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学,目前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从宏观上阐述融入维度与讲课重点,鲜有涉及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专题论析。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线。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必须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重点内容。笔者就“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与实践路径展开讨论。
一、“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承载着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与血泪。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探索性事业,仍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和未知领域,需要继续顽强斗争和大胆探索。而现在在校学习的大学生,正是即将参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落实的生力军乃至主力军,能否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事关重大。因而,“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必然要求。
第一,是以习近平历史观尤其是现代化观整体把握“四个选择”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完整的历史观”。习近平历史观是坚持历史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及掌握辨别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等内容的历史观。在此基础上,2021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提出“现代化观”的概念。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释蕴含着全新的现代化观”。习近平历史观特别是现代化观为“纲要”课程进一步讲清楚贯穿于“四个选择”的连续性以及其呈现的阶段性提供了根本指导。
自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已经开始了国家现代化的早期探索。从19世纪40年代起,魏源、徐继畬、冯桂芬等人不断进行早期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为洋务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师夷”的思想基础。在洋务运动宣告失败以后,中国被迫再次面临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这一次,试图“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弭祸患”的光绪皇帝,与改良派人士启动了维新运动,而革命派人士则走向了革命之路,却最终都未能逃离失败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文化破产”论的兴起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中国人终于意识到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并非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先进的中国人在众多思潮的交锋中确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并最终决定“走俄国人的路”。正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早期探索试图模仿与追赶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失败,才令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基本条件。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探索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现实起点设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稳固政权并实行了有效领导,在进一步推动国家现代化时选择社会主义便顺理成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是,“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要真正完成现代化,必须革除体制僵化的弊端、学习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因此,改革开放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从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现代化观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历史时期,一是“中国早期现代化”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前近代中国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努力过程”;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时期。前一个时期的失败与挫折为后一个时期的成功提供了经验与教训,后一个时期则坚持与发展了前一个时期的目标与追求。贯穿于两个时期的“四个选择”同样也呈现出一种连续性与阶段性,目标指向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现代化,但在每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却不尽相同: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屡屡失败的局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选择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使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稳固的基础,又充满活力。“四个选择”是两个时期呈现出从失败到成功彻底蜕变的根本所在。
第二,是从“两个结合”视角深入解答“三个为什么”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做到“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为“纲要”课程教学深入解答“三个为什么”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是适应这种新要求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纲要”课程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继续深化对于“第一个结合”的讲解,即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创造了国家现代化的根本社会条件,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我们已经或者即将区别于古代,取得了或者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具体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不断深化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不断取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另一方面,“纲要”课程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着重深化对于“第二个结合”的讲解,即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当然,这种融通并非一日之功。在经历过大革命失败和三次“左”倾错误以后,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实际上包含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的现实维度与批判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化维度。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未缺席,但限于特定历史条件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现实维度得到了更多强调。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拓展,与其本质要求相契合、相融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愈发显著。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走得通、行得稳,“第二个结合”至关重要。因此,“纲要”课程教学要侧重把过去遮蔽在“第一个结合”下的“第二个结合”相关内容挖掘出来、讲授清楚,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第三,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进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纲要”课程依托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精神,以及宽阔的世界视野与观照人类发展的精神境界,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神气质集中表现为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自信风貌和始终把握历史主动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立足于走自己的路,即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从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约两千年的封建史来看待近代中国的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也就不仅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求“新”与求“变”,还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认同、完备的政治管理体制、人口数量众多的农牧文明基础、“民贵”“睦邻”的传统社会观与伦理观以及“和而不同”的传统天下观等核心理念的传承与延续。这种历史连续性赋予的历史自信是世界任何其他民族、国家难以比拟的,这使我们有充足的底气以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创造历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要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也要求“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只有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超越性,才能真正让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大幅度缩短了传统发展路径的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做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目标与要求的全面兼顾,超越了西方的社会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以自主性、内生性为特点的现代化新范式,重塑了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突出强调推进现代化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最根本的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又超越了以往的现代化模式,拓新了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深化当代大学生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的内在逻辑与“三个为什么”的核心要义,更加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进而激发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奋斗融入伟大事业的热情。
二、“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
“纲要”课程教学的主体内容就是讲清楚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并揭示其中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由此可知,实现民族复兴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历史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以某种形式展开,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主线。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的不懈奋斗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准确把握历史主题主线是“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选好主要着力点的基本遵循。
第一,要着力于展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历程。“纲要”课程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基础,是最便于详细展开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的一门高校思政课。从思政课教学体系整体设计来看,“纲要”课程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作为主要着力点之一,既有可能也有必要。一方面,要注重从实践与理论两个维度,对中国人如何思考和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行分析,包括设定的目标、选择的方式及取得的成效。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几度尝试师法欧美列强的发展经验,“历经了从技术层面、社会革命层面、实业层面到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的反复探索,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一次次的失败不得不引发人们对其原因的追问。答案固然复杂,但都昭示着一个道理:中国式现代化的抉择是历史一次又一次“试错”的结果。而每一次“试错”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往往是一代甚至几代中国人的屈辱与苦难。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来之不易。另一方面,要从百年党史主题主线的高度,阐明中国共产党如何一步步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注意的是,既要结合中共党史的分期把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实践成就说明白,又要把党关于现代化问题在认识上逐步深化、战略上逐步成熟的过程弄清理顺。
第二,要着力于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概括为五个方面: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由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所赋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例如,“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高度发达的农耕生产技术、传统政治制度、传统思想与习惯共同造成的现实国情与客观条件,导致中国在开启现代化的尝试时就已有远超同阶段欧美等国的人口规模。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考量因素即发展阶段要与人口结构、素质及能力相适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重视和谐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之一。无论是《论语》中强调的“和为贵”“知和而和”,还是《道德经》中倡导的“不争之德”“音声相和”,抑或是《易传》中“保合太和”“得中”,都体现了中华文明自古以来都有以和为美的价值追求。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中华文明赋予的深厚底蕴出发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创新的坚实基础。
第三,要着力于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与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五项重大原则。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与“纲要”课程“四个选择”中的“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有直接的因果对应关系,从逻辑上说是历史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教学上说主要是“接着讲”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则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各个历史时期,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上说主要是“重点讲”的问题。重中之重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即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结合“四个选择”“三个为什么”把需要“接着讲”的内容讲完整、需要“重点讲”的内容讲透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五项重大原则的生成原因、具体内涵、重大意义,是“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
第四,要着力于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的重大意义。按照“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纲要”课程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理解历史中更好地面向未来。“纲要”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的生力军甚至主力军。把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的重大意义讲明白,有利于青年学生从内心深处形成对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认同,自觉投身于伟大事业。因此,“纲要”课程教学要从四重逻辑的互动中理顺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的重大意义:从历史逻辑来说,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任务的收官阶段;从理论逻辑来说,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成果;从实践逻辑来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步骤;从价值逻辑来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守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安排的落地,既意味着综合国力的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改善、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如愿以偿,也意味着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以及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全新创造。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尤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情况下,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党和人民特别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班人的青年学生付出更大努力。因此,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要着重以历史的视角呈现中国式现代化艰辛的探索历程,同时以理论的视角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特别是中国特色、重大原则与战略安排讲透彻。
三、“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要注重从课程教材内容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把握其中的内在联系,注重内容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使“纲要”课程教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渠道。
第一,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构建适合“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目前学界围绕如何看待中国近现代史,大体上分为传统的“革命史观”、改革开放以来方兴未艾的“现代化史观”以及新近一些学者主张将两者融合的“实践史观”。应该说,几种主张各有利弊,但都承认实现民族复兴的主题以及中国人民为此英勇奋斗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主流和本质。“纲要”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把握主题主线的前提下开阔视野,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例如,“革命史观”突出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性质,从而归纳出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任务等问题;“现代化史观”强调从世界现代化的浪潮,即横向上全球突破地域界线连为一体、纵向上以工业大生产取代农业大生产来看待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而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则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以中国发展道路抉择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阶段,中心问题是“中西之争”;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第二阶段,中心问题则在于是否选择以及怎样开辟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是第三阶段,中心问题是如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的视角催生新的话语体系,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筛选生动具体的历史事例作为基本载体。“纲要”课程教学要善于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聚焦主要着力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精确筛选生动具体的事例,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影响力。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史料资源,能够列举的事例数不胜数,“纲要”课程教师可以用心选择、灵活运用。例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史沿革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追求国家现代化的一个缩影:1865年,清政府购买了外资旗记铁厂,以此为基干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中国第一台车床、第一艘蒸汽动力军舰、第一艘铁甲舰、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等均由此而生。至19世纪90年代,该厂已发展成为东亚范围内设备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机器工厂,却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陷入风雨飘摇之中,甚至一度被侵华日军改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才迎来新生,创造了建造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数个“第一”。改革开放以后,该厂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造船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时代以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003号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等标志性新成果则是该厂迈上新台阶的佐证。除此以外,标榜“问我航程有多远,1872到永远!”的招商局集团,始自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大学,以“开风气、牖民智”为宗旨的《大公报》等企业、学校、机构的历史,都可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的见证。通过这些事例的讲解,特别是对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状态的呈现,可以使学生在古今中外的对比中直观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唯一性、正确性。
第三,在课堂互动中积极回应学生疑惑。展开课堂互动是“纲要”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讨论素养和公共精神的有利时机。课堂组织方式创新也是增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效果的重要路径。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深度介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更容易影响部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互动在发现和回应学生困惑方面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走什么道路是一个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突出反映在一次次思想论争之中,不同的流派都提出过自己的主张:“中国本位文化”论者鼓吹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道路;现代新儒家主张走孔家的路;“全盘西化”论者认定中国必须完全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这些论战中的错误观点看似已淹没在历史的选择中,但实际上仍会不时地沉渣泛起。近年来,一些人宣扬的所谓“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等等偏见、短见,往往都或多或少与这些错误观点有相似乃至关联之处。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又充分说明及时辨识和积极面对学生思想困惑的极端重要性。因此,“纲要”课程教师应根据师生或课程情况,因“课”制宜采取课堂提问、学生讲课、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等具体形式,启发学生提高互动的有效性,讲深讲透中国式现代化。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暴露的具有普遍性的困惑,“纲要”课程教师要发挥自身思维新、视野广的优势深入思考、正面回应,这是使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正确认识和充满信心的重要途径。
第四,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与思想认同。“加强实践教学,是党和国家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思政课教学“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纲要”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所在学校的实际特色,讲活中国式现代化。例如,在考察红色文化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选取能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地点或角度,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体会;在视频拍摄等文艺创作中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在考察活动中侧重选择能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对比的企业;在进行调研时着重布置可以展示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成就的任务,等等。应该说,实践教学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把中国式现代化融入其中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从目前许多学校在打造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只要“纲要”课程教师稍加重视和引导,往往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纲要”课程教学既不能变为纯粹的历史课而失去思政课的政治性、引领性,又不能走向“拿着文件宣读”的极端而失去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复杂性、趣味性,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是兼顾两个方面要求的一个理想结合点。“纲要”课程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尝试,继续拓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总而言之,历史、现在与未来是相通的,“纲要”课程教学更加强调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凝聚团结奋斗的共识与力量。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利于以新的视角拓宽教师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又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新时代站位、更新面向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全局来看,“纲要”课程教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关系到在更高层次上培育学生的历史思维,关系到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王辛刚,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林伯渠与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之路”(项目号:63212090)、南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人工智能专业教学研究”(项目号:NKSZJYKT2023-Z005)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发布时间:2023-10-2310:17: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