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王奇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宗教角色并不突出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7-25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是指为各民族共有的心灵追求和精神归宿。换言之,是指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形成并发展着的、具有精神支撑功能的精神文化系'...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是指为各民族共有的心灵追求和精神归宿。换言之,是指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形成并发展着的、具有精神支撑功能的精神文化系统,是成为全体成员精神生活依托和归宿的一个文化空间,是每个自我认同的中国人都在内心深处自觉不自觉地“心系之,情系之,命系之”的社会文化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列为“十二个必须”之一,并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Y1I品论天涯网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分为理念层面、文化层面、生活层面等三个层面。Y1I品论天涯网

一是理念层面的精神家园。理念层面的精神家园意指心中的理想社会。希腊哲人柏拉图写有《理想国》,论述了心目中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也即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期望。具体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指向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礼记》则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些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直到近现代,康有为撰《大同书》,孙中山则视“天下为公”为自己终身理想。就是到了21世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仍然是中国人的重要追求。Y1I品论天涯网

二是文化层面的精神家园。文化层面的精神家园指向所珍视的传统文化。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欧洲人远从希腊之外,从东方,特别是从叙里亚获得他们的宗教,来世,与超世间的生活。然而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间接地绕道通过罗马。” 具体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指向绵延不绝的历史和灿烂厚重的文化。对于中国人而言,绵延不绝的历史、灿烂厚重的文化构成了长久的吸引。除了儒家文化外,琴、棋、书、画、建筑、雕塑、音乐、建筑等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至少使用了三千多年的方块字至今还能被现代人掌握、体会。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中国人更是在诗歌词曲体会人生、感悟自然。“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诗词仍然是中国人的重要意象。《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现代中国人对于作为传统文化的诗词的珍视,并将诗词所描绘的世界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Y1I品论天涯网

三是生活层面的精神家园。生活层面的精神意指向往的居住方式和居住环境。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面对人与自然的日益隔绝、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不少西方人开始试图回归自然,追求可以使得内心得到平静的家园。海德格尔就提出著名的“诗意地栖息”。具体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天人合一和崇尚自然的生活。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田园诗还是诗歌中的重要流派。这些诗歌中的意象对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塑造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首创者,《桃花源记》中的“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田园居》中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都为中国知识阶层所熟知。李子柒能够打动国人、走向世界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她以一种唯美的方式展示了许多中国人心目中的精神家园和理想生活状态。Y1I品论天涯网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来看,无论是道教的“天人合一”还是佛教的“悲天悯人”等观念,或许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起到过一定作用,可以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所裨益。但相对于西方,宗教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过程中作用并不突出。Y1I品论天涯网

(作者简介:王奇昌,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教授)Y1I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Y1I品论天涯网

来源:《科学与无神论》2024年第3期Y1I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