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是思想的映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彻底剥去了“理性”“自我意识”“类”“类本质”等语言外壳,用“生产力”“交往形式”“物质生产”“生产方式”等概念术语来阐述他们新的世界观。以话语为切入点,从话语逻辑、概念术语、语言风格、话语生成、话语功能等角度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方法原则,可以为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找到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径。xrS品论天涯网
一、话语逻辑:是现实逻辑而不是思辨逻辑xrS品论天涯网
话语,即按照一定逻辑组织起来的语言符号系统,其生成必然遵循着一定的逻辑。所谓现实逻辑,是指从现实生活出发来建构话语体系,是“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来描述现实世界。以思辨逻辑为基本原则的话语体系建构,则是以概念作为话语的逻辑起点,通过概念的逻辑推演建构一套自洽的、封闭的话语体系。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话语的思辨性,建构了一套以现实逻辑为原则的哲学话语体系。关于《形态》的话语逻辑,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xrS品论天涯网
其一,从话语的逻辑起点看,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生活”“人们的实践活动”出发,来阐述其哲学的。正如他们所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也就是说,每个时代哲学话语言说的前提,“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质言之,现实的生活生产实践是哲学话语的源头活水。反观青年黑格尔派,他们将概念作为话语的逻辑起点,用概念剪裁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揭示了思辨哲学话语的秘密:“在哲学的话语里,思想通过词的形式具有自己本身的内容。”在思辨的哲学话语里,观念、思想、概念统治着现实世界,不管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施蒂纳的“唯一者”、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类”,都是用概念来解释和说明一切。德国哲学家们从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研究现实的人,他们预先设定人的概念,然后从人的概念出发,认为真正的人必须是和人的概念相符合的人,否则就是非人。在这里,“现实的人”反而受到概念或词句的奴役。xrS品论天涯网
关于思辨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起点问题,《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表述:“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这里的“天国”即是想象的世界,而“人间”则是指现实世界。德国哲学从想象的世界去研究现实世界,用概念来度量现实世界,这显然是颠倒的,其话语也是荒谬的、虚幻的。马克思恩格斯则从天国降到人间,将话语降到生活,从生活出发,去描绘现实。xrS品论天涯网
其二,从话语的逻辑演进看,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生活提炼概念,然后再回到生活,是生活与概念的“双向互动”,而不是像思辨哲学话语那样,从抽象到抽象,从概念到概念的逻辑推演。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物质生产、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人的自然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意识等五个方面来规定“现实的个人”,将人的自然规定、生产规定、发展规定、社会规定全部囊括其中,使这一概念获得它的全部现实性规定,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样,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生产、人与人和自然关系的生产、生命的生产及其精神文化的生产等五种生产活动来描述生产活动的总体性。xrS品论天涯网
青年黑格尔派则不同。他们在概念王国里进行逻辑推演,将语言变成了独立王国。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思辨哲学家,认为他们只看到了反映在语言中的概念,看不到概念所表现的实际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直到现在存在着的个人的生产关系也必须表现为法律的和政治的关系。在分工的范围里,这些关系必然取得对个人来说是独立的存在。一切关系表现在语言里只能是概念。相信这些一般性和概念是神秘力量,这是这些一般性和概念所表现的实际关系获得独立存在以后的必然结果……分工的结果使政治家和法学家注定要崇拜概念并认为一切实际的财产关系的真实基础不是生产关系,而是这些概念。”概念成了思辨话语的主宰,现实的关系也变成了概念的推演。思辨哲学话语就是一套概念自我发展、自我演化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是一种抽象化、概念化的语言表达。正如黑格尔自己所说,“哲学是以纯概念、纯范畴的逻辑推演的方式表达”。费尔巴哈则从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考察人自身和事物,最后只能得出“类”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纯粹“概念”“精神”的自我规定,强调要从其赖以产生的历史境遇出发。xrS品论天涯网
总之,不同于以往思辨话语从抽象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形态》将现实生活作为其话语的逻辑起点,从生活中提炼概念,并“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形态》跳出“纯粹思想领域”,改变了以往旧哲学话语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思辨特性,让话语真正回到现实生活本身。xrS品论天涯网
二、概念术语:是历史唯物主义概念而不是“哲学”概念xrS品论天涯网
概念和术语是话语体系最直观的表现。恩格斯曾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可以说,《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术语革命。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彻底剥去了“绝对理念”“自我意识”“类”“类本质”等语言外壳,用“生产力”“交往形式”“物质生产”“生产方式”等概念术语来阐述他们新的世界观,而且随着马克思对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那些原来“惯用的哲学术语”逐渐被科学概念所取代。xrS品论天涯网
“绝对理念”“实体”“自我意识”“类”等概念是高度抽象的,它们不来自于现实生活世界,而是来自于“概念的自我规定”,通过自身的扬弃,实现概念的发展,是一种“永恒”的概念、纯思的概念。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反对使用“人的本质”概念,而是选择“人是什么样”来代替这一概念,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实体”和“人的本质”不过是哲学家们“想象”出来的“东西”,在现实生活根本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哲学”概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摒弃了那些非历史的概念,将颠倒的世界观重新颠倒回来,基于现实世界的观察,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解释事物,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并能被社会经验所验证的概念、范畴。“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等概念都来自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自然、社会实践的历史考察,以及对未来社会的考察中,进一步抽象、概括和归纳而来。它们是“可感”的、历史的概念,具有开放的品格。正如马克思所说:“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和暂时的产物。”这些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是消亡。当然,《形态》中某些概念和范畴还不具有完备的理论形式,表达的还不够准确,如生产关系,还是用交往形式或交往关系、市民社会等术语来表达的,马克思解释道:“这个解释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xrS品论天涯网
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关系”“交往形式”“分工”等概念,在《形态》中,很多概念都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造。虽然保留了“哲学”概念的旧形式,但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改造,已经有了新的内涵,如“国家”“阶级”等。“国家”这个概念不再指向理性,不是理性的体现(在黑格尔哲学话语体系中,国家则是理性的体现),而变成了阶级斗争的产物,变成了统治阶级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国家虽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但“不是国家由于统治意志而存在,相反地,是从个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中所产生的国家同时具有统治意志的形式”。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分工和阶级的消灭,国家也随之消亡。同“国家”概念一样,阶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阶级产生于物质生产,而物质生产产生分工,“在分工的范围内,私人关系必然地、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阶级关系,并作为这样的关系固定下来”。阶级并非永恒,当“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的普遍程度,以致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它们的桎梏的时候”,阶级就会消灭。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从“普遍等级”和“特殊等级”来论证阶级的存在,而是从生产实践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来界定阶级的概念。这些被唯物史观改造过的范畴,不是永恒的,而是受历史限制、暂时性的范畴。xrS品论天涯网
为了与“哲学家”的语言划清界限,马克思开始有意回避“哲学家”们的用语,用其他语词来代替。他不再称自己的哲学为“哲学”,而以“实证科学”“真正的知识”来替代。其实从“异化”概念的使用就可以看出一二。马克思曾经一度减少这一概念的使用,即便使用也加以明确界定。比如其中一处,“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将自己的“异化”概念与“哲学家”们的“异化”概念区别开来。这足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与“哲学”划清界限的坚决!其实,在这里,“异化”也不同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马克思从经验事实出发,将异化表述为一种由于分工和私有制而造成的某种异己的、外在的强制力量。《形态》以后,马克思尽量避免使用“哲学”的术语,而更多使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表述其哲学思想。xrS品论天涯网
综上,虽然在《形态》中,有些概念术语表述还不够准确、完备,但在《形态》中主导的唯物主义概念已经形成,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xrS品论天涯网
三、语言风格:是通俗易懂而不是晦涩难懂xrS品论天涯网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也是思想表达的载体。思想的革命必然带来语言风格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仅是思想的大师,更是语言的巨匠。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力戒思辨哲学话语的晦涩难懂,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无产阶级打造“批判的武器”。恩格斯在回忆自己和马克思年轻时所写的文章曾兴奋不已,为他们的文采感到无比自豪。他说:“海涅的诗篇同我们的泼辣而欢乐的散文(主要是指《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引者注)相比,不过是儿戏而已。”语言风格就是文风问题,早期的马克思的文风并没有做到通俗易懂,恩格斯就曾指出马克思早期的作品语言风格是“黑格尔语言风格”,即使是德文原文也十分费解。那么如何实现语言风格的转变呢?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说明。xrS品论天涯网
首先,“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是现实生活的表现,现实生活是语言的根基。语言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才产生,不可能组成独立的、特殊的王国。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将现实问题上升到思辨问题,将正常人的理智形式变为理性思辨的形式,致使他们的语言晦涩、抽象,充满神秘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从现实生活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这样,就可以变抽象语言为现实的语言,把歪曲了的现实世界的语言变为普通人的语言。马克思恩格斯要求对事物进行经验的描述,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和遮蔽,他们跳出哲学的圈子作为一个普通人去研究现实,真正展现了哲学话语的“庐山真面目”。xrS品论天涯网
其次,话语立场决定了语言风格的通俗易懂。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打造“批判的武器”。他们走出书斋,走进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作,并使自己的理论成为工人的行动指导。作为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必定要使其话语变得通俗易懂。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人类解放,深知他们的著作是写给工人阶级的,所以他们尽量使自己的表述做到通俗易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中,没有难以理解的表达,他们总是以理服人,采用“深入浅出”的叙述风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一段对未来社会隐喻式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恩格斯采用文学的语言、比喻的手法,让哲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可读。当然,这种表述在《形态》中还有很多。在《形态》中,我们还能经常看到一些比喻句,例如在阐释世界历史时,马克思恩格斯举例说,“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就让其思想更加有趣可读。他们从来都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其著书立说的初心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他们把话语变革与时代课题相结合,把无产阶级的解放作为话语建构的最终指向,这也决定了其语言风格的通俗易懂。xrS品论天涯网
王国维曾说,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这里所谓的“可信者”,大抵是指像康德、黑格尔那样强调理性的哲学,逻辑缜密但缺少优美的行文,当属于“不可爱者”之列。《形态》则做到了既可爱又可信,因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现实的描述来终止“意识的空话”,将哲学从“词句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其哲学话语少了基于“思辨”的宏大叙事,多了面向“现实生活”的“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少了“哲学家”们的神秘主义色彩,多了“经验事实”的朴实话语;少了“适用于各个时代的药方或公式”,多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总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剔除了思辨语言的神秘阴影,“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消除了思辨语言的艰深晦涩。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用最朴实的语言来阐释深奥的哲学道理、复杂的哲学问题,为无产阶级解放书写哲学。xrS品论天涯网
四、话语生成:是辩证批判而不是全盘否定xrS品论天涯网
话语具有传承性,它的生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众所周知,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过去的哲学信仰予以了清算,同时也是他们对先前哲学话语的一次扬弃。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话语不是天外来物,其生成离不开对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批判与超越,但更离不开新话语的建构,正是批判与建构的张力推进着他们哲学话语的发展。xrS品论天涯网
这种辩证批判首先体现在“概念术语”上。《形态》中有很多术语,如“分工”“生产力”等概念并不是第一次出场,它们更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首创。作为唯物史观重要概念的“生产力”,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就已提出。但是,这一概念在最初提出时存在两大缺陷:其一,只看到了生产力物的因素,而无视人的作用;其二,没有提出“生产关系”,更看不到二者的统一,因而只能孤立地考察生产力。李斯特针对古典经济学的缺陷重新思考,强调指出物质财富是由生产力所生产的,同时还指出,社会生产除了物质生产,还应包括精神生产。马克思在吸收李斯特思想合理成分的同时,批判其把宗教、政权、司法等包括在生产力之内,并使之神秘化的错误,他指出生产力是人们的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自然界的人力和物力,是现实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赋予其现实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生产关系”概念,也是在前人基础之上批判吸收、继承超越的。从《莱茵报》时期的“客观关系”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再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神圣家族》中的“市民社会”以及《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探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概念才逐渐清晰。也正是“生产关系”的提出,生产力概念也变得更加科学。马尔库塞曾说:“马克思的所有哲学概念都是经济学的和社会的范畴,而黑格尔的经济和社会范畴都是哲学概念。”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进行了哲学的改造,将经济学术语和社会学术语上升到哲学概念,并在哲学话语与经济学话语、社会学话语之间保持了一种辩证的张力,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的一种超越。xrS品论天涯网
其次,这种辩证批判还表现在话语逻辑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思辨哲学话语、人本主义话语的多次变革。《形态》的哲学话语绝不是思辨哲学话语的延伸和变形,而是对思辨哲学话语批判和超越,是不同于思辨哲学话语的一种新话语体系。xrS品论天涯网
以“共产主义”概念为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借助黑格尔的理论建构他的共产主义学说。在对“黑格尔辩证的积极环节”考察中,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要求归还真正人的生命即人的财产”。马克思借助黑格尔哲学术语和形式,即借助于黑格尔所说的,“关于通过扬弃对象性本质的异化来占有对象性本质的见解”,来界定共产主义。这里,用人的本质来界定共产主义,也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不过,在这里,共产主义的定义流于“概念的自我规定”,共产主义变成了现实应当与之适应的理想。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则指出,“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将原来的“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改造为“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将原来的“异化劳动”改造为“人的自主活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已经摆脱了“概念的自我规定”,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把自己的哲学奠基在现实的新起点上,将独立的语言降到生活。如果说,回到“生活”本身则是马克思哲学话语与思辨哲学话语的根本区别所在,那么,走向“历史”深处是马克思哲学话语与旧唯物主义话语的区别所在。xrS品论天涯网
《形态》的哲学话语与旧唯物主义话语的不同其实就体现在“历史”二字上。卢卡奇和施密特曾指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并不是一个可以被描述的对象,‘而是作为被构成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话语是在“历史”语境下的言说,这个历史绝非仅仅之历史科学中时空范畴的“历史”,更多地是指“现实历史”,从历史发展到现在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这里的历史更多的是指一种话语的分析视角和论证方法。“历史”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维度。总之,《形态》的哲学话语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前人话语基础上,批判继承创新发展而来的。xrS品论天涯网
五、话语功能:是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xrS品论天涯网
任何一种哲学话语的言说都肩负着一定的功能和使命。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虽然是马克思针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所说,但也是对他们的一次公允评判。其实,不管是青年黑格尔派还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都是强调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但由于脱离了现实生活,青年黑格尔派将“改变世界”消解在“解释世界”之中,用《形态》的话来说就是只能停留在“词句的斗争”中。而马克思恩格斯则将矛头指向现实世界,用他们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与现实世界作斗争,他们的哲学话语是与现实、革命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xrS品论天涯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找到了改变世界的“人”——“现实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这里“现实的个人”是指“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这里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现实的、历史的人,是能够进行社会生产实践的人。改变世界,需要通过现实的人去改造,而不是通过哲学家想象出来的人,因为改变现实世界是现实的活动,而不是想象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当时德国理论界流行的“真正社会主义”思潮时,指出它们是用费尔巴哈哲学去阐释英法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思想的结果。众所周知,在费尔巴哈那里,“人”只是“感性对象”,是抽象的人、想象的人,他所谓的人只限于感情范围内的“现实的人”,除了爱与友情之外没有其他的社会关系。那些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们从抽象的人出发,虚构出种种幻想关系,把革命主体确定为那些博爱幻想的有产者或哲学家,通过宣扬人性的普遍的爱的运动,来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可见,试图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或意识,不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是不能改变世界的,更谈不上实现共产主义。xrS品论天涯网
与此同时,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要改变的“世界”——现存世界。在《形态》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改变世界”的宣言,也是改变世界决心的彰显。现存世界就是与青年黑格尔派“天国”相对的“人间”,它不是臆想出来的、想象的、抽象的世界,而是真实存在的、可感的世界;现存的世界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变化的世界,是每个现实的人进行生产生活的世界,是历史的、发展的世界。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揭示了思想、观念的社会历史基础,因为对他们来说,人类解放绝不是一种思想活动,而是历史的活动,“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他们还说道:“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人类社会的未来方案,而是以现存世界为前提条件的,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通过现实的运动最终可以实现的。xrS品论天涯网
反观青年黑格尔派,他们把观念、思想、概念变为独立的东西,并将其神圣化,认为这些抽象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是人们真正的思想枷锁和镣铐,因而只需要思想的改变,用词句反对词句就可以了,这其实是用另一种话语的解释方式代替已有的话语解释方式,而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解释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他们的根本失误在于“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所以只能是纯粹思想的批判、自我意识的批判、宗教的批判。虽然满口讲着“震撼世界”的词句,他们只是停留在思想的世界,企图用“词句的斗争”来改变现存世界,是最大的保守派;他们用“哲学”去反对“德国”仍在词句的统治下,他们没有对人的解放前进一步,这种解放只能是徒劳的、“自欺欺人”的做法,只能是现实的抽象继续、现实的观念补充,并没有发挥改变世界的功能。xrS品论天涯网
总之,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将其话语熔铸在现存世界之中,他们从黑格尔对资本主义社会提供合理辩护的“解释世界”的哲学转向了“为历史服务”的“改变世界”的哲学。如果说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话语是“唇枪舌剑”的话,那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话语则是“真枪实弹”,他们将话语变成了现实力量,为无产阶级改变世界提供了锋利的匕首,直指资本主义社会的心脏。“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从来不是相悖的两种功能,只能偏向其一,而是一种话语的两个维度。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话语既包含对世界的解释,同时借助现实力量真正实现了对世界的改变。可以说,《形态》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典范,其话语更是将“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完美融合。xrS品论天涯网
xrS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保罗xrS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xrS品论天涯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