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国企重新定调
【德国《商报》1月17日报道】新加坡正在寻找新的增长模式。经历了30多年有力的经济增长后,这个城市国家正在同自它1965年建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作斗争。迄今新加坡政府一直遵循双重增长战略:第一,大规模直接投资,既有跨国公司的投资,也有国家控制的新加坡联合大企业的投资;第二,出口工业化——为世界市场生产产品,首先是电子产品。
这种模式曾经很有成效。新加坡成功地发展成东南亚惟一的第一世界国家。新的增长蓝图前景如何?有一点已经明确了:国家控制的联合大企业的角色正被重新定义。它们受全能的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控制。该公司由新加坡前外交部长苏皮亚·达纳巴兰领导。
达纳巴兰想把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今后的投资政策集中在政府认为是这个城市国家国民经济增长发动机的领域。这位国家管理者提到了“生命科学”产业和作为新加坡特产的水资源。对于那些保证新加坡作为“国际市场”和“全球后勤中心”的企业,政府打算保持“战略参与”。
对此达纳巴兰提到了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港口公司PSA、新加坡电力公司和新加坡电信公司。即便新加坡航空公司在2001年第一次出现赤字,它仍被认为是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之一。新加坡港口公司PSA在与作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集装箱中转站的香港进行竞争。新加坡电信公司发展成为第一个泛亚洲电信公司,新加坡发展银行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银行。海王星东方轮船公司蒸蒸日上,在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海运公司中名列前茅。
但是,“新加坡公司”的一些旗舰在其国际化航程中碰上了民族主义的礁石。新加坡航空公司通过对外国航空公司的资本参与以保证其增长的战略失败了。新加坡电信公司在东南亚也遭受挫折。即使在国内,达纳巴兰的计划也落空了。他曾想通过兼并使新加坡发展银行在新加坡市场上“永远”居领先地位。但是两个重要的银行家族束缚了他的手脚。这两个银行家族使他们的银行联合,而不向“国家银行”的强权屈服。
新加坡摩根—斯坦利公司地区分析家丹尼尔·利安批评道,“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企业的领导有了根本改善,但是以前政府控制的企业的盈利是微薄的”。他认为这些企业应该审查其参与政策,并“遵循资本市场的原则”。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