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Editor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深入理解“五个共同”所具备的深厚的思想真谛,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推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阐释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征与要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始于欧洲,以本土为中心集聚一个民族或以一个轴心民族主导多个民族,借助资本主义文明,通过资本扩张以及武力实现殖民化,大多从殖民化走向族裔民族主义完成民族国家的建构,导致西式民族国家一直形成非统即分的单一民族国家或者单一族群国家的思路。与之相比,中国自夏商周时期便有了传统“天下主义”整体观,自秦汉时期开始正式形成多民族统一的“轴线”和“方向”,因此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在“天下一统”政治观与“和合”文化观双重引导下的各民族交融共生过程,其政治意识中包含着古老的社会主义传统而不是自由主义及资本主义传统。中华民族认同中没有单一民族国家观念,这使得中国先天具有区别于他国的以“合”的秩序为先的内聚统一性。历史地看,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存在着为“争天下”带来的战争伤痛,但更多是“洛阳家家学胡乐”与“万里羌人尽汉歌”的和谐景象。多民族对于国家统一的维护和发展,是中华文明能延绵数千年而未中断的重要原因。“五个共同”正是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重构的历史实践,创造性地发展和转化了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民族理论,明确疆域、国家、历史、文化与精神是中国建构现代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关键要素,精准阐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一系列共同特征。
二是概括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演进逻辑。马克思认为各部落融合为统一的人民时民族方才产生,共同体是个体基于某种共同性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华民族是一个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在地理、政治、历史、文化与精神上均具有高度共同性与认同感的共同体。以先秦时期为起点,先民们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统合于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通过各种和平与非和平方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巩固并拓展着以中原为中心地带的“天下”的范围,形成“中国”的观念,最终奠定中华民族的疆域、语言文化与心理情感基础,构造出“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近代以来,面对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任务,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同仇敌忾,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与领土主权、发展利益等话语开始出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成为各民族凝聚的关键,各族人民之间不再是“刺激感应”性的感性认同,而是全面系统理性的“中华民族”精神觉醒,书写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中华民族由“自在的共同体”上升为“自觉的共同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华民族在不断自为自强中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三是论证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的主体连续性。历史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中华民族正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共同繁衍生息,大家血脉相融、骨肉相连,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均以“中国人”的国民身份自居,历代统治者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始终坚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五个共同”的主语是“各民族”,而不是某个民族,其从横向上描述中国从氏族到民族再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合过程,纵向上表达中华民族“多元”构筑“一体”以及“一体”凝聚“多元”的过程。社会交往实践影响着社会意识的发生和演变,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来实现国家民族的集聚与整合,加速各民族成员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和明晰,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客观增进疆域、国家、历史、文化与精神的共同性,从而构建起了平等的国民身份认同,形成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的主体性与连续性。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都有的共同身份,今天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也必须由各民族共同维护、巩固和发展。
四是阐明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历史基础。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点在于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民自己来解答。在实然的“大一统”社会结构下,能否对广袤疆域有效管理意味着政权是否合法且稳定。于是,“有疆无界”渐变为“有疆有界”,“中国”和“天下”的地理与政治重合得以实现,以朝贡、羁縻、和亲等为主要内容的古代民族政策框架持续演进,“华夷观”生成又不断突破,最终形成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五个共同”作为对这一历史过程的高度抽象,是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道路历史基础的理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了关于理解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若干经验,更为自觉地意识到民族团结集聚对于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性,因而也更为积极主动地获得各少数族群的尊重和认同,而这种认同是超越族群的认同,是通过少数民族获得阶级归属感,因而由阶级认同直接转化为国家认同,成为多元一体现代民族国家稳定团结的重要持久的内生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平等视为立国之本与各族人民“生命线”,确立了立足国情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体系,将各民族“兄弟般的团结”强化为“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五是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旨归。中华民族构成中国现代国家的基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动员和整合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新时代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实践举措,其折射出“个体—国家”和“民族—国家”的双重逻辑,最终指向的是在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完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高层次统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打造“自己力量的基点”。集体记忆是对一个共同身份的探索,是将一个社会群体联合起来的情感“桥梁”。“五个共同”历史观以各民族交融共生的历史事实为线索,将“各民族的记忆”凝化为“我们的记忆”,建构出以共同稳疆固边、共同维护统一、共同延续历史、共同繁荣文化、共同培育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框架,同时以“共同”二字明确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与情感基础,为夯实民心基础提供历史规律的遵循与实践价值的引导。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要深刻把握其中具备的深厚思想真谛,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佟海龙对本文也有贡献)
作者:徐晓美(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国家民委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网络编辑:慧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