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6月4日人民日报第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6-0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印度软件业,告诉我们什么? '...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印度软件业,告诉我们什么?
  胡占凡
  编者按:世界上有一个连地铁和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竟建起了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国家就是印度。
  中国与印度,同样历史古老,同样人口众多,同样勤劳智慧,同样属于发展中国家。本文通过作者亲历亲闻,透视了印度软件产业异军突起的奥秘,为我们中国IT业界提供了一面镜子。
  人们知道,印度并不富,而且难题颇多:全国10亿人有4亿是文盲,城乡差别很大,贫富差异悬殊……但问题的蹊跷之处在于:这样一个并非经济强手的国度,竟然能产生令世界称奇的信息产业!
  当我们飞到喜马拉雅山的那一边,双脚真正踏在印度土地上的时候,对这种明显反差体会得更为直观。无论是在尘土飞扬的新德里,还是在大厦林立的新兴城市海得拉巴、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可能就在一群横七竖八躺在马路边的流浪者的正上方,赫然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某某.COM网络公司的广告牌。
  这种不协调难免叫我们疑窦丛生:古老的文明与新潮的软件如何并存?一个连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如何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这也成了我们在印度走一路问一路、常提常新的问题。
  软件出口:书写印度“新神话”
  用“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句我国时下的流行语来形容信息技术产业在印度经济中的定位,再恰当不过了。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其实不过才几年工夫,但速度惊人,一跃成了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近几年来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要知道,世界软件业增长率是20%。1999至2000年度,印度的信息产业的总产值达到59亿美元。可以说,软件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印度打开了一条日进斗金的黄金通道。近10年来,印度的软件出口额增长了30多倍,预计1999至2000年度出口达39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8.6%。有统计说,从1996年至今,仅解决千年虫问题这一招儿,印度的IT业就有30多亿美元的进账。
  现在,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在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据其软件销售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难怪比尔·盖茨惊呼: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印度。
  印度“硅谷”:经济腾飞的跳板
  印度信息产业这一片蓬勃景象的背后是强大的科技人才库的支撑。有10亿人口的印度现在有合格的软件人才25万人,而且还有众多的科技人才正源源不断地从外国赶到印度。目前,印度已经建立了7个国家级、两个邦级的软件科技园区,有320万专业人才服务于近千家公司,仅在海外工作的印度软件工程师就有10多万人。调查显示,印度的软件科技人才正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
  斯坦福大学一位经济学家称,现在,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印度裔美国人多达30万,去年他们的收入总计达600亿美元。他说,这些印度人大多把赚来的钱用于投资印度,投资的速度为平均每人每年20万美元,投资项目也多是高科技产业。
  从我们所接触的印度朋友的口气和心态上,可以明显感到他们对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寄托着很高的期望,把它当作启动印度经济的一块跳板。
  他们的期望没有落空。这块起跳板不仅弹起了印度的经济,也让世界注目。在南印度的海得拉巴市,我们参观了一座高新科技园的一期工程的主楼。不要小看了这座占地159公顷的现代化智能大楼,它吸引了当今全球顶极信息产业巨头的目光:微软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就设在这里,IBM、爱立信、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等大公司也都十分看好海得拉巴这座软件王国,欧洲的巴安公司已经决定把全公司80%的全球研究工作转移到海得拉巴来进行。现在,这座大楼里集中了全世界40家IT公司,正在集中开发目前世界三大热门软件:网络通信、服务器和加密软件。
  印度软件产业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海得拉巴,班加罗尔更是一颗光芒耀眼的IT明星。这座从80年代开始建设的高科技中国印度因特网用户城市,现在经营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有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经营,1998年外商投资总额高达11.4亿美元。如今,班加罗尔被称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甚至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
  非技术因素:我们能够借鉴什么
  探寻印度软件产业迅速崛起的奥秘,你会发现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恰恰是高科技之外的“非技术因素”。
  政策几乎任何产业的兴衰都与政策的引导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1984年,拉吉夫·甘地执政伊始,印度政府就把计算机的开发当成了一件大事,他甚至因此而被人戏称为“计算机总理”。拉奥总理执政后,政府又采取了许多新办法支持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免除进入高科技园区的公司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外商控股100%,免征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的所得税等等。1998年,印度政府还组建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由国家总理任组长,制订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在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全方位采取措施,为信息技术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由于这些优惠政策的刺激,吸引了全球著名的信息业巨子纷纷在印度设厂开工。对于中国来说,是否应当参照印度的成功做法,首先在产业政策上下功夫,尽快拿出一套科学的产业政策来,扶持中国的信息产业。这些政策应当涵盖税收、资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的保护、软件出口、软件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只有依托政策这块基石,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才能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挺立起来。
  教育说实话,印度的基础教育让人不敢恭维。但他们的高等教育却在发展中国家中非常突出。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可谓是有识之士。他从50年代起就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样子,在全国陆续建起了6个“印度理工学院”(IIT)。今天,正是这些学院的毕业生支撑着信息技术产业大厦。
  印度的计算机教育从小抓起。现在,印度全国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据说,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全国每年都有25万人接受信息技术培训。
  目前,我国计算机方面的专门人才只有15万人,比印度要少20万人左右。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计算机课程在不少人眼里不过是应景的陪衬和摆设。印度的做法告诉我们,信息科技“从娃娃抓起”实在必要,计算机课与数理化平起平坐应当是目前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现有的信息科技人员的再培训也应当更加重视。
  我们的目光还应当密切关注那些散布在大洋彼岸的众多信息科技精英。要拿出一套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和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激发他们的报国热情。为此付出的成本可能会很高,但他们的回报则可能会是几十、上百倍。
  语言几乎人人懂英语是印度发展信息产业上的独有优势,使得印度人在开发研制软件上如鱼得水,没有任何语言障碍,这就大大加快了科研开发的速度。不能不承认,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不够,这与绝大多数人不懂英语有直接关系。连使用都不顺畅,又何谈开发?因此,对英语这门国际语言,要有措施加大它的普及力度,特别是青少年要成为必备素质。应当说,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这个要求不算过分。
  成本曾有人测算,印度编程人员的工资只有发达国家的1/8到1/5,这就使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把软件的设计等工程交给数学天分很高而工资却相对很低的印度人去做,客观上带动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中国历来是劳动力成本不高的国度,按理说这方面的优势很强。但不能不看到,近年来情况已经有所变化,有些地方投资成本不高的优势开始减弱。比如,有些外商却步不前的原因是,中国的通信费用过高,如果在中国投资办企业,通信成本首先就占去了一大块,算下来,还不如在本国经营上算。
  在印度这块既古老又现代、既贫穷又富裕的土地上行走,在如火的骄阳下,我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热浪。与此同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信息产业涌动的热流。但愿这股来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风,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移动商务网提供电信服务
  本报讯 随着Internet用户和移动通信用户的爆炸性增长,作为这二者结合产物的电信服务网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近日,一家全新的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移动商务网(www.1035.net)在北京开通。据悉,移动商务网将与众多手机生产商、配件商、零售店以及银行结成战略联盟,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经济的网络消费。它覆盖了移动通信领域的所有商务业务,用户可以从网上购买手机、配件、SIM卡、储值卡以及话费查询、手机附加功能受理等服务。(王军)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仕女图》(电脑国画)
刘冬梅 作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叫”开互联网之门
  陆军
  让电脑和网络听懂汉语,是许多国内网络用户的一个梦想。
  曾经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台“能说会听”汉语的电脑的福建海峡天音信息技术公司,近日在京发布了“海天易说”中文语音浏览器。通过该浏览器,用户可以通过口述语音命令的方式上网冲浪。
  这一软件以微软开发的网络浏览器IE核心组建为基础,同时集成了海峡天音公司一流的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以及机器翻译技术,不仅能让用户通过“动口不动手”的方式进行网上浏览,同时还具有在网页上进行语音录入、网页翻译等功能,并配备了操作简便的手写板,完全支持手写输入。
  许多打字不熟练的用户面对人气很旺的聊天室里迅速刷新的页面,经常手忙脚乱。借助“海天易说”的网络语音录入功能就会变得轻松一些。此外,用户还可以口述电子邮件,让电脑成为用户的秘书;而网页翻译功能更可以在瞬间把满屏蝌蚪一样的英文译成中文。诚然,上述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技术,目前尚不能做到100%的准确。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好“码”还须配金鞍
  仇方迎
  经历了万“码”奔腾的优胜劣汰之后,计算机汉字输入法领域基本上尘埃落定,真正广为人知的输入法不会超过10种。但即使是在这不到10种的输入法中,也还是存在“好用不好学,好学不好用”的情形。随着手机、PDA、掌上电脑等设备的出现,键位数由26个缩减至10个、8个甚至是5个。要以这样少的键位录入数以千计的象形文字,难度可想而知。
  “以最自然的拼音码为例,汉语一共大约有400余个不同音节,而日常使用的汉字大约是3500到4000个。400个对4000个,大量的重码是不可避免的,”说到这些,中文信息处理专家陈一凡教授侃侃而谈,“即使是对于前景广阔的语音输入法,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怎么办?仅靠输入法本身的改进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借助一些后处理软件对这些按自然语言方式输入的信息自动进行修正,可以大大提高录入的速度和准确度。”
  刚刚通过技术鉴定的“蓝月亮通用字段(句)输入软件”,就是这样一种后处理工具。这一由明达科技实业公司和蓝月亮自然语言处理工作室开发的软件,具有“自学习机制”,上下文关联智能处理重码字词的能力很强,可以挂接多种类型的输入法。其精炼的算法程序使软件所占的存储空间伸缩性较大,从PC到手持式信息处理设备均可适用。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数字中国

  5月的北京,“高科技”、“信息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继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之后,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又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城市数字化的讨论———
  “数字城市”向我们走来
  本报记者 丁玎 孟辉
  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由全国市长培训中心与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以“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信息技术”为主要议题,目的是推动中国数字城市计划的启动实施。与会的不仅有国内外重要IT业企业的总裁,有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的负责同志,更有中国百余个城市的市长。
  “数字城市”不再神秘
  据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介绍,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其感觉就像漫步于街道或乘坐直升机俯瞰城市一样。
  一位IT业内人士打的一个比方,道明了市民与数字城市的关系:就像“瞎子摸象”的寓言中讲的那样,摸着象的某个部分,感觉或像墙,或像柱子,但这些形象都不能代表大象的整体,只有把它们进行整合才能构成大象完整的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数字城市”对社区住户也许就意味着互动式的数字电视,对学生意味着网络学校,对打工仔意味着电子缴费中心,对旅游者意味着数字地图,对商人意味着电子商务,对政府意味着电子政务、会议电视,而对普通市民来说,也许就意味着信息查询、消费投诉……
  实际上,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相似,“数字城市”也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只不过它是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城市发展的必然
  数字化生存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是时代变迁的需要,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需要。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手段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工程势在必行。
  建设部部长俞正声举例说,设想我们建立了透明、清晰、数据齐备的工程建设信息网和房地产信息网,那现行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交易中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当网上公开透明地披露城市规划管理全过程,那种几十个图章都管不住的违法建筑还有存在的空间吗?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是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郑立中说,空间信息资源是支撑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资源调查、环境评估、能源、电力等,在政府宏观决策中也得到重要应用。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技术将会进入千家万户。
  “数字化”已悄然启动
  80年代中期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已经在城市规划中应用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90年代后,随着GIS(地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OA(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多的城市将计算机应用到了城市规划管理中,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特色。
  在北京,以中关村为试点,制订了“数字北京”计划,形成了以望京为代表的智能化小区和以华润大厦为代表的智能化写字楼,正创建新型公交智能化管理网络,并吸引了安博远程教育、数字方舟等一批IT企业加入数字城市建设;
  在上海,数字化浪潮冲击着这座远东大都市,上海目前正在对“信息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明确和细化;
  在杭州,政府上网工程已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服务窗口电子化,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民意测验、选举、会议等领域。
  不仅在这些大城市,就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也能感受到信息化扑面而来的气息。山东滨州税收采用信息技术,推出了“111”流动服务车,微机流动,无线联网;广东南海作为全国城市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城市,1996年就率先在全国同级城市中建成了全市统一的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交换平台。
  业界人士评价说,这些已开始实践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建设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为全国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附图片)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IT时评

  矛与盾
  斯壮
  见过几次北大方正的王选教授,一位记者朋友感到有些困惑:“有时候,王老师强调国外软件厂商的中文处理能力很强,对我们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有时候他又信心十足,表示方正具备中文信息处理的强劲实力。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事实上,王选教授的说法,恰恰真实地反映了国内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处境和实力。
  要谈现状,先看历史。由于起步较晚,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核心技术方面的差距一时很难快速缩短。于是有人提出,擅长逻辑推理的中国人应该以软件开发为切入口,争取在这个方向上寻求突破。但是,从高端开始的自主操作系统开发搞了许多年,经历了激烈的争论,终因实用性方面的问题而逐渐偃旗息鼓。
  与此同时,一些软件厂商把英文版的操作系统翻译和移植过来,希望利用中国人在中文语言上的天然优势,砌起一道外国人无法跨越的门槛。
  然而,Win95中文版的推出,将这个美妙的设想撕得粉碎。外国人在中文处理方面实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弱。以IBM公司的语音识别技术为例,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它的汉语识别能力,迄今为止还无人能出其右。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可以方便地“挖”走技术上造诣颇深的中国程序员,据说Win95的汉化,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中国人。
  此外,在中文笔输入方面,微软先是与汉王等国内软件企业合作,捆绑销售它们的软件;待到自己腾出手来,就开始想方设法甩开合作伙伴,推出自己的产品。而在中文排版系统的开发上,国外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控制开发标准的便利,先于方正推出自己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我们还想天真地利用自己对中文熟悉的特点,作为抵御进攻的盾牌,肯定只能坐以待毙。只有像海峡天音和“蓝月亮”那样,不断开发新的、更贴近用户习惯的产品,反守为攻,才能保持自己微弱的领先优势。
  王选教授的讲话告诉我们,在竞争激烈的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市场上,任何精心设计的“盾”都会被人攻破,惟有高举创新之“矛”,方能所向披靡,御敌于国门之外。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中华资本网构建金融平台
  本报讯 当众多创业者为寻找风险资金而奔波的时候,风险投资家们也在擦亮眼睛寻找好项目。如何将他们迅速有效地撮合在一起?5月26日正式开通的中华资本网(www.china_equity.com),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与海内外资本市场高效互动的网络平台。由中国首家从事投资银行和风险投资咨询业务的民营企业———信中利投资咨询公司创建和运营的中华资本网,是一站式、全方位的投、融资网站,它将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投、融资信息发布电子平台,以及相关的风险投资、资本私募、企业孵化和上市顾问等服务。(魏勤)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南方高科推出全频商务手机
  本报讯 国产手机厂家开始具备生产商务手机的能力,新近上市的广州南方高科商务手机成为商家和市民关注的话题。这款被命名为“风度2000”的全频商务手机是由广州南方高科与摩托罗拉通过技术合作联手推出的。该机采用摩托罗拉三频智能商务平台,拥有强大和完善的商务功能,如三频切换、三分钟录音、振动提示、全中文输入、语音拨号、声控菜单、红外线数据传输等,通过了国家泰尔实验室质量体系审核认证,并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三频数字手机进网许可证。(姜静波)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实达网络产品大幅下调
  本报讯 国内主流IEP实达网络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其网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调,价格调整范围涉及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及路由器等全线网络产品,调整最大幅度近30%。这预示着国内网络市场一个更为合理的价格利润体系正在酝酿和成型之中,我国信息化建设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向前推进。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国内用户尤其中小企业用户的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国内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受规模及资金因素的制约,网络产品价格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用户跨入网络时代的最大“瓶颈”。业内人士指出,此次降价为中小企业进入网络时代降低了门槛。(陈丽娜) KWY品论天涯网


第4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计算机证书考试有了新教材
  本报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普及,计算机教育与培训越来越成为广大计算机用户关注的焦点。教育部考试中心近日决定,在“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中全面采用“佛脚系列”电脑教育软件,作为这项考试培训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脚系列”电脑教育软件是英业达集团天津公司为满足广大普通计算机用户的需要,按照“在工作中即学即用”的思路开发设计的,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电脑学习模式的发展。(吴兴) KWY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