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Editor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1954年4月,毛泽东在对胡乔木等人谈话时谈到了报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并且提出了“开、好、管”三个原则性指示,此即“三字方针”。毛泽东关于报纸批评的“三字方针”,言简意赅,含义丰富。既明确了开展报纸批评的必要性,又提出了批评要掌握分寸,注意方法,坚持对人民有利的原则,同时强调了党委要领导报纸批评的重要意义。
“三字方针”的提出为当时媒体的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提供了指导方针,同时也为后来的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确立了基本原则与策略方法。
一、“三字方针”提出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减少腐败和工作中的错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完成新中国的建设任务,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决定发布后,我国报纸的批评性文章数量增幅明显,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党报新闻批评的范围过于广泛,批评不严肃不正确,批评的不彻底,一些报纸为了批评而开展批评等。
以《人民日报》为例,在开展批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闻失实现象,如1951年2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一封批评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机耕学校出售病牛牛奶的读者来信,后来被证实批评的内容不实,《人民日报》于3月9日刊登被批评者的来信进行了澄清:“本刊发表了‘一读者’的不符事实的批评稿子,说明本报编辑工作中还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应该继续注意改进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一切投稿者更加注意稿件内容的真实性。”①另外,1953年的广西《宜山农民报》批评宜山地委的事件也引起中宣部的重视,对此中宣部作出“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规定。
面对报纸批评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1954年4月毛泽东在对胡乔木等人在谈到《人民日报》的报纸批评工作时提出报纸批评工作要实行“开、好、管”三字方针,对党报的新闻批评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此进一步推动报纸批评工作正确开展,切实发挥报纸批评的积极作用。
二、“三字方针”的内容及践行原则
(一)“三字方针”的主要内容
“三字方针”的内容集中在“开、好、管”三个字上,毛泽东对这三个字作了简单而又明确的阐释。
1.“开”,就是要开展批评。
毛泽东指出,“开”,就是要开展批评。他说不开展批评,害怕批评,压制批评,是不对的。
2.“好”,就是要开展得好。
毛泽东指出,“好”,就是开展得好。他说批评要正确,要对人民有利,不能乱批一阵。什么事应指名批评,什么事不应指名,要经过研究。
3.“管”,就是要把批评管起来。
毛泽东指出,“管”,就是要把批评管起来。他说党委不管,批评就开展不起来,开也开不好。②
“三字方针”的核心在于“管”字,即党委要把批评管起来。“管”是“根本的关键”。“管”的标准是“好”,好或者不好的评判,是由“管”来确定的,确定的最终结果,又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开”,什么时候“开”,以及“开”得多大和朝哪个方向“开”。
(二)“三字方针”的践行原则
毛泽东对如何在报刊上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几条基本原则:
一是批评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二是批评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
三是在揭发坏人坏事时,要将各地典型的好人好事加以调查分析和表扬,使全党都向这些好的典型看齐,发扬正气,压倒邪气;
四是批评某一个问题,如产生了片面性,造成不良影响时,报刊要主动写文章加以解释说明,并作自我批评,以免在群众中造成混乱,给实际工作带来困难,影响报刊的信誉。
毛泽东关于“三字方针”的谈话很简短,但是内容精要,原则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三、“三字方针”提出的意义与贯彻的效果
“三字方针”的提出,特别是毛泽东对“开、好、管”三个字的解读与阐释言简意赅,一目了然。毛泽东阐释了为什么要开展批评报道,要开展什么样的批评报道,以及如何开展批评报道等一系列问题,对指导当时的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在1954年7月17日党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也体现了“三字方针”的内涵和要求。《决议》在充分肯定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同时,指出批评要有利于人民的事业,批评要正确开展,为此要积极认真对被批评的事实进行调查研究,报纸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批评等。
此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报纸批评报道的数量有所下降,报道失实的现象也大大减少。“开、管、好”的“三字方针”也成为我国党媒开展批评的指导性方针。
“三字方针”不仅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群众的监督,而且基于此指出了有效开展舆论监督的政策措施,这对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做好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张明系重大项目组成员、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合作者蔡文含系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注释:
①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机耕学校:《对“严格检查不卫生的牛奶”的答复——机耕学校实习农场出售的牛奶并无病菌对人民日报批评建议的反应》,《人民日报》1951年3月9日。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77页。
来源:中国理论网
网络编辑:慧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