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佳琪:讲好故事塑形象
——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百年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对外宣传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是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从成立时起就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不断积极探索和发展对外宣传工作,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塑好中国形象,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有利条件。
红色中国名天下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前后就已有一些早期的对外宣传活动。在20世纪20年代初举行的共产国际代表大会、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上,都曾出现过中国共产党人宣传中国革命的身影。《少年》等中共早期组织在海外创办的刊物,也成为当时进行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
幼年时期,党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受到反动派的残酷迫害和血腥镇压,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在此情况下,“加紧中国革命在国际上的宣传与鼓动,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起来援助中国革命”就成为党对外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不仅要面对武装“围剿”、经济封锁,在宣传上也受到全面封锁和控制,被国民党的宣传机关丑化为“文匪”“流寇”。在种种不利条件下,党充分利用有限的渠道,并借助埃德加·斯诺等外国记者的力量,通过对红军长征的总结与宣传,向世界介绍了“红色中国”,大大增强了党和红军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1936年,党在巴黎主办的《全民月刊》连载了由陈云撰写、署名“廉臣”的文章《随军西行见闻录》,揭穿了蒋介石所谓红军已被打败、只剩极少数人在“逃窜”的谎言。该文还在莫斯科出版了单行本,成为最早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袖的书籍。次年,斯诺根据自己在苏区的采访经历写成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并很快风行各国,使不少西方人真实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及其政治主张,也吸引了众多爱国青年和外国友人奔赴延安。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党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宣言》,指出要“扩大国际宣传和增加国际援助”,以“保障继续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为了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党成立了国际宣传委员会、国际宣传组、对外宣传小组等专门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机构,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译成英文向海外发行,并陆续创办《中国通讯》《晋察冀杂志》等外宣刊物,为争取国际舆论支持、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积极主动地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述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故事,一面抓住出席国际会议的机会,积极在共产国际和联合国制宪会议等重要场合开展对外宣传,一面主动联络中外记者和盟国人士到抗日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和考察。1944年,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并在向美国军方和美国国务院提交的报告中指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共产党视为在中国持续存在的和重要的、有影响的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争取中国走向光明的前途,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着重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揭露国民党内战独裁阴谋,呼吁海外华侨归国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渠道,向世界人民宣传自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张和行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破铁幕开新局
新中国成立之时,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冷战的铁幕业已落下。与许多国家还暂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新中国,在世人眼中,是一个面目模糊却又曾被指为“东亚病夫”的矛盾形象。
为打破冷战格局下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扭转和摆脱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形象,党领导创办了《人民中国》《人民画报》等一系列对外宣传刊物,成立了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并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对外传播体系,向世界展现了新中国的新气象与新风貌。这一时期的对外宣传工作,还注重配合新中国外交方面的活动和斗争,大力宣传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争取有利于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重要外交场合予以阐发。与此同时,我国与各国民间性的文化和友好联系大大加强,人文交流中热情、友善、富于创造力和感染力的中国人民形象,与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两相映照,跨越了语言、民族、社会制度的隔阂,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了解,为打开新中国外交局面作出了杰出贡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适时对外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955年12月,毛泽东指示新华社要“尽快做到在世界各地都能派有自己的记者,发出自己的消息。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党中央也向中央宣传部转批了关于向国外供应稿件工作的情况和改进意见的报告,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外宣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政策支持。此后,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力量进一步加强,中国声音也日益在国际事务中得到重视并发挥作用。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各政治力量及其相互关系出现分化和改组,国际环境日趋动荡复杂。在此背景下,党的对外宣传工作在调整和加强的同时,紧紧围绕争取“中间地带”、对抗美苏两霸的对外战略,积极宣传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大力开展国际舆论斗争。针对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坚持以“细水长流”的方针开展对外宣传工作;针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威胁中国安全的行为,我国通过组织新闻报道、举办纪念活动等方式,揭露其种种罪行及纸老虎的真面目,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坚决斗争;在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时,我国坚持各党各国独立自主的原则,坚决顶住来自苏联的巨大压力,旗帜鲜明地回击苏共领导人、苏联报刊对我党的攻击,维护了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党的尊严。
这一时期的对外宣传工作,注重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争取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别有鲜花满庭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也逐步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他国建立友好往来和互利合作关系,就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0年,党中央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以加强对外宣工作的领导。1983年2月,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发出《关于实施〈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加强对外国记者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同年3、4月间,外交部、中国记协分别组织面向中外记者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和首批新闻发言人见面会,被中外记者认为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中国现代化的表现”。1987年,经中央书记处讨论通过,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社印发《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在开放形势下,要经常研究并及时组织有针对性的对外报道,释疑解惑,增进世界人民对我国的正确了解。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鲜明地显示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极大增强了世界各国对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信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随着对外宣传工作方针政策的确立和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我国的外宣事业迎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围绕我国对外开放和重点工程项目,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等部门组织开展集中宣传,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大的舆论声势,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新气象新成就、吸引外资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抓住举办北京亚运会、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等重要机遇,打破西方“制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风采。在开展对外正面宣传的同时,针对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掀起的反华浪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部门通过发布《中国的人权状况》《199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西藏文化的发展》等白皮书,对抹黑行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舆论斗争,有力驳斥了部分反华媒体在人权、西藏等问题上对我国的造谣诋毁。
党的十六大后,宣传思想战线把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情况,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首届中美互联网论坛、首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世界媒体峰会,展现出中国的开放与自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部署,为世界各国、各政党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平台支持和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面向外国驻华使节举办的“走进中共中央宣传部”开放日活动,则让各国使节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开明开放的良好形象和对外开展友好合作的真诚愿望。
又见几载春风度,别有鲜花满庭香。通过这一时期的对外宣传工作,我国向世界展示了文明、公正、民主、进步的国家形象,逐步形成了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守正创新展形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作出通盘部署,进一步理顺内宣外宣体制,将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并入中央宣传部,并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明确要求。为此,新时代党的对外宣传工作以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对外战略为基本任务,不断创新方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的今天,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这就要求我国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充分而鲜明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在融合新闻报道、媒体合作、智库交流、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全媒体对外宣传格局中,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的传播工作是一大亮点。以国际出版领域“现象级”读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该书现已出版4卷、37个语种版本,先后在32个国家举办39场线下与线上宣介推广活动,发行覆盖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群日益从政界向学界、商界延伸,从年长者向年轻人延伸,从中国问题研究者向普通民众延伸,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也有力地向世界宣介了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我们就越是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理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积极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不断深化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举办中外文化和旅游年活动,并多次就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议题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及其间举办的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等文化交流活动,以开放自信又谦逊谦和的基调,向世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推动我国同各国进行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典型范例。此外,中央宣传部等部门通过组织实施“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推进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等方式,推动国产纪录片走出去,让中国文化跨越语境的壁垒,引发众多国际友人的共情与共鸣。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围绕“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配合元首外交和重大主场外交而精心组织的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对外文化贸易体系日益完善,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升,当代中国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在世界上日益闪耀。但是,世界上一些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人将此视作威胁,唯恐中国发展影响其既得利益,极力对中国从战略上围堵、发展上牵制、舆论上打压、形象上丑化。面对美西方国家的造谣攻击和诬华丑华言论,宣传思想战线统筹国内国际、网上网下众多渠道,通过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等白皮书、刊播大量新闻报道和言论评论等方式,在国际舆论场中及时发声,旗帜鲜明揭露西方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的言行,坚决有力地开展中美经贸摩擦舆论斗争、涉港涉台舆论斗争、人权舆论斗争等对外舆论斗争,以真相捍卫真理,以事实阐明是非,对帮助国际社会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顾外宣工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百年历程,种种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指引。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党建》2023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3-02-02 09:56: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