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刘影:论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2-03-25 10:57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刘影:论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 '...

刘影:论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的崛起有目共睹。但是,作为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大国,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却与其综合国力不匹配。在国际话语舞台上,“失声”“失语”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常态,“边缘化”“话语权缺失”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真实写照。当务之急,我们需要建构一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而从话语视角来说,马克思哲学革命其实也是一场哲学话语革命。以“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为核心命题,探寻马克思哲学话语变革之维,发现马克思哲学话语之本真。从思维方式和逻辑范畴层面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危机,以期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找到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解决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贫困问题。0ry品论天涯网

一、马克思哲学话语变革的两个维度0ry品论天涯网

变革的话语与话语的变革,是马克思哲学话语的双重表现。因此,其话语革命内在包含了两个维度。0ry品论天涯网

第一,马克思哲学话语本身的变革。话语的生成是一个不断累积、沉淀的过程。同样,马克思哲学话语的成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着自我批判,也正是在这种自我批判中,马克思完成了其哲学话语革命。0ry品论天涯网

从话语的演进来看,马克思哲学话语共经历了三种形式的历史嬗变:其一,早期黑格尔式的思辨话语。此时的马克思同黑格尔一样,从概念出发,强调概念的优先地位,并试图通过概念的推演来解决现实问题。比如,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从原子的概念出发,利用对原子运动的考察以及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自我意识的自由特性。在“书斋”中求证“自我意识”,其推理还停留在“应然”层面。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仍以概念为前提,通过概念的逻辑推演,最终回到概念本身。“国家”“法”等都是概念、理性的体现,如果不符合概念,它就无法继续存在。很显然,这是一种纯思辨的、抽象的话语表达方式。但是,他很快发现在利益面前,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论证,是如此的苍白无力,这让马克思开始反思自己所信奉的思辨哲学。0ry品论天涯网

基二,带有费尔巴哈色彩的人本主义话语。这一时期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出发,倚重“异化”概念来抽象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其实,人本主义话语不过是思辨话语的“变种”,仍然无法触及社会现实。在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反拨”,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术语悄然进入马克思的哲学话语体系,诸如“现实的人”“人的本质”“类存在”等,这些术语犹如一道闪电射进了马克思的心田,但此时马克思的话语逻辑仍然还是黑格尔式的。正如阿尔都塞所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使用了带有费尔巴哈色彩的或依旧是黑格尔的表述”。《德法年鉴》时期,其哲学话语依然是人本主义话语与思辨话语的“杂糅”。到了1844年,马克思哲学的主导性话语转变为“异化史观”主导下的人本主义话语。在术语的使用上,既有“类生活”“类本质”等带有人本主义痕迹的哲学术语,也有“生产”“分配”等经济学术语;在话语逻辑上,“类本质——异化劳动”的人本学的经济异化批判逻辑统摄其中;在表达方式上,还没有完全摆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清算了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0ry品论天涯网

其三,新唯物主义话语,这是成熟时期的话语,是不同于传统思辨哲学的新话语,是马克思最终形成的哲学话语。从“实践”概念的引入,可以看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已经出现了新唯物主义话语的萌芽。《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从现实世界出发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真正触及了社会现实,并找到了改造世界的武器。这是马克思哲学话语成形的标志,也是其哲学话语革命完成的标志性著作。在之后的研究中,马克思话语的展开无一不是在这一话语体系之下完成的。0ry品论天涯网

当然,这些话语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泾渭分明,很多时候都是多种话语的“杂糅”。马克思的哲学话语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不是在既定的话语体系中进行转换;马克思哲学话语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0ry品论天涯网

第二,马克思哲学话语对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变革。话语既具有天生的遗传本能,也具有强烈的革命冲动。一定意义上来说,哲学史就是哲学话语的发生史。在西方传统哲学话语体系中,从巴门尼德的“存在”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到德国古典时期黑格尔的“概念王国”、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到德国古典时期黑格尔的“思辨逻辑”,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话语体系发展到黑格尔时期,走向了它的巅峰,也走到了它最后的最完善的形式,一场哲学话语革命势在必行,而实现这一话语革命的正是马克思。0ry品论天涯网

众所周知,自柏拉图提出“理念”开始,西方传统哲学就将现实世界悬置,高扬“理念”,建构了一套完全脱离现实的纯粹的形而上话语体系。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更是以“我思”(也即自我意识,从自身出发的思维)来定向。黑格尔就曾说:“从笛卡尔起,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这种哲学明白:它自己是独立地从理性而来的,自我意识是真理的主要环节。”围绕着“我思”来建构,“自我意识”成为近代形而上学话语体系的核心和真正本质。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更是将这种“我思”规制下的话语体系推向极致。与此相反,马克思选择了与之截然相反的话语道路,他以“实践”来定向自己的哲学话语。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才是解释历史和回答时代问题的根本。马克思把形而上学颠倒的关系重新颠倒回来,建构了一套具体的、历史的话语体系。0ry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哲学话语的诞生,宣告了一种新的话语方式的诞生。这种话语方式不是用一种形而上学代替另一种形而上学,不是通过创造新概念对西方传统哲学话语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话语的一种根本性颠覆。从话语逻辑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思辨逻辑转变为现实逻辑;从核心范畴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话语中的知性范畴转变为生活范畴;从语言风格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晦涩难懂转变为通俗易懂;从话语受众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的小众话语转变为大众话语;从话语功能看,马克思将西方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话语转变为改造世界的话语。0ry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打破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抽象、思辨特性,使哲学话语从抽象走向具体,开辟了一条新的哲学话语路径。在马克思看来,“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马克思立足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改变了以往哲学话语晦涩难懂的语言风格,代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并为大众所接受和掌握,最终发挥话语改变世界的功能。0ry品论天涯网

二、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方法论原则0ry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哲学话语的诞生是哲学话语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以思辨哲学话语的终结者姿态登上话语舞台,实现了哲学话语的格式塔转换。将晦涩的哲学话语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哲学话语,将资产阶级的辩护工具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将形而上的知性概念转变为形而下的生活概念,这些转变遵循着一定的方法论原则。0ry品论天涯网

第一,从生活中提炼概念。不同于以往的“纯概念”,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从生活中提炼概念,“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做现实事物的反映”,现实的生活世界成为其哲学话语最根本的生长点。马克思用“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来代替“关于意识的空话”,从而实现哲学话语的真正变革。熊彼特曾说,“他(指马克思——笔者注)的主张都不是源于哲学领域,而是建立在社会事实之上的。”在这里,熊彼特所说的哲学领域即是指像黑格尔那样的“纯哲学”领域,社会事实即是指现实的生活世界。马克思自己也有这样的表述,他说,“一个概念(定在,等等)可以抽象地把握;它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东西而具有意义,而是作为从某种他物中得出的抽象并且仅仅是作为这样一种抽象才具有意义”。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哲学概念的抽象是从某种他物中得出的抽象,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通过概念本身的逻辑推演得出来的。0ry品论天涯网

第二,教哲学说“大众话”。固然,哲学研究的是最一般的规律,其话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但哲学的语言表达却可以通俗化和大众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刻的哲学道理,马克思一扫“哲学家们”的“意识的空话”,将抽象的语言还原为普通人的语言。他与“哲学家”们划清界限,跳出哲学圈子作为一个普通人去研究现实,将旧的抽象概念转变为具有现实基础的具体概念,对现实社会作批判性的话语建构。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在谈到“消灭无产阶级”“人的解放”等问题时,用诸如“人的类本质”“类”概念,给了德国理论家们以可乘之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决定完全抛弃这些“哲学家们的话”,用基于经验观察的“真正的实证科学”的语言用来表述“自己的肯定的观点,以及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肯定的见解”。马克思转换自己解释问题的思维范式,把“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也许从纯粹术语学的角度来考察,马克思确实没有哲学著作。但哲学并未从马克思的话语中消失,而是以一种实证科学的话语来解释现实世界,来解释人们的现实生产实践。马克思哲学话语只是转换了一种存在样式,并未消失。0ry品论天涯网

第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说话。不同于语言符号本身的客观中立,话语总是表现为一定的价值诉求,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之上。它是按照某种价值观组织起来的语言符号系统。不同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诉求,就会产生不同的话语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说:“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只看做是人类经济史上一个暂时阶段的理论所使用的术语,和把这种生产形式看做是永恒的、最终的阶段的那些作者所惯用的术语,必然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来建构其话语体系的,他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0ry品论天涯网

第四,在批判“旧”话语中创造“新”话语。话语具有一定的传承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一次“断裂性”创造活动,也不是西方传统哲学话语的继续,而是在批判继承中的一次革命与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中,“实践”“辩证法”等概念不是首创,“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术语也绝不是第一次出场,但它们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进行了一次历史唯物主义的洗礼。在哲学话语的批判建构中,用“实证(经验)内容”充实旧哲学概念,赋予经济学以哲学意蕴,这些都让“旧”话语焕然一新。0ry品论天涯网

第五,回到书斋与走进社会相结合。马克思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绝不是“知识考古学”,也不是纯粹理论问题的探讨,而是在文本与现实的交织与互动中逐渐实现的。马克思哲学话语发展经历了从书斋到社会实践、再从社会实践到书斋的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发展过程。作为一个学者,马克思从没有忘记书斋,每次从社会政治斗争舞台退回到书斋,他都依据实践的新发展,总结概括出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或者根据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实事求是地修改、或取代、或完善已有的结论和判断。0ry品论天涯网

三、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当代启示0ry品论天涯网

近年来,在哲学研究领域存在着这样一些杂音,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用论”等不一而足。而要打破这种哲学话语困境,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新话”,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中国哲学话语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求索。0ry品论天涯网

第一,以“中国问题”为中心,诠释好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就在于对“时代问题”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哲学阐释。我们应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准确判断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知晓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真正揭示出产生中国问题的深层根源。从“时代的深处,筛选出当代中国的问题,采掘那些深刻影响当代中国历史性实践的思想资源,提炼出相关的理论范畴、核心概念、基本命题和关键词”。0ry品论天涯网

第二,打破学科壁垒和思想藩篱,实现哲学话语建构的“视域融合”。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进行哲学话语创新,有赖于中、西、马的良性互动,这就要求哲学工作者打破学术研究的单一向度,变单调化的学术生态向多样化发展,形成学术共同体。他们在与时代问题进行对话、交流中形成共识,并最终建构一套融通中外的中国哲学话语体系。0ry品论天涯网

第三,转变文风,书写好当代中国哲学。转变文风需要立足于我们民族的语言,用“汉语”书写当代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建构与传播,就必须将这一理论话语置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语境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范畴体系,让当代中国哲学说“中国话”。黑格尔曾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这一点,对于哲学来说最有必要。”而简单为了“在语言上貌似深奥”是不可取的,也是最低劣的哲学话语创新。0ry品论天涯网

第四,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羁绊,提升中国哲学话语建构的自信。西方哲学的“先入为主”,早早设定了话语标准和游戏规则。要走出西方中心主义迷宫,首先我们应提高话语自信,暂时的落后并不意味永久的落后;其次我们要主动设置话语议题,借西方的理论来叙述中国当下的现实,最终受害的是中国学术本身;最后,对西方哲学秉持批判吸收的态度。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没有“母版”,也没有“模板”,更不是将西方哲学进行“翻版”,中国应在话语体系的建构上保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0ry品论天涯网

第五,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中国哲学的国际话语权。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而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就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同时,我们还应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世界性的议题,提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和范畴。0ry品论天涯网

正如习近平所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需要话语而且一定能够产生话语的时代。当今社会,西方文明逐渐暴露出其缺陷,西方哲学的话语霸权逐渐被消解,这些都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契机。我们应抓住时代契机,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话语体系,真正扭转“西强东弱”的话语格局!0ry品论天涯网

 0ry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保罗0ry品论天涯网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年第6期0ry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2-03-25 10:57: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