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二十大在这一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其实质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深化并提升到哲学层面,凝练且完整概括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核心要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新境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党的二十大创造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是主观头脑自生的,而是有着科学的理论来源和扎实的实践推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出发,科学揭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辩证发展规律,深刻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及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借助“伟大的认识工具”,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实践成就的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展现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重大理论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为指导解答了新时代一系列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的认识和运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理论认识客观发展的过程,也是对这一客观认识过程开展理论构建和理论概括的过程。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括的进程中,从世界观、方法论层面概括和总结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塑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上的宝贵经验和显著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六个必须坚持”是从不同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阐发,贯穿其中的依然是我们党自始至终予以坚持的实事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形式和丰富内涵来阐释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革故鼎新、天人合一、民为邦本、厚德载物、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形式和丰富内涵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的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民为邦本的社会观、亲仁善邻的道德观等思想精华,进而融合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与时俱进,同时也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展,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质言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关键在于其思想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必然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展。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了解其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价值。
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们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无产阶级追求自身解放和全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总体而言,“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遵循和把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好和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是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展与创新。
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步推进和成功,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人依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百年历程中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了各个历史阶段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看,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蕴含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因此,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就必须坚持发展创新了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即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坐标中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当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推动世界治理和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交织互动、相互激荡。中国问题也就是世界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则具有世界意义,世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解决世界问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前途命运出发,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伴随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提出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因为中国的发展而享受到红利和实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世界意义愈加显现。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守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在“六个坚持”中,体现在自觉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赋予世界观和方法论新的时代内涵。“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正确思想的指引和理论思维的关键则在于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和运用。党的二十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是前提,运用是关键。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能够“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察下面的山景那样”。当前,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不断解决新征程上遇到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征程、新使命,全党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取得胜利。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23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