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人类思维的秘密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3-18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人类思维的秘密 “我也许对艺术不甚了解,但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他们可能是在谦逊地表明自己对伟大作品的欣赏,对深层理论的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知'...

人类思维的秘密


“我也许对艺术不甚了解,但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他们可能是在谦逊地表明自己对伟大作品的欣赏,对深层理论的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知道在东西超过自己意识到的程度
【英国《金融时报》3月2日文章】题:人类思考的秘密(作者 玛丽利亚·杜夫莱斯)
如果有人说,“我也许对艺术不甚了解,但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他们可能是在谦逊地表明自己对伟大作品的欣赏,对深层理论的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知道的东西肯定远远超过自己意识到的程度。
越来越多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所有的人类活动——从艺术和音乐到语言、文学和建筑学——都是人类大脑组织的产物,并遵循其规律。这种观点认为“对人的研究”是一门独特的学科。
正是这一点才使伟大的美学作品恒久不衰。因此,莫扎特才能在他的歌剧中如此精确地表现自己——以及我们——并深刻描绘人类的动机和无理性。‘神经美学’的诞生
莱奥纳多·达·芬奇才能像他使用画笔一样,用解剖刀精妙地揭示人类的本质。他对解剖图的精确绘制比得上他“渲染层次”的技巧:使人的面部“布满”人类思维的奥秘。
这个“人类思维”就是神经美学协会想要揭示的东西。近日,该协会的首届国际会议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举行,汇集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科学家加入联合探索的行列——各领域知识的汇合。
人类差不多一踏上进化的舞台就成了“艺术家”。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通信研究领域的教授弗朗西斯·施特恩说,史前艺术并不“原始”,而是“代表了人类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头脑中显著存在的特征”。这意味着,艺术和科学在人类形成之初就联系在一起了,这种现象如今被称为神经美学。
从人类形成之初开始,获取知识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观察———这也许能解释为何大脑三分之一的部分专司视觉功能。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泽米尔·泽基是神经美学协会创始人,他在对大脑视觉神经的研究中证明,伟大的艺术家在作品中不自觉地暴露和表现了大脑的生理机理,运用了大脑堆砌意识图像时使用的相同的基本视觉材料。
这是联系我们大脑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基本线条,无论它是反映于画家的画布、小说的书页、乐谱、建筑图纸,还是数学问题。
例如,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语言学教授乔治·拉科夫借助神经科学手段分析语言,解释我们如何通过比喻的手段“计算”数学。
在我们的头脑之眼中,数字是精确的位置,加减符号是在空间前后移动的方向。通过使用大脑理解复杂概念时采用的类似方法,我们能够提高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水平。
拉科夫说,同样,当政治修辞利用这些抽象理论时,它在选民的群体理念中会留下持久印象。
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佩尔·奥耶·贝多芬说,音乐自然也在利用我们的神经机制,使之成为真正的通用语言。这就是,比方说,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能感染我们所有人的原因。何谓比拟性思维
聆听和表演都涉及比拟性思维,大脑控制语言的区域用于理解节奏,而控制视觉的部分则想像音调。后者以象征实在的“高”的东西的图像来想像高音,而以相反的图像想像“低音”。大脑右侧还有一个区域(颞叶),其任务是以比拟的手段将音符串在一起,帮助我们识别旋律或音调。
大脑中有在不和谐音乐刺激下产生不悦情感的区域,相反,也有对愉悦和谐的音乐作出反应的特定区域。根据这种普遍的工作方式,我们自然会以情绪的高涨和低落来解释听音乐时的反应。
音乐确实拨动了我们的情感之弦:恐惧、喜悦和悲伤引发了脉搏提高、呼吸加快和心跳变化等相应的心理变化。这种从神经生物角度作出的证明使音乐治疗名正言顺地列入了科学领域。
正如泽基所说,瓦格纳的说法———你不必理解他歌剧的歌词,因为他的音乐已经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如今人们所说的科学思维是完全一致的。
大脑活动与艺术
日本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齐田英男对大脑深层观察和描绘方式进行的研究,使艺术界对艺术家承担的最困难的一项任务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
齐田教授发现,猴子(其视觉系统与人类相似)具有一些神经元,其任务是将特定的视觉深层暗示(例如,底纹、纹理)与线性透视图相联系。齐田说,塞尚通过描绘大脑使用的“相同”线索,无意间展示了这一点:将他的《圣维多山》与雷诺阿的类似作品相比,你的大脑会发现其中的差别。
更为显著的是,齐田与泽基的研究为艺术历史学家提供了精确的工具,来准确地解释古代艺术家和艺术运动的技巧和意图。
巴斯德研究所的让—皮埃尔·尚热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入到分子神经生物学,旨在确定大脑中的哪些分子导致了大脑对艺术的情感注视。
他以额前脑皮层(大脑的前部)为例指出,随着该区域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慢慢变大,人类的艺术活动也在增强。他说,这个区域的机能障碍将导致对意义和情感内容的理解困难,使我们对经历的事情作出支离破碎的冲动判断。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