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第11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2-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 '...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新闻故事

  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
  本报驻瑞典记者 章念生
  许多人都看过《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辛德勒在二战期间营救犹太人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可谁知道,中国也有个辛德勒,他在驻维也纳期间至少救了数千犹太人的生命。
  1月29日至2月13日,讲述二战时期外交官救助犹太难民历史的“生命签证”展览(见题图)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文化大厦展出。展览中排名第一的是已故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博士,他在1938年5月至1940年5月任当时中国政府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他是最早帮助犹太难民逃脱纳粹大屠杀的外交官。在参观展览的时候,我们见到了何博士的女儿何曼礼,听她讲起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中叶的奥地利,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居住国,居住着约18万犹太人。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不到一个月,第一批犹太人就被送进了集中营。纳粹当局发出指令,只要犹太人马上离开奥国即可被释放。许多犹太人想去美国,但美国对奥移民名额已满,而且还要求申请人必须出具经济担保;英国政府迫于阿拉伯国家的压力,严格限制犹太人前往英控巴勒斯坦;尤其是1938年7月13日法国埃维昂会议后,32个与会国家都拒绝收容犹太难民,使奥国犹太人的处境如雪上加霜。他们每天心急如焚地前往各国驻维也纳领事馆申请移民,然而,多数国家都拒绝伸出援手。
  一位17岁的犹太青年艾立克·哥特斯塔伯,连跑50多个总领馆,都是失望而归。1938年7月20日,他怀着绝望的心情走进了中国总领馆,没想到这最后的努力改变了他的命运。在这里,他一下子就为自己和家人办妥了20份前往中国上海的签证,成功逃离了维也纳。格罗斯费尔德一家也是这样逃出来的。当时身为银行家的摩里斯·格罗斯费尔德已被关进了集中营,但他妻子斯塔拉拿到了全家去中国上海的签证,在向纳粹当局出示这张移民证明以后,摩里斯被释放了,一家人平平安安来到上海。
  当时的中国上海已被日本侵占,事实上不需签证即可前往。签发上海签证的总领事何凤山博士也知道这只是“名义上”的签证,但是,这名义上的签证可以作为犹太人移民国外的证明,是他们逃离死神的护身符。
  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请,就能在中国总领馆得到签证。于是,中国总领馆前每天都排起了长龙。何凤山的顶头上司、时任中国政府驻德国大使陈介也得知了这一消息。陈介是坚决反对给犹太人发签证的,他马上从柏林给何凤山挂长途电话,命令他立即停止发放签证。但何凤山并未从命,继续我行我素。于是,他被以非法卖签证的罪名受到了上司的调查。但调查一无所获。
  何凤山顶住了上司的压力,纳粹当局却没放过他。他当总领事还不到一年,纳粹当局就以总领馆租用的是犹太人的房子为由,硬将房子没收了。何凤山并未退却,他将总领馆搬到了维也纳一处小得多的房子,所有费用都由他自己掏,继续坚持给犹太人发签证。
  从1938年就任驻维也纳总领事至1940年5月离开,何凤山到底签发了多少张“生命签证”,今天还难以考证,但犹太幸存者提供的一些护照原件上的签证号颇能说明问题。1938年6月时,签证号为200多号,1938年7月20日时,签证号已超过1200号。1938年11月9日至10日一夜之间4000多名犹太人被捕,前往中国总领馆申请签证的人越来越多,何凤山签发的签证也就更多了。如此算下来,他发的签证至少也有数千份。许多人凭着前往上海的名义签证,逃往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巴勒斯坦、菲律宾、古巴等地。有一本书曾专门记述了400多名维也纳犹太人拿着上海的签证,几经辗转,逃到巴勒斯坦的经历。
  何凤山救助了数千名犹太人,但这一壮举在1997年以前却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据何曼礼说,她父亲从来都是平常心态,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做的。”正因如此,何凤山很少提起此事。他在给一儿一女起名字时,儿子叫“曼德”,女儿叫“曼礼”,这“德”和“礼”两字正是作为父亲对儿女的要求,也是他自己一生的追求。
  1997年9月28日,96岁的何凤山博士在美国旧金山去世,曾当过《波士顿环球报》记者的何曼礼为他父亲写了一个讣告,其中提到父亲曾在维也纳任总领事期间为犹太人发过签证。讣告在报纸上刊出后不久,何曼礼接到了一位素不相识的犹太裔历史学家的电话,向她询问何凤山发签证的事,何曼礼说在父亲晚年出版的《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回忆录中,提到过此事,但只有不到一个段落的笔墨。
  笔者这次在斯德哥尔摩见到了这位历史学家艾立克。他说,两年前,在犹太人圈子里,没人知道何凤山博士的名字。而现在,他接触到的几乎每一个犹太人,都在讲述着何博士的故事。因为经过发掘才知道,有不少目前在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犹太人,他们的父母就是被何凤山救的,其中包括伊斯雷尔·辛格。他是美国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在全美各地拥有许多家医院,总床位达27000张,现任全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辛格先生曾含着泪水对艾立克说,“我的父母是何凤山博士救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我一定要把他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艾立克激动地对我们说,“就像辛德勒一样,何博士的故事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他将成为一个让中国人骄傲的名字。他不仅是中国人的英雄,也是我们犹太人、西方人的英雄。”
  加拿大温哥华的华人组织已提名何凤山角逐以色列的“国际正义人士奖”,这是以色列为救助过犹太人的国际人士颁发的最高奖。据艾立克介绍,目前在瑞典展出的“生命签证”展览,今年4月3日将在联合国总部展出,还将在瑞士日内瓦等地展出。(附图片) 4wg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国外灯节
  仁杰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佳节。它的主要风俗是张灯、观灯、赛灯,故又称“灯节”,其由来一说源自道教,因道教崇尚火;另一说源自佛教。但灯节在今天已是一种民俗文化,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灯节。
  在南亚的佛教发源地印度与尼泊尔毗连地区,灯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在深秋初冬时节举行,历时5天。从城市到乡村,家家户户点燃灯火。灯节中又分5个小节日:第一天是乌鸦节,人们在早晨用树叶制成碟子装上食物供乌鸦食用;第二天是狗节,各家给狗吃美食、戴花环;第三天是敬牛节,给牛洗澡、点吉祥痣、牛角染朱砂,喂饲青菜和水果;第四天是敬山节,用牛粪堆成小山,插上树枝,在旁点灯烧香,祈祷山林赐福;第五天是姐弟节,所有姐弟都互赠礼品祝贺。他们认为,灯节能使人身心净化,让光明战胜黑暗。
  缅甸的点灯节在缅历七月月圆日(公历10月)。早年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下凡的纪念日,所以人们都要点上各种彩灯和蜡烛,欢迎佛祖来到人间。
  泰国的水灯节则是祭河神的节日,在泰历十二月(公历11月)。相传素可泰王朝的袅帕茉王妃为感谢河神的恩赐,用蕉叶做成形似莲花的灯,点燃里面的香和烛,放在水上祭河神。以后代代相传形成节日,而水灯则成观赏品。
  土耳其的油灯节是穆斯林的节日,每年有好几次。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母亲怀孕、他的生辰、他上天会见安拉、宣告他为先知、颁降古兰经文的纪念日子,都要将清真寺宣礼塔上的油灯点燃,并在寺内举行礼拜度节。
  德国中南部及其周边邻国基督教也有个灯节,称“圣马丁节”。在每年11月上旬的一天,各城市都要张举灯火,晚上举行灯火游行。举灯是象征光明和温暖。 4wg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都市风格

  聚饮之城
  英国的曼彻斯特,因酒吧文化的兴起,被称为“聚饮不夜城”。这里与30家博物馆、美术馆配套的是各种风格的酒吧,有时髦而流行的,有喧闹的和找乐的,还有雅士和属于富裕阶层的,以及介乎各种风格之间的。它们或如酌饮的天堂,或大而堂皇,或小而温馨,每一间酒吧都有自己微妙的独到之处,每一个人都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好。
  这里是一系列著名大型啤酒节的举办地,但已不仅仅是人们闲逛进来喝一杯之地。它是城市文化的当然场所。
  许多年轻人的乐队,是在城市酒吧初次登台的,不少有潜力艺术家的首次作品展,也是在酒吧面世的。有些酒吧偶尔也涉猎一下别的领域,如时装秀、戏剧作品或电影拍摄。(卫来) 4wg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澳洲佳果
  李北兰
  也许是因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澳洲盛产水果。葡萄、菠萝蜜、木瓜、无花果、香蕉……不仅个大而且味甜。初来乍到者,但凡品尝,莫不赞叹有声:“佳果!佳果!”然而“佳”中总还是有一个“之最”,若要我投票,定然一百次都投给令人既得口福也得眼福的葡萄。
  澳洲的葡萄晶莹剔透,甜美异常,一颗香了嘴,二颗润了喉,三颗甜了心,四颗五颗一大捧呢,那你就难以走出唐诗意境:“日啖葡萄三百颗,不辞长作澳洲人……”何用三百颗?只吃一串就足以抵御夜夜袭来的乡思乡愁。澳洲的葡萄有红、白、紫3种,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翡翠,紫的如乌玉,相比之下,白葡萄为“王中之王”。依我看,这白葡萄与我国新疆的马奶子葡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白里泛黄,粒长无籽,啖之如蜜,鲜吃、酿酒、晒葡萄干皆宜。
  不过,应当承认的是,我至今尚无缘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新疆马奶子葡萄。之所以将其媲美于“佳果之最”的澳洲白葡萄,是因为诗里和歌里均有如潮的美誉。说到诗,就不能不提到唐人高适的塞外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从整首诗的意境看来,那“葡萄”已不是嘟噜嘟噜一串串,而是酿成了一杯又一杯“燃烧的液体”,然而,酒字的前面既冠以一个“美”字,就足以证明果品之绝佳,酒质之醇厚。至于说到歌,就不能不提到关牧村唱得大红大紫的那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那优美的旋律,隽永的歌词,在关牧村圆润抒情的女中音的演绎下,竟如一串串熟透的葡萄,足以使你身临其境、醉倒在新疆的葡萄园里。
  我无缘醉倒在新疆的葡萄园,但却醉倒在盛产葡萄的澳洲——但凡上街购物,必拎一袋玛瑙翡翠乌玉也似的葡萄回家,时常吃得“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春节前夕,应邀到《星岛日报(澳洲版)》参加“澳华作家新春联谊会”。是日,提前了三小时到达,以到悉尼唐人街图书馆看书。哪知唐人街图书馆星期六中午12点便关门,为消磨时间,于是便到附近的巴迪市场去买了一大串白葡萄,然后斜靠在树荫浓郁、柳条飘拂的街头长椅上。城市高架火车时而从头顶上呼啸掠过,有轨电车在身边平平仄仄地蹒跚着,广场上落满如霞似云的海鸥和鸽子,我一颗一颗地“数”着那晶润如玉、甜蜜如饴的佳果,真有些“今夕何夕”的神思恍惚:“咱们新疆好地方……啊,中国乎?澳洲乎?”
  至此,便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浮出心海:“下一次回国带点葡萄枝到澳洲来,将后园开辟成葡萄园!”左邻右舍听了皆抚掌大笑:“在住宅里辟葡萄园,闻所未闻,你看见哪家的庭院尽种葡萄?人家最多只种一株,而且也不是为了吃果,而是为了观赏……再说,海关对入境的鲜活植物盘查得那样紧,你怎么将葡萄枝带过海关?”然而我心仍在那一份绿色的执著——吃果也好,观赏也好,都是为了享受生活,实现移民的澳洲梦,但这个梦如果没有故土的藤萝和歌诗荫蔽,恐怕也了无滋味! 4wg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旅人心语

  寻墓者断想
  (上)
  本报驻法国记者 马为民
  逛公墓算是我的一项爱好。法国的公墓如同公园,有花草林木,到亡灵节更是鲜花的海洋。有的公墓堪称露天雕塑展,巴黎凯旋门上马赛曲浮雕的作者吕德、纽约自由女神雕像的作者巴托尔迪等大家,都在公墓留有手笔。
  公墓不啻亡灵的社会,倘佯其中,又像在解读现世。旧时戏台两侧常挂一联:“要知世上看台上,不识今人看古人”。墓地也有戏台的功能。
  巴黎有二十来个公墓。拉雪兹神父公墓、蒙马特公墓和蒙巴纳斯公墓都备有名人墓地图,推荐的名人共371位,其中文学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多达309人。可见,道德文章传后世,这个道理普天适用。
  有的墓地轩峻壮丽,很是气派,可墓主是普通人;有的墓地相当平常,安卧里面的却是一代风流。普鲁斯特、杜拉斯等人的墓都很平常,博马舍、莫里哀等人的墓因年代久远还显得破旧。总之,墓地风光与否跟墓主本人的自身价值是两码事,这又如现实社会,锦衣玉食者不一定是贤士,有道德有才学者大多在寒士当中。
  肖邦的墓终年有鲜花(见题图)。法国一位前总统的墓及青铜卧像就在通向肖邦墓地的路旁,却很少有人为之驻足。法国人爱肖邦,因为他是天才音乐家,再说他算半个法国人:父亲是寄居波兰的法国人;肖邦享年39岁,最后18年在法国度过。尤其是他的爱国心感人至深。他去国之际,带着师长送他的一只盛有一抔波兰黄土的盒子。他葬身异国,但心脏运回了祖国,骨灰放在那只盒子里。去年10月17日是肖邦150周年祭日,前往墓地凭吊和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传媒纷纷回忆他。在纪念伟人几近流于俗气的今天,这不足道。值得追忆的是,肖邦死时还很年轻,可巴黎为他举行了自拿破仑遗体归国之后最隆重的葬礼。法兰西是个爱人才的民族,这正是它出人才的原因。
  诗人缪塞和肖邦跟女作家乔治桑有过三角恋情。他的墓地不难寻找,进拉雪兹神父公墓正门,前行数十米,左边即是。墓旁还有一株弱柳,墓碑上刻着诗人的遗愿:“亲爱的朋友,当我死去/栽一棵柳树在我的墓地/我爱它那倒垂的枝叶/稀疏的枝叶给我温存和亲情/浅淡的阴影投在我的长眠地”。我抄录这段诗文,引来几个人一起品味诗人的情趣。同为文人,夏多勃里昂的墓地则是别一番氛围。他葬在“海盗城”圣马洛外的大滩岛,墓上既无姓名,也无生卒年月,只是旁边的巨崖上刻有后人一句话:“这里安卧着一位伟人。”墓地下方即是浩淼的海水。作家的孤傲气质在荒岛荒冢得以永生。他生前就买下这方位于国土边缘的墓地,意在葬于保卫国家的最前沿,他写道:“当我的遗骸及掩埋它的沙土受到几颗炮弹袭击,那没事儿:我是个老兵。”他不幸言中,二战中墓地曾遭炮火毁坏。缪塞诗中透出的是柔情,是文人气;夏多勃里昂抒发的是文人的英雄气。
  在拉雪兹神父公墓遇到几位同道者,我主动搭话说,比娅芙的墓就在那边。对方闻言顿时兴奋,道了声谢谢,就朝那个方向径直走去。比娅芙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歌手,歌声穿云裂石,洋洋盈耳,吐字之清楚可做听写,是法语歌的代表。她谢世已30多年,至今妇孺皆知。她的墓跟“茶花女”普莱西斯的墓一样,鲜花不断。巴黎美丽城街72号的大门上方镌刻着这样的文字:“1915年12月19日,埃迪特·比娅芙在赤贫中出生在这栋楼房门前的台阶上,她的歌声后来倾倒世界。”她的贫寒出身牵人愁肠,世间的不幸者何其多也,而且如托尔斯泰翁所言,不幸是各种各样。
  欧仁·鲍狄埃也长眠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他因1871年参加巴黎公社运动,两次被判死刑,后在贫困中死去。墓地本无纪念物,他的同志们后来集资为之立了块巨大的花岗岩,上面是件汉白玉雕塑——一本展开的书,左页刻着不同寻常的生卒年月:1816—1871—1887,右页突出《国际歌》字样。遇到一位前来献花的中年男子,我吐露了内心的不平:无论如何,墓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法国人之一,可名人图中没有他。回答是两个字:“政治。”确实,统治者不会喜欢他的《国际歌》。跟过去的说法不同,《国际歌》并非作于巴黎公社失败之后,而是作于1870年9月4日推翻第二帝国的翌日。流行的《国际歌》唱3节,实际上它有6节,诗文犀利深刻,“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是警句之一。 4wg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西洋镜

  美国将建“心脏”博物馆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心脏医院和研究院决定建立心脏博物馆。博物馆将按照超现实主义的构想建成纯粹的人体心脏形。参观者将由玻璃电梯带入“动脉”,再到达两层楼高的心脏阀门。
  不过,许多当地老居民对此计划不以为然,认为形象过于骇人。
  (《世界建筑》杂志供稿)(附图片) 4wg品论天涯网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名人生活

  探访基辛格
  本报驻美国记者 王如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无疑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美国政治家之一。走进基辛格博士的办公室,无名之中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因为根本看不到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的气派,相反更像是来到了一个十分普通的书房。一只三人沙发、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几个书架,这就是基辛格工作的世界。记者前不久有幸到他的办公室进行采访,亲身感受到了这位名闻世界的外交泰斗的平易近人。他一边引领记者入座,一边忘不了拉上几句幽默的家常。但当切入正题时,这位世界外交奇才旋即会让人感到他的睿智和精明。坐在他的面前,聆听他慢条斯理的讲话,入情入理的分析,任何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传奇般的经历。
  在基辛格的外交生涯中,“打开与中国关系的大门”是其书写出的最得意的章节之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到1971年,中美两国交恶20多年,真刀真枪地打过,唇枪舌剑地骂过,但在中美关系出现松动迹象之时,1971年7月,基辛格以肚子痛为由,演出了一出“秘密访华”的大戏,震动了整个世界。1972年,基辛格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终于使中美打破坚冰,走上了关系正常化的轨道。
  从1971年到1999年,基辛格先后访问中国32次,足迹遍及20多个城市。他对中国的了解,在美国的政要当中是首屈一指的。时至今日,他仍然关注中美关系,经常撰写文章和作讲演,阐述他对中美关系的真知灼见。他对记者说,“我以前说过,如今也一直在说,我喜欢中国人民,喜欢中国文化,敬仰中国历史。但这并不是我努力促进美中友好关系的原因。我这么做,是因为我相信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是天然伙伴,我们不应当没有共同利益”。他认为,“对于美中双方来说,巨大的挑战是看两国能否建立起建设性的关系。美中之间发生冲突,对双方有害而无利。”
  美国有人称,作为国务卿,基辛格就是一个样板,如果将其他国务卿与他相比,都会显得苍白。与此同时,基辛格又是一位学术权威,他对外交事务和外国领导人的了解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无人可比。1977年退出政界以后,基辛格著书立说不断,同时还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参加国际会议,受邀演讲,给政府机构和企业担当顾问,完全是个“大忙人”。
  1983年至1985年,里根总统任命他为主管中美洲事务的全国两党委员会主席。1984年至1990年,他是总统对外情报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基辛格走下政坛之后,权力是没有了,但其影响仍在。由于他的学识、地位、才干以及名声,基辛格成为美国各家巨型公司追逐的红人。他的顾问头衔多得数不清。大通曼哈顿银行、美国国际集团、万事达公司都请他当顾问。1982年,他自己成立了基辛格联合咨询公司,向美国各家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网罗了一大批各界名人,为企业界出谋划策或是穿针引线,提供服务。基辛格以及他的公司出售的是智慧,赚的当然也是大钱。基辛格联合咨询公司一年挣多少从来不对外公布。据报道,基辛格一年能挣800万美元,比他担任国务卿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要多得多。
  更值得称道的是,忙得不亦乐乎的基辛格,仍然没忘作为学者的职责,这就是写书。他的厚厚的三卷本回忆录《白宫岁月》、《动荡岁月》以及《复兴岁月》已于1999年出齐,成为世界各国国际关系学者的重要参考书。他的《大外交》一书被译为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畅销。时至今日,77岁的基辛格仍然笔耕不止,经常在美国各家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纵论时事,对美国外交产生着重要影响。(附图片) 4wg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