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Editor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TRS_Editor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毛泽东还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为例,来说明预见对于领导者的极端重要性。他说曹操“见事早、得计早”,所以实力不断壮大;刘备“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稍逊一筹;而袁绍“见事迟、得计迟”,终归失败。所以毛泽东说:“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屡次在重大历史关头高瞻远瞩,提出战略预见,扭转种种困难复杂局面,指引革命前进方向,指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重温毛泽东的科学预见,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没有预见 就没有领导
“领导”一词顾名思义,带领并引导。要实现正确的领导,领导者必须能预知前途、把握方向、找出办法。毛泽东指出:“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在他看来,“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毛泽东还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为例,来说明预见对于领导者的极端重要性。他说曹操“见事早、得计早”,所以实力不断壮大;刘备“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稍逊一筹;而袁绍“见事迟、得计迟”,终归失败。所以毛泽东特别重视科学预见,他指出:“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因此,可以说没有预见就没有一切。”
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特殊领域,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以捉摸,更少确定性。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家,能不能做出军事预见对于革命胜利至关重要。所谓“不备不虞,不可以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多算胜,少算不胜”“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些军事至理名言,无不说明“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的道理。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革命战争的指挥家,毛泽东更是重视战略预见,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须”。战争指挥者如果对战争没有一个大概的估计,就“只能跟着战争打圈子”,就会陷入被动。
当战略指导者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到往后多数阶段,至少也应计算到下一个阶段,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导方式,对于政治是不利的,对于战争也是不利的。毛泽东认为进行军事预见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能的,战争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他以盖房子来比喻干革命,“我们要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必须先有中国革命的图样。不但需要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还需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而这些图样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能动反映”。为了正确指导抗战取得胜利,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绘制出战争的大致图样,对战争性质、战争特点、战争进程、战争结局、战争形态、战略方针、作战形式、胜利之本等做了精准分析和科学预测,以此为蓝本导演了一场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这些战略预见,一经付诸实施,尽显神机妙算之效、克敌制胜之威、以弱胜强之妙,把我军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毛泽东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印证了列宁所言。抗战期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团成员谢伟思,请教过我党领导人和高级将领一个问题,为什么毛泽东能够成为众所公认的领袖,回答几乎是一致的,因为毛泽东目光远大。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美国作家斯诺也写道:“革命运动要求它的领袖能够比旁人早一点看到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在这方面毛泽东很成功,所以他的追随者对他的判断力产生了极大的信心。”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这一天,一家美国报纸发出感慨:“在预测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毛泽东一直是正确的。”毛泽东的科学预见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神秘的,而是基于他所从事的军事斗争伟大实践,源于他贯通古今的渊博学识,还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掌握运用。
没有预见 就没有胜利
对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邓小平作过这样的评价,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在革命的重大关头,毛泽东总是能够拨云见日,提出科学预见,指引革命道路,鼓舞人心士气,取得革命胜利。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然而,建党初期的党还比较稚嫩,特别是对武装斗争认识不足,以致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遭到血腥屠杀,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与放弃党的武装力量领导权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斗争,号召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特别是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鲜明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缔造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科学指引,为走出大革命失败阴霾指明了正确道路。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使得革命力量大为削弱,在秋收起义后不久,不少人产生“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为此,毛泽东著文阐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得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他以诗一般的语言预言,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必胜信念,也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从1930年到1933年,红军从几万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根据地得到迅速扩大,革命之火燃遍全国。
抗日战争初期,人们对抗战的前途议论纷纷,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会灭亡,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会速胜。为了澄清错误思想,指明革命胜利前途,毛泽东写下了雄文《论持久战》。他依据对中日基本矛盾特点的科学分析,驳斥了唯心论和机械论的错误观点,指出抗日战争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科学论断。抗日战争的实际进程和最终结局与毛泽东的战略预见几无二致,令世人称绝,堪称兵书经典。日本战败后,其陆军中将远藤三郎拒绝服输,直到后来读到《论持久战》,才对中国为什么胜、日本为什么败有了幡然醒悟,由此对毛泽东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战后不久,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反人民内战,拥有美式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解放区,在军事力量、经济实力以及外援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的蒋介石,预言“只需三至六个月即可击破共军主力”。对此,毛泽东有自己的战略定力,他在1946年8月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也是纸老虎”,并断言“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仅在三年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结局再次被毛泽东言中。
列宁曾经指出:“制定正确的策略决议,这对一个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原则来领导无产阶级而不是仅仅勉勉强强地跟在事变后面跑的政党来说,是有巨大意义的。”每逢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总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为“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及时作出科学战略预见,帮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失望中看到希望,在挫折中找到信心,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危急关头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没有预见 就没有一流
一百年前,我们党诞生于血雨腥风中,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已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逐步强起来,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由大向强关键时期的我国,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战争是最少保守的领域。”回顾历史,美军首先提出“海权论”,由此逐步取代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德国率先提出“闪击战”理论,曾使二战初期的德国战车势不可当;我军也正是有毛泽东先进军事理论的科学指导,因此能够以弱胜强、以劣胜优,战胜一个个强大敌人。
“真正的战争,发生在战争之前。”当前,世界军事理论不断发展,并扮演着战争设计师的角色,以军事理论创新谋求未来战场优势,以理论先行推动武器装备、组织形态和战场规则的变革,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重要特征,军事理论创新对战争的牵引作用和对军队建设的引领作用,从未像今天这样显著和直接。“一流的军队设计战争,二流的军队应对战争,三流的军队尾随战争。”一支可以被称为一流的军队,必须具备设计战争的能力,只有对未来作战对手、作战环境、作战方法等进行预先谋划和前瞻设计,才能先敌一步、高敌一着、胜敌一筹。因此可以说,“没有预见,就没有一流”。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首先发展一流的军事理论,把设计未来战争作为研究和运用战争制胜机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可能的战略对手和作战对象、对未来战争作出整体谋划,尤其要搞清楚“未来战争什么时间打、在什么地方打、与谁打、打什么样的战争”等问题,以牵引国防和军队建设,争取未来战争主动,在“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网络编辑:慧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