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一重要论述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又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价值遵循。
勇立时代之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只有站在时代前沿,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引领时代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越多。这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时代方位、紧跟时代步伐,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推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勇立时代之潮头,需要为时代破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观察和细致研究,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勇立时代之潮头,需要为时代预言。“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常观大势、常思大局,才能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发挥各学科所长,及时瞻望未来航向,从被动“遇见”转向主动“预见”。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的见微知著能力,对各领域各方面的风险隐患,经常分析研判,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能做到提前感知、精准拆弹,进而更好为党和国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勇立时代之潮头,需要为时代领跑。一个伟大的时代,往往会有许多时代“风口”,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能和大机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否借助这个“时”与“势”帮助党和国家抓住时代机遇、占据时代主动,历来相当关键。我们今天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该怎样认识并引领时代?回答这些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潮流,敏锐觉察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利用相关的知识构成,精准辨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科技等领域发展端倪和动向,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
善通古今之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从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来看,任何伟大思想的提出与伟大理论的创造都离不开“古”与“今”的完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可见,只有融通古今,才能提出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真知灼见,谱写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篇章。
善通古今之变化,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坚定文化自信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底气与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才能提出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的中国立场、中国智慧的思想理论。
善通古今之变化,需要坚持“两个结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话语创新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既坚持了传统,又讲了许多新话,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坚持“两个结合”,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充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善通古今之变化,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实践中必须科学把握“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敢发思想之先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理应发思想之先声,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来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敢发思想之先声,需要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落实到具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身上,就是要明白该为谁发声、为谁而言的价值选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这充分彰显了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应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言发声的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
敢发思想之先声,需要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一切研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虽然这种状况已经有所改变,但是我们仍需警醒。此类现象的出现,很多时候就在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方法与精神。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纠正,其消极影响和后果难以预料。党的历史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之所以犹如平地一声惊雷,产生巨大影响,就在于那时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秉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进而把党的事业和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因此,敢发思想之先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守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唯其如此,其成果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真正的认可。
敢发思想之先声,需要涵养当仁不让的气魄。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时代也提出新要求。国内而言,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敢发思想之先声”;国际来看,面对那些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也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敢发思想之先声。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志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敢于对误读澄清、对谣言“亮剑”,从“不发声”到“想发声”,再到“敢发声”“善发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思想伟力。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当如此,既不拘泥偏执于客观时势,又能随着时代发展而钻研进取,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相信只要勇立时代之潮头、善通古今之变化、敢发思想之先声,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一定能不畏艰辛、不辱使命,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7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