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民信息化普及工程启动
本报讯 由新华社摄影部和浪潮集团共同发起的“互联12亿”全民信息化普及工程近日在京启动。
据了解,我国网民数量虽然已经超过了1000万,但这在我国总人口比例中还不到1%,而且仅仅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对于我国大多数百姓而言,网络仍然是一个离生活很远的新事物。而“互联12亿”工程正是要拉近百姓与网络之间的距离。
据介绍,“互联12亿”工程是由新闻单位倡导并监督,由各级政府配合实施并由骨干信息企业参与的中长期全民信息化普及计划。这项工程从今年7月开始,在全国200多个城市陆续开设网络电脑公益学校,并利用这种形式免费向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普及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另外,这项工程还计划与基层政府、科技推广部门及媒体联合,面向基层社区、家庭和个人,举办2500场次形式多样的基础信息技术大众论坛和网络信息设备应用展示活动。(陈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阿化肥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实现腾飞
本报讯 秦皇岛中阿化肥有限公司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注重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中阿公司是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十分重视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他们成立了专门机构,随时掌握世界各国最新的化肥生产信息,并组织力量进行科技项目的开发和成果的转化。该公司研究的SACF粒状复合肥新技术使企业年均节约采购磷酸用汇1066万美元,直接增加效益680万元。1997年,该公司又研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磷肥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系统,荣获化工部全国化工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二等奖。该系统较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科学管理水平,为公司实现直接经济效益900余万元。最近,该公司研究出的颗粒复合肥防伪技术又获得了国家专利,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几年来,该公司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得到了丰厚回报,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高莉芙)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大开通网上校长信箱
本报讯 日前,北大校长许智宏在北大新青年网站开通北大第一个网上校长信箱,向全校师生搜集所有对北大的意见。据了解,这种做法在全国高校尚属首次。据悉,“校长信箱”的意见直接反馈给校长,一般情况下,都由校长亲自处理。(王向东)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红岩魂”展览在京举行
本报讯 “红岩魂——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斗争史”展览六月二十八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展览以丰富翔实的图片资料和一大批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展示了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追求,为人们提供了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课堂。(涂露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工行向北京理工大学贷款
本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向北京理工大学贷款二亿元,以支持该校解决教师住房困难,双方日前签署了银校合作贷款协议。工商银行这次贷款共帮助北京理工大学购买教师住宅五万多平方米,解决了约五百名教师的住房问题,部分教师可于年内喜迁新居。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亚运村中心幼儿园重视环保
本报讯 北京市亚运村中心幼儿园注重对小朋友们进行环保教育,鼓励小朋友制作“环保箱”,对垃圾实行分类存放、管理。老师还带他们到园外“认养”公共绿地,捡拾白色垃圾。该园被评为朝阳区“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罗致慧)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送医送药到延安
本报讯 卫生部和中央电视台“七一”前夕在延安举办了为期十天的义诊活动。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解放军三○一医院的二十多名各科专家,除了在延安市开展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外,还辗转到延川、富县、吴旗等地,为老区人民送医送药送书。(程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饮酒与人类健康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 由卫生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二十一世纪饮酒与人类健康高层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与会者认为,我国白酒的发展方向是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优质产品。(戚立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脑力智宝胶囊通过鉴定
本报讯 广东高明脑病医疗医药研究院院长李子中教授研制的脑力智宝胶囊,近日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科研单位证实,该组方具有促进中枢神经细胞生长发育、修复中枢神经细胞损伤、抑制中枢神经细胞凋亡的功能。(陈光曼)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保卫绿色 关注森林
经济林莫挤生态林
——生态林业建设系列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丁伟 赵永新
北京市怀柔县是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前不久实验区里发生了一起砍生态林种板栗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无独有偶,在海南,山民砍掉生态林种菠萝。“高压”之下,他们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恢复生态林。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经济林过热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生态脆弱的黄河中上游地区,1998年新增造林面积的90%竟是经济林。
与生态林相比,经济林虽然也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作用,但防护和控制能力较弱,每年还要锄草松土,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谈起这个道理,农民们不是不懂,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厚此薄彼”?理由很简单:种生态林的直接收益远远敌不过经济林。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建设与农民利益之间,还缺少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谁种树、谁护林、谁受益”的原则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森林的生态功能多多少少被忽略了,林业主要被看成生产木材等林产品的产业,“砍树卖钱”天经地义。随着林业职能的转变,砍伐林木受到了限制,一部分森林已不能再砍伐利用,经营者的投入不能完全通过市场交换得到回报。在这种情况下,除果类经济林外,经营其他林种往往得不偿失。在江西永修县三溪桥镇,有一位农民叫徐京发。从1981年起,他带领当地农民垦荒造林,20年来共造林11万亩,为社会创造财富上亿元,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还代表中国农民出席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日纪念大会,获优秀林农奖。现在20年过去了,他们种下的树已郁郁葱葱,但算算账,1立方米木材要亏损200多元。有人假设,如果徐京发当年不选择造林或改种经济林,他的日子过得恐怕比现在要好。如果“徐京发们”的命运得不到改善,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长此以往,生态林业建设会因为缺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而大打折扣。要解决目前生态林业建设面临的难题,当务之急是调整沿袭多年的林业政策,推行森林分类经营,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从作用和用途划分,森林大致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前者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后者包括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所谓分类管理,就是针对不同的林种,实行不同的财税政策和管理制度。对生态公益林,投入主要靠国家,财政要给予补偿,管理要从严;对商品林,投入主要靠社会、集体或个人,放开政策,让其进入市场。国外许多国家的林业建设实践证明,分类经营是调动林农积极性、激发林业整体活力的有效举措。
从1996年起,我国开始在国有林场进行分类经营的改革探索。从那时到现在,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区相继开展了分类经营试点工作。通过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山东、北京等地的部分国有林场初步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但总体上看,由于分类经营的核心环节——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迟迟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国有林场的分类经营改革只能停留在字面上、规划上、数字上,不能落实到山头地块。在绝大部分生态效益型林场,限于投入不足,正常的抚育、养护、管理工作受到了影响。
同样的矛盾及由此引发的负面影响还出现在正在进行中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中。前不久,国家林业局组成工作组,分赴四川、甘肃等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省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以粮食换林草”等激励政策的推动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但试点区的绝大部分农户退耕还林的林种是经济林和用材林,生态林的比重很低,这与试点追求的生态目标相背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地政府和农户担心:在国家承诺的5年补偿期内,生计可能不成问题,但5年过后呢?
生态林业建设事关全局,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从大局出发,尽快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生态林业建设获得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西北七省区找水工作座谈会提出
实现找水新突破 服务西部大开发
本报呼和浩特7月2日电 记者赵永新报道:西北七省区找水工作座谈会今天在此间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在座谈会上指出,要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江总书记“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讲话为指针,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地下水为核心,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机制,切实搞好西北地下水勘查工作,为促进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大力开展西北地区地下水勘查工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该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年均水资源总量约2320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8%左右,且分布严重不均,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尚未解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据介绍,今后西北地区地下水勘查的部署原则是,围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加强关系国计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地下水资源的勘查评价,为人畜饮水、城镇缺水严重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重点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提供地下水远景开发区,开展重点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示范研究;重点目标区为,构造盆地周边岩溶地下水勘查、鄂尔多斯白垩系自流盆地地下水勘查、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勘查、沙漠地区地下水勘查、黄土地区地下水勘查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始
本报北京7月2日讯 今天上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支博士团“三下乡”志愿服务行动出征仪式在京举行,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从7月3日起,全国将有百余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陆续奔赴广大农村。
今年的活动继续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以“向新世纪迈进、在实践中成才”为主题,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科技扶贫、企业帮扶、文化宣传、支教扫盲、医疗服务、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三下乡”活动首次统一组织了超出原定计划80%的179支博士团近2000名博士生下乡服务,首次有来自香港的博士生志愿者自愿下乡,同时是自1997年正式开展“三下乡”活动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还专门建立了“三下乡”网站。
今年“三下乡”活动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西部地区成为下乡的重点。据悉,约有60%的博士团到西部地区有针对性地为基层提供科技、卫生和文化等方面的服务。西部地区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对下乡团的需求猛增,各省区市实际接团数均超过原定的计划数。(郭泉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借科技之桨 撑企业之舟
长葛市建设路办事处用科技“武装”企业
本报讯 河南省长葛市建设路办事处借科技之桨,撑企业之舟,靠科技“武装”企业,使乡企如虎添翼,形成了纺织、印刷、建筑建材、高压电器、化学化工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近年来,长葛市建设路办事处立足区位,发挥全市老工业区优势,集中连片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形成了较具规模的“科技工业小区”,发展集体、私营和股份制企业168家。针对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该办引进科研人才,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他们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引进专家人才,把企业的资金优势与科研单位的技术人才、信息优势紧密结合,实行产、学、研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筑巢引凤,竭力为科研人才创造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其安下心,扎下根,留得住。1999年至今,已有24名科研人员落户企业。实施企业技术改造16项,科技开发10项,新增生产能力600万元。
在不断加大技术投入的同时,办事处每年邀请专家教授,为企业“把脉切诊”,并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合作,推进技术进步。上海昆山精细化工研究所在双龙净化剂厂设立科研基地,签订了技术和包销合同,研制出活性炭精脱硫剂两种,并申报国家专利。
他们还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建立了奖励基金,重奖科技功臣,培养出一支生产、管理、营销的骨干力量,成为企业“顶梁柱”。办事处成立了科技交流中心、科技指导站,企业有科技开发办公室,围绕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和产业领域,有重点地选一批项目,集中力量攻关,培植和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范廷僚 李军甫)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西部农业开发在京招商引资
本报讯 首届西部农业开发招商引资洽谈会暨西部农业开发高级研讨会于六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召开。在本次大会上,西部地区政府领导积极发布本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及本地招商引资项目,同时数十家外国机构发表了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看法、建议及在西部的投资发展计划。(方可扬)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记者来信
中药保护品种亟需保护
本报记者 白剑峰
最近,记者接到不少医药企业来信,反映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得不到有效保护,擅自仿制中药保护品种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他们呼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药品生产中的侵权行为,保护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云南昆明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反映,“康复新液”是大理医学院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同独家转让给该公司的品种,该药从昆虫蜚蠊中分离提取而成,在治疗外伤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1998年7月9日,该公司申请的“康复新液”获得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证书,保护期为7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被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在保护期内限于由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企业生产。违反此条规定,擅自仿制中药保护品种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以生产假药依法论处。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生产销售假“康复新液”的现象,如湖南、四川的一些公司均未经批准仍在生产销售“康复新液”。云南昆明赛诺制药有限公司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一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记者认为,一个中药新品种的研制和开发,需要付出大量的智力和资金,只有依法严格保护,才能使新药层出,造福社会。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仅会助长违法企业的侵权行为,而且会极大地挫伤其他企业开发新药的积极性,最终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坚决制止药品生产中的侵权行为,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撑起强大的“保护伞”。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分校,要求学生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在中学内实施奖学金、助学金奖励,鼓励学生们成为勇攀高峰的现代人才。图为校长刘义秀(左一)在与获奖学生交谈,鼓励他们再创佳绩。 本报记者 杨文道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牵着院士的手
本报记者 张玉来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迎着温暖的和风,十几名少先队员像一群快乐的小燕子,牵着五位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爷爷的手,在宛若花园的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游览。
孩子们听说院士爷爷都是第一次来开发区参观,便以主人身份眉飞色舞地向他们讲起了这里发生的奇迹般变化。这个骄傲地说,开发区原来是一片涝洼塘,只7年时间就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区;那个自豪地说,她家原来住的是泥草房,现在住的是漂亮的楼房。院士爷爷听着孩子们的讲述,慈祥的面容溢满满意的微笑。在参观液晶等高新技术企业时,院士爷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地为孩子们讲述了什么是液晶、液晶的用途。
黄雪小朋友手拉两鬓染霜、我国著名汽车操纵动力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爷爷的手,天真地问:“郭爷爷,听说你家在海外有好大好大的家业,家里让您去继承家业,您为什么不去呢?”“爷爷不喜欢做生意,喜欢搞科研呀!”郭院士风趣地回答说。黄雪张着一双大眼睛又问道:“搞科研哪有当大老板赚钱多呀?”“这就要看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啦。在爷爷眼里,为国家奉献科研成果是最幸福的,也是最有价值的!”黄雪和小朋友们听了郭爷爷的回答似有所悟,不住地点头。
夏日的星期天,牵着院士爷爷的手,聆听院士爷爷的教诲,与院士爷爷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对于金星小学四年级十几名少先队员来说,是他们度过的最令人难忘的假日。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清华百名博士西部行
本报北京7月2日讯 记者孟辉报道:清华大学机械系博士生马扬飚等10多位同学今天踏上了远赴云南的列车,拉开了“清华博士西部行”活动的帷幕。
在今后10至15天的活动中,100多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将分赴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科技服务。他们将在各地举办学术讲座,涉及经济、管理、信息、生物、环境、水利、能源、建筑等与西部大开发密切相关的学科和领域。他们还将发布清华师生研制开发的科技成果信息,了解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当地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帮助解决科技难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
据悉,近年来,清华大学与西部地区已签订了各类科技项目356项,合同金额7600万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