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杨建毅: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瓶颈的思考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1-08-25 09:1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杨建毅: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瓶颈的思考 '...

杨建毅: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瓶颈的思考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间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间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引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间断地创新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也有一个不间断创新发展问题,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既是确保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需,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披荆斩棘,不走歪路、邪路的重要保证。总结历史,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需要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培元固本,在弄懂弄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立足中国国情,在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现人民至上,在深刻领会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中,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掌握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占领和主导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构建学科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引领意识、问题意识、整体意识、人才意识;批判错误思潮,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做斗争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它们分别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奠定了根本遵循,提供了基本依据,确立了价值目标,营造了舆论环境,给予了学科支撑,增强了斗争意志。IH9品论天涯网

一、坚持培元固本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奠定根本遵循IH9品论天涯网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已被证明是一种最具真理性、革命性和影响力、创造力的学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不仅已被历史证明,而且更具现实价值。习近平指出:“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过去20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举行的“千年第一人”或“全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评选中,马克思频频居于榜首;在世界最畅销书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又常常被列入其中。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仍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彰显,新中国70多年的光辉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就是最令人瞩目的事实,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依然行,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发展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绝对不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首先要做培元固本的工作,即在弄懂弄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这些工作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传承再发展,更加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加强,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与道路等重大问题。现在,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识是高度一致的,方向是正确的,主流是好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杂音却不时出现。面对这些杂音,我们必须要结合中国历史和现实从理论上分清谁对谁错,从事实上澄清谁是谁非,必须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坚持培元固本,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奠定根本遵循。IH9品论天涯网

  认识现实离不开对历史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不仅源自现实需要,还有不可忽视和回避的历史缘由。近代以来,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无民主、外无国权、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为改变这种状况和破解这两对矛盾,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不少办法,有变法,有洋务,有实业救国,有教育救国,有乡村建设,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三民主义,还有直接介绍国外的进化论、三权分立学说、社会有机体论以及无政府主义、泛劳动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等思想和主张,然而这些办法、思想和主张都未能解决问题。但是,自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大历史性事件,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三大里程碑。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就是因为中国社会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需要,就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如果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没有其客观存在的需要,也没有被人民群众掌握,那将不起作用。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都符合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把握其实质。改革开放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引导中国发展又不断呈现出新的飞跃。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高瞻远瞩顶层设计,从经济上被封锁被孤立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开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当代中国是历史上最接近实现中国梦的时期。目前,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不断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事实反复证明,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指导中国人民开创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崭新面貌,朝着人类文明方向大踏步前进。IH9品论天涯网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习近平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备的“看家本领”,探寻出当代中国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这种历史和现实背景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也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则马克思主义研究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IH9品论天涯网

  此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还要坚持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善于用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新的事实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要善于用伟大实践中的创新理论来教育和武装中国人民,让中国人民清楚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与所面临的历史任务。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应解决的重大课题。换言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人民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让中国人民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如果不能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做到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中国人民,那么当代中国的发展蓝图将无从实现,中国共产党也很难担当起时代重任。IH9品论天涯网

二、立足中国国情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提供基本依据IH9品论天涯网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存在人们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等问题。对此,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用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中国,“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也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认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是抽象空洞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带有中国的并按其特点去应用它,是亟待了解与解决的问题。由此,根据我国国情,1954年毛泽东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问题。1959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又明确阐释了社会主义经历两个阶段的思想。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已成为“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早已注意到了必须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IH9品论天涯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是根据国情的变化,特别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明确而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党的十二大做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论断;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党的十四大强调,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或超越现有实际和阶段;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创新性提出和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将毫无意义;党的十六大又一次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不平衡的,社会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继续把这个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有想问题、办事情不脱离实际的自觉性;党的十八大又特别强调了“三个没有变”的基本事实。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是党领导人民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党领导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党的十九大在正确认识和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新成就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到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客观现实,这就需要我们仍然把握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这些判断和认识与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不开。党的十九大在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论断,部署了一系列新战略新安排,更是确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IH9品论天涯网

  由此可见,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在准确把握了基本国情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符合实际的,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指导我们沉着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统筹设计和实施事关全局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才能指导我们有条不紊地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指导我们不断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深入人心。也正是这样,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悄然发生变化,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高,中国确实从富起来走向了强起来。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意义,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都将意义非凡。没有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就没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的现实基础。IH9品论天涯网

  在准确把握中国国情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打下现实基础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破解和回答因片面强调特殊性而忽视普遍性所产生的种种疑问。马克思主义产生已170多年了,不仅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我国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的时代环境,是否还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和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是否还需要认为我们所创新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这些疑问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中必须直面解决而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世界确实因科技、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发生了不可否认的很大变化,但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人类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没有变,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以及贫富分化仍然存在,而这些正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它对人类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更好地发展自我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实现人类追求的自由人联合体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正是习近平指出的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的基本原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国情,又要看到中国的发展与人类历史发展大变革的关系,在正确认识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中,促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及时、准确、有力地回答和澄清关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种种疑问。IH9品论天涯网

三、体现人民至上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确立价值目标IH9品论天涯网

  唯物史观揭示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本身与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分不开。人民群众的劳动使人类社会产生了历史,改变了当下,走向了未来。当然,人民群众的任何劳动都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过程,他们的每一次劳动都具有创造性因素,都是对人类智慧的丰富与发展。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另一种创造,即精神财富的创造。人民群众的劳动是伟大的,既然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那么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也理应体现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如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应当家作主,由人民所创造的财富也理应归人民享有,社会文化生活则应是人民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与表达。此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人民又是实践主体,因此人民也应成为判断是非功过的评判者,即理论对不对、政策好不好,做的怎么样,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因此,习近平说,人民是阅卷人。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和检验真理,创造和推动历史,不断实现着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完整统一。这也要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必须深刻领会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切实体现出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IH9品论天涯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深刻领会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最终要体现在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等方面。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人民的理论,其价值追求就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探求人的解放道路,最终建立起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幸福、处处平等,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追求目标,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人民”一词是神圣的。任何人、任何理论都不能把“人民”一词当成耀眼的标签来装点门面,有意标榜和炫耀自己的人民性,更不能打着“人民”的旗号行背离人民之事。人民立场不该是虚幻而应是实在的,要真实地体现于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也讲民众利益,但是资本却占据着社会主体地位,资本的逻辑就是社会的主导逻辑,资产阶级政党自然代表资本的利益。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也代表人民,并能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在的,它真实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也真实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自觉。IH9品论天涯网

  依据这些基本认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必须要在深入领会和贯彻人民主体思想上下功夫,要真正体现出人民至上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的价值目标。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理论,把人民放在突出位置。如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建党宗旨,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邓小平紧紧围绕尊重群众和关注人民利益,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其价值判断依据,切实改变了人民群众的贫穷落后的物质生活。江泽民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出发,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胡锦涛提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党所领导的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紧紧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也把中国共产党视为代表自己的党,视为能为自己谋解放谋幸福谋利益的党。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理论,把人民放在突出位置,才有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选择,进而也才有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改革开放的选择。习近平更是坚持人民主体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习近平还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这些思想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理性思维,以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最高价值尺度的执政理念,更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价值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所有这些思想以及以此思想为指导的任何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遵循。总之,当代中国要继续在党的领导下,深刻领会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要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要在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时激励人民更加自觉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这不仅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也为创新发展由人民书写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确立起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IH9品论天涯网

四、掌握话语体系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营造舆论环境IH9品论天涯网

  舆论环境的营造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掌握程度紧密相关,因此,要营造有利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的舆论环境,就必须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当然,话语体系的建立并非易事,除了与建立者及其所具有的相应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有直接关系外,还与其所信奉的文化,包括对这种文化发展的认知状况、自信程度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充满科学伟力的意识形态,自其产生以来,就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并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同样,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创新发展,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占领和主导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立起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使其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创新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自信为基础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际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中国人民在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就已经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改造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培育和创造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这样做,也能这样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早已融入当代中国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也已成为文化自信的核心和遵循。事实上,只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甄别和改造并吸收了其科学精神的中国文化才能不断焕发生机,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IH9品论天涯网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有着复杂的阶级因素,尤其是统治阶级把本阶级的统治说成合理合法,把本阶级的利益说成普遍利益的时候,就有了对现有文化以及大众的思想进行符合他们要求的改造。通常讲,任何一种话语体系一旦建立起来都包含一定的思想意志、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都是在一定阶级的文化及其自信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具有一定说服力、凝聚力、感染力和引领力的话语体系,并以期达到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真正目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立也不例外。无产阶级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以劳动实践为逻辑起点,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过程进行一系列的理论重构,通过带领和指导劳动人民的伟大实践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对物的占有关系来消除人与人的异化,建立起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为主题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如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分别建立起为推翻“三座大山”,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心思想的新民主主义话语体系以及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话语体系。当然,每一种话语体系的建立都不可能是自发的,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一定是依靠某种文化并通过人的因素进行干预的结果。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形成就需要在政治领域中教导,在思想领域中指导,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引导,即在人民群众中灌输,而且是一种不间断的灌输。同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就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凭借无产阶级文化自身的先进性,在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加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加入中国元素,再根据新中国70多年光辉历史,特别是根据其中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立足事实,通过学习、宣传、教育等方式方法,积极建立起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家地位、满足人民幸福、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坚决削弱直至消除西方话语体系的干扰。如果我们总是停留于西方话语体系的语境,受其摆布并用这一话语体系说我们自己的事,那么我们既不能影响世人,也不能打动自己,更不会被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如此下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只能处于尴尬而被动的地位,即使我们做得好、做得对的事也会出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负面效应大而正面效应小”的状况。这样非但不能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更不能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久而久之,以没有或缺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研究方式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必然说明不了问题,甚至还会引发世人对中国道路或中国制度的怀疑。这种危险不言而喻。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需要引起我们高度注意。这就是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用一些产生于西方社会的所谓新术语来包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这样的做法不仅起不作用,反而传播了资本主义社会思潮,无疑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造成了阻碍。IH9品论天涯网

五、构建学科体系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给予学科支撑IH9品论天涯网

  理论发展需要有自身所属的学科支撑,否则它的系统性、科学性等难以实现,也会缺乏应有逻辑,更会因缺乏理论生命力而难以得到良好发展。同样,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也存在一个相应学科体系的支撑问题。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调整为一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确实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学科认识不清的地方。如研究问题意识不清晰,缺少对现实发展中问题的聚焦,往往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缺乏理论与事实的支撑;又如学科边界意识不明确,不够尊重文本,无视概念产生背景和适用范围,又往往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缺乏严谨性,问题研究域受阻,理论说服力欠缺。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曾反复谈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更是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为我们如何构建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指明了方向,也将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提供学科支撑。IH9品论天涯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构建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需要有四种意识:第一要有引领意识。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公开表明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与巨大成就。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上我们也一定要理直气壮,只有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地位,用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使其具有发展灵魂、方向和目标,才能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服务,以及为人民服务,为时代高歌。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值得反思。直至现在还存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或边缘化,或貌似重视实则淡化的现象,需要我们警惕和纠正。第二要有问题意识。马克思高度重视把握问题的重要性,他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把握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故此,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以问题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构建的一种重要方法,旨在研究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对人们所关心或存疑的问题给予明确的理论解答或回应,任何回避、漠视、掩盖问题的想法或做法都是错误的,把问题化作追求创新发展的动力最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三要有整体意识。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而其整体性又体现在方法的整体性、逻辑的整体性、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以及这三个方面的交织交融。因此,对研究者而言,一方面要从马克思主义本身三个组成部分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完整把握,不能因研究者原有学科背景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去做必要的学科转换。另一方面也不要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就硬把不同领域和层面的问题编织在一起,使研究显得过于宽泛而令人不知所云或难以捉摸。对此,有学者的意见是提高认识,解放思想,通力合作,避免自我封闭、凝聚更多学术力量,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研究和分学科的专门领域研究相结合,实现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统一。第四要有人才意识。无论何时人是根本。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从人的培养抓起,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学科的生命力和根本所在,落实人才培养是学科构建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体现;一定要把人才培养意识和人才储备工作贯穿于学科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并持之以恒地抓住不放;一定要认识到人才培养不仅要有一定规模,更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走“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优化队伍、调整结构、完善体系、强化管理”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一定要“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培养出一批批又红又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研究工作者。又红又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研究工作者要有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与热爱,要有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将严谨、求实、守正、创新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和治学品质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扎实功底,肯下苦功夫、真功夫、硬功夫。总之,又红又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研究工作者定要不辜负党与国家的培养,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尽心、尽力、尽责。IH9品论天涯网

六、批判错误思潮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增强斗争意志IH9品论天涯网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在其1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来自内部、外部的,历史、现实的,国内、国外的,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诘难。如机会主义者歪曲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者篡改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者背离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试图代替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者企图从内部否定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恐惧、仇视、扼杀马克思主义,阴谋家们制造所谓马克思与恩格斯以及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对立。除此之外,还有因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暂时受挫或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偶然失误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失败论以及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肆意编造、丑化、边缘化、妖魔化马克思主义,等等。今天,这些否定、歪曲、取消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并未收敛,甚至还以各种变换了的形式和手段继续“作怪”,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严重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创新发展。IH9品论天涯网

  否定、歪曲、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思潮,其实质都在于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其所宣扬的观点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确实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高度警惕并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有学者在分析为什么有些人易受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并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时,得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认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书,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是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忽视了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的发展和创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研究及其创新发展。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斗争的过程,也是当今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IH9品论天涯网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同这些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进行斗争,并不断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增强斗争意志?首先在研究方式上要避免马克思主义抽象化、经院化研究。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之所以有存在空间,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抽象化、经院化不无关系。这些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式貌似很学术、很深奥,但实际上只是在做咬文嚼字、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或违背历史、脱离实际的概念文章。由于脱离丰富的社会历史和火热而生动的社会生活,既提不出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真问题,也解决不了理论创新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真问题;既不能回答人们的疑问,也不能为人的精神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为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其堂而皇之地登上理论和历史舞台,与马克思主义展开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理论、现实、历史三者的结合,是我们理论工作者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正确道路。”因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发展必须要避免马克思主义抽象化、经院化研究,要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历史过程和现实生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自身的创新发展。其次在斗争策略上要揭露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失败论以及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肆意编造、丑化、边缘化、妖魔化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及其实质。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普通群众中对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影响很大。从伯恩施坦开始直到现在,每每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挫折时,过时论总会出现,其借口是马克思主义只是适用于革命,且已完成其历史使命,而现在的建设则不需要和不适用了,需要的是必须寻求新的“真理”,以“告别马克思”。这种论调既违背了理论逻辑和历史事实,也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实质就在于否定和取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直接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其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也就无用了,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其在中国是一种“水土不服”的“异族文化”,于是有人提出所谓“以儒治国”,其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提出以及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之际,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甚嚣尘上。这一论调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对当代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不能解决现代中国的问题,应予以抛弃。马克思主义失败论以表面的现象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却不知正是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导致社会主义受挫。持这种论调的人不去考察历史事实,更不愿看现实发展,而历史事实却证明了他们的无知,现实发展更是给他们当头一棒。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失败,反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就连福山2015年来中国考察后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确实成为自由民主制外一个真正的替代性选择,是对“历史终结论”最重要的挑战。“历史的终结推迟了,我们现在实际上走错了方向。”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肆意编造、丑化、边缘化、妖魔化马克思主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等手法提出一些伪命题混淆是非、乱人耳目、动摇思想。他们隐藏得很深,让一般群众很难识别,认为他们说的是对的,是事实。对于这种错误,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及时站出来,用事实以及正确的理论面对面地回应和批驳,让群众及时了解和作出判断,否则就会让那些人以假乱真、迷惑人心,以至否定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得逞。IH9品论天涯网

  总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要担当起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历史使命,坚持用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以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切实回到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正确揭示其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自觉辨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及其本质,做到不为其迷惑、误导和动摇,面对我们的伟大实践继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IH9品论天涯网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IH9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IH9品论天涯网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年第4期IH9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1-08-25 09:14: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