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2月21日人民日报第2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2-2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 '...

第2版(经济)
专栏:

  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
  宗禾
  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采取了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大政策,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好势头。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我国经济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任务仍很艰巨。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些重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和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趋势比较明显。近两年,社会需求增长速度比前几年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到1999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连续下降已分别达19个月和27个月,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的幅度更大,时间更长。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加重了生产经营者的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国民经济循环产生了不良影响。
  造成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这些问题归结为1993年以来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过程中紧缩时间过长、力度过大,这不符合事实。1993年,我国经济在大步前进中出现过热现象,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急剧膨胀,超过社会供给的可能,货币过量发行,价格持续攀升,经济和金融秩序混乱,金融风险急剧增加。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果断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从整顿金融和经济秩序入手,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和改革开放的要求,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采用了“软着陆”的方式,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这一轮宏观调控与过去几次治理经济过热的最大不同在于,没有实行“全方位”和“急刹车”的全面紧缩,而是在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注重恰当把握调控的力度和时机,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进行微调。针对经济过热和金融秩序混乱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国务院于1993年第三季度及时提出资金供应要“堵邪门、开正门”,并先后召开八次资金调度会,在限期收回被挤占挪用资金的同时,增加贷款规模,满足合理的资金需求。在消除经济过热和遏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见到初步成效后,于1996年3月就取消了对居民储蓄存款的保值贴补率,利率也由1993年5月以来的连续提高转为下调。1996年5月和8月,连续两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适度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以满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
  在1996年下半年基本实现“软着陆”之后,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为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又陆续采取了五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取消银行贷款的额度限制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1998年以来,宏观调控转向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另外,从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1994—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商品零售价格年均上涨14%,而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29.7%,高出前二者之和4.8个百分点;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2.9%,高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幅12个百分点。其中,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7%,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仍然增长34.5%,高于当年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之和。
  上述实际情况表明,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恰当把握了调控力度,执行中又及时进行微调。在消除经济过热、努力改善总量平衡状况和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着眼于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始终注意加强农业,1995年以来实现了粮食的连年增产,为治理通货膨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坚决制止重复建设,重点加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技术改造。加快居民住宅建设的步伐,使国民经济在平稳回落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没有出现以往那种大起大落的情况,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同时,也为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进一步的分析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由于传统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弊端没有消除,投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多年来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大。加上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落后,产业升级缓慢,使供给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低水平重复建设还导致了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效益差、成本高。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市场供过于求和产品低价竞销的局面,一些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第二,改革开放20年来,党的农业政策的巨大成功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连续获得丰收,主要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造成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并带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下降。第三,近几年物价下降有一定的合理性。1996年以前的几年,由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物价连续上涨。1992年到1996年5年零售价格上涨76.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92%,这些价格上涨包含很大一部分不合理成本。随着近几年市场竞争加剧,不合理涨价成本被逐步剔除,必然导致物价下降。另外,近两年价格虽有下降,但幅度有限,仅为5%左右。第四,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国内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市场约束强化,银行贷款和企业投资更加注重效益,在企业技术储备不足,缺乏好项目的情况下,银行放贷和企业投资行为都趋于谨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需求的增长。第五,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加快,导致全球初级产品和一般工业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普遍走低。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已十分紧密的情况下,必然压低国内市场相关产品的价格。此外,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外部市场环境恶化,抑制了我国的出口,也加剧了国内生产过剩,导致价格回落。
  因此,只有从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矛盾中认识当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和通货紧缩趋势,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抑制通货紧缩的趋势。
  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买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日益强化,加之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带来严重影响,使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进一步暴露出来。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下滑,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果断作出了扩大国内需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大决策。1998年增发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根据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原定长期国债发行规模500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发600亿元国债,在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强环保与生态建设,增加对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此同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社会保障线的水平和离退休人员的待遇,补发拖欠的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以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扩大出口。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支持经济发展。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对实现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合理确定国债资金的投向,兼顾当前刺激国内需求和长远社会效益,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当前的经济增长,避免重复建设,而且集中力量办成了一些事关经济发展全局、过去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利用目前资金、土地和主要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便宜的有利时机,通过增发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也符合基础设施先行这一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1998和1999两年增发长期国债2100亿元,安排了5000多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2000多亿元。其中,水利建设共投入国债资金460多亿元,加上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合计600多亿元。投入力度之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大江大河堤防加固6000多公里,30多座重点大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显著增强了防灾抗灾能力,使长期遭受洪涝灾害地区的群众从减少灾害损失,节约抗洪抢险的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直接受益。在1999年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出现1954年后仅次于1998年的历史上第二高水位时,险情比上年减少7550处,其中较大险情减少84%,管涌险情减少90%。新建和改造农村电网高低压线路90万公里,有137个县完成了全部改造任务,农村供电质量明显改善。在农村电网改造的基础上,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使全国农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比1998年降低0.1元,每年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200多亿元。建成仓容230亿公斤的国家储备粮库,缓解了粮食仓容不足的矛盾。增加对交通、通信和城市基础设施等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带动了钢铁、建材、机械、电子设备和能源工业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运用国债资金贴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使用国债资金的投资项目的稽查,建立健全各级工程质量责任制,从制度上保证了资金效益的提高。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直接增加国家投资,也为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将居民储蓄转化为建设资金,更好地利用当前存在的富余物资和生产能力创造了条件。1998年增发的1000亿元长期国债,相应带动了1000亿元银行贷款。1999年增发的600亿元国债,由于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主要采取贴息的方式,预计可带动更多的银行贷款。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集体、个体投资也扭转了近年来增幅下降的趋势。1998年,集体、个体投资分别增长8.9%和9.2%,增幅比上年分别提高3.4个和2.4个百分点。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使居民的心理预期得到改善,消费需求稳步回升。1999年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第四季度达到8%,比第二、三季度快2个百分点左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达到10%。由于采取鼓励出口的措施,加上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出口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转降为升,全年出口总额增长6.1%,增幅比上年明显提高。
  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通货紧缩的趋势开始出现缓和迹象。1999年上半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下降3.2%和1.8%,到年底分别下降3.0%和1.4%,其中12月份分别下降3.0%和1.0%,降幅有所缩小。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抑制通货紧缩趋势的重要措施。
  继续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加快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近年来宏观调控的一条基本经验。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加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和地区经济差距拉大。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降得过低,就业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只有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才有条件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农民收入水平只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而逐步提高。收入分配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以推进。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同样要有一个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宏观环境。总之,只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使国民经济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当然,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从国内外经验看,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往往不是一两年内就能解决的。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还很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增长。同时,企业资金困难,投资能力不强,银行贷款缺乏有还款能力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一定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国内需求,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一部分长期国债既是必要的,也是有余地的。1998年,我国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2%和9.9%,1999年这两个比例有所提高,但仍然处于国际安全标准以内。通过中央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的办法,把部分居民储蓄转化为建设资金,并没有超发货币,加上目前物资供应充裕,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只要选准项目,切实管好用好资金,通过增加国债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效益改善,财政是有能力逐步偿还的,不会有大的风险。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除了发债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外,还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的资金到位。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妥善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相得益彰。
  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与加快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既立足于解决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根据市场需要着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对老工业基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抓紧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加快信息、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的发展;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搞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步伐;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努力扩大居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3D品论天涯网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海关查验货运集装箱全凭人工掏箱、肉眼观察,这是多年的老办法,而“同方威视”的问世,导致了——
  海关查验的革命
  本报记者 赵志文
  令人无奈的老办法
  海关对进出境货物实行监管,查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查验货运集装箱一直沿用多年留下来的笨办法:人工掏箱,肉眼观察,费时、费力、又费钱。一个大型集装箱长12.02米、宽2.35米、高2.39米。海关如果采用人工掏箱,验清整箱货物需两个工作日左右。一个大型集装箱的容积是67.51立方米,清验货物全靠人工搬进搬出,岂不费力?按规定,人工掏箱查验所需的搬运费用,完全由货主承担。在天津口岸,一个大箱的掏箱费是680元,小箱减半为340元。无疑,这就加大了货主的成本开支。
  多年来,对这种原始的查验办法,货主们颇有微辞。而海关方面又无可奈何:海关代表国家把守国门,一个集装箱就是一个容积几十立方米、密封的铁屋子。对箱内装运的货物如有疑问,不打开箱门,不把货物悉数搬出、一一清点,谁有本事能把箱体内部状况说清?不清不楚怎能通关放行?其实,海关内部对人工掏箱验货也很有意见,这道工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货主投诉多。
  好处多多的新方式
  龙年伊始,从天津海关所属的东港海关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清华大学研制的“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查系统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掏箱查验,使海关货运集装箱监管模式发生了一场革命。
  2月17日,记者到东港海关实地采访。11时40分,一辆车牌为“津A58438”载有一个集装箱的汽车,驶上查验大厅的平板车。汽车停稳后,司机离车,在大厅另一端的出口等候。这时,停有载重汽车的平板车启动,沿轨道缓缓驶入检查室(俗称透视室)。尔后,检查室大门闭合,警灯闪烁,室内的高能直线加速器开动,它所产生的X射线对集装箱进行扫描、透视。海关关员坐在图像分析室里,根据同步显示在荧光屏上的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几分钟后,平板车将“透视”完毕的汽车送到出口,与此同时,该车司机得到了海关的指令:放行。记者当场采访了在2号图像检查站值班的海关关员张晟。他说,“同方威视”不仅能让检查人员对封闭的集装箱内部状况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将过机查验的所有资料归类存档,货主如与海关发生争执,有图像资料可作裁判。
  东港海关赵志坚关长告诉记者,这套检查系统自去年12月14日在该关试用以来,在有效工作日内已查验1644个集装箱,最多时,6小时查验116个集装箱。
  该系统运行成功,首先是运用国产高科技设备打击走私的重大成果,有效地配合了全国打击走私的高压态势,极大地震慑了走私分子。试用两个月该关已查出10起进口夹带违规行为;其次,加速了海关科技一体化进程,而且避免了手工查验带来的货物损坏等相关问题;再次,大大提高了海关查验工作效率,加速了物流周转。过去掏箱查验要两个工作日左右,现在过机检查,只要箱内无伪报、无夹藏物品,几分钟便可完成查验手续,大大节省了货主的时间和成本。
  海关总署一位负责人说,“同方威视”系统是清华大学多年研制的专门用于海关检查货运集装箱的高科技产品,对该项目的研制、应用和产业化,国务院领导一直给予高度重视,李岚清副总理对该项目就曾做过多次批示。“同方威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东港海关试用证明,该系统图像清晰,穿透力强,性能稳定,安全系数大,而价格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1/2强。更为可喜的是,在固定式的基础上,清华大学又先后研制出车载式和组合式“同方威视”。不久的将来,“同方威视”3个系列的集装箱检查系统,将武装更多的海关。 43D品论天涯网


第2版(经济)
专栏:

  春节国内旅游真“火”
  长线团多 南下北上 城郊度假 投诉下降
  本报北京2月20日讯 记者龚雯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春节放长假,外出旅游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旅游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明显,据全国初步调查测算,大年初一至初七,国内旅游逾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强,旅游花费约163亿元,同比增长16.4%;有14万人出境,同比增长近一倍。
  国旅总社国内旅游公司的葛总经理说,整个春节期间公司没一个人休假,业务量同比攀升百分之十几。据悉,春节期间,各地主要旅游景点游客盈门,长线旅游人数稳步增加,约有1/5是乘坐飞机、火车的长线团。总体趋势仍是“南下北上”,热点集中于南方的海口、三亚、昆明、桂林、北海、广州、深圳、珠海、南京、苏州、厦门、武夷山、峨眉山、黄山、张家界和东北的哈尔滨、大连等地。
  2000年春节游的一大特点是城市周边旅游市场火爆,在出游的2000万人次中,有4/5是城市周边度假游,这项旅游经济实惠,不受大交通的限制,而且近两年大中城市周围的度假设施、休闲产品发展很快。北京城郊县的度假饭店春节期间爆满;上海约有200万人次参加周边游,各大汽车租赁公司生意兴隆,车辆被租一空。
  较之去年,今年春节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各方面准备比较充分,市场秩序基本稳定,旅游经济效益上升,投诉量比去年减少。
  红火的春节游给假日经济带来新的生机,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部分地区、行业价格上扬,长途交通紧张拥挤,一些城市旅游促销不到位、产品开发不对路,等等。 43D品论天涯网


第2版(经济)
专栏:

  分类指导 因情施策
  林业建设将实施分区突破战略
  本报杭州2月20日电 记者赵相如、周泓洋报道:过去的一年,我国林业发展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6080万亩,义务植树22亿株,累计封山育林4.7亿亩,林地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实现了“大庆之年无大火”的目标。
  日前国家林业局提出了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基本思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实施分区突破战略,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林业部门将紧密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以及国家对不同地区林业和生态建设的要求,分区域确定林业建设重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是公益林建设的重点地区,东部地区生态条件相对较好,是商品林业建设的重点地区。在总体布局上,把全国分为4个区域,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突破,因情施策,总体推进林业发展。具体说,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组织实施以天然林保护、宜林荒山荒地绿化、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工程,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在西北风沙干旱地区,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努力遏制土地沙漠化趋势。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切实引导和组织林业职工从采伐林木为主转到森林管护上来。在中部、东部地区,加快推进本区域内各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好的优势,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速生丰产用材、工业原料林和名特优新品种经济林基地建设。 43D品论天涯网


第2版(经济)
专栏:

  山西省长治县海棠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六十万台全自动洗衣机。近几年来,该公司靠信得过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赢得客户。图为县委领导与公司领导共商发展大计。 成海忠摄 43D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