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早早汇集到这里。他们有的手拿高倍望远镜,有的在轻声交谈,都在耐心等待着归巢的企鹅。
“看!企鹅来了!”不知是哪位游客叫了出来,声音虽然不大,却很快在人群中传开,游人个个全神贯注。一只,二只,三只……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一浮出水面,便探头探脑,左顾右盼。舒缓的海浪像温柔的手,将它们轻轻地推向宽阔的海滩。小精灵们亦步亦趋,摇摇摆摆,憨态可掬。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只“领头鹅”,它肩负着警卫工作。只要稍有响动,“领头鹅”就会迅速向后甩一甩头,给同伴们传递信息,后面的企鹅立刻掉头扑入大海,隐蔽起来;如果“领头鹅”大摇大摆往前走,后面的企鹅就放心地跟随。行进中的小精灵们时而交头接耳,时而歇一歇脚、伸伸懒腰,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在海滩上留下了花瓣一样的脚印,一串又一串。这样的场面持续两个多小时。
据说企鹅感情最专一,在回家的路上,企鹅总是成双成对,一旦走散,无论“妻子”还是“丈夫”走在了前面,都会等候在“家”门口,直到伴侣到来之后,才相依回巢共同营造温馨的家。
企鹅回巢,是菲利普岛上独特的自然景观。墨尔本市政府不惜斥巨资建立保护区,每当太阳快要落山时,都要封锁企鹅可能经过的所有道路,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在企鹅出没的海滩设有严格的保护措施,企鹅居住的沙丘周围,有坚固的金属围栏,围栏内柔和的地灯,毛茸茸的小草夹杂着各种颜色的无名花朵,使这些企鹅的生活天地变得情趣盎然,多姿多彩。
游客正兴致勃勃地观看企鹅归巢。
乘着夜色,企鹅悠悠把家还。 (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里海是一个内陆湖,盛产鲤鱼和鲟鱼、鲈鱼、鳊鱼等特色鱼类。这里出产的鱼子素有“软黄金”之称。这里也是海豹的天然乐园。然而,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上万头海豹陆续死亡……
救救海豹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勇军
里海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面积37.4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内陆湖,里海的东北西南部分别被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和土库曼斯坦五国环绕。多少年来,这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派和平安宁的景象。里海盛产鲤鱼和鲟鱼、鲈鱼、鳊鱼等特色鱼类,渔业资源发达。这里出产的鱼子享誉全世界,素有“软黄金”之称。但是近年里海石油天然气开发浪潮打破了这里固有的宁静,而今年发生的大批海豹死亡事件,更引起人们的不安。
今年4月中旬开始,在哈萨克斯坦所属的里海东北部水域,每天都有上百头的海豹尸体被海浪冲上海滩。在随后的一个半月时间里,这种灾难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上旬,共有上万头海豹死于非命。值得庆幸的是,海豹大批死亡的现象目前已近尾声,但成千上万头海豹群死现象不能不引起环保组织与科研人员的关注。
至于此次生态灾难的原因,有关方面莫衷一是,综合起来,不外三种说法:恶性流行病说。有生物学家认为,此次灾难的成因在于某种恶性流行病(有人认为是家畜出血性败血病等疾病)的传播。但除了海豹,在里海水域中还生活着大量的其它鱼类和鸟类,而偏偏海豹成批死亡。病理解剖结果表明,免疫系统完全丧失功能是海豹的致命死因。
暖冬说。有人认为,去冬今春的温暖天气是导致海豹成批死亡的原因。海豹生活在温带或寒带的大湖或海洋中,但去年冬季温暖的气候导致里海东北部地区结冰过晚过薄,今春冰层融化过早过快,打乱了海豹的生长繁育周期。
生态失衡说。有生物学家认为,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固有法则决定了本次灾难的产生。据有关组织估计,在里海水域内共有约40万头海豹。一般认为,在某一区域内,某一生物种群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如果任由该种群肆意繁衍,则必将发生种群突破极限导致大批死亡的现象。
后者似乎得到了里海油气开发者们的极力赞同。据哈国家石油公司副总裁克术巴耶夫介绍,里海海豹群死现象以前曾数次发生,并似以10—12年为一周期。这位副总裁断定,海豹群死源于种群数量过剩。这种说法虽不无道理,但明显有诿过之嫌。有人怀疑正是因为里海油气资源的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海豹的群死。
自从里海发现大规模石油天然气资源以来,这里似乎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有人将这里定为下个世纪的油气资源中心。近来首块里海大陆架钻探结果表明其储量有望超过原期望值的说法更使这里炙手可热,西方各大石油公司争先恐后,蜂拥而至。它们不仅要大力开发里海油气资源,更要在里海海底铺设管线,将这里的油气输往海外。
然而,此间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一些有识之士认为里海油气开发得不偿失,极力反对以牺牲里海生物资源为代价,发掘不可再生的油气资源。他们认为,世界上90%以上的鲟鱼资源集中在这里,而近来鲟鱼数量日益下降,“软黄金”鱼子产量大幅滑坡。如不加以保护,鲟鱼就有可能列入世界濒危生物目录。另外,这里生活着大量的白天鹅、海鸥、野鸭、白鹭等珍贵禽类,据有关权威组织测算,里海地区仅生物资源就价值5000亿美元以上。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哈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已将海豹成批死亡称为“生态事故”,哈政府第一副总理帕夫洛夫也向媒体表示,政府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在开发石油资源的同时,保护好里海的生态环境,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是摆在里海周边国家面前的新课题。(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动物租赁公司
文易
在美国的俄亥俄州,有一家“动物租赁公司”。这家公司的经理是一位女士——钟恩·奇列达。
钟恩·奇列达自孩提时就喜欢驯养动物,她在二十六岁那年,因受失恋的打击,遂把满腔的爱心寄托在驯养禽畜上。起初由豢养一些鼠、兔、猫、狗等小动物开始,后遂扩展到饲养天鹅、蛇、鳄鱼、猿猴、猩猩、鹿、豹、熊、虎、狮、象等。然而她永不满足,经常托人或差员去物色各种珍奇动物,并不惜重金收购。如今,钟恩·奇列达已拥有一支与她相依为命并友好相处的庞大的动物队伍。这些动物在主人的悉心照护饲养下,都先后变得温善可亲,善解人意。
最近,钟恩·奇列达创办了以她姓名为店号的“动物租赁公司”,按物论租赁价:每头老虎租赁一天,价钱为一百美元;每头大象租赁一天,价钱为一百五十美元;每条鳄鱼租赁一天,价钱为八十美元;每只猿猴租赁一天,价钱为七十美元;每只猫、狗、兔租赁一天,价钱均为五十美元……开张营业至今,生意十分兴隆,每天门庭若市。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世界建筑一瞥
图为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莲花庙。
陶杰 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