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1999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第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1999-12-2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东和谈进入关键阶段 '...

第6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中东和谈进入关键阶段
  本报驻埃及记者朱梦魁
  今年以色列举行大选后,工党领袖巴拉克取代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出任以色列政府总理,中东和谈由此出现转机。以沙姆沙伊赫备忘录的签署和巴以最后阶段的谈判启动为标志,今年的中东和平进程不仅取得了较多的实际成果,而且巴以谈判开始进入解决核心问题的关键阶段。
  去年10月,巴以双方在美国签署了关于以军在约旦河西岸重新部署和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的怀伊协议,但内塔尼亚胡政府一再拖延实施协议。巴拉克继任以色列总理后,巴以之间在如何重新确定怀伊协议的细则问题上争执不下。经过美国和埃及等有关方面的斡旋和促进,巴以双方于今年9月5日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签署了怀伊协议备忘录,规定以色列军队到2000年1月20日之前分三阶段撤出约旦河西岸17%的地区,届时,巴勒斯坦自治区和巴以联合控制区将达到约旦河西岸总面积的40%;从今年9月13日开始的一年时间内完成巴以最后阶段的谈判。另外,备忘录还就启动巴以各方面联合委员会的工作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尽管巴以在执行怀伊协议备忘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分歧,但重要的是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和兑现。
  随着巴以怀伊协议备忘录的具体实施,巴以关于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谈判于11月8日在巴勒斯坦的拉马拉揭开了序幕。巴以最后阶段谈判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巴以争端的核心问题,诸如确定巴以边界、耶路撒冷地位、巴勒斯坦难民、犹太人定居点及安全安排等问题。双方商定,从今年11月8日到明年2月15日,必须就上述重大问题达成原则协议。为此,确定双方都接受的谈判原则基础至关重要。巴方提出,要实现巴以和平乃至整个中东和平,就必须彻底兑现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而这一原则的依据是联合国安理会于1967年和1973年先后通过的242号和338号决议。242号决议明确要求以色列撤至1967年6月4日以前的国际公认的边界线内。以色列不接受将242号决议作为划分巴以边界的根据,认为可依照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具体谈判以色列的撤军范围。如何看待联合国242号决议,成为巴以最后阶段谈判激烈争执的第一个焦点。
  在巴以最后阶段谈判前夕,美国总统克林顿、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于11月初在奥斯陆举行三方首脑会晤,为巴以最后阶段谈判定下基调。据报道,巴方不久将宣布建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美欧方面将为巴勒斯坦建国作担保。以色列却提出了巴勒斯坦不能接受的若干建议,如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永久首都,巴勒斯坦可另择都址;未来的巴勒斯坦不能拥有军队,也不准与其他国家签署军事同盟条约。以色列认为,巴以实现和平应为以色列带来安全;巴方则认为,安全利益为巴以双方所共有,但安全的前提是公正全面的和平,只有巴勒斯坦人民建国和返回家园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才有和平与安全可言。
  耶路撒冷、定居点和难民问题,是巴以最后阶段谈判的三大障碍。以色列宣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强调,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六五战争”期间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值得注意的是,巴方已明确提出耶城分治的构想,即西部新城区归以色列,东部老城区将成为巴勒斯坦国首都。负责东耶路撒冷宗教事务的约旦方面首先赞同巴方立场,敦促以色列接受耶城分治方案。关于定居点问题,以色列主张保留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144个犹太人定居点,其事务属以色列主权管辖;巴方要求全部拆除犹太人定居点,强调巴以和平不能与以色列非法扩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并存。难民问题已持续半个世纪,约300万巴勒斯坦难民大多散居在阿拉伯国家。巴方要求以色列对巴难民或侨民中的回归者和不愿回归者均给予合理赔偿。以色列反对巴难民返回以色列境内,同意他们返回巴自治区,但更主张他们加入现所在国家的国籍。要实现上述复杂历史问题的合理解决,需要巴以双方作出重大妥协,甚至是痛苦的抉择。
  叙以和谈年底重新起步,黎以和谈也即将恢复。叙以之间的问题是戈兰高地,黎以之间的问题是黎巴嫩南部问题,争执的焦点是以色列如何撤出这两个地区。叙黎两国拒绝以色列的部分撤军方案和安全保证及关系正常化等撤军条件,要求以首先从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全部撤军,并提出了与以进行会谈的五条基本原则,以总理巴拉克首次表示,为与叙利亚实现和平,以色列将从戈兰高地撤出。从整体上看,今后中东和谈各个环节将要解决的问题既集中又艰巨,但好在和平列车上了轨道并重新启动,处于世纪之交的中东和平进程有望出现新的进展。 PMV品论天涯网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科特迪瓦
  从兵变到政变
  本报驻科特迪瓦记者廖先旺
  自12月23日以来,数十年一直稳定发展的“西非明珠”科特迪瓦突然发生兵变,并很快演化为一场不流血的军事政变,已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统一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及一些非洲国家的密切关注。
  科特迪瓦这次兵变始发于23日下午,一些年轻军人因对当局拖欠军饷不满,在经济首都阿比让大街上抢劫商店,并占领了国家电视台和电台。
  随后,科特迪瓦总理敦坎率国防部长、安全部长召开了政府紧急会议,并与兵变军人代表谈判,没有结果。第二天,回家乡的贝迪埃总统赶回阿比让与兵变军人谈判,但兵变军人突然提出要求释放被政府以《反打砸抢法》监禁的反对党领导人,遭总统拒绝,谈判陷入僵局。接着,军人占领了阿比让国际机场,打开监狱释放了所有反对党领导人,同时监狱里6500多名犯人也乘机逃出。中午时刻,原三军参谋长、退休的盖依将军出现在电视画面上,他宣布免除总统职务、解散政府、议会、宪法委员会等权力机构。被免职总统贝迪埃躲进法国大使官邸避难,向外国电台呼吁抵抗,但无人响应。政变领导人要求法国大使尽快将贝迪埃送往国外。同日下午和晚上,阿比让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砸、抢、烧商店事件,许多街区毁坏严重。国际社会普遍谴责军事政变和破坏社会和平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5日上午,盖依将军宣布成立由10名军官组成的“公共救国委员会”,并表示要恢复民主秩序,与各政治领导人接触协商,以组成一个达成广泛谅解的新政府。下午,电视台播放了原执政党和军队各部门主要领导人讲话的镜头,态度开始向支持政变军人方向转变。同时,盖依将军命令在第二天的宵禁中对抢劫者格杀勿论。而经过25日一夜的平静之后,到26日上午,阿比让的社会秩序和交通开始恢复正常。同时,盖依将军也开始召集原政府各部的办公厅主任和财务主管开会布置恢复正常生活秩序问题。自25日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加上贝迪埃的离开,加强了盖依将军新强人的地位。据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贝迪埃已于26日离开科特迪瓦,开始其流亡生活。
  从整个政变的过程来看,这一行动明显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以年轻军人提出经济要求的哗变倾向为主。而从24日上午与总统谈判破裂、释放犯人和占领机场开始,哗变已转变为一次不流血政变。表面看,这一进程显得很突然、很仓促,但这一转变与整个国家的政治气氛和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科特迪瓦的国内经济形势近年出现较大的问题,科特迪瓦是世界第一大可可生产国,其可可出口占政府预算收入很大的比重,由于去年开始可可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下跌了50%,国家财政预算陷入困境,军队的军饷欠发问题严重,加剧了军队的不满情绪,而贝迪埃本人在军队也缺乏足够的支持,连他曾寄予很大希望的宪兵,实际上对他也没有丝毫好感。
  其次,由于执政党对反对党共和人士联盟主席瓦塔拉的国籍问题发难,并以此将他排除在总统候选人名单之外,双方的长期争执已使科特迪瓦的政局陷于一片混乱,加上贝迪埃政府腐败盛行,引起了广大民众的不满,也使他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科特迪瓦军人虽然成功地发动了这场军事政变,但从国际社会反应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政变当局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正常生活秩序得以恢复;如何解决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从而赢得民心;国民经济遇到的难题主要是国际市场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不是赶走一个总统换一个政府就能全部得到解决的;由于军事政变是一个非正常的权力转换,国际社会都表示谴责,如何赢得国际的支持,打破外交僵局等,这些将是政变当局面临的最大难题。
  (本报阿比让12月26日电) PMV品论天涯网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特迪瓦局势恢复正常
  流亡总统前往尼日利亚
  据新华社阿比让12月27日电(记者令狐道成)在经历了一场不流血的军事政变后,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局势27日基本稳定下来,人们的生活开始恢复正常。
  27日清晨,记者驱车前往市中心和几个主要的居民区,看到几天来一直把守交通要道的军车已经撤走,街道上个别持枪的军人大都在帮助警察维持秩序和疏通车辆。市民们神态平和地漫步在街头。
  在公务人员重返工作岗位的同时,部分商业机构也恢复了营业。沿街的食品摊位和报亭开始招徕顾客。一些超级市场在门口和收银台旁增加了经济警察和保安人员,打开一个小门让顾客进去购买东西。一些在政变中遭到抢劫和破坏的商店也开始整修门面。另外,公共汽车已开始正常运营,大部分加油站恢复了正常服务。
  据新华社洛美12月27日电(记者林峰、郑斌)科特迪瓦流亡总统贝迪埃27日上午离开多哥首都洛美,前往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
  据此间媒体报道,科特迪瓦前政府的一名部长与贝迪埃一同前往。贝迪埃的家人和27日清晨流亡多哥的科前总理敦坎仍留在洛美。贝迪埃及其家人于26日下午从科特迪瓦布埃港的法国军事基地乘直升机飞抵洛美避难。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前往洛美国际机场迎接,并与其进行了约50分钟的会谈。 PMV品论天涯网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对“奥姆真理教”实施监视
  据新华社东京12月27日电(记者冮冶)日本公安调查厅27日决定对邪教“奥姆真理教”实施监视,以防止这个组织再度从事危害社会的活动。
  这一决定是根据27日起生效的《团体限制法》作出的。《团体限制法》是为了限制和打击“奥姆真理教”及其他邪教组织从事非法活动,而由众参两院分别于11月18日和12月3日通过的。
  《团体限制法》规定:对在过去10年内曾有滥杀无辜行为的团体,国家公安审查委员会有权检查其设施,监督其活动。此外,为防止再度发生滥杀行为,警方可决定对该团体采取接管设施、禁止其活动等防范措施。
  27日上午,公安调查厅长官木藤繁夫将这一决定提交国家公安审查委员会审批。木藤在阐明对“奥姆真理教”实施监视的理由时说,“奥姆真理教”仍存在着“危险性”,其本质仍然是“虚伪和欺骗性的”,公安当局有必要对其活动进行监督。 PMV品论天涯网


第6版(国际)
专栏:

  劫机者威胁杀害人质
  印谈判小组抵坎大哈
  综合本报伊斯兰堡、新德里12月27日电记者丁子、李文云报道:劫持印航班机的武装分子今天威胁说,如果印度政府不释放在押的宗教首领马苏德·阿扎尔,他们将开始杀害飞机上的乘客。但他们将早些时候规定的最后期限从当地时间今天中午12时40分延长到下午5时左右。
  随着劫机事件进入第四天,机上飞行员和乘客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在渐趋恶化。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的外交发言人称,劫机分子威胁说,任何人不能接近飞机,否则他们将炸掉飞机。据称,被劫飞机出现了漏油现象。
  今天下午,由印度外交部负责巴基斯坦事务的官员卡达久率领的7人谈判小组已乘专机抵达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此前,印度外交部长贾斯旺特·辛格宣布了印度政府决定直接与劫持者谈判的消息。据悉,随谈判小组同机前往的还有13名机组人员、2名医生、1名护士及7名飞机维修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PMV品论天涯网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蒂略当选危总统
  本报墨西哥城12月26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危地马拉总统选举今天举行第二轮投票,危地马拉共和阵线总统候选人阿方索·波蒂略战胜执政党先锋党候选人奥斯卡·贝尔赫,当选危下一任总统。
  据危最高选举法院公布的计票结果,危共和阵线总统候选人波蒂略得票率为67.57%,全国先锋党总统候选人贝尔赫得票率为32.43%。 PMV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