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黄延敏 李晨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质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1-29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过程中,阐发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指导性、现实性的新思想、新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过程中,阐发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指导性、现实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恢宏的历史视野、善谋全局的战略思维、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来审视文化工作,加深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崭新课题,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出强大真理力量。PjN品论天涯网

1PjN品论天涯网

以鉴往知来的历史视野科学判断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PjN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在打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空观中建立中华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格局的完整坐标系,用历史映照现实,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科学历史方位。PjN品论天涯网

(一)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新辉煌PjN品论天涯网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历史产物,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格、精神特质和文化基因,虽然在近代一度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使命,在赓续文脉中重新焕发了文化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一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历经百年艰辛探索,终于来到了有史以来最为接近复兴的伟大时刻。习近平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我们只有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文化与国脉紧密相连,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文化建设是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尤其是在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既需要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又需要文化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融入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领域,发挥“助推器”“导航灯”“粘合剂”的作用。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阶段更加需要人民群众实现精神上的富裕,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供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落实文化惠民工程,才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jN品论天涯网

(二)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PjN品论天涯网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就在于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推进文化建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彰显文化主体性的标志性成果,明确提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4],这标志着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明确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习近平从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纵深出发,清醒地认识我们独特的民族品格和文明体系,科学地审视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明确提出了这一重大论断,体现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清醒认知和高度自信。只有坚定文化主体性,我们整个民族才可以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可以有实现发展的坚实基础,新时代文化建设才能产生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二是系统阐述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关系。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坚定的文化主体性之上才能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开放包容也正是源于文化主体性才得以避免盲从和照搬其他文明成果,守正创新正因为坚定了文化主体性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这都要求我们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以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三是明确提出“两个结合”以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两个结合”的提出不仅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更彰显了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结合”中互相成就。PjN品论天涯网

(三)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PjN品论天涯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积极推进国内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努力打造对外传播体系,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际话语权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但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舆论斗争异常复杂,我国国际传播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对此明确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5]一是 “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需要提升国际话语权。由于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霸占国际话语,导致中国长期以一种“他塑”而非“自塑”的形象展现在世界上,在国际上时常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信息流的“逆差”、主客观印象的“反差”影响着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的真实形象。因此,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破西方话语霸权,逐步扭转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逆差和弱势地位。二是对外传播体系不够健全,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激荡交锋的局势,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形于中”的文化“发于外”。讲好中国故事实质上就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6],从而增强中国话语权。三是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需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更加有能力也有实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作出中国贡献,尤其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滋养,向世界全面阐述独具中华文明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使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PjN品论天涯网

2PjN品论天涯网

以善谋全局的战略思维系统谋划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PjN品论天涯网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从长远看“势”、从全局看“形”,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百多年来,我们党正是善于观大势、谋全局来认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战胜了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坚持从文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看问题、想问题,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PjN品论天涯网

(一)对文化建设的远景目标进行前瞻性思考PjN品论天涯网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实践,只有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客观规律,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贯通中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谋划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擘画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一是提出从“建设文化强国”到“建成文化强国”的清晰时间表。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规划和设计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长期目标,部署了未来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战略安排。二是描绘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到“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详实路线图。继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7]的发展方向后,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8]的具体道路,进一步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方向的性质规定。三是制定从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明确任务书。继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任务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9]这一具体内容,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PjN品论天涯网

(二)对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全局性谋划PjN品论天涯网

文化关乎国本、关乎国运,从全局视野对文化建设进行谋划部署,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战略思维的高度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科学概括文化建设的历史作用,统筹谋划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形成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是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深刻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0]尤其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二是从“两个大局”的广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三是从新时代文化建设事业发展全局的深度谋划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为首要任务,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以秉持开放包容为基本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坚持守正创新为核心要义,既要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党的文化领导权、文化的主体性,又要开创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走出一条既不是简单延续历史文化母版、简单套用经典设定模板,更不是其他国家的再版和翻版的文化建设新路。PjN品论天涯网

(三)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进行整体性推进PjN品论天涯网

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又要在关键处落好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文化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用“十个指头弹钢琴”,在突出重点中带动全局,统筹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部署,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把文化建设放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习近平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文化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重要领域、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重要软实力,把文化自信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二是统筹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习近平全面推进文化建设事业,先后主持召开或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准确把握文化建设中守正与创新、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三是明确规划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习近平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各项工作部署,围绕关于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基本要求谋划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PjN品论天涯网

3PjN品论天涯网

以真挚深切的人民情怀坚定站稳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PjN品论天涯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饱含深情的人民情怀领导文化建设,在谋篇布局中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在正确处理文化与宣传、文化与文艺、文化与教育、文化与哲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关系中处处彰显着“为了谁、依靠谁”的人民立场,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同时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PjN品论天涯网

(一)根本立场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PjN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鲜明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生动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内涵,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着眼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工作多次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12],“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13],“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4]等等,将人民置于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在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的同时都深刻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二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15]因此,新时代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刻洞悉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促进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三是以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着力点和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到新阶段,必然是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和精神力量的大幅提升。因此,新时代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以先进的文化滋养人,从而有利于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PjN品论天涯网

(二)基本原则是扎根人民、依靠人民PjN品论天涯网

人民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16]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实践,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一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17]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新时代文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人民参与,最广泛地集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推进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二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指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18]人民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最前线的实践者,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建设要自觉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善于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美的发现和创造,让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成为谱写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良方”。三是在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中汲取营养。新时代文化建设最深沉的根基在人民,人民群众丰富的生产生活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是一切文化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矿藏。新时代文化建设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也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和伟大奋斗中汲取营养,从其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中汲取灵感,褒扬一切牺牲者、奉献者,在关心人民、讴歌人民中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气象新作为。PjN品论天涯网

(三)最终成效要由人民评判、人民检验PjN品论天涯网

在马克思看来,“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9]习近平也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20]人民不仅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创造者,更是文化建设成果的享受者,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果最终评判标准掌握在人民手里。一是历史赋予了人民群众的评判者身份。文化作为人类特性的重要体现,通过文化活动实现自我确证,同时又通过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实现自我满足,实现对物的支配的彻底超越,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二是人民的满意度是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成果的评判者,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果优秀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新时代文化建设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去创造一些既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又深刻反映人民呼声、表达人民意愿,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三是经过人民检验的文化成果才是富有永恒魅力和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成果。习近平指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21]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创造关心人民冷暖、关注人民幸福的作品,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的作品才是优秀的文化作品,只有经得起人民检验、受到人民称赞的作品,才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PjN品论天涯网

4PjN品论天涯网

以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充分体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世界担当PjN品论天涯网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始终以天下胸怀、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既推动中华文明重塑辉煌创造新的文明形态,也始终作为人类文明互鉴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对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了中国立场、中国原则与中国倡议。PjN品论天涯网

(一)科学审思“人类文明的世界之问”,提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立场PjN品论天涯网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由于率先步入现代化而占据话语主导权,肆意宣扬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文明中心论”,不仅以所谓“文明优越论”打压世界其他文明,更是将资本主义文明描述为通往人类文明终极形态的唯一道路,严重影响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进文化建设重塑了中华文明,推动现代化建设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打破西方文明观种种谬论的同时,提出了全新的文明交流主张,体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立场。一是坚持文明是多样的,要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习近平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22]在人类历史的漫长演进中,曾经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因此,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借鉴,这样才能让世界文明之园更加生机盎然。二是坚持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23]各种文明虽然各有千秋,但是在价值上平等的,这就要求我们摒弃“文明优劣论”“文明中心论”那套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的思维和交往模式,既要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明,又要尊重和承认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三是坚持文明是开放互通的,要以科学的态度推进文明学习借鉴。习近平指出:“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24]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和珍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既要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又要使其与本民族文化相适应、与本国发展相协调,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四是坚持文明是连续的,要以正确态度对待自身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髓要义,“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5]。只有坚持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因素,使其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才能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赓续文脉、传承文明。PjN品论天涯网

(二)科学阐明“人类文明的相处之道”,提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原则PjN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指出:“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26]当今世界,各种文明既面临着百花齐放的广阔舞台,也面临霸权压迫的发展窘境,彼此间是在包容与尊重中共同进步还是在冲突与对立中生死博弈,不仅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出发,既着力于提高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阐明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原则。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习近平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27]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在充分了解自身文明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平等对待其他文明,摒弃傲慢与偏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二是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都是相通的,每一种文明都是一种美的创造和美的结晶,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有坚持既发展本国本民族文明,又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发展创造条件,才能让各国各民族文明展现勃勃生机,让世界文明的百花园群芳竞艳。三是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文明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非但不是造成冲突的根源,相反可以成为文明对话交流的动力,关键在于是否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正确态度去认识和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在兼收并蓄中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取长补短中实现互补共进,保持文明的生机活力。四是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指出:“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28]任何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都需要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以实现与时偕行、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以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赋予文明永恒魅力。PjN品论天涯网

(三)科学回答“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提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倡议PjN品论天涯网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虽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人类社会仍然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困难、意识形态冲突加剧、思想文化激荡愈烈、地缘政治日益严峻、冷战思维重新活跃等多重危机挑战,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以什么样的文明新形态走向未来成为全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立足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正确处理与不同文明间的关系,自觉承担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解决不同文明仇恨隔阂、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提出了全新的人类文明倡议。一是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文明之间虽然有差异,但世界上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明评判标准,每一种文明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只有尊重文明的独特性,尊重文明创造主体的差异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9],才能推动人类文明合理有序发展。二是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代表了不同文明在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指引。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道路上,虽然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上不尽相同,但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30]。这些价值共识画出了不同文明的价值同心圆,为各国消除文化壁垒、打破交流隔阂提供了重要基础。三是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创新蕴藏着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推动文明传承创新就是要既重视本国本民族资源的继承和维护,又要“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31],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活力,在时代发展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文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路径。人类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有助于推动本国文化“走出去”、吸引外来文化“走进来”,促进各国之间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从而消弭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增加互通互信,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PjN品论天涯网

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长征路上,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远观全局、谋篇布局,保持战略定力、掌握战略主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夺取新胜利。PjN品论天涯网

(作者简介:黄延敏,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晨阳,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PjN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PjN品论天涯网

来源:《新视野》2024年第1期Pj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