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他山之石
“天堂”里的“面包”
——达沃斯会议旅游一瞥
伊诺
达沃斯位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雪峰绵延,绿木葱茏,鲜花缤纷,景色如诗如画,被称作欧洲的“人间天堂”,旅游业十分兴旺。而近20年来,除了原有的健身、滑雪、观光等旅游项目外,达沃斯的会议旅游也越来越出彩,成为当地一大收入来源。
瑞士会展旅游一直很发达,日内瓦、洛桑、伯尔尼等主要城市都以开会办展而闻名。比起它们,达沃斯只是一个小镇,常住人口不过1万余名,但目前国际知名度直逼大都市。究其原因,成功的会议旅游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纽带。达沃斯旅游局负责市场推广的迈克尔先生不无自豪地说,当克林顿总统等各国政要和比尔·盖茨这样的“新经济”骄子前来开会、游览,全世界多数媒体的头条新闻都会出现“达沃斯”。
为什么小镇的会议旅游这么吸引人?迈克尔说,首先是环境幽美,民风淳朴,与繁杂喧闹的大城市反差鲜明,符合当今回归自然的时尚,在业内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另外更为关键的,是其设施完备,服务到位。达沃斯会议中心建立于1969年,后经几次扩建,分成A、B、C区,拥有全套最先进的会议接待设施。不管什么类型、什么规模、什么级别的会议,主办者无须像在其他一些会议中心那样另租配套的技术设备。因为这儿一应俱全,哪怕是一个同声传译,也力求完美而从无差池。会议期间,住宿、餐饮、娱乐、通讯、交通等全面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并且一切井然有序,让客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得到彻底的放松。在镇内乘车免费,观景巴士不到10分钟一班,开会之余,若想“自由”一回,凭一纸地图即可东跑西逛,大饱眼福。
会议旅游是个新兴市场,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从中获益约2800亿美元。在达沃斯,会议被比喻成“面包”,人们开发会议旅游的意识非常强。迈克尔说,做会议是门大学问。会议旅游者层次较高,消费能力强,有很大的相关带动效应,达沃斯仅会议本身的收入就占整个旅游业收入的10%。还有,如果一位在此参加国际会议的专家或企业老板对达沃斯感觉不错,那么下次他很可能带着家人来度假消闲,这种潜在利益是无法估量的。
由于办会成了强项,达沃斯会议中心每年有230天以上是被各种会议和活动所占用。大型会议近40个,中小型会议近180个,包括经济、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甚至一些挑剔的大跨国公司也把全球性的年会设在达沃斯举行。我去参观时,正赶上ABB总部刚刚开完公司的一个重要会议。会议室很多,容纳量从几十人到几千人不等,但都布置得优雅别致,舒适怡人。
达沃斯没有工业,所有行业都因旅游业而受益,但却见不到恶性竞争。当地人说,我们不在乎首都伯尔尼的官员们在想什么,而是客人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缺乏竞争力,就让它自生自灭。旅游局也主要从事信息咨询、协调服务,不作任何干涉控制,完全交由市场调节,如房价根据淡、旺季灵活调整。政府欢迎各方竞争,这样可以保证质量。他们认为,假如市场被某一个集团垄断或受制于某一个部门、机构,黑白全是一家说了算,这个市场就失去了活力,发展不起来。联想到中国的会展业还比较滞后,我不禁对这座“天堂”般的小镇平添了几分感佩。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特里尔的娇子
——访卡尔·马克思故居
林杉
水光潋滟的摩泽尔河,如同一条碧绿的裙带,环绕着特里尔小城。这是一座具有二千年历史的德国最古老的城镇,古罗马时代的文化遗存随处可见,蜚声世界的大黑门,成为这个小镇最具标志性的象征。
沿中央大街前行,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一条幽深的石头小巷,这条小巷被称为布吕肯巷,小巷两侧,都是中世纪风格的建筑,进入小巷的入口,有一所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三层小楼,这便是马克思的故居。
这座白色的小楼,一点也不显眼,如果不是凭着入口处镌刻着马克思头像的石牌,还真难以把它同其它建筑区别开来。奇怪的是,踏上马克思故居的台阶,并没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心情平静如水,仿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园,回到了祖辈居住过的老屋,故居里的每一种陈设,看上去都那么亲切。
小楼共分三层,第一层是作为律师的马克思父亲的办公室,第二层是马克思出生的地方,现在这里陈设着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的资料,第三层是马克思著作的陈列室。一八一八年四月,犹太人律师亨利希·马克思租下了这幢房子,五月五日,他的荷兰裔妻子罕丽达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取名卡尔,实际上马克思出生后在这里只住了一年多时间,第二年十月便从这里迁出,或许马克思对这里根本没什么印象,可是后人却记住了它。
这座普普通通的小镇,用它的历史与文化哺育了一个伟大的心灵,在卡尔不到两岁的时候,一家人从先前的住宅,搬到了西梅昂街一○七○号,在这个小镇上,卡尔·马克思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并完成了中学教育,他像每一个大地之子一样,尽情地享受着这块土地给予他的抚慰和热爱,享受着特里尔无私的阳光和季风。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罗马城门,横跨摩泽尔河的罗马桥,可容纳两千五百名观众的罗马圆形露天剧场,始建于四世纪的特里尔大教堂、罗马帝国公共浴室,建于十七至十八世纪的选帝侯宫、主教博物馆,给了少年马克思苍凉的历史感,成为他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
市郊繁茂的葡萄园,启发了他最初的艺术灵感,置身其间,你会想到他的《共产党宣言》,他的《资本论》,他的《法兰西内战》,这是充溢着历史感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这座小镇也给予了青年马克思忠贞不渝的爱情,特里尔最美丽的姑娘燕妮,成为他的终身伴侣,一直到暮年,他们仍然翁妪相携,一如热恋中的少男少女,萌发于特里尔的爱情生活,给了平民大学生马克思终生的精神滋养。
特里尔很小,但从那个时候起,它已经连通了整个世界,它给了自己最骄傲的儿子一个不安分的心脏和一双锐利的眼睛,那透视社会的目光,铺展开了一个世界的坦途。
如今的摩泽尔河依然澄波荡澜,逝者如斯,一百八十多年的岁月匆匆被流水载走,然而老去的只是时间,特里尔永远会记住那个奔跑在河岸上的翩翩少年……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地下街
在日本,只要是大一点的城市都有几条多姿多彩的地下街道。据统计,现在全日本地下街道超过50条,成为世界上地下街最多的国家。
步入地下街,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类商店、餐馆、酒吧、影剧院,还有小花园、喷泉、群雕。街道宽敞,空气清新,大凡地上街有的,在地下街都能找到。
大阪地下街位于大阪市中心阪急区,分南北两个,上中下三层,号称全日本最长的地下街。街顶离地面有8米,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内有4个广场、3座包括310家商店的商场,可同时容纳50万人。作为大阪的主要通道,每日有170万人次乘地铁而来,通过38个出入口疏散到地面。这条街冬暖夏凉,街中心的彩虹广场有2000多支可喷高3米的喷泉折射出万道彩虹。出入口电梯也安装了彩虹灯。悦耳的音乐播个不停,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彩虹街”。
日本的地下街,是城市的一个美妙而经济的布局,这既方便了市民,又兼收商业、交通双重利益,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土地面积的一项最实用的设计。这种布局和设计,对岛国日本来说,真乃恰到好处。(清溪)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万里驱车为骆驼
本报记者 吴绮敏
三位英国人,自费参加伦敦至北京汽车拉力赛,不为别的,只为募捐拯救中国的野骆驼。
2000伦敦—北京汽车拉力赛中,三个英国人组成的骆驼骑手队,驾驶着一辆1962年生产的越野车,带着拯救中国野骆驼的一片热忱,吸引了人们的特别注意。在连续5个星期的奔波之中,他们随100多辆本世纪上半叶生产的老爷车横跨欧亚大陆,穿越里海和中亚沙漠,自费完成从伦敦到北京的8000公里旅程。同时还为野骆驼保护基金会筹集了约5万英镑的捐款,以帮助中国国家环保局在新疆设立罗布泊自然保护区。
这三个英国人分别是贝彼德、韦蔼德和帕特里克·霍尔特。前两位曾先后担任在华英国商会会长,都是英国帝国勋章的获得者,都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都有着深深的中国缘。1982年,贝彼德作为英国首相希思的秘书首次来华。从1986年至今,他一直常驻北京,创办了贝特伯恩公司,目前是安可顾问(亚洲)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韦蔼德出生在香港,现在是具有170年历史的怡和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他的前辈1880年就来到中国传教、行医,他的曾外祖父是位铁路工程师,1900年来华,参与了北京至沈阳铁路的修建。
具有这种背景的两位英国人,为什么会对中国的野骆驼如此着迷呢?在他们踏上征程前夕,记者专门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原来,几年以前当他们分别担任在华英国商会会长时,有一位名叫约翰·海尔的英国人找到他们,讲起了中国野骆驼的故事。有一次,他在中国的莽莽沙漠之中考察时,偶然目睹了一头雌性野骆驼产下小骆驼的场景,拍下了一张难得的野骆驼母子共步的照片。(见右图)此后,海尔还在英国商会的成员面前作专题讲座介绍野骆驼这种濒危动物的现状,寻求英国企业家的帮助。因为,为自然保护区配置交通设备、电信设备,以及开展科学研究、考察和教育,都需要可观的资金。野骆驼的故事打动了许多英国企业家,其中就有贝彼德和韦蔼德。
野骆驼的踪迹在世界上已越来越难寻觅了,目前大约有350只生活在蒙古,还有650多只以三个独立的群落分布在中国新疆南部。它们生活在世界上最艰苦的自然环境之中,甚至能够在缺水地带生存,还能以喝盐水浆维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些驼群的基因特征与家养骆驼有一些明显不同,还保留了4000多年前的性状。而且,现在仅有我国南疆戈壁的野骆驼和家骆驼是完全隔离的。由于自然杂交的机会很少,人们格外需要承担起保护这一物种的任务。三年前在英国成立的野骆驼保护基金会,正努力以罗布泊自然保护区为基地,挽救这些幸存者。
野骆驼艰苦的生存境遇,唤起了这两位生性快活、好冒险的英国商人的格外同情。他们决定利用今年的假期,自己出资几万英镑参加汽车拉力赛,不为竞技,只为募捐资助用于保护野骆驼。韦蔼德说:“我当年在牛津大学的同学霍尔特会与我们一起参加拉力赛。他在乌干达参加过防止偷猎大象的行动,我们的参赛汽车是他买下的,曾在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地参与过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
“我们很爱玩儿,也喜欢冒险,但同时还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曾经驱车从成都出发寻访长江源头的贝彼德说,1998年他参加一个六人小组,骑摩托车从北京奔到伦敦,为亚洲虎募到3万元。曾经骑骆驼在塔克拉玛干腹地寻找传说中的佛教圣地的韦蔼德说,他1998年参加过保护非洲犀牛的汽车拉力赛。这次,他们的目光转向野骆驼。在他们发出4000份印制精美的倡议书后,得到了英国商会、英国中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商会、美国商会、欧洲商会等机构以及很多个人的捐助。怡和公司一位中国雇员的女儿,在看到倡议书上野骆驼母子瘦削的身影时,感动得掉下泪。她毅然决定将自己攒下的、准备买“随身听”的600元钱捐给野骆驼。在赛程中,这三位“骆驼骑士”还向其他车手广为宣传,让他们解囊相助。
贝彼德和韦蔼德十分风趣地告诉记者:“野骆驼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人们平时可能对大熊猫、金丝猴这些漂亮的动物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我们比较丑,可能帮助野骆驼更合适。”
三位英国人正在拉力赛途中。
约翰·海尔拍摄的中国野骆驼。(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芬兰垂钓记
文力
前些时,到北欧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观光,最难忘的趣事就是体验了冰上钓鱼。
那天,在一位芬兰翻译陪同下,到一家鱼具店去购钓具。一跨进店门,我就着实看花了眼。店里的钓具千形百态,无奇不有。凿冰器就像是放大了的开酒瓶子的工具,别小看这玩艺,它的凿尖能凿穿60多厘米厚的冰层。钓竿非常短,比一根雪茄烟长不了多少,且塑胶、钢铁、木材、鲸骨等材料制作的都有。卷线器十分简单,但卷线却很粗,说卷绳也许更恰当些。钓饵都是现成的,是用各种面食掺和一些香料精心制作的。在芬兰钓鱼是不能用蚯蚓作钓饵的,因为蚯蚓瞬间就被冻硬了。还有钓鱼者穿的雪靴,这种雪靴的靴底都镶着拉链,以便在冰上行走。捞钩是用不锈钢做的,用来捞住被钓拖上来的大鱼……我花了近百美元,选购了垂钓用具。接着,两人乘着狗拉雪橇,直奔距赫尔辛基10公里之外的一处冰河地。
翻译从怀中掏出温度表一看,此时气温是零下18摄氏度。他笑盈盈地对我说:“今天数你这位中国客人运气好,气温这样高。”天哪,我的脸庞已被冻得通红,温度还算高?翻译也许察觉到了我的神情,接着又说:“我们所说的气温高,是指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上。在这一气温中钓鱼,凿开的冰孔不会马上再冻封。在他的指教下,穿着雪靴的我在冰河上找到了一个垂钓点。我先用凿冰器凿了约一分钟,一个直径约8厘米的钓鱼洞出现了。我将卷线器吊在钓竿上,缓缓垂入水中。约摸10分钟后,浮标突然沉了下去。我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旗开得胜,鱼儿上钩了!可是高兴得太早了,卷上来的是一尾巴掌大的小鱼,我正欲放生这尾鱼,翻译拦住了我:“别放,快弄出它的眼珠。要知道,小鱼的眼珠是最理想的钓饵。”我疑惑着照办了。把小鱼的眼珠抠了出来,穿到了钓钩上。这时,翻译同我并肩蹲在一起,并手把手地教我这样垂钓:将钓竿卷线下垂至水中10厘米深处,并上下慢慢地摆着,这时我可以看到一群小鱼在饵的周围游来游去嗅来嗅去。约两分钟后,一条硕长的鳗鱼游过来,它摇头摆尾一会儿就将一群小鱼驱赶跑了。自己开始围着鱼眼珠饵游着嗅着,没多长时间,它就张口囫囵吞枣似的咬下饵。我手中感到猛地一沉,翻译拍腿大声道:“上钩了,快拖线。”说罢,他便帮我把肥壮的鳗鱼拖至冰冻口。这时,我俩才发现,这一直径约为8厘米的冰冻口太小了,以致这条鳗鱼不能露出水面。于是,我又赶紧执着凿冰器凿冰,将洞口“扩大”到20厘米左右,这才将鳗鱼拖上岸。翻译用钓秤称了称。乖乖,这条鳗鱼重达25公斤!称罢,翻译又做出了一个奇特的举动。他从钓袋中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尖刀,刺向鳗鱼的颈部。顿时,殷红的鱼血流了出来,眨眼间在冰河面上凝结成一滩血冰。我不得其解道:“干吗要这样做?”他说:“这儿的鱼钓上来之后一定要马上放血,这样,提回家烹制才不会失去鲜味。”
在呵气成冰的冰河上垂钓了约两个小时,冻得我直哆嗦,翻译却兴致盎然,我只好向他“求饶”,打道回府。我俩依偎着坐在狗拉雪橇上,朝着市里奔去。途中,翻译告诉我,芬兰人喜欢吃鱼,每年要吃掉800多万公斤鱼。同时芬兰人又极喜欢钓鱼,全国的钓鱼爱好者现有150万人。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马里亚热
——动人心弦的墨西哥民间音乐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张金江
如果你随旅游团到墨西哥旅游,第一个欢迎你的肯定是一支马里亚热乐队。身着恰罗服的队员们昂首挺胸,自弹自唱。热烈、欢快的马里亚热乐曲使来自异乡的客人一踏上墨西哥的土地就沐浴在墨西哥风情里,感受到墨西哥人火样的热情。
马里亚热是墨西哥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民间音乐,主要用小提琴、低音大提琴、吉他、比韦拉(一种六弦琴)、小号等乐器演奏,曲调欢快、热烈、高亢、奔放,节奏感强。马里亚热音乐起源于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马里亚热”一词不是西班牙语,也不是印第安人语言,而是法语。相传100多年前,住在瓜达拉哈拉的一位法国人请当地一个巡回民间乐队为他亲戚的婚礼助兴。美妙的歌声动人心弦。这位法国人情不自禁地随着乐队高唱起来,还一个劲儿地呼喊:“马里亚热!马里亚热!”(即婚礼、婚礼之意)从此,当地人就称这种巡回演唱的民间乐队为“马里亚热”。
一支马里亚热乐队由3到12人组成,男女乐师都有。演奏时,队员们都一身骑士打扮:身着黑色、银灰色或乳白色紧身恰罗服(骑士服),里面衬着白衬衣,脖子上系着黑色、红色、乳白色等颜色的领巾,头戴装饰着漂亮花纹的宽边大帽子。他们一边弹(吹)奏各自手里的乐器,一边放声高歌(见右上图,作者摄)。
马里亚热音乐歌词内容非常广泛,歌唱男女爱情的啦,歌唱人与人之间友谊的啦,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啦,也有抒发内心忧伤和痛苦的。总之,马里亚热音乐唱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再加上它的曲调容易上口,所以风靡全国。在墨西哥,不管大人小孩,人人都能哼唱几首。马里亚热堪称墨西哥的国乐。从家庭聚会到婚礼庆典,从总统竞选到欢迎外国元首来访,都少不了请一支马里亚热乐队助兴捧场。
马里亚热乐队多在街头、酒肆兜揽生意。乐队队员们大都为各行业的劳动者,浪迹街头演奏马里亚热为的是额外挣几个钱,补贴生活。几个志趣相投的好友一商量,一人买件乐器,买套恰罗服,就组成一支马里亚热乐队。工作之余或者节假日,他们脱下工作装,换上恰罗服,拿上乐器,走上街头。也有专门以演奏马里亚热音乐为生的乐队,他们的演奏水平更高,更有韵味。
在墨西哥的大小城镇,都自然形成一两个马里亚热乐队集中的场所,一般都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广场或街心花园,马里亚热乐队在那里兜揽生意,人们到那里寻欢作乐。人们把这些地方叫做马里亚热广场。马里亚热广场成为墨西哥城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首都墨西哥城,最负盛名的马里亚热广场是市中心的加里波第广场。广场临大街的一边是一仿巴罗克建筑风格的柱廊,广场中心是一个西洋式的亭子,东西两侧矗立着8位人们最崇拜的马里亚热歌手的塑像,如墨西哥最杰出歌手佩德罗·因方特;被誉为墨西哥“庄园歌后”的洛拉·贝尔特兰。尽管佩德罗·因方特因飞机失事去世已40多年,但至今他仍是墨西哥人心中的偶像。而洛拉雕塑的基座上用鎏金大字写着:伟大的洛拉,墨西哥的洛拉。广场周围是一家家具有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的饭馆酒肆。每天傍晚,几十支马里亚热乐队和成群结队的游客就陆续汇集广场,广场上就飘起琴声、歌声、笑声、掌声。游客随意招呼乐队点自己喜欢的歌。乐师们在游客面前站成半圆放声高唱。听到高兴处,点歌者和围观者都喉咙齐放,跟乐队一起高歌,有时干脆就手舞足蹈起来。这里是恋人聚集的地方。为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小伙子们邀请歌手为姑娘唱情歌。不少游客则坐在广场周围的酒馆里,叫过一支乐队,一边品当地名酒特吉拉酒,一边欣赏马里亚热乐曲,别有一番情调。酒香醉人,歌声也醉人。游客们流连在广场上,久久不愿离去。一直到次日凌晨,加里波第广场才渐渐安静下来。(附图片)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动物“孤儿院”
两棵大树组成了动物孤儿院的大门,树上钉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欢迎到我们动物孤儿院来”。还写着,去年有一万多肯尼亚学生来此接受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大树前有一张木台,上面摆放着一些动物的头骨。看了旁边的说明,我们才知道,这些动物都已灭绝。
动物孤儿院收养着许多珍禽异兽,有些是我第一次所见。如一种叫“班戈”的动物,皮毛像梅花鹿,但腹背多了几条竖纹。体型比梅花鹿小,犄角却像羚羊。据说存世已不多了。还有如变异的斑马,珍稀的白犀牛等。更为有趣的是一只小河马怯生生地望着我们,可怜巴巴的像乞食的孤儿。动物孤儿院与一般动物园的不同之处是尽可能采取自由放养方式。对无法自由放养的再考虑圈养或笼养。我在院子里忽见一块“大石头”动了起来,吓人一跳,细一看原来是只大山龟在“散步”。听工作人员介绍,它已有300多岁了,由于无忧无虑,仍很健壮。一只鸵羚挤进来看热闹,它头上长着一对尖耳朵,三瓣嘴,一身雪白的绒毛,一点儿也不怕人。 刘震环文/摄影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