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莘莘游子“海归”创业忙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2-05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莘莘游子“海归”创业忙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28日文章】题:放眼国内(记者 特伦斯·车) 当经仲仁(音)1989年离开中国前往美国读书时,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

莘莘游子“海归”创业忙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28日文章】题:放眼国内(记者 特伦斯·车)
当经仲仁(音)1989年离开中国前往美国读书时,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或者说是否还会再回来。在此后的10年里,他获得了马里兰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在乔治敦一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并把家安在了华盛顿市郊。
但是一年半以前,47岁的他坐上了回国的班机,因为日新月异的祖国所提供的新的机遇在向他招手。他进了老同学在上海开办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负责管理投资业务。如今,他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呆在中国,只在假期时回美国看望妻子和两个女儿。
“我相信中国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经仲仁在假期探望在罗克维尔的家人时说。“这给在海外求学的中国人提供了大量机遇,促使他们回国,为祖国作贡献。”
归国学生人数激增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华盛顿地区有越来越多在美国受过教育的中国专业人才和企业家回国工作或是创办公司。他们与华盛顿地区的公司、大学以及社会各界的联系有助于他们在两地之间连接起一条经济、学术和文化的纽带。
自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以来,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到美国深造。在获得学位后,绝大部分人在美国找到工作,成为美国公民,并与家人定居在那里。就在不久前,促使他们回国的因素还寥寥无几,因为中国的经济机遇非常有限,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美国。美国的大学和公司吸引了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中国方面也对人才流失的现象忧心忡忡。
不过如今,许多海外留学人员将眼光投向了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归国人数迅速增长。据新华社报道说,在过去20年里留学海外的32万中国学生中,已有约14万人返回了中国,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13%的年增长率激增。
带回新观念新技术
受过美国教育的中国专业人才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归国人士带来了新观念、新科技和新技术,他们在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管理中国公司。
现年54岁的戴维·吴在美国呆了17年后,决定到中国市场上一试身手。吴1982年到华盛顿,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在获得学位后,他先后在华盛顿地区的几个技术公司工作,后来和家人搬到盖瑟斯堡。
1999年,在经过几次商务考察后,吴决定与一个老朋友一起在家乡沈阳创办一家工业设备公司,专门进出口转矩设备。作为一名专业软件工程师,吴在转矩方面没有什么经验。但他说,他带来了美国技术公司十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他说:“从我20年前来美国起,我就看到美国的公司如何运转。这些好的经验对管理我在中国的公司大有帮助。”
吴说,这家公司招聘了三十多名雇员,虽然公司目前还没有赢利,但他对前景充满乐观。“这里有数不尽的机遇,因为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国家。”

中国留学生参加华业典礼
优惠政策引力巨大
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来的是中国奉行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为了引来归国人员,在公司的成立以及其它方面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大城市还建起了数十个专门针对归国人员的创业园。
现年49岁的杨书伟(音)1986年到美国,在得克萨斯大学获得了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做了四年研究工作。1999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公司的业务是向科研人员销售化学试剂。杨想打入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利用国内廉价、熟练的劳动力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因此,2000年,他和广州的三家投资集团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专门生产化学试剂,并将其销往美国、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
杨说,他的公司在符合中国有关规定的情况下,走的是西方的管理模式。他说,中国的机遇数不胜数,但做生意所花费的时间比预料的要多。
走上高层管理职位
归国人员在中国找到了诱人的创业机会,他们在海外学到的知识和曾有的经历使他们很快就走上高层管理职位。在美国,华人专业人才要和美国当地人竞争。许多人感到,他们在中国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事业,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这里的社会关系网,而且可以讲母语。
现年49岁的陈以旺(音)一年前回到中国,担任福建省一个科研实验室的领导工作。他1985年到美国,攻读乔治敦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来在退伍军人医疗中心从事基因方面的研究。两年前,他的母校福建医科大学聘请他担任副校长兼新成立的医疗生物工程中心主任。虽然他在华盛顿领导着一个五人研究小组,但他现在有机会建立一个实验室,探索尖端研究领域,如细胞疗法、组织工程以及遗传分析等。他还可以将实验室的成果推向市场。
陈以旺2001年1月开始了这项新工作,并与妻子、15岁的儿子以及6岁的女儿搬到了福州。他的工资比在华盛顿时要低很多,但校方给了他一套宽敞的房子,他的子女也可以进省里最好的学校。虽然很多归国人员的家人仍在国外,但陈以旺认为,他的孩子在中国居住和学习,这将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他的妻子也着手在福州创办一家电脑公司。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