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6月3日人民日报第7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6-03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遥看齐州九点烟” '...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大地之子征文

  “遥看齐州九点烟”
  吉人
  齐长城,是春秋后期齐国为防晋防楚防鲁的入侵而修建的,距今约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条长城,也是我国一个最古老的地表文物。据考,从建筑齐长城至今,无人作过全面考察,古籍资料的记载,也残缺不全,且相互各异。为了弄清齐长城的真实面貌和文化内涵,山东省泰安市的五位花甲老人,经过一年多的徒步踏察,完成了考察齐长城这项壮举。
  这五位老同志是路宗元、孙立华、张广坪、和进海、李继生,路宗元为队长。
  1996年10月19日,五人带上自购的摄像和照相设备,开始齐长城的考察。他们用一百米的尼龙绳和五十米的钢丝测绳,以原始手工的方法,一段一段地丈量。最多时,一天要测量三十二华里,攀登三十多个山头。
  五位老同志都患有不同的疾病。队长路宗元患食道癌,体力较弱,他除负责组织指挥外,事事和大家干在一起。他考察中经常摔跤,但不管生活多么苦,工作多么累,每到一地都要把一天的考察结果,整理记录下来,总共有九万多字。孙立华患有糖尿病。一次上山未带干粮,天又下起了雨,他忽然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头晕、出虚汗、四肢无力。大家就急忙挖野菜给他吃。又一次,他的一只眼被松针刺伤,便用餐巾纸当眼罩,捂在伤眼上,继续考察。患高血压的和进海一人背着摄像和照相两套器材,考察中牙龈肿得吃不下饭,他依然坚持拍摄。张广坪患有腰痛病,每天咬牙忍痛,坚持爬山。李继生胃病犯了,每天吐酸水,可他总是冲在前面,挥舞镰刀,劈荆斩棘,为大家开路。
  考察途中充满了艰险。攀越泰安与历城之间海拔八百多米高的牙山,他们手脚并用,花了近一个小时,才爬过了四百米宽的刀刃般的山,有的脸被葛刺划破,有的腿被锐石碰伤。他们包扎伤口,继续前进。什么黑风口,一线天,摩天岭,霹雳尖,悬崖峭壁,危岩险口,一个一个都被他们冲过来了。1997年10月20日,攀登最后一座海拔七百多米高的小珠山,他们勇敢地通过了毒蛇出没的山顶,首次看清了齐长城的入海处,兴奋得像小孩一样跳了起来。
  五位老同志的行动得到了山东省、泰安市和沿途县市区村的热情支持。沿途县市区派出六十多人和他们一起考察本境的长城,有的出车,有的送水送饭,山东鑫鑫集团公司捐助了一辆面包车。
  从1996年10月19日至1997年10月21日,历经一年零两天,迂回行程两万多里,翻越两千多座山峰,五位老人考察齐长城,取得了多方面的硕果:
  ———测出了齐长城的准确长度。史书记载都是约数和概数:“千有余里”“几两千里”等。此次获得的准确长度是一千二百八十七点八里(其中有遗址者占百分之六十四点三),蜿蜒起伏在一千五百一十八座山峰上。
  ———查证了齐长城的起点和入海处。史书记载说法不一。经查证起点在今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东北五百米处的“岭子头”,东经116度34.5分,北纬36度21.6分。入海处是沿小珠山北峰,过鹁鸽山、大顶山,经徐山东去,在东于家河村东北海边入海,东经120度11分,北纬35度59.5分。此处现为青岛市黄岛开发区保税区东侧。
  ———发现了齐长城的三条复线。这在史书上未见记载。这三条复线是:1.大石关复线。西起马山南端之莲花山,沿长清县与肥城市边界东行至三岔沟与主线相接,长九千九百米;2.青石关复线。位于莱芜与博山交界一带。西自望鲁山北729高地,经梯子山、青石关,东至炮台顶,全长六千七百米。青石关原为南北交通要道,军事要塞;3.大关复线。跨越临朐、安丘、沂水、莒县四县市,全长六万三千八百九十米。此外,还在沂水境内发现了一段未见于史书的长城。它自邵家峪山东至三楞山,长六十九里。
  ———查清了齐长城的构筑形式及结构特点。齐长城的构筑也是利用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平原和矮丘,以板夯筑成宽十二三米,高七八米的土墙。山区以石垒砌,有的沿山脊砌成宽五至七米的双面城墙,更多的选在山脊阳侧陡坡上,开挖少量土方,垒成宽一至二米单面石墙,形成阳高阴低,居高临下的态势。有些地方未筑长城,而是“用险制塞”,巧用地形。如从泰山西北的钉头崖,其以东的老鸹尖至牛山口一带的“泰山北岗”长达三十里的地段,利用海拔八九百米的险峰代替长城,没有建筑城墙。
  ———弄清了齐长城的保存现状及被破坏的原因;搜集到大量与齐长城有关的民间传说和风土民情;调查了齐长城沿线的大量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宣传了《文物保护法》,提出了保护和开发齐长城的建议。
  最可宝贵的是采集、拍摄、录制、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考察资料。共拍摄图片八千多幅,录制影像八百分钟,绘制出有史以来第一张准确的《齐长城遗址图》和《齐长城位置走向图》,整理出各县境《齐长城调查表》,撰写编纂了一部五十五万字五百幅图片巨著《齐长城》,还有路宗元同志的《考察日记》。
  文物专家罗哲文写诗赞颂说:“老骥同伏枥,步行千余里,考察齐长城,甘辛难以计,归来得硕果,可贺又可喜。”“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考察结果,还使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三大旅游格局,又平添了引人入胜的“一长城”资源。 zGM品论天涯网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

  名校掌门人
  李容焕 林荣芝
  中山市翠亨村,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坐落在翠亨村中的中山纪念中学,是一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名校。
  说到孙中山精神,现任校长、党总支书记贺优琳说:“‘中山精神’,主要是指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高远志向。”
  正是这种崇高的精神动力,推动纪中突飞猛进。九十年代初,纪中在教育工作方面,实施“三高教育———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人格,陶冶高雅情趣”。近年,又率先在校建立“希望工程”,集个人、集体、社会资金扶持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升学就读。并把德育的“三高”教育纳入学校的“三高”总目标(高的思想素质,高的科学文化素质,高的身心素质)。前年,又开创全国先河,学校出经费选送学生到全国名牌中学插班,实行“国内留学”取经。这个创举,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和赞许。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98年3月20日,纪中聘请全国教育界著名教育学家王文湛、翟葆奎、朱世和等为教学顾问。当二千五百多名师生聚精会神聆听教育学家授课时,突然,体育馆上空“砰”的一声炸响,二千多名学生只是循声张望了一眼,而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依然肃静地听课。事后,纪中学生处变不惊的良好的素质,使八位在全国见过无数“大场面”的著名教育家也惊讶不已。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爱才者首先是才也。贺优琳校长本身是一位才子,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江西师范大学。1983年起,还未年满二十六岁的贺优琳,便先后出任南昌市三联中学、南昌第二十二中学、南昌市实验中学的校长。1991年,他只身南下纪中肩负重任,累建奇功。
  贺优琳刚到纪中,发现学校教师人才流失非常严重。这一年,一下就走了十多个优秀教师,英语老师几乎走光,语文教师也走得所剩无几。在这种严重流失人才的困境面前,贺校长感到痛心疾首。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他一方面做好挽留教师的工作,一方面揽招贤才。
  有一次,纪中为了招聘一位优秀体育教师,经过考试后,贺优琳发现江西有位教师成绩特别优秀,但面试时却没见他的影子。贺优琳心急如焚,四下打听。当他得知那位教师因妻子生小孩没空前来面试,便打电话问他是否还有意向。那位教师说,意向有,但没空来。贺校长便斩钉截铁地说:“没关系,你没空来,我有空去。”第二天,贺校长率领听课团一行几人北上江西面试。就这样,那位体育教师为贺校长的真诚感动,愉快地落户纪中。
  贺优琳深谙人才是校宝的道理,所以他加倍爱惜人才。凡是教学成绩突出者,奖;凡是教师获省、国家科研成果者,重奖。仅五年里,纪中学生获省至国际级奖励便达一千五百人次,获奥林匹克奖的也不计其数。
  贺优琳在教师中是兄长,在学生面前又是一位慈父。他爱护学生,情同父母。有位学生因父母双亡,无经济来源,学校便免费供其上学,包括伙食费等。这个学生,从没喝过可口可乐,有一天,他见饭堂有,便拿一瓶尝了。岂料,被值日的学生发现。有不少人说已资助其上学,居然还饮进口可乐?那就不要再享受资助了。这学生一听不再资助,顿时呆了。贺校长知道后,便深入了解情况。当贺校长得知这学生成绩特别优秀,表现良好,便为他垫出了可乐钱,并原谅了他,继续资助上学。后来这学生不负贺校长所望,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名牌大学。该生每次回乡,必去探望贺校长,有时,贺校长也悄悄塞给他一把回校的路费。
  1997年5月的一天,“华罗庚金杯赛”在纪中结束后,学生开始清洁校园,当贺校长路过科学馆时,发现几位学生正在垃圾桶里翻捡东西,就上前去查问:“你们几个在搞什么名堂?这么脏的垃圾桶,你们还在里面掏什么?”一看是校长,几位学生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想把垃圾桶里的矿泉水瓶、可乐瓶找出来去换钱,捐给希望工程。”贺校长一听,感动得眼睛也湿润了,他对几位学生说:“谢谢你们!”以后,“希望工程”每次募捐,贺校长都率先赞助。至目前止,该校“希望工程”已帮助一百多位特困生继续上大学深造。
  虽说贺优琳长有一副慈善相,但他该严的时候还是挺严的。就拿换岗这制度来说吧,有些教师闹情绪,说教师换岗是砸教师的饭碗,想不通。贺校长便坚持说:“学校不同工厂,工人造出不合格产品只是经济损失,而教学上出‘次品’,是误人子弟,马虎不得。教不好,就该让教好的人来教,换去做校工,又不是开除,怎是砸饭碗呢?你教好了,谁也换不了你嘛!”贺校长一番话,说得大家口服心服。 zGM品论天涯网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

  小记乔典运
  周熠
  一个阳光静暖的上午,我走过一片叶浅花深的桃林,登上半山岗,穆立在一座普通的坟前。这里安眠着乔公典运———他在此歇下三个年头多了。
  今春雨疏草发迟。清明刚至,那坟草尚不覆黄土,坟沿的一溜兰草也还瘦寂。这种清癯土黄的情调,如睹老乔生前一贯慈和、质朴和睿智的脸。仿佛他就坐于这坟前的山地上,笑迎我这不速之客,勾起我对他一往情深的回忆。
  和老乔算得是忘年交。二十年前我学写小说时,对乔典运已是“久仰”了。而与他交往日多则是我在南阳日报弄“白河”副刊之后。一次,我请他到家小聚,他欣然登门。乔公貌不惊人,长方脸,两颗门牙黄且大,说话还有点结巴。深灰的褂子敞开着,随便扣着的白布对襟衬衫汗渍斑驳,大裤裆的黑裤子皱皱巴巴,圆口布鞋上灰土半染。他走后,妻子说:“这就是那个乔典运呀?”我笑了:“就是。”
  这就是乔典运。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前期,是他中短篇小说创作的顶峰期。乔典运以契诃夫的笔调,欧·亨利的风格,在《村魂》、《满票》、《冷惊》、《问天》等小说中,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拷问与哲思,具有经典性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因此,他的小说每一发表,全国有影响的几家文学选刊,如《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和《新华文摘》等,都竞相转载,在中原乃至全国文坛引起轰动,被资深的评论家们誉之为“乔典运现象”。可当大家都这么称赞他时,他总是露出浅黄的门牙一笑说:“不值一提,咱是瞎猫碰上个死老鼠。”京华、沪上、南方沿海等地请他去讲学,他都婉拒了,他的口头语是:“咱是个草木之人”,“山野之人”,“肚里没啥墨水,有啥讲的!”
  老乔是真诚的,清醒的。他对南阳文坛十分关心和厚爱,堪为南阳作家群的“领头羊”和哥们。据我所知,全国的文学活动他可以不去,而我们南阳的文学活动、包括南阳日报的笔会,他是每邀必赏光的。历届笔会,因为有了老乔的小说旗帜迎风飘扬,自然是文学歌声多么嘹亮。所以,南阳有个作家群以及南阳作家群有今天,公正地说,因素有多种,而乔公“功莫大焉”。
  曾经沧海难为水。诚如老乔在《命运》中所述,他是半生坎坷蹭蹬,饱尝人间五味,因此,他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高人一等的憬悟。现在社会上不公多,人们牢骚多,怨气大。可跟他在一起,便能洗却不少俗念与烦恼。他曾不止一次正话反说地幽默道:“咱这一生,啥都不缺,就缺三样:升官、发财、桃花运。所以,想腐败也腐败不成。这三样东西好是好,就是弄不好折人寿。没有反倒一身轻,到头来赤条条不还是一首《好了歌》嘛。”在西峡老界岭的文学笔会上,一个中午野餐后在河谷林荫下小憩,老乔悠然地吸着烟,仰脸指着对面山坡和山顶说:“你们看,这山路、河边的树,再看那山顶上的树,谁高?”大家七嘴八舌地答着,老乔却深沉地说:“你看那山顶的树,因为是长在高处,看着比别的树高,其实它自己并不高。……”大自然里有哲学。老乔后来还把它写成文章发表。八十年代老乔的作品喷薄而出时,组织上和朋友们都真诚希望他离开小山城西峡,到南阳市或省会郑州定居,但他拒绝了。他把创作和生活基地看得头等重要。一次闲聊中我也劝他动动,一是你吃了一辈子苦,现在也需要到城市风光风光;二是也需要开阔视野,审视新的生活。老乔却说:“老弟呀,我也想啦,享受啥穷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活是啊,多得很,到处都是,可要写作,非真正熟悉深入不可。生活,不在多,而在深,就像打井,越深,越清,越旺,春夏秋冬大世界,啥都有啦,还不够我写?”
  海德格尔说:“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种挑战。”老乔以他的憬悟一次又一次战胜死亡,并且超越死亡。朋友们都叹惜乔典运走得过早了。是的,正值他驾轻就熟地致力于自传体长篇小说《命运》(又名《别无选择》)的写作时,残酷地患上了喉癌。病床上,与文友交谈中,大家对他总避着死亡,他却很坦然地反复表示,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天命难违,早走早安。他曾两次眼睛有些湿润地用笔对我表达道:“人间最可珍贵的是真诚与爱。”“感谢朋友们的爱。” zGM品论天涯网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

  南海潮声
  ——湛江高校后勤集团纪事
  唐剑 龙晓勤
  一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报告,摆在我们的面前。发人深省的是,这份报告,或者说这项成果,不是出在高校林立、龙骧虎步的北京、上海,也不是出在得改革风气之先的广州、深圳,而是出自偏于南海一隅的湛江。喏,往年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个红头文件,多半是关于农业生产的,今年,则是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可见在现阶段,这一改革是大势所趋,方兴未艾。在这方面,上海高校先行了一步,去年11月,有关会议就是在上海召开。可是上海的同志说,他们是向湛江学习的,早在1997年,他们就曾派员去湛江师院取经。
  我们从京城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直到广州,然后改乘大巴去湛江,在路上一晃又是大半天。祖国真大,湛江真远。但就在这条路上,为了相同的目的,已经走过了两百多所高校的取经人员。想到这里,疲劳顿时一扫而光。
  凭精细的分析,也凭直觉,他认准后勤这一块是“瓶颈”,不光是本校的“瓶颈”,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瓶颈”
  湛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从湛江师院搞起的,而师院之改革,又和李运生院长密切相关。
  李运生六十年代曾在北大进修过,尔后长期在华南师大任教。1992年秋,他单身来到湛江师院,出任院长。这说是新官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李院长在形成和确定办学思想和作出了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的“人才工程”决策后,敏锐地把目光盯住后勤。1993年又作出了后勤改革的决策。好心人对他说,作为一校之长,你怎能舍本逐末,一上任就去抓后勤?你呀,你可要当心将来吃不了兜着走……
  其实,李运生这一着棋正是着眼于全局。他是学哲学的,哲学思维使他深刻地把握住后勤对学校全局的真实意义和深层制约关系。上任以来,他已把湛江师院的底细摸个一清二楚。凭精细的分析,也凭直觉,他认准后勤这一块是“瓶颈”。不光是本校的“瓶颈”,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瓶颈”。———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于是,他在1993年就决心把学校后勤服务这一“块”逐步从学校“送”出去。
  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没有现成经验和文件规定可以照搬。李运生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基本上看完多年来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和资料,从而形成自己的后勤改革思路。改革是一种创造。李运生有一句格言:“用创造性的成就表明自身的存在。”
  后勤改革,首先是改革体制———社会转型期的变革,总是这么开始的。1993年,在李运生的亲自主持下,总务处下设各科室,开始一个一个地独立出去成为新型的经济实体。比方说,废膳食科,而成立饮食服务中心,废基建科,而成立工程队,废水电维修科、车队而成立新的公司,等等。运行一阶段后,又把这些众多的小实体联合起来,组成“大实体”———“湛江师院后勤服务总公司”。
  在湛江师院,总务处各科室的人员并不是全部分离出去,一个不留。而是根据需要,只留下十二名人员,组成一个精干的行政机构———“小机关”。“小机关”仅仅担当学校后勤决策、规划、计划、监控发包等一类角色,它同“大实体”的关系,不再是领导、控制,而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因此,湛江师院形成了崭新的后勤体制———“小机关———大实体”这一“事”“企”分离的体制。李运生认为只有这种体制上的分离,才能使社会化走出决定性的一步。他们于1996年就实现了这一步。
  根据既往经历来说,李运生可归类为书生。在此之前,他从未搞过企业管理,但他有个优点:会决策;并且善于执行政策。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会决策,有独具慧眼的后勤改革为证;而善于执行政策,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了。这里只想举两个例子:一、对待每一个分流出去的机关人员,他都讲究政策到位,尽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全院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二、对待独立后的“大实体”,他一直抱着放水养鱼、放大水养大鱼的心态,积极扶助他们成长壮大。“事”和“企”分离后,对于后勤重大设施和大型基建项目不急于实行“断奶”政策;对于公司经营所得,学校不予抽调,而必须保证公司能重新投入,使资金在周转中不断增值,增强公司自我发展能力。“扶”是为了“送”。
  然而,最大的效益,还是为学院后勤社会化闯出一条新路
  抓改革,就要选准带头人。李运生选定了总务处副处长谢道平。谢道平抓改制,着重抓了膳食科。
  1993年,膳食科从总务处分离,组建饮食服务中心。民以食为天,饮服中心的那几档子事,说起来很普通,干起来却是轰轰烈烈,流光溢彩。饮食服务中心先打破干部与职工、职工与临时工的界线,英雄不问出身,使用一视同仁,以能决策、会管理、善经营为标尺,坚决实行能者上,劣者下。据介绍,饮食服务中心现有饭堂、餐厅经理九人,其中四人为职工,五人为临时工;而三十五名班组长中,仅三人是固定工,其余三十二人都是临时工。其次,是优化组合,竞争上岗。
  饮服中心一组建,就迅速转换膳食管理机制,他们先是对校内各食堂实行成本摊派。由少到多,收回部分间接成本,使食堂由全额预算向差额预算过渡,同时采取多种经营,开办不同层次的餐厅。稍后,中心利用自我积累和学院的投资,又改造更新了饭堂的设施、设备,实现了燃料柴油化、加工机械化、厨具不锈钢化、出售饭菜电脑化,等等。
  如今,凡是到湛江师院访问的客人,都会对她的餐厅留下深刻的印象:宽敞而明亮,菜美而价廉。伙食搞得好,学生自然高兴,学习起来更有劲头;教师高兴,省了多少繁杂的家务;家长也高兴,他们说,有这样好的食堂,把孩子送来这里读书,一百个放心。
  近来,饮服中心在办好学院六千多名师生员工伙食的基础上,又把生意扩大到校外,他们已承担了五所中专、中学的伙食管理,并为全市二十多所中小学两万多名学生提供早餐和课间餐,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最大的效益,还是为学院后勤社会化闯出了一条新路。在饮服中心的示范带动下,基建科分离出来后成立了工程队,承担了学院基建任务,迄今,已盖好了四幢大楼;车队除了保证学校各项用车,也把业务扩展到校外。其他小实体也是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有偿服务。
  这时就可看出湛江师院后勤改革的可贵。由于他们先走了一步……
  整个湛江,原来有湛江师院,水产学院,农业专科学校和广东医学院四所高校,1996年水产学院与农专合并为湛江海洋大学。
  海洋大学成立伊始,省高教厅规划2000年全日制在校生要达到一万人。这么大的规模,这么短的时间,单单解决这些人的吃住,就成了巨大的难题。按惯例,依赖高教厅和学校本身的投入,无疑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怎么办?省高教厅提出:必须改革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探索一条后勤保障系统的新路。
  这时就可以看出湛江师院后勤改革的可贵。由于他们先走了一步,摸出了一条“大实体———小机关”的管理模式,并且行之有效,成绩显著。师院和海大经过接触,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合组建“湛江海师后勤服务有限公司”。1996年由海师公司自筹资金承建海大学生生活区,并以此作为龙头,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
  海师公司由省高教厅牵头,这一点非常重要,鉴于校际联合,既往没先例,中央没精神,两校和社会难免意见纷纭,各怀打算。只有上级部门坐镇协调,才能变意向为现实。联合后,海大作为一方,提供建筑用地,海师作为一方,提供建设资金,目标是分四期,完成六点三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学生公寓。几年来,海师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共调动六千多万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已顺利建成学生公寓十栋,总面积达四点四三万平方米,住宿学生近七千人。海师公司对其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预计以十年左右用收取的学生住宿费偿还投资。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动情地说:“如果靠政府拨款建学生宿舍,湛江海洋大学就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达到七千人的规模。”
  在湖光岩畔的海洋大学,笔者见到的是一座花园式的高等学府。近七千名学生“住”在十栋公寓式宿舍,“吃”在轩敞的带有中央空调的餐厅,你又怎能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丘陵地带。更令人赞叹的是,“所有这些,学校没有出一分钱,也没有操一份心”,海大宣传部门的同志告诉说:“去年不少大学因扩招而手忙脚乱,海大却从容不迫,一次扩招一千三百多人。”
  北京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参观后说:“如同看到了一篇散文,读了一篇小说,很感人,也很耐人寻味。”
  海师公司开发海大学生生活区的经验,更坚定了广东省高教厅加快后勤改革的信心。去年初,省高教厅决定将湛江三所高校的后勤剥离出来,统一组建后勤集团,并以此为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省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去年9月,湛江高等学校后勤集团正式成立。集团下设办公室、财务部和五个中心,五个中心分别是:海师学生公寓服务管理中心、海洋大学伙食服务中心、广东医学院伙食服务中心、湛江师范学院伙食服务中心和配货中心。集团一上马,就确立了“以饮食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将后勤服务项目从各校分离,纳入统一管理”的原则。目前,高校的膳食部门和海大的学生公寓部门已从学校剥离,划归集团,实行企业管理和独立核算。
  据集团总裁谢道平介绍,集团现有员工四百多人,其中,正式工仅为一百人。集团和各中心告别行政级别,完全按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学校与集团之间建立甲、乙方关系,以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集团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按照“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分类管理;财务采取“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逐级审批、分户核算”,根据工作需要实行轮岗制;按照“岗位、贡献、效益为主、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新型分配制度;清查后归并的资产由集团统一管理使用并负责其保值,省高教厅负责年度审计;学校通过校后勤职能部门、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学校后勤工作进行协调和监督。集团成立时间很短,但工作却像浪出三峡那般哗啦啦地向前推进,与那些尚在摸索的兄弟院校相比,显然已快了几个节拍。
  实践证明,湛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做法是成功的。北京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参观后说:“如同看了一篇散文,读了一篇小说,很感人,也很耐人寻味。”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如何迈好这一步,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今天,人们关注湛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着眼点,并不在于她的效益,而在于她的开拓精神和实践。正是出于有李运生当年的高瞻远瞩,有谢道平等人的毅然“下海”,才有了湛江师院模式、海师模式和三校联合集团的模式,才迎来了中央今年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明确指示,也为我国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高校扩张提供了可能,这,就是高校后勤改革湛江模式的意义所在。 zG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