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戴焰军: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0-11-09 21:5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戴焰军: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

戴焰军: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KSE品论天涯网

  2020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这座坐落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古老城市,因为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神圣地位被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奋斗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精神动力。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古城,是成千上万中国先进分子心目中的圣地,是成千上万中国青年积极奔赴的地方。为什么这个小城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因为青年们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能够指导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提供强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正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所领导的事业发展中被忠实践行着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实际和作风中表现出来的、为人们所看得到和感受得到的马克思主义。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求索、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的实验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能够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被鲜明写在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马克思主义提供给中国共产党的并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成方案和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这种结合是在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才能实现的。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党中央到延安以后实现的。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并为全党所认可的过程,就是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得以确立的过程,也是延安精神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显微镜和望远镜,用以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才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根本宗旨更容易为老百姓所理解和接受的科学表述,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成为一种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为全党所努力实践的精神,形成了体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和革命斗争精神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而这些在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又进一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完善中国革命理论和政策策略,更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冲破国民党反动派重重封锁,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支撑。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因为它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说它是中国的,因为它体现着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语言风格,凝练而深刻、生动而朴实。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思想方法表述得淋漓尽致;为人民服务,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了精辟的概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立足点的准确表述。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的重要精神结晶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领导中枢建立在延安的时候,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经历了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特别是长征的考验和磨难,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政党了,已经在军事上、政治上、思想上逐步纠正早年不成熟时所出现的问题,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围绕这个核心逐步形成了领导集体。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立足于中国革命在成功和挫折中获得的重要经验,是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的重要精神结晶。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的同志根据国情独立自主地确定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来解决,中国革命必须正确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这些在后来被认为很明了的道理,在党的早期革命斗争中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清楚。在使全党明白和接受这些道理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曾经付出了很大代价。仅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就从近6万人减少到1万人,而土地革命战争中反“围剿”的失败,更使中国共产党在红区的力量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白区的力量减少了几乎百分之百。一次次惨重的失败和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内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干部开始深入思考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了帮助全党真正搞清楚这些问题,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写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军事和政治著作,这些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也成为延安精神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延安时期13年间,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成熟,在党中央的各项重大决策中没有再出现大的失误,党的自身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也有了飞跃性发展。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事业在这一时期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党的整体精神风貌。尽管这一时期,党依然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和极其艰苦的内部困难考验,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地把握各种历史机遇,及时调整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纠正党内存在的错误认识,始终保证党所领导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和发展。面对抗日战争开始时敌强我弱的态势和相持阶段形成的极为艰苦的环境,面对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带来的极为恶劣的生存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边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从党中央领导到普通战士,都积极投入生产。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帮助我们战胜了困难,渡过了难关。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并赋予它更为丰富的内涵。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发表的后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明确阐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并把它提高到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高度进行深刻论证,由此,“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不但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一切组织机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每个党员应该奉行的人生格言。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从延安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它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积淀的宝贵经验,传承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和发展的红色基因,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整体风貌,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的精神体现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延安精神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本质特征决定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不被任何险阻所吓倒,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史中,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各种高官厚禄,不为所动;面对冰冷的铁窗酷刑,毫不畏惧;面对各种艰难困苦,绝不后退。虔诚坚定、舍身忘我的优秀品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就是因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的有力支撑,那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正是一切为了人民这一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了党在寻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过程中能够坚忍不拔、上下求索,能够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决纠正自己内部存在的失误,在总结经验教训中认清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所讲的,我们的军队是真正人民的军队,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以至每一个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正是一切为了人民这一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了党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不退缩、不低头,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困难,赢得光明。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发扬延安精神,最根本的是要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在新时代,我们党要始终保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执政理念,保持一切为了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承与弘扬延安精神,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张福军KSE品论天涯网

来源:《光明日报》202085KSE品论天涯网

 KSE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0-11-09 21:54: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