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
专栏:
“三乱”有所遏制 企业负担减轻
全国治乱减负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北京2月15日讯 记者周泓洋从国务院减负办获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乱减负工作的部署,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全国治乱减负取得阶段性成果,“三乱”有所遏制,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1999年,全国取消向企业不合理收费10501项,每年减轻企业交费负担424亿元。其中,国务院六部委取消393项,金额265亿元;各省、区、市取消10108项,金额159亿元。1997年中央《决定》下发以来,全国共取消向企业不合理收费项目37211项,累计每年减轻企业和用户交费负担1409亿元。
整顿电费工作进一步深入。去年各地停止执行电力增容费、买用电权、超计划用电和非生产性用电加价的规定。经整顿,合计可每年减轻企业和用户电费负担400亿元,使电价平均降低5分钱,下降11%。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铁路主业收费、铁路延伸服务费、代地方政府收费和其他收费等。
开展制止向外商投资企业乱收费的专项检查治理,把改善投资环境放在突出地位来抓。为推动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各地认真贯彻六部委下发的对有关收费实行减免的规定。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还组织、督促工商、环保、建设、质量技监、交通、水利、海关三检抓好本部门的重点治理工作。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企业抵押贷款、供电贴费、加工贸易品质检验、外商投资财产鉴定、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管理、集成电路卡(IC)收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价格调节基金等进行了专项治理整顿。各省、区、市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治理整顿。
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负责人指出,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三乱”仍屡禁不止,一些地方企业仍不堪重负,治理任务还相当繁重。治乱减负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2版(经济)
专栏:
“三检合一”迎入世
——访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李长江
本报记者 龚雯
步入新千年,我国检验检疫新机制全面启动,它标志着广受关注的“三检合一”改革基本完成。入世在即,作为把守开放之门的“蓝盾卫士”,检验检疫部门将会作出怎样的应答?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李长江。
记者:自从原商检、卫检、动植检合而为一后,不少地方和企业反映先前“一关几检”的情况有了明显改观,收费标准下降,通关效率提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得意之笔”?
李长江:三检合一,首先要抓的就是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外贸出口。去年我们连续4次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检验检疫收费。其中,从5月1日起,主动下调了加工贸易的品质检验费和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费;6月对出口煤炭的检验机制作了重大调整,将产地和口岸两次检验、分别收费改为产地监管、口岸一次检验收费;10月对外商独资企业不再施行强制性鉴定和收取价值鉴定费;11月,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将检验检疫收费再度减少了1/3。全年共减低收费约10亿元。
另外,强化制度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废止了原“三检”机构地方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收费标准,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明令一律凭《收费许可证》收费,并加大了对重复收费、不检验检疫就收费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我们还在深圳等口岸试点“六个一”工程,即一次报验、一次取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卫生除害、一次收费、一次出证放行。经过一年的探索,这套运作模式已雏形初具。今年仍将坚持“既把关又服务”,简化手续,方便进出。
记者:“二恶英”污染等重大突发事件表明,检验检疫面临的形势正越来越复杂,有些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社会上也有各种疑虑,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长江:近年来,一些进口商品在安全性能、卫生标准、制造工艺等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去年以来,国外接连发生了欧洲四国乳制品“二恶英”污染、法国葡萄酒污染、法国肉制品李斯特杆菌污染、耐克服装含有毒物质等一系列严重事件。入境的一些动植物及制品也因染有或携带有害生物而对我农林牧生产造成较大威胁。我们在来自美、日的80多批货物木包装中就查获松材线虫,并在水果中截获了包括地中海实蝇在内的很多高危有害生物。周边国家疫情呈多发状态,进境人员患有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也趋于上升。国内一些出口商品因质量问题屡遭退货,有的甚至有被挤出某些主要国际市场之虞。形势对检验检疫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一定忠实履行好依法把关、监管有力的职责,真正肩负起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保护国内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任。
记者:中国入世,会给检验检疫部门带来哪些压力?请问有没有什么应对之策?
李长江:入世确实给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壁垒在各国的运用日益普遍,成为各成员方保护贸易和产业的最重要手段,一些国家经常利用严格的检验检疫手段对进口设限,有的贸易摩擦已由关税争端转向了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的争端。WTO的一些协议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有着直接关系。
研究和运用技术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利益,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这对我们既是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正在努力解答的一道难题。去年,检验检疫机构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促使我国禽肉、水产品、鸭梨、荔枝、稻草等部分动植物产品恢复或增加了出口。但这远远不够。WTO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贸易顺利、自由进行。在入世谈判过程中,检验检疫部门作为参与方已经作出承诺,要进一步增加检验检疫透明度,适当调整检验检疫有关目录等。不可否认,相对于WTO规则,我们的检验检疫队伍在观念、管理、技术手段、法规建设上还有着诸多不适应,如何按WTO规则办事,在涉及卫生、健康、安全、环保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如何加速检验检疫与国际惯例接轨,有效维护进出口秩序,这是一项非常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检验检疫部门正在就WTO有关协议积极准备,比如认真组织中美、中加与加入WTO密切相关的检验检疫协议的实施,强化进口肉类、小麦、柑桔的检验检疫,严防有害病菌和生物传入。我们还将重点加强对废物原料、旧机电产品、成套设备、汽车等进口商品以及煤炭、服装、玩具和危险品等出口商品的检验监管,并将开展对进口食用性动植物产品卫生注册,健全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体系。
第2版(经济)
专栏:
人勤春早
龙年伊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春耕生产已全面展开。全州村村寨寨按市场需求调整早稻品种结构,将城乡群众喜欢的优质软、香米稻和糯稻的种植面积扩大至90%以上。这是嘎酒镇的傣族农民在田里施尿素。 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抓调整机遇 拓发展空间
广东非公经济不断壮大
本报广州2月15日电 新华社记者陈芸、本报记者曹照琴报道: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抓住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机遇,进入国有经济“退出”或“不为”的领域,拓展自己的新天地。这个省已有1300多家私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调整、改制和改组。
广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呈现规模化、科技型、外向型势头。据不完全统计,到去年底广东省的个体工商户达150多万户,从业人员300多万人;私营企业15万多户,从业人员180多万人,个体、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加在一起将近2000亿元。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决定。国有经济“退出”和“不为”的领域,恰恰为非公有经济腾出了发展空间。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去年8月作出决定,在放宽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范围和经营条件的同时,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
据介绍,广州市的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在参与国有、集体小型企业的产权有偿转让方面进行了探索,形式包括收购、兼并一些濒临停产破产、资不抵债的小企业;购买国有、集体企业的部分厂房或资产,实行产权流动;通过注资参股,与国有、集体企业合作经营;更为普遍的是租赁厂房,借梯上楼,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上求生存、求发展。
广东省的非公有制企业正面临第二次创业,他们通过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转制,迅速扩大了企业规模,拓宽了发展道路,还解决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以家具仓储、连锁营销模式闻名全国的香江集团,近年来着意与国有企业合作兴办专业大市场,既实现了自身的低成本扩张,又吸纳了所在国企的富余人员就业。目前,香江集团已在广州、上海、天津、武汉、南昌、重庆和沈阳等地建立了数十家大型专业市场,在这些市场工作的1.3万名员工中,下岗职工占到87%。
第2版(经济)
专栏:
稳中求进
——广西妥善处理国企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
本报记者 官建文 罗昌爱
广西1998年5月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整顿,主要内容之一是进行多年来许多企业因担心引起不稳定,想躲过、绕开,实际上躲不过也绕不开的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根据调查统计,从1998年5月到目前,广西490家区属大中型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企业超过30%,达到合格标准的占50%,“铁交椅”、“铁饭碗”和“大锅饭”在许多企业已不复存在;区属大中型企业机关科室、中层干部普遍精简了40%以上;职工工资收入已经“死”少“活”多,“死”、“活”两部分的比例,大部分已由过去的9∶1或8∶2变成了4∶6,有的达到2∶8甚至1∶9。令人欣喜的是,过去令人头痛的三项制度改革,短时间内在全区范围得到了大力度推进,而且总体上平稳顺利。
降低阻力,减小震动,平稳推进改革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我们在南宁、柳州、贵港、桂林四市采访了10余家国有企业。企业普遍反映这次改革遇到的阻力比以往小。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的情况颇能说明问题。1996年,柳汽决定下岗分流约占职工总数5%的职工,因“左邻右舍”很少下岗、分流,加上一工人为此捅伤了工班长,改革被迫延缓。去年,柳汽分流下岗人数约占职工总数的10%,却进行得相当顺利,未出任何“麻烦”。公司领导很有感触:全市、全区形成改革的大潮流、大气候,单个企业的改革就好办了。
广西为国企改革营造了浓烈的氛围,形成了上下协调、各方联动的改革大环境。
把国企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当作“天大的事”,各级“一把手”亲自抓,抓深,抓实,抓透,不抓出成效不罢休,形成了企业改革的合力与推力。
广西《企业改革整顿总体方案》及12个配套文件制定前后,曾广泛听取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的意见;在贵港市召开的企业改革整顿经验交流会,曾汇聚了230家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对国有企业班子实行动态考核;依据班子抓改革整顿和经营管理是否有力、有效决定是否调整班子。这些措施稳定了企业班子,消除了顾虑,调动了积极性。
媒体突出、持续宣传,工、青、妇及各民主党派等积极配合,加上两次全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配套”,企业改革整顿汇集了各方力量,形成了改革的大潮流,有效地消除了改革的阻力。
对三项制度改革切入点选择准确,大大地减小了可能产生的震动。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分析:三项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分配制度,难点是劳动制度,而最佳的切入点是人事制度,因为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企业干部,他们觉悟较高,人数又较少,比较容易切入。全区从副职,从中层干部入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进而改革劳动、分配制度的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都进行得比较顺利。
公开操作,公平竞争,让职工参与改革
南宁棉纺织印染总厂的职工把去年的三项制度改革称为“地震式改革”:副厂长以下500多个工种,全员逐级竞聘上岗,总厂原23个处室,精简合并为“八部二厂”,中层干部减少53%,一般干部减少46.2%;667名落聘下岗职工中,中层干部有10余人,有职称的达60多人,有大专以上文凭的35人。全厂实行一岗一薪,对所有岗位实行动态考核,考核不合格,岗位重新公开竞聘。激烈的竞聘延续了一个半月,有一个中层干部职位34人竞聘,有一个中层干部前后竞聘了9个工作岗位。南棉的改革影响大,震动力强,但运行平稳,没有一个人无理取闹。为什么?因为整个改革都是“阳光行动”:方案经过职工的充分讨论,岗位和竞聘条件摆在桌面上,公开招聘,公开竞争,谁都可以参加竞聘。
公开、公平,充分发扬民主,这是广西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一大特色。绝大多数企业不仅广泛、充分地听取职工意见,而且将改革方案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再付诸实施。
让职工参与改革,讨论、修改改革方案,而不是做改革的旁观者或被改革者,职工对改革的疑虑、担忧易于消除,即使看似“超前”的改革方案,推行起来困难也不大。桂林银海纺织集团公司变“先吃后算”的分配方式为“先算后吃”,预提利润后再按劳动效益分配;南宁平板玻璃厂“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将工资分成38个级别,与经营指标挂钩、全额浮动,按月进行动态考核;南宁南药集团在去年精简机构45%,减少中层干部45%、管理人员31%的基础上,今年分别再减少26%、43%……因为是职代会讨论通过的,职工认可,实行起来很顺利。南宁市对1961名职工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职工对三项制度改革的满意率达到79.09%。各地市的情况也表明,三项制度改革得到了绝大多数职工的认同、支持。
“通过1998年的改革整顿,柳钢获得了两大财富。”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詹开基细细数来:一是2.6亿元的物质财富———在连续3年亏损的情况下,消化了2亿元各种减利因素后,全年赢利6010万元;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职工观念转变了,认识提高了,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
尽量减少下岗职工,尽量减少下岗痛苦
失去工作是痛苦的。但是,在一些国有企业里,“一个岗位三个汉,一个干、一个看,还有一个在捣蛋”,不分离分流下岗一些人,最终大家都会失去工作。
为了既解决问题,又尽可能让较少的人下岗,广西想方设法做好“两个尽量”:尽量减少下岗职工,尽量减少下岗的痛苦。政府和企业都大力实施“多分流,少下岗”。分流分离是前提,少下岗是目的。各企业情况不同,分流分离方式各异,概而言之,主要有:精干主业,剥离非生产部门,后勤服务社会化,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等等。柳钢剥离非生产部门,把“吃钢铁饭”的人从2万人降到1.1万人。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减少季节工、临时工2136人,分流富余人员743人去干季节工、临时工的活,一个榨季节约工资支出600多万元。
对两个“尽量减少”给予强有力支持的是再就业工程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线。广西各级政府、各企业及社会各方面都极重视再就业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桂林市把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一号工程”、“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专门抓,“一把手”亲自抓。去年在全年财政预算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市里调整预算,安排了620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五大班子带头捐款,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当年全市共筹集专用资金2174万元。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柳州市,对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做到了认识、机构、政策、资金、岗位、感情“六个到位”,开辟了开发型、消化型、社区服务型等9条再就业渠道,全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63.5%。全区1997年结转和1998年新增的下岗职工达23.8万人。到1998年底,已有14.6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到1999年9月,又有52.03%的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全区目前已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1480个,占应建总数的100%;现有8.24万人,已全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其中97.7%的人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保障费。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尽心 您放心
各地质监部门
节日大检查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信息,为确保老百姓放心过年,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节前频频出动,在净化市场的执法大检查中取得显著成效。
广东省在饶平查获假冒伪劣燃气热水器近千台;在潮阳陈店等地端掉11个造假窝点。在1月25日—26日的突击大清查中,就出动地市级以上监督执法人员2337人次,检查市场346个,查获涉嫌假冒伪劣商品达133.5125万件,违法物品货值达1578.57万元,立案50宗,捣毁地下窝点约10个。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出动执法人员4100余人次,对3500余家商业门店和专业市场进行了集中检查,在节前热销的商品中共查获假冒名牌酒、茶叶、饮料以及“凤凰”、“飞鸽”、“永久”自行车等假冒伪劣商品价值200余万元,查处售假商店(摊商)630个,端掉制假窝点11个。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已出动执法人员8500人次,对1.3万余家商业门店和专业市场进行了集中检查,已查处违法商店(摊商)和案件1600余件,查获假冒伪劣商品价值320余万元,端掉制假窝点38个。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已分3个阶段出动900余人次对全市1300余家商业门店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处销售伪劣产品商店200余家,在抽查中清查出近20%的不合格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用具,50%的不合格熟肉制品,42%的劣质铝塑复合管。
山西省重点加强对白酒、食品的执法检查,查获6700余瓶假酒和10余吨假糖果。继之又打响了“查电器,保安全”战役,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3418万人次,检查3121家商业零售企业,311个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查出假冒伪劣电器货值金额357.0417万元,端掉销售伪劣电器窝点3个。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国两千万人获职业资格证书
本报讯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7年来,全国已有2000万人取得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并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几年来,劳动保障部门先后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编撰工作,制定并颁布了4000多个工种(职业)标准,建立6900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荣庆华)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部大开发 铁路要先行
“十五”期间西部铁路建设投资将达一千亿元左右
本报北京2月15日讯 记者曾坤报道:日前,铁道部长傅志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铁路要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决策上来,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当好先行。
傅志寰说,党中央、国务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确定了集中力量抓好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其中第一位的就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铁路要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傅志寰部长说,“八五”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建设的投入,但西部铁路仍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能力紧线路少,二是西部与东部联系的通道数量少,三是西部省区间铁路运输通道不足。
傅志寰说,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铁道部提出了“十五”期间西部铁路发展的战略目标:拓展路网规模,强化内外通道,提高运输能力,适应开发需要。总的讲,“十五”期间,规划中的西部铁路大中型项目基建投资预计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到2005年,西部铁路规模预计达到1.8万公里左右。具体讲:一是加强沟通东西部的通道建设。主要是建设陇海铁路宝鸡至兰州复线;西安至合肥铁路;株洲至六盘山复线;遂宁至重庆至怀化铁路;达县至万县铁路;争取开工建设万县至枝城和太原至中卫铁路。二是完善西部省区间的通道。在建设神木北至延安北铁路,西安至安康以及内昆铁路的同时,抓紧进藏铁路的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国际通道建设,主要是建设中吉乌铁路;规划泛亚铁路。四是加大既有线改造力度,主要是完成青藏线西宁至格尔木段扩能;成都至昆明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使西部铁路电气化连片成网的扩能项目。
傅志寰说,在加快西部铁路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实施提速战略。通过对设备的技术改造和采用新型机车车辆,提高进出西部地区客车的旅行速度。在日常运输组织上,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
第2版(经济)
专栏:
“点子大王”何阳因涉嫌诈骗被逮捕
据新华社银川2月15日电 (许群、陈晓虎、韩金贵)号称“点子大王”的何阳因涉嫌诈骗,今天被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正式批准逮捕,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1999年11月,宁夏“酸妞”野生饮品公司总经理夏虹钢报案,称“点子大王”何阳诈取其人民币100万元。银川市公安局经过调查,认为何阳涉嫌诈骗的证据确凿,准许立案,并马上部署抓捕工作。12月7日,公安人员将何阳抓获。目前,何阳对自己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发布
企业出口列入目录的产品可享受优惠政策
本报北京2月15日讯 记者龚雯报道:今日,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胡楚生就科技部、外经贸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发表谈话。他说,编制和发布《目录》是落实科技兴贸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录》的发布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贸工技结合,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为贯彻科技兴贸战略,落实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配合国家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政策的实施,并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行规范、科学的管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科技部、外经贸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布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目录》是参考国际通用的高技术产品分类,以我国现行的高技术范围为基础,按照既要与国际规范接轨,又要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经过百余名技术和贸易专家评审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后编制的。界定列入《目录》的产品时,专家们以产品的技术水平、投入水平、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及附加值高低为主要依据。
《目录》共列出包括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产品及其他(环境保护产品、地球空间和海洋)等8个领域的约1900项可供出口的民用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出口列入《目录》的产品,均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给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优惠政策。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