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对于伟大建党精神,我们需要全面、准确理解其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其四个方面的内涵,弄清其生成的逻辑,明白其在新时代的价值意蕴。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深刻、意蕴丰富。可以从理论、实践、精神、宗旨等四个维度把握其内涵。
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归根结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
伟大建党精神所坚持的“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指明了消灭剥削、消灭压迫、翻身解放的正确道路。所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对这个真理、“真经”坚信不疑,对追求这个真理、“真经”坚定不移,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和遵循这个指南,所以才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违规律、不迷航、始终把握正确的大方向。伟大建党精神所坚守的“理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倡导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形态是不一样的。就中国而言,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形态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无数仁人志士、各方面优秀人才和广大人民群众凝聚起来,不断创造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业绩,靠的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
2.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献身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谋”属于理论思考和战略设计,“践行”和“担当”是实践,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都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都会有曲折、困难和挑战,都需要不懈奋斗,都需要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我们党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建党精神,首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社会进步、人民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取得抗美援朝、扫盲运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保证、文化准备、工业基础、国防安全、国际尊严。改革开放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面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取得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解决了许多过去长期想要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干成了许多过去长期想要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有力地化解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围堵打压。
3.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在践行初心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弘扬伟大的斗争精神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都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投身这些伟大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高高竖起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丰碑,经受住各种艰难危险的考验。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残暴敌人,生死不惧,大义凛然。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如其来的险情,临危不惧,勇往直前。这样的英雄,真是成千上万,不可胜数。例如,有以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夏明翰、周文雍、陈铁军,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刘伯坚、吉鸿昌、杨靖宇、赵一曼、江竹筠、陈然、刘胡兰、董存瑞为代表的革命英雄,有以王海、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为代表的抗美援朝英雄,有以向秀丽、刘英俊、王杰、麦贤德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有以罗阳、陈陆、张正祥、张超、林俊德为代表的新时代英雄。他们追求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他们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去捍卫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谱写出许许多多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4.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无怨无悔地忠于党和忠于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所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对党忠诚,就要忠诚履行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也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对党忠诚,就是党员要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这样党才能有组织力、战斗力。与此同时,党在推动事业发展时,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心里始终装着全体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上,他与人民共甘苦,是喊出“人民万岁”的第一人,是深受人民群众敬仰和爱戴的伟大领袖。周恩来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毫不保留地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深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习近平则强调“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为了人民,“我将无我”。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孔繁森、郑培民,钱学森、黄大年等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党员都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典范。
需要注意的是,伟大建党精神虽然可以从这四个维度加以分析,但这四个维度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学习、研究、宣传,还是贯彻落实,都不可割裂。例如,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根基,只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才能持之以恒,担当使命才能方向明确;不怕牺牲才能更加无畏,英勇斗争才能更加顽强;对党忠诚才能更加理性,不负人民才能更加自觉。反之,没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那个“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成了不能兑现的空话。正是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优秀共产党员所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都是完整的,而不是割裂的,所以我们党才能够战胜任何敌人,才能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才能始终不愧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战无不胜的党。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有其逻辑必然性,具体而言,可以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来把握。
1.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其信仰者必须具备伟大建党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普遍发展的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真理,是指导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方面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品格,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理论,是必须和各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这种结合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谋求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就必须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就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自己的精神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既是科学的理论,也是革命的理论、斗争的理论。它要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必然要遭遇维护旧世界的反动势力顽强抵抗和疯狂镇压。中国共产党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就必须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殊死斗争,就必须具备“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格。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决定性力量。因此,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必然具备和展现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
2. 历史逻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必然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归为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必须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一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史,就是为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崛起振兴。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许多仁人志士为此披肝沥胆、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这些奋斗无不以失败告终;各种社会思潮,包括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方案,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但最终都归入历史尘埃。以往的失败,各种具体原因不同,但根本原因是相同的,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没有清醒的献身精神,没有扎根人民大众。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培育起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伟大革命道路、培育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彻底扭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升华新境界。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伟大的革命道路相映生辉,体现了历史逻辑的必然性。正是因为成千上万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所以才能始终方向正、信念坚、不动摇、不迷失、无所畏惧、无比忠诚,才能始终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奋斗在一起,使伟大的革命道路越走越宽,直至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打败各类凶恶敌人,战胜中外反动派,实现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社会进步、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站起来当家做主人,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3. 实践逻辑: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必然产生伟大建党精神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伟大的实践必然会孕育出伟大的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臆造出来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实践必然需要用伟大的建党精神来武装自己。因为革命就要敢为人先,就要克服艰难险阻,就要直面残酷的斗争,就要勇对凶恶的敌人,就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始终与党和人民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没有科学的理论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没有践行初心的志向和担当使命的勇气,就会犹豫彷徨、患得患失;没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就会在强敌面前妥协和屈服;没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满腔热血,就可能半途而废、甚至出现背叛,就不可能将党和人民的事业进行到底,取得彻底胜利。在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前辈怀抱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不惧敌人残忍杀戮,甘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地与敌人斗争,所以才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和平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正是无数共产党员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青春和力量,成为共和国的脊梁,筑起一座座辉煌建设成就的丰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使中国经济创造了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总之,正是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造就出一代又一代胸怀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不畏严刑拷打、名利利诱和死亡威胁;在和平年代,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改革开放年代,面临“四大危险”而经受住“四大考验”,永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本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激发斗志、鼓舞人心的精神,例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所有这些精神都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都由伟大建党精神派生而出,都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的产物。
三、新时代呼唤大力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既面临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1. 新时代只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才能面对纷纭复杂的形势不动摇、不迷航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变幻莫测,颜色革命时有发生,西方的和平演变和文化渗透无孔不入;国内各种错误思潮,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民主社会主义以及质疑改革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等,虽然受到比较彻底的批判,但是并没有彻底销声匿迹,而是改头换面,以更加隐蔽、更加具有迷惑性的方式存在,诸如学术探论,历史新说等幌子在现实中潜滋暗长,特别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对人民群众的迷惑性极强,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面对上述错误思想,必须弘扬和践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校准我们的航向,才能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面对各种错误思潮,面对纷纭复杂的形势,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洞穿各种错误思想,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在各种思想迷雾中拨云见日,才能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不动摇、不迷航,才能走好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
2. 新时代只有积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才能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新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方能实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民族复兴大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将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力奋斗。马克思曾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特别需要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只有发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勇于担当,务实苦干,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努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时代新人,才能为民族复兴大业建功立业,才能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新功。习近平多次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有实现民族复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觉悟,绝不做民族复兴的旁观者和坐享其成者,而是做民族复兴大业的奋斗者和贡献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立新功!
3. 新时代只有大力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才能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多次向全党强调,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广泛存在于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新时代我国已经在意识形态、反腐败、扫黑除恶、抗击疫情、脱贫减贫、贸易摩擦等领域的斗争中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的征程中我国仍将面临其他许多方面的风险、挑战、困难和斗争,因此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进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特别需要弘扬和践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只有弘扬和践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才能无惧风险、挑战和困难;只有在斗争实践中,在面临利益抉择时,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才能得以彰显。空谈斗争,而不参加斗争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是无法接受斗争的考验的,也是无法真正锤炼牺牲精神和斗争精神、无法提高斗争本领的。是无私奉献还是一味索取,取舍之间,有无牺牲精神就得到了检验;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进退之间,有无斗争精神就得到了检验。作为共产党员,只有大力弘扬和践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才能在斗争实践中对斗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攻坚克难,才能在斗争中提高斗争本领,战胜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
4. 新时代只有始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党有先进的指导思想,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始终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进步要求,能够与时俱进等。中国共产党发展先进生产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中国共产党发展先进文化,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中国共产党不断巩固和扩大自身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真正做到了代表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的利益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不负人民的过程。只有做到了不负人民,才能更好彰显党的先进性,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要永葆党的纯洁性,也即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对党忠诚的实质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坚持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对党忠诚主要表现为对党组织忠诚,对党中央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忠诚,对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等忠诚。全体党员同志做到了对党忠诚,其实质就是在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在擦亮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底色。因此,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弘扬和践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只有做到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才能更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作者简介: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新伟,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4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