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提供了系列论断和理论成果,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强大的思想武器,提供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也是自身继续发展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坚持、创新和发展。“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容,也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明确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迄今仍然是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提供了系列论断和理论成果,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强大的思想武器,提供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也是自身继续发展的基础。
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坚持、创新和发展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坚持、创新和发展。“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容,也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本内容。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线和主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归根到底,就是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其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归根到底,就是“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其主要点就是既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又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归根到底,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增强问题意识,科学对待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深刻懂得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就是深刻懂得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以战略思维布全局、以历史思维观大势、以辩证思维抓根本、以系统思维谋整体、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以法治思维求善治、以底线思维补短板,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要做到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就是要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归根到底,就是美美与共,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弘扬和培育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它们构成了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六个必须坚持”,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六个必须坚持”,既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和“金钥匙”,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和“金钥匙”,同时标志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成熟、党的理论创新更加自信。只有做到“六个必须坚持”,才能真正领悟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道理学理哲理,真正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现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中国是伟大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有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面对这一历史任务,各种各样的主义和方案都尝试过,又都失败了,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前途命运。这就是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正是中国产生了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就此而论,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铸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体现了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贯穿着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特别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同时又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信自立是新思想精髓和要义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说,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和成立以后,在党和毛泽东领导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中国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没有在任何外来的压力面前屈服,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都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935年12月,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针对党内一些人迷信苏联模式、不自信的思想倾向,毛泽东又指出:“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之所以能够开辟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靠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 是贯穿毛泽东思想之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自信自立,高度强调民族自信心。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国情与使命,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独立自主”。
实际上,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历史规律得出的科学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自立,源自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源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源自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特别是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具有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自立的独特品格,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从独立自主到自信自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自信自立是新时代十年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使我们能够正确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和时代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带来最大的确定性。正如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重要内容,自信自立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要义的重要内容。
根本上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千磨万击还坚强,任尔东西南北风。”新时代新征程,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清醒和坚定。
新时代十年的光辉历程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鲜明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在世界上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走自己的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中国共产党更加豪迈、更有底气。
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各种 “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既分析了形势,又明确了任务,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领航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我们的宏伟目标和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简介:林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长江日报》2023-01-11
发布时间:2023-01-17 09:37: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