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豆先生这个人物,在我们地球上众多民族和心理人群中引发了一种平庸性的现象(电影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发行)。这主要是因为大众心理行为主义中三个根本的刻板定型的存在。
在讲述这三个刻板定型前,我想先对饰演憨豆先生的演员分析一下。在现实生活中,他本人看上去和饰演的角色反差很大。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具有深厚的艺术和文学修养。他们从数字记忆到想象力记忆方面有着出色的智慧。但是,却缺少思维的智慧。也就是说,对一项革新或提议进行分析,探索出一个新研究的原因,或给出一个不同的行为方法,他们是无法胜任的。憨豆先生的扮演者,在某些领域特定认知的记忆力,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则又是不可能的。在生活中,他是有着一些缺点行为的传统的人。他无法认识到,并摆脱这些生活的困惑。
说了上述这些之后,我要谈的是,憨豆先生这个人物让人联想到三个刻板定型。通过这些刻板定型,可对自身进行一个投射,既有一点赞扬,也有些许讽刺。既有指责,但同时,也释放了自身。
首先,我们所有的人,从个人角度讲,都有一些固定的行为,是很好笑的一面。我们这可笑的一面一般是一带而过,而憨豆先生却将它放大,把它一点点分离,但同时又做得如此完美。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憨豆先生的主观行为,他对某一事情的反应是惯常所见的策略之一。许多时候,憨豆先生的行为反应总是在人们意料之中,只是他知道如何全面地表现出来。但他并没有仅仅简单地表现一下,而是充分发挥了每个细节。这就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因为当大多数观众以一种非常简单概括的方式应用刻板定型的时候,他却将它们化解,分拆,有些时刻,几乎达到人们可以忍受的极限。但是,在看到大众的刻板定型被不断地重复,那种做事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被得到确认,甚至变得有名,此时,会引发人们产生一定的思考。
总之,所有这一切可以将存在于这可笑的仪式般中的压抑,挥之而去。初看上去,这好像是给了一种解决的方法,是某种放松。但实际上,究其底却是以更糟糕的方式再次肯定了刻板定型。这给精神活动本身的动力运动带来更糟的结果。人们不断地从这类节目和影像中汲取营养,暂时获得解脱。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却由此再次处于一个后退的状态。
第二个刻板定型是,憨豆先生从来都没有抓住正确的时刻,对当时的情况成功地给予解决方法。这个人物的特点是将自身的无能以某种方式戏剧化了。也就是说,现实是一种方式,但主人公从来都不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对它施之影响,按照新事物与个人之间的需要进行互动。当人与一个环境进行相互作用时,人们还总是采用同一种心态来采取反应,他们以惯常的认知方式来行动,或者是那种最普遍、最为大众所熟悉、因此也就是最为大众所接受和看重的认知来行动。
第三个刻板定型是,憨豆先生取得了成功和认可。因此,从某种方式上讲,有点儿被捧上了神坛,处于舞台的聚光灯下。他可以为自己的前两个刻板定型而自豪。我们说,前两个刻板定型给予了他成功、荣誉和承认。也就是说,大众中一个小小的人,尽管他有着自身的局限,却在这幼稚的优越感带来的无所不能中,获得了肯定和特许。这是对人们平庸性的一个肯定。人们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并同时也觉得受到了赞扬。
以上三方面是《憨豆先生》得到观众厚爱的原因。
在Youtube视频网站,此片的点击率超过四千万人次。那是因为,用户在观看憨豆先生的时候,对那些从内心看实为可笑的行为,从外部上他们感觉受到了赞扬。(译者:熊妤)
网络编辑:张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