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道,“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现代化的社会属性,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显著和最根本的社会属性是社会主义性质,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物质优先的单向度”“贫富两极化”“对外扩张侵略”等先天性弊端。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从物质文明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是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文明,还能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财富,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社会的重要标志,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单条腿走路”的恶性循环,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更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西方国家“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导致极端物欲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也进一步凸显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一方面,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激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经济“蛋糕”,为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通过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和引导全社会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传统美德观念和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凝聚人民共识和敢于斗争的顽强意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总之,“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规定着我国现代化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昭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28日
发布时间:2023-05-2215:18: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