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政课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政治性、战略性、基础性建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思政课改革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赋能思政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确保思政课改革创新正确方向
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经验和最大优势。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思想政治领导,才能确保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学校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征程上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强化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领导,牢牢掌握党对思政课建设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实现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引领性发展。
把准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能否回答好这一问题,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管面临何种不同的形势和任务,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政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直接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进一步发挥党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坚定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思政课成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替代”的课程。
凝聚师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意义。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凝聚思想共识,有效提升高校师生政治认同的效度和效能,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领导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强化政治认同,并将这种政治认同有效传递、引导于教育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政治要强”确立为思政课教师的首位要求,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为增进思政课教师政治认同的效度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深化党对教师工作队伍的领导,引导思政课教师坚定政治认同的初心与定力。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必须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感悟国家发展伟大成就,激励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勇担时代使命,成为具备高度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全面领导,要重视发挥党的政治保障作用。不断完善思政课各项制度保障体系,是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重要保障。当前,涵盖思政课建设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师队伍、支持体系等诸多领域的制度格局已经建立起来,思政课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站在新的起点上,必须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对思政课制度建设的统筹谋划,完善制度执行落实监督机制,切实把思政课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党的政治引领必须贯穿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全过程,在提升思政课建设重要性认识、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改革、落实保障制度等各个环节不断强化党的领导,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战略工程和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和坚强保障作用,不断破除制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体制机制障碍,做好引导、配合、协同、衔接工作,激活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提高思政课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思想领导,最根本的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助力思政课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思政课的政治属性与特殊地位,明确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强大动力。立足新的起点,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归根结底是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切实以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关键是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积极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在“融合式”党建的有效引领下,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持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制机制,推动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帮助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真正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是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实现党的思想领导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既为上好思政课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也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主要抓手,在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完整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论课与“中国系列”课程群体系。统筹优质资源、结合具体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群为引领,按照思政课的课程目标任务和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及时将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贯通到其他各门思政必修课的教学体系之中,以此全面提升思政课程的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要实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向思政课教材体系的转化,注重编好学好用好思政课教材及其教辅材料,并根据社会实践新的发展及时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实现党对思政课建设的思想领导,既要在理论上武装青年,又要在实践中锤炼青年。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伟大实践成就是党的创新理论真理魅力的生动体现,是最鲜活的实践教学教材。这就要求思政课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用生动的案例与丰富的场景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在中国大地生动实践的故事,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以客观事实、人物事迹、生动案例为载体,在各门思政课堂上综合运用VR、AR等现代化数智技术,全面展示党的百余年奋斗重大历史成就、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变革,讲好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积极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与鲜活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善用“大思政课”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成就“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激励学生勇于担当时代责任、自觉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洪流之中。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组织领导,构建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大格局
组织领导是党的主要领导方式之一,是落实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保证,也是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各方力量,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
建立学校党政领导带头抓思政课工作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组织领导,首先要落实学校党委的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必须切实发挥党委、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思政课建设摆上学校事业发展的突出战略位置,做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工作,保障党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落实学校各级党组织齐抓思政课的工作格局,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形成校党委、院系分党委、党支部三级组织一起抓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思政课建设立体系统联动的工作格局、增强思政课建设的工作合力,切实发挥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的监督机制,学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围绕党中央对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的落实情况抓监督,围绕制约思政课改革创新突出问题抓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探索思政课建设监督长效机制。
抓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讲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思政课教师。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组织领导,必须通过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优势,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旗帜鲜明地确立好思政课教师的标准,牢牢把握思政课教师的选用、管理和考核各环节,在政治、师德、业务等多方面严格把关,加强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推动思政课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改革创新。坚决破除阻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机制,提高思政课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有效地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思政课教师成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力量。
汇聚各方力量推动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学校党委要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优势,形成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全社会共同配合为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赋能助力的工作格局。解决好思政课与不同学段学生的精准对接问题,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解决好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解决好学校其他教职工与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加强思政课教师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互动;解决好思政课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问题,注重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现校内外多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汇聚各方的强大合力推动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红旗文稿》2024/16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