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国际)
专栏:
叙以开始第二轮和谈
佩雷斯说双方已就大部分问题达成谅解
本报华盛顿1月3日电 记者马世琨、张勇报道: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叙利亚外长沙雷今天在华盛顿附近的西弗吉尼亚州谢泼兹敦镇开始第二轮和谈。双方将重点讨论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叙利亚保障以色列安全以及水资源分配和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
克林顿总统专程前往谢泼兹敦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镇,主持和谈开幕式。他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分别与巴拉克和沙雷举行了预备会谈。晚上,克林顿还与巴拉克和沙雷举行了三方会谈。
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克林顿总统认为和谈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双方将“严肃地、建设性地”进行谈判。
他还说,和谈预计持续一个星期,或视情况延长。
美国官方对叙以和谈表示乐观,但对这轮谈判所能取得的成果持谨慎态度。国务院发言人鲁宾今天说,和谈“不可能在几天内达成一个关键性的协议”。
这次和谈是根据叙以上月在华盛顿达成的协议举行的。据悉奥尔布赖特将参加这轮和谈的全过程。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3日电 以色列地区合作部长佩雷斯3日在耶路撒冷说,以色列和叙利亚已就以叙和谈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达成谅解,目前双方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是边界问题。
佩雷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叙利亚采取比以前更加灵活的立场,以叙双方有可能在近期内达成一项解决方案。他希望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能够同意与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举行直接会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谈迅速取得突破。他认为,在他过去担任总理期间,要是阿萨德同意同他举行首脑会晤,双方也许早就达成一项协议了。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代总统反对单极世界
普京同巴格莱讨论总统选举问题
新华社布达佩斯1月3日电 据《匈牙利民族报》3日报道,俄罗斯代总统普京日前指出,新的世界大家庭应当建立在真正的平等伙伴基础上,单极世界和以一个或几个国家霸权为基础的世界格局在历史上已经结束。他还表示,俄罗斯不主张重新回到对峙时期和某种新形式的两极世界。
普京是在对俄新社发表的一次谈话中说这番话的,俄新社把这篇谈话作为独家新闻提供给了《匈牙利民族报》。
普京在谈话中批评一些西方政治势力不把俄罗斯看作平等伙伴,无视俄罗斯的民族利益和独立自主地解决国内问题的权利。他指出,俄罗斯在车臣的军事和人道主义行动不仅是当前形势的需要,而且也符合国际法准则。俄罗斯政府并不是向车臣人民开战,而是要消灭国际恐怖主义在车臣的基地和分队。他强调,西方一些国家在车臣问题上对俄施加压力是没有根据和毫无道理的。
普京重申,俄罗斯愿意加入国际大家庭,愿在平等和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联系。
新华社莫斯科1月3日电 (记者李德平)俄罗斯代总统普京3日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宪法法院院长巴格莱,并同他讨论了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所涉及的宪法问题。
巴格莱在会见后对新闻界代表说,宪法没有明确规定总统选举应在总统辞职3个月内还是3个月后举行。这一问题应由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作出决定。巴格莱同普京特别讨论了俄宪法中关于总统提前将权力移交总理的条款。他强调,根据宪法规定,普京应继续担任总理职务直至总统选举开始。在担任代总统期间,普京不能宣布进行全民公决、解散国家杜马(议会下院)。
另据报道,俄联邦委员会已决定5日召开会议,确定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的具体日期。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于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辞职,同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根据俄宪法规定,选举新总统不应迟于前总统提前终止行使全权后3个月举行,即不应迟于今年3月31日。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勿忘一九九九
张祝基
作为时间的1999年已成过去,作为历史的1999年却不应被忘却。不应忘却,并非因为它是连接一个新千年的特殊年份,而是因为它实在是一个多事之年。
3月,北约接纳波、捷、匈3国入盟,迈出了东扩的第一步。紧接着,狂轰滥炸南联盟,开创了以武力干预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恶劣先例。
4月,在美国主导下,北约出台“战略新概念”,由地区性防御组织转向对外军事干预和介入的军事政治集团。
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开创肆意破坏国际关系准则和惯例的恶例。
8月,美国在决定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以后,又同日本达成协议,联合研究和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10月,美国参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1月,美国要求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并扬言可能退出该条约……
纷扰的世事和变幻的风云表明,1999年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变化最为激烈的一年。这一年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大国力量对比失衡,世界多极化进程出现曲折;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恶性膨胀,建立单极世界的步伐在加快;国际安全形势因而有所恶化。
有必要强调的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狠手打压南联盟,这个恶例使“新干涉主义”成为国际安全领域的最大威胁。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主权原则迄今一直是国际关系的基石,是维系国家间和平的基础,承认“人权高于主权”,等于接受强权,默许以“人道”为借口对任何主权国家用兵动武,天下岂不要大乱?这种忧虑是明智而现实的。
勿忘1999年,因为历史能警示未来。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开始发展,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尚未确立。美国的战略方针很明确:假手北约和美日安保体制对欧亚大陆实行两翼包抄,再加上对中东地区的打压和遏制,“三管齐下”地建立自己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单极世界比两极对峙的格局更不安定,国际社会对此已有共识。世界将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前进,这是时代潮流决定的。这种趋势虽遇阻力,但将继续前行。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新年献词中说:“在这个什么都在变化的世界上,前途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建设和开创的能力”。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时候,各国政治领导人都应顺应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推动多极化的进展上有所作为。多极化格局从长远看对美国也是避害免祸之途,对于这一点,有远见和有责任心的美国领导人也应该有所了解和省悟。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巴达成第二阶段撤军协议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4日电 (记者戚德良、楼坚)以色列和巴勒斯坦4日就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第二阶段撤军问题达成协议,从而结束了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持续了近两个月的僵持局面。
巴勒斯坦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当天在结束与以色列首席谈判代表埃伦在耶路撒冷进行的会谈后说,双方将在4日晚些时候签署撤军地图,以色列军队将在未来48小时内完成从5%的约旦河西岸地区撤军的行动。埃雷卡特还透露,此次会谈还为以色列在1月20日如期执行第三阶段撤军,进一步撤出6.1%的约旦河西岸地区扫清了道路,但他没有透露双方是如何达成协议的。
根据1999年9月以巴双方签署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以色列军队应该在1999年11月15日之前将约旦河西岸3%的土地从以控区变成以巴联合控制区,并使另外2%的土地从以巴联合控制区变成巴方单独控制区。但以巴双方对具体撤军地点存在严重分歧,致使第二阶段撤军在推迟了7个多星期后仍未能得到执行。
对于第三阶段撤军,《沙姆沙伊赫备忘录》规定以色列应该在1月20日前将1%的以控区直接变成巴方单独控制区,同时把5.1%的以巴联合控制区变为巴方单独控制区。
第6版(国际)
专栏:
图为1月3日,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左)、美国总统克林顿(中)和叙利亚外长沙雷在以叙第二轮和谈前交谈。 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称印客机被劫与巴无关
印遣返巴基斯坦非法滞留者
新华社伊斯兰堡1月4日电 (记者王炜)巴基斯坦外长萨塔尔3日发表声明,回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关于劫机案受到巴支持的指控。
瓦杰帕伊3日说,印度情报机关获得的信息表明,去年底持续了8天的印度航空公司一架客机被劫持是“受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活动的一部分”。
萨塔尔3日发表声明说,印度的指控不过是丑化巴国家形象的一部分。他说,巴基斯坦对被劫持飞机的处理是“透明的”和“根据国际法行事的”,印度没有任何理由对巴提出指责。
印航一架载有180多人的客机去年12月24日在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飞往新德里的途中被劫持。印度12月31日释放了3名克什米尔武装分子,机上人质才全部获释。
本报新德里电 持续8天、于新年夜才获解决的印度航空公司客机被劫事件对印巴关系的恶化作用已开始显现。据此间报道,印度政府3日指示各邦,立即采取行动,遣返那些签证过期、非法滞留印度境内的巴基斯坦人。据印度官方数字,目前非法滞留印度各地的巴基斯坦人约有1.1万。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特迪瓦流亡总统前往巴黎
据新华社洛美1月3日电 (记者林峰、郑斌)科特迪瓦流亡总统贝迪埃3日上午乘坐多哥总统埃亚德马的专机,离开多哥首都洛美前往法国巴黎避难。
据此间媒体报道,3日上午,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法国政府已同意贝迪埃及其随行人员入境。另悉,与贝迪埃同机前往巴黎的除他的家人外,还有流亡洛美的几位科特迪瓦前政府部长。
贝迪埃是1999年12月26日下午与家人乘法国军用直升机飞抵洛美的。12月30日,他曾在洛美发表声明,希望他领导的科特迪瓦民主党能够参加科过渡政府,并表示他可能参加由过渡政府在2000年组织的总统选举。
第6版(国际)
专栏:
挪威两列客运火车相撞
挪威四日下午发生两列客运火车相撞的恶性交通事故,至少已造成三人死亡和多人受伤。事故发生在挪威东部城市哈马尔东北约五十公里处的奥斯塔火车站。两列火车共载有九十六名乘客,相撞时的行驶速度都相当快。两列火车相撞后,一列火车的车头翻到了路旁,另一列火车的几节车厢则起火燃烧。(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就驻黎使馆遭袭发表公告
要求黎确保俄机构和人员安全
据新华社莫斯科1月4日电 据俄通社—塔斯社4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就俄驻黎巴嫩使馆遭袭击事件发表公告说,俄希望黎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可能影响俄黎两国关系的犯罪事件的发生。公告说,俄罗斯领导人对俄外交人员的生命安全深表担忧,俄方强烈要求黎巴嫩当局确保俄驻黎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3日发生了一起武装分子袭击俄驻黎大使馆的事件。
第6版(国际)
专栏:
1月3日,数名恐怖分子为报复俄军清剿车臣非法武装,在黎巴嫩贝鲁特向俄罗斯驻黎巴嫩使馆发射火箭弹,造成1名警察死亡、6人受伤。1名恐怖分子在黎警方随后的追捕行动中被击毙。图为黎巴嫩警察冲向1名恐怖分子的藏身处。
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专论
欧洲加快防务建设
本报记者 张宝祥
去年12月10日,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防务联合和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由5万—6万人组成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决定,从而使欧洲防务建设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后,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欧盟决定加快欧洲防务建设既是出于形势需要,也有其长远的战略考虑。欧盟的长远战略考虑是:以法、英两国为动力,以法、英、德、意和西班牙五国为核心,首先从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着手,继而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具有独立决策和自行采取行动能力的欧洲防务,以最终摆脱在安全上长期依赖美国和受控于美国的局面,把欧洲建设成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充分发挥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作用”。
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欧盟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和步骤:首先,建立一支能在60天内完成部署和自行采取行动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该部队要保证能在危机地区驻扎一年,并能完成人道主义的救援、维和、平息冲突和调停等使命;其次,计划在2000年年底前将西欧联盟纳入欧盟,并将西欧联盟建设成欧盟的“军事臂膀”;第三,拟于今年初开始有计划地建立一个政治安全委员会、一个军事委员会和一个一体化的参谋部,前两个委员会将负责商定重大决策,参谋部则负责领导和监督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第四,在具体实施上,可仿效欧元区的模式,先由一些对欧洲防务建设持积极态度并拥有军事能力和手段的国家加入,其他国家可根据其愿望和条件稍后加入。
促使欧盟决定加快欧洲防务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首要原因是科索沃战争暴露了欧洲的“软弱无力”。科索沃就在欧盟的“家门口”,这场冲突理应由欧盟出面解决。但由于欧盟国家各自为政,协调困难,最后还是靠美国的力量结束了这场战争。法国总统希拉克因此强调指出,科索沃战争充分证明,欧洲防务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美国要欧洲在防务上承担更大责任为欧洲防务建设提供了良机。克林顿政府迫于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压力和自身的需要,近年来强调并要求欧洲应为自己的防务“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欧盟于是借“承担更大责任”之机,谋求建立欧洲独立防务,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同美国建立“真正平等的伙伴关系”。德国国防部长沙尔平不久前指出:“现在是欧盟国家减轻美国一些负担和同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时候了。”
法、英两国联手积极推动是促使欧盟决定加快防务建设和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的重要原因。早从戴高乐将军时代开始,法国就提出要建立欧洲独立防务,80年代法国和德国共同组建“法德联合旅”,90年代初“联合旅”扩建成“欧洲军团”。可以说,法国在推动欧洲防务建设上起到了“带头羊”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英国工党政府奉行“向欧盟靠拢”的政策也是一个促进因素。布莱尔认为,“只有加入欧洲,才能领导欧洲”。英国拥有核武器和强大的海、空军力量的优势,英法携手,无疑是欧洲防务建设的一个巨大推动力。
此外,欧盟国家还认为,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社会动荡不稳,今后走向何方至今仍不明朗。这对欧洲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欧盟认为必须尽快建立欧洲共同防务,以加强对俄罗斯的防范。英国《情报文摘》1999年12月3日发表文章说:“对西方来说,一个脆弱的俄罗斯比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更让人担心。”
建立欧洲防务的目标虽已确定,但实施起来决非易事,尚需克服和解决许多困难与问题。首先是美国的阻力。美国所要求的“欧洲承担更大责任”,只是要欧洲多承担一些防务费用,而不是要欧洲另起炉灶,搞独立防务。其次是主权转让问题。众所周知,防务是国家的最大主权,要让欧盟各国把他们的防务主权交给一个一体化的机构是极其困难的。第三是法、德、英三国的领导权之争。德国统一后,在欧盟内的地位不断上升。法、英联手推动欧洲防务建设是各有打算,法国想借此联英制德,英国则想借此谋求对欧盟的领导权。由此不难看出,三国今后将会围绕欧洲防务建设主导权问题展开激烈的争夺,这势必阻碍欧洲防务建设的快速发展。此外,欧盟各国防务经费短缺、欧盟内的小国担心大国垄断欧洲防务事务以及中立国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等都是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
欧洲防务建设虽面临上述诸多困难与问题,但从欧盟许多国家领导人最近发表的讲话看,他们已下定决心要建立欧洲防务,而且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已正式作出有关决定,因此,就像欧盟已经实现的“共同关税”、“共同农业政策”、“统一大市场”和“经货联盟”一样,欧洲防务最终是会建成的。欧洲防务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从提出到建成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法国总统希拉克不久前曾无可奈何地说:“在未来几十年内,欧洲还必须躲避在美国的保护伞下。”
欧盟决定加快欧洲防务建设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不仅将带动欧洲政治联合,促进欧洲一体化全面、深入的发展,而且也会增强欧盟实力,提高欧盟的地位,有助于打破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和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此外,它还将影响欧美关系。一旦欧洲独立防务建成,北约内部的平衡将被打破,欧美关系也将要重新调整。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奥兰多的魅力
——美国旅游业见闻(三)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世琨 张勇
在奥兰多采访仅三天,但记者已领略到这个“世界旅游之都”的魅力。
迪斯尼世界,是奥兰多最大、最出名的主题公园群。在“魔幻王国”,游客摩肩接踵,沉醉于“幻想之地”、“全新境界”、“明日世界”的诱惑之中。每看一场表演,或进入一个游乐场,要排队半小时甚至1小时以上。据统计,到奥兰多的游客90%必去迪斯尼。当地人说,一个美国人如果三四年不带孩子去一趟迪斯尼,就觉得有愧。
环球影城和海洋公园是迪斯尼的两大竞争者。前者围绕梦幻工厂好莱坞的影片做文章。城内回荡着极有听觉冲击力的电影音乐,可以看到一些著名影片中的道具、布景,以及地震、火山爆发等特技拍摄演示。后者以海洋为主题。游客可以看到包括鲸在内的海洋动物的精彩表演,还可以乘探险车到传说中沉入大西洋底的阿特兰蒂斯岛旅行。
此外,奥兰多还有十几处主题公园,其中包括“锦绣中华”。它们的名气远不如上述三大公园,却也为旅游城增加了特色。
地处内陆的奥兰多,原来属经济落后地区。1965年,迪斯尼公司看中这里气候温暖、湖泊众多的自然条件,决定购置大片廉价沼泽地,兴建主题公园。奥兰多的命运从此翻开新一页。1971年,公园落成。紧接着,其他开发商相继拥来。依仗美元、高科技和想象力,一座超级旅游城在佛罗里达州中部的荒原上崛起。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奥兰多是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去年,它吸引了近4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个旅游者平均停留5天,在当地花费上千美元,使奥兰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奥兰多作为美国旅游业的一个奇迹,其商业运作可圈可点。首先,规模经营,高投入,高产出。三大公园规模之巨令人瞠目,尤以迪斯尼世界为甚。它占地约1.13万公顷,琼楼玉宇连绵不断,遮天蔽日。魔幻王国、EPCOT、米高梅影城和动物王国,并称迪斯尼四大主题公园,各具特色,每处公园花上一天时间也看不完。此外,它还有3个水上主题公园,十几家旅游饭店,一个野生自然保护区和野营地,5处高标准高尔夫球场,两处温泉旅游区,迪斯尼体育世界,集购物、娱乐和餐饮于一身的木板街,以及别有风味的迪斯尼市中心。当地旅游业者说,迪斯尼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其经营策略是提供游客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占据游客在奥兰多的所有时间。
其次,追求创新,出奇制胜。三巨头都大量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亦真亦幻的奇特效果。环球影城更是技高一筹。它使用各种影视特技手段,极具娱乐性、参与性和刺激性。在一部名为《回到未来》的虚拟现实电影中,游客可以乘模拟飞船到太空探险。飞船攀升俯冲,左拐右转,四周的惊险、恐怖情景不断变幻,坐在座位上的观众如身临其境,无不吓得大呼小叫。另一部表现海底神妖大战的电影更让人耳目一新。观众站在水上放映厅中间,四周是不同层次、大大小小的水帘,只见神和妖在水帘上飞来蹿去,短兵相接,不时溅得观众一身水花,或爆出灼人火光,其想象之丰富、效果之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再次,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目前,迪斯尼、环球影城和海洋世界在奥兰多呈鼎立之势。激烈的竞争,迫使三巨头不断扩大投资,推陈出新。它们将可观的门票收入全部用于维持公园的运转和新产品开发,利润则靠出售纪念商品和游客的餐宿消费。环球影城已建成第二个主题公园“冒险岛”,并准备建第三个。海洋世界也要修建第二个公园。迪斯尼近年来建了影视城和动物王国,还每年耗资数亿美元引进新技术和新项目。竞争让游客受益。每人每天花42美元,就可以在任何一个主题公园享受各类新奇刺激的娱乐节目。游客满意了,奥兰多的旅游业也就越做越大了。(本报华盛顿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反对党赢得议会选举胜利
克罗地亚选举委员会四日公布的数字表明,在三日开始的克罗地亚议会选举中,执政的克罗地亚民主联盟遭到失败。在克罗地亚全国十个选区中,以社会民主党和社会自由党为首的反对党联盟所得选票数在九个选区遥遥领先,民主联盟仅在一个选区的所得选票数领先。这是克罗地亚一九九○年实行多党制后进行的第三次议会选举。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南部发生教派冲突事件
据埃及内政部三日晚发布的公告说,自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来,在埃及南部索哈杰省的凯希哈村等地,发生了穆斯林与科普特基督徒之间的流血冲突。截至一月三日,已造成二十名科普特人死亡和三十六人受伤,另有一些介入冲突的居民失踪。这是自七十年代以来,在埃及南部地区发生的最激烈的教派冲突事件。为了控制流血冲突不再扩大,埃及警方已在当地的达拉斯萨拉姆城及凯希哈等村镇实施戒严。(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汤加国王任命政府新首相
汤加国王陶法阿豪·图普四世三日任命乌卢卡拉拉·拉瓦卡·阿塔王子为汤加政府首相兼农业、林业、渔业和海事大臣。前首相瓦埃亚已于当天退休。乌卢卡拉拉王子生于一九五九年七月,是汤加国王的小儿子。他曾在汤加国防军任职,一九九八年十月出任汤加外交国防大臣。他任首相后仍将兼任外交国防大臣。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