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并提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这一重大现实命题。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安全工作,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文化安全的思想。当前,学术界对列宁的文化思想进行了不少研究,但从文化安全方面对列宁文化思想开展的审视仍然较少。在新时代背景下,从维护文化安全的主要原因和具体实践两方面对列宁文化安全思想进行双重审视,探究其当代启示,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列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阐释了维护文化安全的主要原因
当前国内有关文化安全的研究逐渐兴起,不少学者从文化安全的内容、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术界普遍把文化安全视为一种非传统安全,认为它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文化发展免受危险或威胁。列宁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化安全的概念,但他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维护文化安全”这个问题。
(一)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
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列宁认识到,由于反动力量过于强大,在革命力量尚未得到有效组织、缺乏统一领导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武装起义,革命事业势必会遭到残酷镇压,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在革命时机成熟之前,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需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而且需要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安全建设,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积蓄力量。为此,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确立党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对工人群众进行革命理论的灌输教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克服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妥协性,清除各种错误思想对革命事业的干扰,揭示资产阶级的真面目等。实施这一系列措施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增强工人阶级的斗争意识和革命觉悟。“当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领会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领会了关于俄国工人的历史使命的思想时……俄国工人就会起来率领一切民主分子去推翻专制制度。”概括来讲,列宁主张通过增强工人群众的革命觉悟,使其紧紧跟随无产阶级政党的步伐,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而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逐渐被提上日程。在实践中,列宁深感俄国文化落后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阻碍。为解决这个问题,列宁提出:“为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目前我们并不需要任何其他特别聪明的办法。可是为要完成这一‘仅有’的事情,就需要一场变革,需要有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提高的一整个阶段。”这场变革就是指开展一场文化领域的革命,通过继承俄罗斯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有益成分,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提高教师队伍待遇及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扫除文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苏维埃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要使整个苏维埃建设获得成功,就必须使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文化安全不仅有助于构筑思想屏障,减轻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而且有助于教育和团结人民群众,以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列宁满怀信心地指出:“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
(三)培养共产主义时代新人
列宁认为,青年的文化素养事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久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无产阶级文化安全建设,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提高他们的共产主义觉悟,使之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指出:“青年团的任务就是要这样来安排自己的实际活动:使团员青年在学习、组织、团结和斗争的过程中把他们自己和那些以他们为带头人的人都培养成共产主义者。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为此,列宁领导俄国组建了政治教育总委员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他指出:“我们的学校应当使青年获得基本知识,使他们自己能够培养共产主义的观点。”与此同时,他还提倡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鼓励青年参与劳动实践和革命实践。他认为:“青年们只有把自己的训练、培养和教育中的每一步骤同无产者和劳动者不断进行的反对剥削者的旧社会的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学习共产主义”,从而成长为无产阶级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努力“建立一个与旧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但是在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代表的阶级社会,文化往往只为少数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了享受普遍教育和发展的权利。为此,列宁指出:“过去,人类的全部智慧、人类的全部天才所进行的创造,只是为了让一部分人独享技术和文化的一切成果,而使另一部分人连最必需的东西——教育和发展也被剥夺了。”因而,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抛弃这种错误的文化观念。一方面,通过改革旧的教育制度与体系、加大国民教育投入、扫除文盲等方式使大多数人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对文化工作者的引领,改变他们的落后文化倾向,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确保“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列宁认为,通过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改变文化作品的创作导向,使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以此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这也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原因所在。
二、列宁从文化基本属性出发,开展了维护文化安全的具体实践
列宁除了阐释维护文化安全的主要原因,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文化的阶级性、继承性、能动性等基本属性出发,开展了维护文化安全的具体实践,从而全面回答了“如何维护文化安全”这个问题。
(一)从文化的阶级性出发,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列宁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观念上层建筑而存在的狭义上的文化,受社会存在、经济基础的制约,具有阶级属性,尤其是在阶级社会,往往反映着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他指出:“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意识形态,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文化具有阶级性,所以统治阶级不会自动放弃文化领导权,反而会通过各种文化手段来渗透、腐蚀无产阶级文化,在革命队伍内部,小农意识、小资产阶级意识也会威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甚至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因此,维护文化安全必须认清文化的阶级属性,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第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指导各国革命斗争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时候也面临着错误思想的质疑和诘责。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因此,要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不懈的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他先后批判了修正主义、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经济派、马赫主义等流派的错误认知,通过揭示这些错误思想,把无产阶级汇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从而加强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第二,重视进行普遍的灌输教育,提升工人群众的阶级觉悟。列宁认为,阶级觉悟并不会在工人群众的头脑中自动产生,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通过进行普遍的灌输教育,把革命意识、阶级觉悟传递给工人群众,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为此,他指出:“要用各种办法提高工人群众的阶级觉悟,使他们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他们的革命决心并增强他们在各方面的组织性。”“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而只有这个先锋队才能抵制这些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抵制无产阶级中不可避免的种种行业狭隘性或行业偏见的传统和恶习的复发。”
第三,加强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使宣传工作为革命事业服务。十月革命前,由于沙皇政府对革命活动进行残酷的镇压,无产阶级的斗争行为大多采用隐蔽方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列宁认为宣传工作尤其是报刊出版物具有重要价值,认为它能起到宣传革命思想、启发革命觉悟、建立党员和党组织之间联系的作用。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领导,使报刊成为党的出版物。他指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发展这个原则,并且尽可能以完备和完整的形式实现这个原则。”“出版社和发行所、书店和阅览室、图书馆和各种书报营业所,都应当成为党的机构,向党报告工作情况。”通过这些举措,使宣传工作为革命事业服务,成为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旧势力试图通过大量的反动报刊恶意攻击苏维埃政权、肆意造谣,试图从文化思想领域颠覆革命政权的行为,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关于出版问题的法令》《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关于查封破坏国防的孟什维克报纸的决定案》等法令,有效打击了这些破坏行为,有力加强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二)从文化的继承性出发,吸收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尊重民族文化平等
列宁认为文化是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通常要经过一代代人的学习、传承才能完成文化的演变和积淀,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体现出继承性。他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在社会形态更替时,新文化的形成和旧文化的消亡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无产阶级不是要完全抛弃过去的文化来重新创造自己的文化,而是要在继承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文化。列宁基于文化的继承性进一步揭示了文化具有民族性。他认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而呈现出差异性和独特性,民族文化对民族成员的认知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势必会影响民族的凝聚力,甚至导致文化断裂、民族对立、国家分裂。因此,列宁认为维护文化安全要吸收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尊重民族文化平等。
第一,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一切合理因素。列宁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开始步入帝国主义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瓜分世界的步伐,在世界范围内对落后国家和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侵略,使落后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威胁。列宁对俄国历史上形成的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非常自豪,他在《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中指出:“我们,大俄罗斯的觉悟的无产者,是不是根本没有民族自豪感呢?当然不是!我们爱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祖国。”面对当时帝国主义文化对苏俄民族文化的渗透、冲击,列宁强调要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维护民族文化安全。一方面,要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对已经存在的俄罗斯民族文化成果进行全盘否定和抛弃,而是要进行辩证的扬弃、批判的继承,“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以此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列宁批判了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文化虚无主义思想,认为“不是臆造新的无产阶级文化,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在其专政时代的生活与斗争的条件的观点,发扬现有文化的优秀的典范、传统和成果”,并强调,“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第二,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保持各民族文化特性。俄国疆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每个民族在其历史上都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沙皇时代,俄国的民族文化压迫十分严重,由于大俄罗斯主义的盛行,沙俄政府在文化上强制推行以俄罗斯民族文化为主的同化政策。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强迫(棍棒)只会引起一种后果:使伟大而有力的俄罗斯语言难以为其他民族集团所接受,主要是会加深敌对情绪,造成无数新的摩擦,增加不和和隔膜等等。”因此,列宁反对建立在民族沙文主义基础上的文化不平等。他强调:“国内各民族无条件地一律平等,属于一个民族或一种语言的任何特权都应被认为是不能容许的、违背宪法的。”他主张要确保各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安全,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传承与发展,并消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三)从文化的能动性出发,大力建设文化事业,构筑文化安全屏障
列宁认为,文化具有能动性,文化的发展和安全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和安全密切相关。面对当时俄国“距离普遍识字还远得很”的文化状况,列宁指出:“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在列宁看来,文化方面的落后将对俄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有文化发展和安全取得较大进步,才能促进俄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和安全,才有助于俄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他强调要大力开展文化事业建设,构筑文化安全屏障。
第一,改革旧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出发,强调要改革旧的教育体系和制度,避免受教育者遭受旧文化腐朽内容的影响。俄国原有的教育制度是旧时代的遗留产物,学校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资本家所需要的奴仆,把科学人才训练成迎合资本家口味来写作和说话的人”。列宁提出,要改变原有教育体制的资产阶级属性,赋予其社会主义使命,使教育和学术研究成为维护文化安全的工具,使“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整个教育事业,无论在一般的政治教育方面或者具体的艺术方面,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在列宁的正确指导下,苏俄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教育体制,教育部门和学术机构成为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
第二,提升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列宁认为,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沙俄时期,教师地位较低,教师的物质生活难以得到保障,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为了改变这一不合理状况,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苏俄国内经济形势稍微好转后,列宁就提出,要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在今年这个粮食供应还比较不错的年份,不要再舍不得增加教师的面包配给额了”;同时还要提升教师队伍在社会中的地位,“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在物质待遇与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后,苏俄教师队伍致力于传授与社会主义需求相匹配的知识,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为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屏障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加大教育投入和扫除文盲。与一些西欧发达国家相比,当时俄国民众文化水平较低,文盲数量庞大,这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还容易导致工人群众文化防御力低下,易遭受落后文化的腐蚀和错误思想的影响。为此,列宁指出:“使我们的整个国家预算首先去满足初级国民教育的需要,这个工作我们还做得太少,做得还远远不够”;要增加国家预算在国民教育方面的投入,“由国家供给全体学生膳食、服装、教材和教具”。同时,列宁签署了一系列关于扫除文盲的法令和文件,推动成立了“全俄扫盲委员会”,开展了大规模的识字教育。他指出:“我们需要大大提高文化水平。必须使每个人能够实际运用他的读写本领……应当用读和写的本领来提高文化水平,应当使农民有可能用读写本领来改进自己的经营和改善自己国家的状况。”通过帮助人民群众掌握读书识字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使他们更加理解和支持社会主义运动。
三、继承列宁文化安全思想,推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
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列宁文化安全思想的理论特质和精神内核,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推动新时代国家文化安全建设。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安全观念,强化文化安全意识
列宁曾对文化的基本属性进行了科学分析,当前形势下,文化仍表现出阶级性、继承性、能动性等特质,因此他关于文化安全措施和目的的论述仍没有过时,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文化安全观念,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工作。
第一,正确认识文化安全建设的目的。列宁认为,文化安全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共产主义时代新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早已取得成功,社会主义改造也早已完成,因此当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只有把握住了这个主要目的,才能在维护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抓住关键、避免错误。
第二,全面认识文化安全的内涵。一是文化安全应包含内、外两个层面:外部层面上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存在与发展不受外来文化的威胁,有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自由与权利;内部层面上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足,不受内部落后文化侵蚀、破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存在隐患。二是文化安全应包含主观、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指使用、创造文化的主体主观上有安全感;客观方面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处于事实上的安全状态。三是文化安全在结构上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大领域,既包括如政治、法律、道德、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安全,又包括文字、语言等非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安全。
第三,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工作。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文化安全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秉持文化霸权思想与和平演变策略,利用自己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对中国文化安全造成了严重挑战。从内部环境来看,随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种思潮鱼龙混杂,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死灰复燃,严重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从文化载体来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元宇宙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文化安全的监管难度增大。从文化安全自身作用和地位来看,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因素。维护文化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文明、人心向背、国家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二)完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列宁从文化的阶级性出发,论述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及措施。习近平同样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文化安全工作中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既是确保文化安全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优势。当前,要继续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一是贯彻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级党组织必须守牢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重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中央关于文化工作的重大决策;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让党的声音成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最强音。二是强化和落实各级党委(党组)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按照集中领导、各司其职的原则明确党内干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文化安全工作的考核、督查、问责机制,把文化安全工作纳入相关考核体系。三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的领导。督促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领导干部增强驾驭风险本领,不仅要有意识自觉、机制自觉,还要有行动自觉;约束报刊、电视台、新闻网站等部门普通工作人员日常行为,引导其各尽其责,积极投身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一线,不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滋生土壤和传播渠道;引导文化领域社会从业人员始终为党和人民文化事业服务。
在文化领域,主流意识形态占据核心地位,反映着国家的发展道路、体现着人民的价值追求、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维护文化安全必然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一是要从政治上、法律上、制度上建立起保障机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创造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良好条件,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焕发耀眼光彩。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推动其深入人心。二是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工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风尚、道德风气、精神文明的引领作用,使之贯穿于文化产品创作、文化产业发展。创新践行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转化为公民内心自发的情感认同、行为习惯、价值追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共同思想基础。三是壮大主流舆论引导力。以主流舆论的正面宣传引领宣传文化工作的正确导向。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观点,加强主流媒体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敏感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的及时报道和解读,增强其舆情引导力。四是加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明确网站运营主体对平台内容的监管责任,做好网络舆情应对与网络舆论引导。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完善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传播秩序。进一步提升网民网络文明修养,坚决打击网络谣言、虚假信息、有偿删帖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列宁从文化继承性、民族性出发指出了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及措施,习近平同样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第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一是要强化全社会对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文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利用科技加强对现有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修复、研究。健全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规范物质文化遗产市场运营秩序,严厉打击各类破坏、倒卖行为。二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表现出更强的非物质的属性,保护难度更高。要健全戏曲、文学、书法、礼仪、风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登记,做到摸清家底。加大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和传习等场所建设的支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培养;加强对濒危技艺、民间文化、珍贵资料的重点保护。三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学、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将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与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政府主导的文旅开发、社会兴起的文化热潮等结合起来,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带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繁荣。
第二,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一是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梳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理论精髓,阐明中华文化拥有的独特品格。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等民族文化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支持。以此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力量。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方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变化对其进行诠释,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化需求;另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如加强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开发创新,运用现代设计改进传统工艺,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和出版,推动文博单位运用智能化技术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等,从而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保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安全。
(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列宁曾指出,维护文化安全要大力开展“文化革命”,进行文化事业建设,从而构筑文化安全屏障。这就启示我们,在新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注重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构筑文化安全屏障。
第一,要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生产理念,把生产更多文化精品项目作为关键,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鼓励引导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推动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创新性融合,推出更多优秀的网络产品和数字出版产品;摸清文化领域消费者的偏好,将文化作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创新表现方式,促进优秀产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二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高新视听、数字出版、数字艺术、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出版发行、工艺美术、印刷制作、广告会展等传统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促进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塑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等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三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加大文化市场供给侧改革,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适应文化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构建开放、高效、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合理流动;加强版权保护体系建设和宣传教育,既重视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的版权保护,也重视数字版权的保护;提高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法治化水平,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执法监管和打击力度;建立健全信息、数据长效保护机制,维护国家文化数据安全;从而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文化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提高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文化出口贸易中的份额,提升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
第二,要提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影响力。一方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习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一定要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争夺国际话语权。因此,既要重视国家新闻发布平台建设,也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平台传播中华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真正内涵、价值、魅力。既要坚持守正,重视提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阐释,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对外传播工作资源,又要坚持创新,持续推动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和表达创新,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此外,要加强传播效果实时评估,不断调整、改进传播途径和方法,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效能。另一方面,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要坚持文化自信,面向不同国家和区域,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既要重视官方形式的政府间的对外交流,也要重视非官方的民间对外交流;既要注重以经济领域交流带动文化交流,如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又要注重以科技、旅游、教育等方式深化对外交流,如开展科研领域合作,培育旅游项目,推进留学生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等。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文化交流,既学习外来文化优秀元素以增强自身文化实力,又把中华文化的内容传播到世界各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