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六个必须坚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合、创新的重要成果,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将之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重点体现。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看,“六个必须坚持”对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理念指引作用。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党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思政课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但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迈向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不负党和人民对高校思政课的育才期待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P9)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来讲,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从人民群众的期盼来讲,他们把子女送进高校,就是把子女成才的希望托付给高校。高校思政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归根到底是一致的、统一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P2)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2](P404)青年学生掌握了这种看家本领,就有了洞察宇宙的“望远镜”、观察事物的“显微镜”,就有了成长成才的法宝。高校思政课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领作用,“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3](P6)
2.着力引导学生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
一是从学理与生活对接的角度讲清楚人民至上的理念。高校思政课不仅应着力从理论上讲清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理论的本质属性,而且应结合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性意义,牢固确立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点、价值原点。“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4]这涉及讲道理与讲故事的关系问题。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时候,道理不如故事,天边不如身边。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而言,道理比故事重要,但较为抽象,因其概括性而显得离生活相对较远;故事比道理的概括性差,但因其生动性而显得离生活相对较近。因此,可以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用故事来阐明道理,用道理来点化故事。[5]二是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教育引导大学生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大学生的书生意气较浓,有些带有个人主义、激进主义、理想主义的色彩。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对知识分子的期待,抵御各类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坚守为民初心,鼓励学生不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作“刻薄的牢骚主义”者,不作“空谈的理想主义”者。“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6](P364)高校思政课可以从“第二个结合”的角度,将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主题与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抱负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着力增强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自信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证,自立强调对自我命运的把握。“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7](P67)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坚持自信自立,必须着力增强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自信。
1.引导大学生做自信自立的中国人
高校思政课要增强说服力,离不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支撑。认同内化环节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而认同内化的基础在于利益认同、实践认同。“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8](P19)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绘就了一幅壮丽宏伟的历史画卷,以充分的事实印证了一个强大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高校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让学生感悟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他们在反思和比较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9](P14)
2.激励高校思政课教师做自信自立的大先生
一段时期里,社会上对思政课存在许多偏见,一些人认为思政课是意识形态说教,不是学科,没有学问。与专业院系的教师相比,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往往底气不足,自觉矮人一截、低人一等,有时候对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教思政课的。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和学校思政课高度重视,加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自信心有了大幅提升。“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P2)讲好思政课,是一门大学问。“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1](P25)要当好高校思政课教师,很不容易。“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4]一个好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定既是“经师”,又是“人师”,既是专业精湛的大学问家,也是德行高尚的大先生。高校思政课教师坚持自信自立,体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必须做到真学、真研、真信、真教、真用有机统一。其中的基本逻辑在于,要把马克思主义阐释好、宣传好,高校思政课教师得有真本事——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才能让懂理论的人搞理论;只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研究能力,才能让善研究的人做研究;只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讲出来才能情真意切,才能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只有投身马克思主义教学,站好思政课讲台,才能让会教学的人搞教学;只有真正践行马克思主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让践行者引领践行。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习近平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8](P20)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1](P9)同时,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创新发展。简言之,对高校思政课而言,守正就是要守方向之正、守育人之正,创新就是要创内容之新、创形式之新。就内容而言,就是要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新。就形式而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P378)是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大现实境遇。30多年前,苏联学者姆什韦尼耶拉泽曾断言:“今天,在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时代,随着全世界的成就和科学的威望史无前例地增加,如果不使用科学的数据、计算机、模型设计和各种信息系统,任何理论都不能指望具有影响或得到普及。”[11](P46)时至今日,互联网以日益丰富的信息传播手段,将师生放在一个开放的信息世界。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平等性、交互性提出了新要求,对教师的传统主体地位提出了新挑战。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既带来积极因素,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关键在于怎么应对、如何运用。
1.对接大学生的理论需求
当前,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发展,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相互嵌入、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刻,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特征愈加鲜明。[12]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13]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也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前沿阵地。然而,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理论需求了解不够,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不强。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几乎都是网络原住民,从小依赖和熟悉网络世界。他们思维活跃、平等意识强、个性较为突出,获取信息渠道多、来源广、流量大。而一般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部分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除外),多是网络移民和网络观光客。教师和学生在对待网络的心态、视角、能力上都有所不同。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尽快想方设法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心理、接受习惯,以便更好地对接他们的理论需求。
2.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
“我说你听”“我说你记”的传统灌输,在互联网条件下行不通,亟待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从“知识权威模式”“传统灌输模式”向“师生平等模式”“多元互动模式”转换,践行平等交往、多元互动的教学理念。互联网为实现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既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条件。高校思政课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可以发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上研讨、在线辩论、问题抢答等多种方式参与互动。这种互动,关键不在于搞形式、闹气氛。高质量、有内涵的互动,可以体现为能引起师生双方兴趣的话题设置、师生之间的表情交流、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等方式。有时候,课堂上看似风平浪静,但教师的讲授激起了多数学生的思想波澜,这就是更高层次的互动。
3.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阵地
青年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对于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主流价值观念不去生根,非主流价值观念就会肆意蔓延,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高校思政课可以积极打造高质量的思政“慕课”,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课堂,在创新课堂场景上不断作出新尝试;可以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采取诸如微课程、在线答疑、多线互动等智慧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聚焦大学生群体,深耕他们活跃聚集的网站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灵活运用多种融媒体形式,精心做好“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上宣传,打造更多年轻人愿听愿看、爱刷爱赞、共情共鸣的现象级产品。[12]开展“云上大思政课”,不仅要让大学生觉得“有意义”,而且还要让他们感到“有意思”,不断提升他们学习的获得感。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回答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8](P20)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坚持问题导向具有多方面指导意义,既强调要认识和解决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也强调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我们重点探讨后一个方面的问题。
1.体现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要求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14](P86)坚持问题导向,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问题是大学生思想存在的困惑点,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的突破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和讲授思路,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着力突出问题导向。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帮助青年人正确认识社会、确立科学信仰、解答人生困惑的责任,难免会遇到学生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2021年,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主办有关活动发布的《大学生心目中的思政课》调查表明,敢不敢、能不能解答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成为当下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一种考验。[15]青年学生在20岁上下的年纪,往往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面对学生的提问,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态度值得关注。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1](P18)这一论述,抓住了增强思政课说服力的关键。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好高校思政课,既要讲清楚“是什么”,更要讲清楚“为什么”,既要对学生提要求,更要对学生讲道理。要在回答学生的提问过程中,力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2.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努力提高综合素养
面对大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往往不敢回答、不能回答,这涉及担当精神、理论能力。学生提出的问题尖锐、复杂、敏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增强担当精神。“有的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只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问题,就不用担心在政治上出问题。”[1](P16)主管部门应该给予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的信任,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应该增强担当精神,积极回答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要善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身边的事例,讲清楚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当然,也不要刻意回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讲深讲透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用好唯物辩证法,引导大学生分清主流与支流、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讲清楚问题成因及解决之道。[16]二是夯实理论功底。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7](P9-10)恩格斯曾经批评一些学风浮躁、动辄创造一个理论体系的德国大学生,要求他们切实为工人提供有益的思想材料:“这些先生们往往以为,一切东西对工人来说都是足够好的。他们竟不知道,马克思认为自己的最好的东西对工人来说也还不够好,他认为给工人提供的东西比最好的稍差一点,那就是犯罪!”[18](P600)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常怀课堂敬畏之心,常思理论彻底之道,不断提升理论素养,“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1](P20)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有益的思想材料、优质的思政课程。当然,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肯定做不到无所不知、每问能答,但是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一起研究问题、探寻答案。[15]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一体化、打好组合拳
系统观念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发展的观点,又体现了系统论关于结构、功能的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9](P117)学校思政课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大系统,内部存在着不同层级、不同方面的小系统。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系统观念为引领,推进一体化、打好组合拳,推进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1.以系统观念看待一门课程内部各章之间的关系,增强每门课程的整体性
每一门高校思政课,都有其相关学科的支撑,都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从教材的角度来看,由一系列概念、观点、原理等构成的教材体系,有其内在的系统性。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由导论加七章构成,七章标题依次为: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按照一般理解,导论具有总论的性质,其他七章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来分别概括。这样的结构理解,十分契合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规定。2022年教育部社科司组织制作的教材配套课件,从服务教学一线的角度对导论及七章标题作了新概括,即马克思主义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资本主义论(上)、资本主义论(下)、社会主义论、共产主义论。毫无疑问,这是以系统观念看待教材逻辑结构的积极尝试。
2.以系统观念看待各门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关系,提高课程之间的协同性
按照个人理解,高校各门思政课之间存在明确的性质定位及功能互补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侧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根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侧重讲授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呈现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四个选择”的必然性。“思想道德与法治”侧重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思维。根据这样的课程定位,合理的开课顺序应该是先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再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课程之间的衔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以系统观念看待各学段思政课之间的关系,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4]应明确不同学段思政课的功能定位,避免过多的内容重复,加强各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分别侧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相比,大学本科阶段的思政课要把重点放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上。对于“00后”大学生而言,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功能不在于提供简单的知识,而在于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人生价值、理想信念。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了解不同学段的课程开设情况,最好研究一下大学本科阶段前后学段的相关教材,往前看,重点了解高中(中职)阶段各门思政课教材;往后看,重点了解硕士研究生阶段思政课教材。如此一来,可做到心中有数,定位明确,从而有利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推进。
4.以系统观念看待思政课改革创新方法,打好“八个相统一”的组合拳
在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成长规律,增强感染力、亲和力,既要防止和克服空泛化、复杂化,也要防止和克服少儿化、娱乐化,着力凸显思想魅力、逻辑魅力。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相统一”,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方法论,为我们打好组合拳、讲好高校思政课提供了科学遵循。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崇高追求与中华民族天下为公的美好憧憬,体现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客观要求。坚持胸怀天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和教师素养提出了时代要求。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既有家国情怀,也有人类关怀。”[19]高校思政课要着力增强大学生开阔的世界眼光,讲清楚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一是从发展资源关联的角度讲清楚。可以结合大学生熟悉的实例,讲清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的道理,引导大家“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2](P248)二是要从人类文明互鉴的角度讲清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类文明是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20](P437)高校思政课可以结合青年学生出国留学、旅游、考察等经历,鼓励他们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三是要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角度讲清楚。高校思政课可以结合诸如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G20等国际机制青年领域合作文件的制定过程,以及“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的实施情况,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青年愿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19](P44)
2.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有宽广的世界历史眼光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胸怀天下的人,首先教师自己就应该有天下为公的胸怀。当前,一些高校思政课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时,由于不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大多停留在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批判、对早期资本主义的一般介绍层面;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时,由于缺少国际视野,也只能就中国谈中国,说不出更多的道理学理哲理。这样的讲法,不仅效果不会好,甚至还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自我提高,有关部门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应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走出国门看看。只有真切感受世界,才能真正胸怀天下。坚持胸怀天下,必须超越三种“中心论”的思维定势和话语方式:一是超越“西方中心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西方国家借助自己的发展优势,极力向世界推行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力图以此巩固西方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国际关系状况及其理论维护主张,早已引起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批评和反思。美国学者沃勒斯坦等人提出的世界体系论,表达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这一“流行解释模式的抗议”。[21](P186)高校思政课应该积极摒弃西方中心论的流行话语,以更加开阔的眼光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二是超越“世界革命中心论”。根据一般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解决方案,在过去主要是世界革命。这一方案的实施,主要由权威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发起、以其所在的国家为世界革命中心。在现实国际环境下,这一方案是否可行,无疑值得研究。早在1943年,《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就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曾经获得共产国际许多帮助,但是,很久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即已能够完全独立地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的政治方针、政策和行动。”[22](P317-318)当前,高校思政课在涉及这一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两制并存的长期性、人类面临矛盾的复杂性、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坚持追求人类解放与尊重道路自主的辩证统一。[23]三是超越“中国中心论”。2008年,沃勒斯坦曾在一篇书评中注意到,一些人认为“中国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某种世界体系的中心,只是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暂时由于所谓的‘西方崛起’而被超越,但现在历史的钟摆即将(注定要)摆回那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24]最近几年,“何以中国”“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中心”等提法日益渐增。这些提法,如果意在强调中国的悠久历史、文明传承、大国担当等,于情于理都说得通。但是,如果与“昭昭有唐,天俾万国”联系起来,将之解释为“天朝上国”“万国朝贺”“列国朝贡”,那就跑偏走样了,事实上陷入了“霸权周期率”的叙事逻辑。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我们不提倡用“中心”的提法来描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这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据。
(作者简介:孙来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8期发布时间:2023-09-2610:05: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