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家庭畅想
【俄罗斯《晨报》网络版1月8日文章】题:冲破传统伦理与观念——未来家庭畅想(作者 卡捷琳娜·奇纳洛娃)
高科技的发展、工业革命及全球局势的动荡对传统的家庭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让我们冲破传统伦理与观念,透过魔幻的水晶球,占卜一下未来的家庭吧。
现代文明面临的危机难免会波及传统的家庭模式。古往今来,家庭都被视为温暖的避风港湾,工作劳顿一天,经过城市司空见惯的交通堵塞后回到家中,人们才得以彻底放松。这种感觉非常温馨、美好,但却显得异常脆弱。众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现代家庭正濒临深刻的危机,将来的情况或许会更糟。导致“社会基本组成细胞”破裂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工业革命、高科技的发展和困扰全球的局势动荡。不过,仍有少数乐观主义者认为,家庭不仅不会消失,还会发挥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中唯一的希望之船和稳定支柱。
未来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正是人际交往问题。新兴的亚洲国家已经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新加坡专为那些终日埋头于文山案牍、苦干于电脑桌前、拙于跟他人交流的青年精英,安排了非常浪漫的旅行。政府出面租下豪华游船,同时邀请许多活泼的大学“蓝袜”女生同游,用心良苦,不言自明。
网络爱情
心理学家总喜欢不停地敲警钟:现代年轻人较之现实交往更喜欢虚拟世界的交流。或许这是地球本身的自我调节功能使然,以此来解决人口负荷过重的问题:因为仅仅停留于网络爱情,不会诞生小孩……
体外生育
除了虚无缥缈的网络爱情,对家庭造成冲击的还有现代科技,例如克隆。虽然人及其克隆体暂时还无法脱离子宫孕育,许多国家的法律也明令禁止人体克隆,但科学发展的步伐是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的。母爱和生育的神圣感将变得一文不值。传统社会出生的女子一直将生养后代视为最重要的人生使命。而如果在幼儿园就开始向孩子介绍避孕药丸、进行柏拉图式的精神教育,那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又会怎样?如果以后婴儿并非在母亲的子宫中孕育而是直接在体外长成,他脑海中关于母亲的概念又将如何?赡养费的问题也会变得非常现实,法学家们将不得不制定新的法律,因为未来的孩子很可能不止两个家长。
职业家长
现在,生育年龄可能是16岁,也可能是40岁。但如果是16岁,道德因素和经济状况值得考虑;如果是40岁,母婴的健康又令人堪忧。因为父母年龄越高,其基因突变的危险性就越大。不过,随着医学的发展,产妇将不受年龄限制。过去困扰职业女性的问题——事业与孩子不可兼得———今后可以迎刃而解。五六十岁当母亲也很正常。
当然,20岁时也可以生下婴儿,不妨将其交给职业家长抚养。对母亲来说,这听起来显得有些荒诞。但这些职业家长都取得过与儿童抚养教育相关的高等文凭,经过层层选拔才能上岗,每年还要进行再培训,他们的经验不可小觑。
为什么需要这一职业?因为大多数人不仅工作负担过重,还由于某些心理上的原因(如因疲劳造成的精神紧张、因失意引起的落落寡欢),难以好好抚养孩子。职业家长的出现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共享家庭
不妨来大胆设想一下未来家庭的构成吧!一环扣一环的婚姻,丈夫、妻子和孩子均为共享。简直是共产主义!生存及幸福自由生活的愿望使得人们同意分享财产和房屋。20世纪时,画家和自由职业者实际上已经尝试过这种生活模式,并取得巨大成功。
未来婚姻的最大特点是短暂。依然是爱情至上,但共同的目标、一致的观点、对等的学识已经不再是婚姻的风向标。随着孩子出生方式的变化及出生时间的推延,可能加速大多数家庭的分崩离析。因为孩子从来都被视为增进夫妻感情、确保家庭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这一因素有所缺失或是变化,未来婚姻的基础自然岌岌可危。
同性父母
目前,多妻制和多夫制还被视为历史残余,虽然不少人都公开或是秘密地与数位性伴侣共同生活在一起,但目前的社会舆论对此并不赞同。今后,社会可能对此持更为宽容的态度。
但事实不仅如此。有这样一个笑话。小男孩正在玩耍,阳台上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瓦夏,快回家!”“知道了,爸爸!”“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不是爸爸,我是妈妈!”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笑话中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同样可能成为现实,因为同性恋者也可以领养孩子。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